【摘 要】
:
目的:观察补肾通络汤联合低频脉冲穴位电刺激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表面肌电图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低频脉冲穴位电刺激治疗,试验组采用低频脉冲穴位电刺激联合补肾通络汤治疗.2组均治疗1个月.观察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吞咽功能、表面肌电图及舌骨喉活动度.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7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吞咽造影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洼田饮水试验评
【机 构】
:
宁波明州医院,浙江宁波315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补肾通络汤联合低频脉冲穴位电刺激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表面肌电图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低频脉冲穴位电刺激治疗,试验组采用低频脉冲穴位电刺激联合补肾通络汤治疗.2组均治疗1个月.观察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吞咽功能、表面肌电图及舌骨喉活动度.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7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吞咽造影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试验组吞咽造影评分高于对照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sEMG最大波幅均较治疗前升高,吞咽时间均较治疗前降低,试验组sEMG最大波幅高于对照组,吞咽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舌骨前移、上移及甲状软骨前移、上移距离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试验组增加距离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通络汤联合低频脉冲穴位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较好,可缓解临床症状,提高吞咽功能,增强舌骨喉活动度,促进舌部肌肉的运动.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中医推拿联合运动康复训练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运动康复训练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推拿治疗.治疗2个月后,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量表评估2组治疗前后的膝关节功能变化,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2组治疗前后疼痛情况,记录2组患者恢复正常生活的时间.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2.50%,对照组为5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目的:研究浮针配合肌肉能量技术对卒中后痉挛性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非透明信封法将其分为2组各42例.对照组行浮针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肌肉能量技术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以及肢体功能.结果:研究组Fugl-Meyer评定量表(FMA)上肢评分、FMA下肢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Ashworth评分、痉挛指数(CS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总有效率研究组85.71%,显著高于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