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丽江位于云南省西北部,金沙江中段,地处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连接部位,因"美丽的金沙江"而得名。
丽江古城又名大研镇,坐落在丽江坝子中部,海拔2416米,面积56平方公里,是一个以纳西族为主的古老城镇,始建于宋末元初,距今已有800年历史。明末,徐霞客游历至此,曾云:丽江古城"民房群落、瓦屋栉比",其豪华氏族统领的房屋"宫室之丽,拟于王者"。
古城依山而建,中心为四方街,五条主街向四周延伸,每条街面又派生出十余条小巷,状若蛛网,四通八达,街道依山顺势而修,不求平直,曲径通幽,引人入胜,房屋高低错落有致,趣味无穷。街面以厚厚的石板(丽江的红角砾岩,称五花石)铺就,不积灰,不飞尘。街道两侧有一高一低两条明渠,流水潺潺,高水冲街,流水自入低渠,故街面四季常净,人称"高原姑苏"。
走进丽江古城,时时陪伴你的是那欢快的流水,主街傍河,小巷临渠。古城的水系由龙潭,泉眼、沟渠、水井等组成。源于城北象山脚下的玉泉河水分三股进入城区,而后又分成无数支流。汇集潭水、泉水、沟水、井水的流水,穿街走巷,入墙绕户,流遍全城。古城日日夜夜倾听流水弹奏着高山的执著、冰雪的坚韧,一代代的纳西人由此陶冶出泉水般清纯的性情。流水之上的三百五十四座石桥、木桥,不经意地将花红柳绿、鸟语声声的纳西人家串连在碧波之间,有"家家泉水绕诗咏,户户垂杨入画图"之妙,轻松自然地展现出了"城依水存、水随城在"的优美意境。
丽江民居建筑风格多样,古建筑延续了东巴文化的传统风格,吸纳了汉、白等民族的民居特点,自成一体,极具风格,以院落为单位,一家一户独立格局,房屋式样和布置保存着古老的原貌。古城的建筑以民居为主体,明清建筑特色的民居有三千多座,这些民居多为土木结构、砖石墙体的瓦屋楼房,因多建在地下纵横交错的水网上,故而地基较高,并铺有厚厚的地板以防潮。居于高处远观丽江古城,连片的瓦屋建筑群显得朴实而又悠然,全没有丝毫现代城市的强硬拘泥。
丽江古城中房屋的结构为穿斗式构架、垒土坯墙、瓦屋顶、设外廊,其穿斗木结构使房屋具有极强的抗震性,有"墙倒屋不塌"的特点。房屋内部十分讲究结构布局,布局形式多样,有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马串角楼、一进两院、两坊拐角、多进套院、多院组合等式样。其中,最为典型的是三坊一照壁和四合五天井,三坊一照壁是由正房、左右厢房及一照壁合围成一个三合院,一般照壁平行对正房,受条件制约时,也有照壁与正房垂直的做法;四合五天井是由四坊房屋组成的四合院,除中间的院子外,四角还有四个"一线天"的小天井,以利采光,通风、排雨水,或者排放炊烟。屋面一般都用筒板瓦覆盖,前后出檐,人字面坡交接外装饰"垂鱼",以禳压火灾的侵害。照壁飞檐出角,外廊(厦子)宽敞明亮,门窗隔扇都雕饰各种精美图案,整个庭院独具地方民族特色。
由正房、厢房、照壁、花台、水池等组成的宅院,房屋迎面正方较高,两侧配房略低,走廊宽敞,天井大方,飞檐门窗多雕刻花鸟图案,加上一面照壁,主次分明,布局协调,所有建筑都层甍勾角,精功细琢,图案线条苍劲,形象栩栩如生。古城里,人们养花、种草蔚然成风,"三家一眼井,一户几盆花",院落盆景有致,绿荫婆娑,花气袭人,舒适而幽静。庭院内或引水流过或砌有水塘,盆景花卉和笼养鸟雀使院子有声有色。青瓦土墙的民居内部隐藏着高雅、整洁的绿色空间,显得灵活生动,志趣盎然。就连古城的庙宇、殿堂也带有民居的风格。幽雅宁静、舒适优美的居住环境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夜幕降临,在照壁前的木茶座淡然休憩,清风吹过,传来一阵阵悦耳的清音古乐,似行云流水徐徐飘来,舒缓节奏的丝竹之韵伴随着淙淙流水声,交相辉映,此起彼伏,将整个古城笼罩在这仙乐梵音之中。纳西古乐亦称"丽江洞经音乐",原是中原汉族道教的洞经音乐,15世纪中叶被丽江土司引进流传至今。纳西古乐中保留了唐、宋、元曲的音乐成分,音色典雅,空灵清纯,是世界独一无二的神奇乐种,被音乐界称为"音乐活化石"、"中华民族音乐瑰宝"。
丽江古城之所以闻名,还因有"南滇第一峰"之称的玉龙雪山。玉龙雪山位于丽江城西15公里处,南北绵延35公里,起伏十三峰,主峰扇子陡海拔5596米,它酷似一把打开的巨扇,倚天耸立,直插云霄。玉龙雪山十三峰,峰峰素裹,四季积雪不化,犹如银龙腾空。清代纳西学者木正源曾形象地归纳出玉龙十二景:三春烟月、六月银带、晓前曙光、瞑后夕阳、晴霞五色、夜色双辉、绿雪奇峰、银灯炫焰、玉湖倒影、龙甲生云、金沙碧流、白泉玉液,展现了一年中不同时节的玉龙奇景,有"现代冰川博物馆"之称。
丽江古城,历经八百年风雨沧桑而古朴宛然,四方街、彩石路、泉水网、鳞瓦屋、花天井……人天相谐契源流远,古城景色秀丽。近千年来一直是滇西北政治、军事和文化重镇。现为丽江行政公署和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所在地,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世界文化遗产。
"玉河有情长绕屋,古城无处不飞花。"历经千百年风雨的丽江古城,散发着旷世迷人的古韵幽情。古城丽江,不仅属于云南,属于中国,更属于全世界。
责编/丛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