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8月份中宣部等五部门召开视频会议部署在全国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全国各地新闻单位积极响应号召,迅速行动起来,组织广大编辑记者转变作风,以新的姿态到基层去历练,去学习,去调研,去抓“活鱼”于是,报纸、广播电视、新闻网络来自基层的声音多起来了,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多起来了,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出现了新气象。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开展好“走、转、改”活动,不仅要有激扬的热情,同时还要有务实的精神。因为不注重实效,“走、转、改”活动就会出现走马观花甚至敷衍应对的现象。从而使活动某种程度上走过场,达不到预期的目的。笔者长期从事新闻工作,几十年来善于深入基层采写新闻,现就“走转改”活动注重实效问题谈一些见解和看法。
首先,新闻媒体的领导同志应高度重视“走、转、改”活动,以身作责积极参与“走、转、改”活动,做出表率和样子。为什么要重视“走转改”活动?因为无论什么样的新闻媒体,多刊发传播来自基层的鲜活新闻,都能提高媒体的知名度,都能推动媒体宣传水平的提高。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编辑记者多到基层去,走到基层群众中深入地采访和调研,方能采写出读者喜闻乐见的新闻作品,“走、转、改”活动,正是编辑记者深入基层的转变作风的好机会。基于这一点,新闻单位的领导应从媒体长远的发展和增强吸引力的角度出发,不仅要制定严谨周密的“走、转、改”活动计划和措施,并严格抓好计划和措施的落实。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领导同志一定要按照中宣部等五部门以及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对“走、转、改”活动的要求,亲自带头参加“走、转、改”活动,虽然领导同志工作都比较忙,但一定要抽出时间深入到基层联系点,同群众建立密切的联系,倾听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意愿,给编辑记者做出表率,最好不要来去匆匆,多做一些深层次的调查研究,带头写出鲜活的、引起反响的新闻作品,带动“走、转、改”活动的开展,促进深入基层的良好作风的形成。
其二,一定要沉下身子,静下心来,真正同基层群众融和在一起。应该说,现在到基层去的条件比过去好多了。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到农村牧区的村嘎查去,由于交通不便,坐汽车的时候比较少,经常坐拖拉机、驴马车、骑自行车,甚至步行,有时在偏远地方采访,因风雨天气被“隔阻”十天八天是常有的事。但是也正是这种客观条件,使一些作风扎实的编辑记者的身心得到充实和历练,深入基层对他们来说是“家常便饭”,因而他们经常写出来自基层的好新闻,成为深受读者欢迎的名记者。现在,基层的条件比过去好了,但有些编辑记者下基层却少了,离基层群众远了。究其原因,不外乎有两点:一是时下通讯极为方便,随便打个手机就能通话,就能进行简单地采访,随便说一声就能得到一些文字材料,“加工”一下便能写出新闻作品;二是到基层去,毕竟是要辛苦一些。这种现象,在“走、转、改”活动中应引起注意。尤其是对青年编辑记者,更应加强这方面的引导和推进,使其了解深入基层的重要意义,积极投入到“走、转、改”活动中,并安排有基层采访经验的年长的编辑记者对其进行引带。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编辑记者在基层联系点进行采访调研,无论联系点的条件如何,最好少接受吃喝招待,吃饭要付饭费,尽量不给联系点增加负担。不然的话,很快双方容易生分起来。比如连续招待你两三天,你不走就觉得不好意思了,而对方这样招待不走也会觉得受不了,在心理上就期盼着你离开了。如果这样,就不利于深入基层,转变作风就成了一句空话。在采访调研过程中,编辑记者要用心用脑,勤奋扎实,在走访上下功夫。最好亲自参加群众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切实体验群众的生活,学习群众的语言,了解群众的疾苦,真正同群众融合在一起,同群众交上朋友。这样群众有话愿意同你说,有问题愿意向你反映,就能及时发现新闻线索,随时挖掘出有价值的新闻,采写出鲜活生动的新闻,甚至以大见小,打造出引起广泛反响的高质量新闻作品,推动新闻媒体宣传报道总体水平的提高。
其三,精益求精,打造高质量的新闻作品。开展“走、转、改”活动,其目的就是媒体要刊发传播来自基层的新闻报道,让媒体离群众更近一些,新闻宣传的效果更好一些,公信力和感染力更强一些。但是要达到这个目标,编辑记者深入基层采访调研的基础上,还需要精心写作。各新闻媒体都已开设“走、转、改”活动的专栏,但是对活动中采写出来的稿件,也应在质量上有一定的要求,对写作水平差一些的稿件,需要修改的进行修改,个别需要重写的也应重写,使在栏目刊发出来的新闻报道,具有新、活、实、深的特点。同时,把“走、转、改”活动专栏作为编辑记者交流、竞赛以及和读者互动的平台,使广大编辑记者都在这个平台纷纷亮相,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然后对“走、转、改”活动中刊发传播的新闻进行好稿评比,对优秀稿件的作者予以表彰奖励,并以优秀稿件中倾斜推荐参加自治区乃至全国好新闻评比。使在“走、转、改”活动表现突出者名利双收,从而使活动结束后,贴近实际,贴近基层,贴近生活走向制度化,常态化,以便推动新闻媒体宣传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责任编辑:皇甫美鲜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开展好“走、转、改”活动,不仅要有激扬的热情,同时还要有务实的精神。因为不注重实效,“走、转、改”活动就会出现走马观花甚至敷衍应对的现象。从而使活动某种程度上走过场,达不到预期的目的。笔者长期从事新闻工作,几十年来善于深入基层采写新闻,现就“走转改”活动注重实效问题谈一些见解和看法。
首先,新闻媒体的领导同志应高度重视“走、转、改”活动,以身作责积极参与“走、转、改”活动,做出表率和样子。为什么要重视“走转改”活动?因为无论什么样的新闻媒体,多刊发传播来自基层的鲜活新闻,都能提高媒体的知名度,都能推动媒体宣传水平的提高。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编辑记者多到基层去,走到基层群众中深入地采访和调研,方能采写出读者喜闻乐见的新闻作品,“走、转、改”活动,正是编辑记者深入基层的转变作风的好机会。基于这一点,新闻单位的领导应从媒体长远的发展和增强吸引力的角度出发,不仅要制定严谨周密的“走、转、改”活动计划和措施,并严格抓好计划和措施的落实。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领导同志一定要按照中宣部等五部门以及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对“走、转、改”活动的要求,亲自带头参加“走、转、改”活动,虽然领导同志工作都比较忙,但一定要抽出时间深入到基层联系点,同群众建立密切的联系,倾听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意愿,给编辑记者做出表率,最好不要来去匆匆,多做一些深层次的调查研究,带头写出鲜活的、引起反响的新闻作品,带动“走、转、改”活动的开展,促进深入基层的良好作风的形成。
其二,一定要沉下身子,静下心来,真正同基层群众融和在一起。应该说,现在到基层去的条件比过去好多了。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到农村牧区的村嘎查去,由于交通不便,坐汽车的时候比较少,经常坐拖拉机、驴马车、骑自行车,甚至步行,有时在偏远地方采访,因风雨天气被“隔阻”十天八天是常有的事。但是也正是这种客观条件,使一些作风扎实的编辑记者的身心得到充实和历练,深入基层对他们来说是“家常便饭”,因而他们经常写出来自基层的好新闻,成为深受读者欢迎的名记者。现在,基层的条件比过去好了,但有些编辑记者下基层却少了,离基层群众远了。究其原因,不外乎有两点:一是时下通讯极为方便,随便打个手机就能通话,就能进行简单地采访,随便说一声就能得到一些文字材料,“加工”一下便能写出新闻作品;二是到基层去,毕竟是要辛苦一些。这种现象,在“走、转、改”活动中应引起注意。尤其是对青年编辑记者,更应加强这方面的引导和推进,使其了解深入基层的重要意义,积极投入到“走、转、改”活动中,并安排有基层采访经验的年长的编辑记者对其进行引带。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编辑记者在基层联系点进行采访调研,无论联系点的条件如何,最好少接受吃喝招待,吃饭要付饭费,尽量不给联系点增加负担。不然的话,很快双方容易生分起来。比如连续招待你两三天,你不走就觉得不好意思了,而对方这样招待不走也会觉得受不了,在心理上就期盼着你离开了。如果这样,就不利于深入基层,转变作风就成了一句空话。在采访调研过程中,编辑记者要用心用脑,勤奋扎实,在走访上下功夫。最好亲自参加群众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切实体验群众的生活,学习群众的语言,了解群众的疾苦,真正同群众融合在一起,同群众交上朋友。这样群众有话愿意同你说,有问题愿意向你反映,就能及时发现新闻线索,随时挖掘出有价值的新闻,采写出鲜活生动的新闻,甚至以大见小,打造出引起广泛反响的高质量新闻作品,推动新闻媒体宣传报道总体水平的提高。
其三,精益求精,打造高质量的新闻作品。开展“走、转、改”活动,其目的就是媒体要刊发传播来自基层的新闻报道,让媒体离群众更近一些,新闻宣传的效果更好一些,公信力和感染力更强一些。但是要达到这个目标,编辑记者深入基层采访调研的基础上,还需要精心写作。各新闻媒体都已开设“走、转、改”活动的专栏,但是对活动中采写出来的稿件,也应在质量上有一定的要求,对写作水平差一些的稿件,需要修改的进行修改,个别需要重写的也应重写,使在栏目刊发出来的新闻报道,具有新、活、实、深的特点。同时,把“走、转、改”活动专栏作为编辑记者交流、竞赛以及和读者互动的平台,使广大编辑记者都在这个平台纷纷亮相,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然后对“走、转、改”活动中刊发传播的新闻进行好稿评比,对优秀稿件的作者予以表彰奖励,并以优秀稿件中倾斜推荐参加自治区乃至全国好新闻评比。使在“走、转、改”活动表现突出者名利双收,从而使活动结束后,贴近实际,贴近基层,贴近生活走向制度化,常态化,以便推动新闻媒体宣传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责任编辑:皇甫美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