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ge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几何时,我们的语文教学走向了单调乏味,走向了枯燥无趣,以至于学生们讨厌语文,害怕语文,甚至于渐渐远离语文。究其原因,不是在于学生,而是在于语文教师自己,是我们用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保守固执关起了语文乐园的大门,让学生们在这座知识的宝库面前,只有望而却步。目前,新课程改革的内容之一——课堂教学改革,已经进入了第二阶段,即从明确“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的思想转入到怎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现师生积极、有效和高质量的多向互动。
  要想重启语文乐园的大门,让学生在语文的乐园里自由自在地遨游,我认为以下的几点做法值得一试:
  一、用教师的文学修养,感染学生“爱”语文
  要想叫学生喜欢语文,教师首先必须是语文的爱好者,并有着较为扎实的语文功底和宽厚的文化积累,只有这样,才可能“厚积而薄发”,才可能吸引学生、感染学生。为此,我特别注重理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努力以美的教学语言去感染学生,注重平时和学生交谈时的语言美。和学生谈话间,我经常会兴致勃勃地说:“我送你一句话!”“我想起一句诗!”在学生的作文本上我也经常会写上这样的话:“老师希望你吃得苦中苦,成为人上人!”学生显然对这些名言、古诗是非常感兴趣的,在我的感召之下,他们也逐渐开始积累名句,现在我班基本上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摘抄积累本,这样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语文的乐园。
  二、用语文的自身魅力,吸引学生“品”语文
  语文是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传承社会文化的载体,是与人的生命共存的。“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语文中有无穷的魅力等着我们去挖掘。
  1.紧抓课本中的佳作美文,让学生反复诵读
  课本中很多课文,无论是写人、叙事,还是描景、状物,无不充满着迷人的美。我紧紧抓住课文中每一个真、善、美要素和亮点,激发学生去咀嚼、品味、感悟、欣赏,使学生的性情得到陶冶和感染,心灵得到净化与提升。每一篇佳作美文,我都是让学生反复诵读。在教学中我一般都会安排这样几个层次的读:自由大声读,读通顺读准确;分小节细细品读,每读一个小节,又分几个层次,比如教学第一小节时,首先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大胆地试读,然后我让学生分小组分角色读,在相互交流帮助下,学生越读越投入。我再请同学进行比赛读;分节读完,请学生将全文配乐诵读。经过这样一系列的诵读后,学生真正地品味到了语言文字的魅力。比如七年级的《安塞腰鼓》《山中访友》《济南的冬天》等都是美文,很适合反复诵读。
  2.扩展课本外的名家名篇,让学生广泛阅读
  课本中的课文都是精而选之,具有典型性。怎样使学生品味到更多的名家名篇呢?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课外阅读的具体要求。针对这一点,我广泛发掘班级学习阵地,让学生广泛阅读。其一,我在班中开辟了“每周必读”,让学生诵读、摘记,并进行评比。其二,我充分利用每天晚读报的时间,把每周星期天的读报时间设定为听读欣赏课,向同学们介绍一些名作,让学生欣赏、品读,体会到了诗情画意。另外,我还让同学们作好课外阅读摘记,并不定期进行交流,从而在班中掀起了广读诗文的热潮。
  三、用教学的艺术魅力,诱导学生“懂”语文
  教学是一种艺术。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努力赋予语文教学技能方法以艺术的美,让学生快乐、喜悦、迷醉。
  1.激趣,让学生在情境中“乐”语文 在上《狼》这一课的时候,为了达到读者与作者心灵的沟通,我设计了一个答记者问的小环节,我班彭玉兰和陈鑫两位同学扮演记者,像模像样,她们设计的问题尖锐,在采访的时候很快进入角色,又是和被采访的对象握手又是说再见的,她们落落大方,面带笑容,给听课的老师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课前我只是稍微点拨了一下,创意的部分据她们自己说是从电视上学来的。在教学《童趣》时我给了学生5分钟的时间盯着教室里的电扇,让他们切实的体会到“项为之僵”的感受。教师创设了情境,使课堂由“平面”变得“、立体”,使课堂成五光十色、富有张力、充盈美感的信息场,从而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情不自禁地“乐”语文。
  2.小组探究,让学生在研讨中“析”语文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我在班中组织了4人为一组的学习小组,每一组都有小组长,大家各有分工。课堂上,我首先将学习材料转换成问题情境,接着小组内按自学、发言、讨论、小结、互评的程序展开学习活动,然后大组交流学习情况和结果,进行适时的点拔和指导,最后就产生结论。比如在教学《安塞腰鼓》时,我就是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赏析课文中写得美的句子,说说美在什么地方,然后小组派代表发言,最后学生互评,老师点评,这样的形式,使学生在一种充分平等的活动中探究、启智,使学习活动变得自由轻松,交往情境变得融洽互助,信息传导多向畅通。
  3.走向社会,使学生在实践中“用”语文 学生的学习,大多必须以其生活体验为基础,因而应该强调在自然中学习,在社会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比如让学生找找身边的不规范字,为身边的实物写广告词,有的同学在给保护小草拟广告词的时候是这样说的“小草在睡觉,请从旁边绕”;有的同学给喜良车行设计了这样的广告“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喜良车”……让学生在生活中用语文,积累语文。老师要转变观念,坚持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教学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總之,语文教学的本位就是重积累、重感悟、重读书,我努力把握住这一点,让每一堂语文课都上得有声有色,有情有趣,让学生真正地爱语文,让学生真正地懂语文,让语文课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乐园。
其他文献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为非遗)是指经由世代人民、群众生活所传承或体现的文化形式、文化空间,如民俗活动、传统技能、表演艺术、文化器具等。伴随21世纪的来临,数字化技术的蓬勃发展,促使非遗保护也逐渐向数字媒介的层面拓展,即通过文本记录的方式向图文音像等领域的转换,有效扩增非遗的传播空间。对此,本文着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予以探讨。  关键词:非遗;数字化;保护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
期刊
摘 要:“净琉璃”是日本传统的特色鲜明的说唱艺术,1955年被列为日本重要的文化遗产,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将从“净琉璃”的起源表演形式表演内容历史变迁以及随着新媒体的诞生,古老的说唱艺术“净琉璃”的现状等加以探究。  关键词:说唱艺术;琵琶;三味弦;净琉璃;歌舞伎  一、“净琉璃”的起源  日本的“净琉璃”起源于何时?公认的比较权威的是江户时期的一种说法
期刊
摘 要:待进生,是思想待进、成绩待进、行为待进这三类学生的统称。“待进生”通常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差,自信心不足。我认为转化待进生,在有“爱心和耐心”的同时,更多的是有适时而为和暂时无为的教学机智,只要我们坚持,不放弃,他们也会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关键词:待进生;爱心;耐心;适时而为;暂时无为  俗语理解待进生,就是是思想待进、成绩待进、行为待进这三类学生的统称
期刊
摘 要: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综合素质高、全面发展型的人才。为了迎接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的种种挑战,并顺应新一轮课程教育的改革时势,初中语文教师该如何指引学生成功掌握新课程的要求,提高自身素质,培养语文素养,并转化束缚学生全面发展的应试教育体制已成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话题。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同时,回过头来看看我们的课堂,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依然存在,要么是表面的热热闹闹,要么是华而不实的虚浮课堂。
期刊
摘 要:虽然在传统文化中有着诸多的不适应这个时代的东西,但是也有着很多值得我们去探寻、传承的东西。特别是在传统文化的道德教育价值是值得我们去进行积极开发的。在文中就结合思想政治课,探讨了如何去挖掘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教育价值,以期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的成长。  关键词:传统文化;道德教育价值;思想政治课  如果站在学生成长的角度看,思想品德课教学除了让学生掌握一些道德观点,还能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再提供点什
期刊
摘 要:舞蹈作品与舞蹈表演之间是一度创作与二度创作之间的关系,舞蹈表演即是对原舞蹈作品进行二度创作,为了保证二度创作忠实于原舞蹈作品及取得更好的二度创作效果,本文在概述舞蹈表演二度创作涵义、内容基础上,探析了舞蹈表演二度创作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基本方法,以及如何更好的进行舞蹈艺术风格创作;以期对提高舞蹈表演二度创作水平有所帮助。  关键词:舞蹈;表演;二度创作;艺术风格  现代舞蹈艺术实现舞蹈作品
期刊
摘 要:初中数学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相互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大多采用一方面教的模式进行教学,教学的氛围和取得的效果往往差强人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提出,使数学的教学工作呈现出焕然一新的面貌。本文着重从小组合作模式在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深入探讨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具体措施,旨在促进初中数学教学工作更好的进行。  关键词:初中;数学;合作学习
期刊
摘 要:产业转移是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途径。在分析国内产业转移的趋势和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目前国内产业转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推动国内产业转移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思考。  关键词:国内;产业转移;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一、国内产业转移的趋势和特征  产业转移是在市场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些产业通过生产要素的流动,从一个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地区的经济行为和过程,是地区产
期刊
摘 要:中国的饮食文化不仅历史久远而且内涵丰富,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有新的饮食概念与提法出现,“蔬食”与“素食”就是其中之一。“蔬食”与“素食”两个概念之间有交叉,但侧重点不同。“蔬食”偏向于对生活水平的描述,从而发展成为一个清贫的意向。而“素食”的宗教祭祀方面的内容更深厚,随着时代发展逐渐增加健康养生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蔬食;素食;内容;关系  一、蔬食文化探究  (一)蔬食的含义  “蔬食”
期刊
摘 要:本研究基于自建语料库,旨在以《政府工作报告》为语料,调查汉语新词翻译的特征,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在自建语料库中的新词呈现一定规律,如在报告中出现大量本土化词汇,极富中国特色、时代风貌,而且词汇背后寓意深刻。同时,本文探索如何在翻译转化中保持英汉语话语对接并尝试提供相应策略。本文也希望能为语料库翻译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自建语料库;新词;翻译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