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我国大学生资助体系是国家对贫困生最直接的教育投资,经历了从个别资助到大范围资助、单一资助到系统资助,经济资助到物质、精神的全方位资助的过程。高校现行的资助体系的缺陷和现存的贫困生接收资助的心理现状,致使部分贫困生无法获得应有的资助。将贫困生心理资助纳入高效资助体系,对不同的贫困生针对性、系统性地开展教育,避免一概而论,才能确保实现助困与育人相结合。
[关键词]资助体系 心理资助 贫困生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适应国家建设需要的各种人才。国家和社会对学生进行资助,是最直接的教育投资。我国关于大学生资助体系,经历了从个别资助到大范围资助、单一资助到系统资助,经济资助到物质、精神的全方位教育援助的过程。但现有的资助评价体制无法保障所有贫困生的利益,同时,贫困生本身不健康的心理意识为资助工作的顺利进行带来了障碍,甚至是负面影响。如何使资助体系从精神层面发挥作用,让贫困生摆脱心理障碍以阳光的心态健康接收资助,是高校资助体系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高校资助工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高校资助工作涉及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物质解困,即帮助解决贫困生的学习、生活方面的实际困难;二是精神解困,即关心贫困生的思想、心里方面的健康成长,促进他们全面成才。其中,精神解困是资助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1.我国高校资助评价体系
目前,我国已形成了多种形式并存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奖、贷、助、补、减”五项合一的综合资助体系。应该肯定,我国在贫困生资助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收到了巨大的社会效益。特别是国家助学贷款的推出,将学生资助工作推进了一大步,解决了一大批贫困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问题。
“奖、贷、助、补、减”五项合一的综合资助体系,在评价、确认受资助人方面,均通过贫困学生家庭经济困难鉴定、学生个人申请、年级班级成绩评审小组进行考核,确定贫困学生的所受资助的等级。
2.我国高校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
研究评价体系可知,贫困学生是否愿意在当地办理贫困证明并主动向学校提出申请,是整个资助过程可以发生的前提。尽管高校普遍认为,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问题基本上是由于经济原因引起的,经济困难解决了,其思想问题将迎刃而解。但学生是否愿意健康地提出资助申请,接受经济援助依旧是实际工作开展的困难之一。同时,经济困难解决了,思想问题真的会迎刃而解?
面对目前高校更多关注如何增加对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资助,工作重点偏重于日常的各项资助管理,对如何解决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贫困或心理问题关注较少的现状,必须建立心理和经济的联动机制,加强对贫困学生应有的鼓励与引导。一个科学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应该是以经济资助为基础、学业援助为补充、健康发展为目标的援助系统。尤其是要处理好经济资助和心理资助的协调问题,才能真正受贫困生同学接受,并有利于贫困生发展。
二、我国高校贫困生接收资助的心理现状
不少研究认为,我国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常见的不良心理有:自卑心理、抑郁心理、自大虚荣心理、依赖心理。综合这几种心理状态在现实申请和接受资助方面表现为:
1.碍于面子不主动申请
由于贫困生同时具有自卑和虚荣的心理,为了不曝光家庭的实际情况,迫使部分学生放弃了主动申请各类资助的机会,同时,这部分同学也不会参加各类勤工助学活动,使自己的生活陷入了贫困——隐藏——更加贫困的恶性循环。这类同学只能通过辅导员和班级同学的积极了解,在不影响他们自身情绪的基础上,侧面给予资助。
2.“等靠要”消极思想存在
部分贫困学生依赖心理严重,一旦第一次享受到国家无偿资助的便利,便认为“国家的钱不要白不要”,不仅对自己放松要求,同时认为“我贫困,学校就应该资助我”。甚至个别非贫困生为了占便宜,钻政策的漏洞,通过各种手段开据家庭贫困证明,在老师、同学面前哭穷、装穷,抢占名额。
3.自我资助,主动舍让
近年来,各高校也出现了一种良好的现象,即贫困同学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取高额奖学金,同时采取国家贷款、社会兼职等多种形式,自给自足解决自己的各类开销。在申请各类助学金时,主动舍让。
贫困生的经济困难不仅给该群体自身的发展和健康带来了影响,增大了学校人才培养的压力和难度,同时也将影响到高校的安全稳定和建设发展。“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这样一个现象:愈弱势愈自卑,愈自卑防范意识愈强,反弹也就特别强。”前两种表现,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对学生、学校、社会都没有威胁,但久而久之,会使学生的性情发生扭曲,即增加对高校、社会的不安全稳定的因素。
三、动态调节心理资助在资助体系中的地位
大学期间是人生当中的重要转折点,它既是专业文化知识学习的重要阶段,又是一个人的社会人格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根据贫困生的心理特点,高校在提供物质资助的同时,还要给予心理上的帮助。心理资助的力度应该根据不同的贫困生做出适当地调整,用动态发展的眼光,通过科学规范的管理方式,保证每一位贫困生不因贫困而挨饿,不因贫困而辍学,同时,都能以健康的心态度过大学生活,成为国家有用之人。
1.贫困档案与心理档案相结合,全面掌握学生动态
新生入校时,各高校便通过各种手段建立了各类档案,包括学业档案、家庭档案、心理档案等。但由于不同的档案分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限制了其功效的发挥。特别是心理档案,为了保护学生的隐私,心理档案由学校的心理中心负责收集、存放,仅仅向辅导员透露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资料,限制了辅导员全面了解学生。
只有合理的将贫困档案和心理档案相结合,辅导员才能够全面掌握学生信息,深层次、动态分析学生状态,确保个别自卑型贫困生的经济利益。
2.思想教育与心理教育相结合,扶志扶心落实扶贫
部分贫困生自暴自弃,说到底是没有树立起正确的思想观念。因此,加强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健全和完善他们的人格,是解决贫困生思想“贫困”的关键所在!
(1)深层次开展励志教育。正确认识“苦难也是一所大学”,通过多种方式对贫困生进行挫折教育,培养他们自强不息的品质。高校通过树立榜样,让贫困生正确意识到自己的经历也是一份宝贵的财富,从而激励自己奋勇向前。
(2)教师要无条件的积极关心贫困生,体谅、改善他们在学生、生活中各种不良习惯,通过心理疏导,培养贫困生勇于接纳的勇气。
贫困生多来自偏远地区,由于生活环境的限制从小便养成很多不良的习惯,我们在工作的时候,要注意工作方面,注意保护学生的个人情感,不能让他们再经受挫折和打击。
(3)开设感恩教育,让贫困生正确认识国家和社会的良苦用心,资助不等于施舍,希望获得贫困生心理积极的回应。
高校通过开展各类勤工助学活动、社会公益活动,让贫困生培养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同时,通过参加公益活动,让贫困生意识到自己的价值所在。贫困生自身愿意积极回馈社会的行为,无疑会增强其对生活的信心。
(4)多途径对贫困生进行思想和心理教育,使贫困生能够实现自我调整、自力更生的良好局面。
针对性地开设心理讲座,让贫困生建立完整的思维结构;实现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巩固贫困生的情感基础;丰富校园生活,让贫困生真正融入到校园大环境中,提升贫困生的综合能力。
现行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倡议“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的资助理念,虽然心理资助已经渗透到了高校资助体系,但在实施过程中却是因人而异的,不能一概而论,需要不断摸索,不断创新,从而构建多资金渠道、多励志策略和多能力培训的全新资助体系,全方位对贫困生进行资助。
参考文献:
[1]庞丽娟,胡福贞,韩小雨.关注高校贫困生:问题、原因与对策[J].北京大学教育評论,2004,(4).
[2]关注贫困生心理健康[N].华西都市报,2004-03-20(03).
[3]王丽华.贫困大学生资助方式对改善心理健康问题的作用[J].岱宗学刊,2005,(3).
[关键词]资助体系 心理资助 贫困生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适应国家建设需要的各种人才。国家和社会对学生进行资助,是最直接的教育投资。我国关于大学生资助体系,经历了从个别资助到大范围资助、单一资助到系统资助,经济资助到物质、精神的全方位教育援助的过程。但现有的资助评价体制无法保障所有贫困生的利益,同时,贫困生本身不健康的心理意识为资助工作的顺利进行带来了障碍,甚至是负面影响。如何使资助体系从精神层面发挥作用,让贫困生摆脱心理障碍以阳光的心态健康接收资助,是高校资助体系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高校资助工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高校资助工作涉及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物质解困,即帮助解决贫困生的学习、生活方面的实际困难;二是精神解困,即关心贫困生的思想、心里方面的健康成长,促进他们全面成才。其中,精神解困是资助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1.我国高校资助评价体系
目前,我国已形成了多种形式并存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奖、贷、助、补、减”五项合一的综合资助体系。应该肯定,我国在贫困生资助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收到了巨大的社会效益。特别是国家助学贷款的推出,将学生资助工作推进了一大步,解决了一大批贫困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问题。
“奖、贷、助、补、减”五项合一的综合资助体系,在评价、确认受资助人方面,均通过贫困学生家庭经济困难鉴定、学生个人申请、年级班级成绩评审小组进行考核,确定贫困学生的所受资助的等级。
2.我国高校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
研究评价体系可知,贫困学生是否愿意在当地办理贫困证明并主动向学校提出申请,是整个资助过程可以发生的前提。尽管高校普遍认为,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问题基本上是由于经济原因引起的,经济困难解决了,其思想问题将迎刃而解。但学生是否愿意健康地提出资助申请,接受经济援助依旧是实际工作开展的困难之一。同时,经济困难解决了,思想问题真的会迎刃而解?
面对目前高校更多关注如何增加对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资助,工作重点偏重于日常的各项资助管理,对如何解决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贫困或心理问题关注较少的现状,必须建立心理和经济的联动机制,加强对贫困学生应有的鼓励与引导。一个科学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应该是以经济资助为基础、学业援助为补充、健康发展为目标的援助系统。尤其是要处理好经济资助和心理资助的协调问题,才能真正受贫困生同学接受,并有利于贫困生发展。
二、我国高校贫困生接收资助的心理现状
不少研究认为,我国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常见的不良心理有:自卑心理、抑郁心理、自大虚荣心理、依赖心理。综合这几种心理状态在现实申请和接受资助方面表现为:
1.碍于面子不主动申请
由于贫困生同时具有自卑和虚荣的心理,为了不曝光家庭的实际情况,迫使部分学生放弃了主动申请各类资助的机会,同时,这部分同学也不会参加各类勤工助学活动,使自己的生活陷入了贫困——隐藏——更加贫困的恶性循环。这类同学只能通过辅导员和班级同学的积极了解,在不影响他们自身情绪的基础上,侧面给予资助。
2.“等靠要”消极思想存在
部分贫困学生依赖心理严重,一旦第一次享受到国家无偿资助的便利,便认为“国家的钱不要白不要”,不仅对自己放松要求,同时认为“我贫困,学校就应该资助我”。甚至个别非贫困生为了占便宜,钻政策的漏洞,通过各种手段开据家庭贫困证明,在老师、同学面前哭穷、装穷,抢占名额。
3.自我资助,主动舍让
近年来,各高校也出现了一种良好的现象,即贫困同学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取高额奖学金,同时采取国家贷款、社会兼职等多种形式,自给自足解决自己的各类开销。在申请各类助学金时,主动舍让。
贫困生的经济困难不仅给该群体自身的发展和健康带来了影响,增大了学校人才培养的压力和难度,同时也将影响到高校的安全稳定和建设发展。“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这样一个现象:愈弱势愈自卑,愈自卑防范意识愈强,反弹也就特别强。”前两种表现,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对学生、学校、社会都没有威胁,但久而久之,会使学生的性情发生扭曲,即增加对高校、社会的不安全稳定的因素。
三、动态调节心理资助在资助体系中的地位
大学期间是人生当中的重要转折点,它既是专业文化知识学习的重要阶段,又是一个人的社会人格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根据贫困生的心理特点,高校在提供物质资助的同时,还要给予心理上的帮助。心理资助的力度应该根据不同的贫困生做出适当地调整,用动态发展的眼光,通过科学规范的管理方式,保证每一位贫困生不因贫困而挨饿,不因贫困而辍学,同时,都能以健康的心态度过大学生活,成为国家有用之人。
1.贫困档案与心理档案相结合,全面掌握学生动态
新生入校时,各高校便通过各种手段建立了各类档案,包括学业档案、家庭档案、心理档案等。但由于不同的档案分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限制了其功效的发挥。特别是心理档案,为了保护学生的隐私,心理档案由学校的心理中心负责收集、存放,仅仅向辅导员透露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资料,限制了辅导员全面了解学生。
只有合理的将贫困档案和心理档案相结合,辅导员才能够全面掌握学生信息,深层次、动态分析学生状态,确保个别自卑型贫困生的经济利益。
2.思想教育与心理教育相结合,扶志扶心落实扶贫
部分贫困生自暴自弃,说到底是没有树立起正确的思想观念。因此,加强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健全和完善他们的人格,是解决贫困生思想“贫困”的关键所在!
(1)深层次开展励志教育。正确认识“苦难也是一所大学”,通过多种方式对贫困生进行挫折教育,培养他们自强不息的品质。高校通过树立榜样,让贫困生正确意识到自己的经历也是一份宝贵的财富,从而激励自己奋勇向前。
(2)教师要无条件的积极关心贫困生,体谅、改善他们在学生、生活中各种不良习惯,通过心理疏导,培养贫困生勇于接纳的勇气。
贫困生多来自偏远地区,由于生活环境的限制从小便养成很多不良的习惯,我们在工作的时候,要注意工作方面,注意保护学生的个人情感,不能让他们再经受挫折和打击。
(3)开设感恩教育,让贫困生正确认识国家和社会的良苦用心,资助不等于施舍,希望获得贫困生心理积极的回应。
高校通过开展各类勤工助学活动、社会公益活动,让贫困生培养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同时,通过参加公益活动,让贫困生意识到自己的价值所在。贫困生自身愿意积极回馈社会的行为,无疑会增强其对生活的信心。
(4)多途径对贫困生进行思想和心理教育,使贫困生能够实现自我调整、自力更生的良好局面。
针对性地开设心理讲座,让贫困生建立完整的思维结构;实现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巩固贫困生的情感基础;丰富校园生活,让贫困生真正融入到校园大环境中,提升贫困生的综合能力。
现行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倡议“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的资助理念,虽然心理资助已经渗透到了高校资助体系,但在实施过程中却是因人而异的,不能一概而论,需要不断摸索,不断创新,从而构建多资金渠道、多励志策略和多能力培训的全新资助体系,全方位对贫困生进行资助。
参考文献:
[1]庞丽娟,胡福贞,韩小雨.关注高校贫困生:问题、原因与对策[J].北京大学教育評论,2004,(4).
[2]关注贫困生心理健康[N].华西都市报,2004-03-20(03).
[3]王丽华.贫困大学生资助方式对改善心理健康问题的作用[J].岱宗学刊,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