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路决定出路。不一样的思路,便会有不一样的做法。2012年以来,河南省三门峡市扶贫办逆向思维,鼓励陕县张汴乡曲村村民改造当地传统民居地坑院,既保护了这一文化遗产,又促进了百姓增收。新思路、新做法,令人耳目一新。
2001年以来,易地扶贫搬迁的力度逐年加大,780万群众搬离了一方山水不能养活一方人的故土,融入现代化潮流中,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好日子。但让百姓挪穷窝,好事要办好,也并不简单。要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有一系列工作要做,疏漏了哪方面,群众的生活、生产就会受到影响。一些移民新村的百姓,进城后生活成本增加,农业生产上也出现诸多不便,个别甚至连储存粮食、存放农具的地方都没有。也有的,干脆就又搬了回去。
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一定要靠“移”吗?如果条件允许、举措得当,就地安置,或更具亲和力、更接地气。
豫西地区的地坑院,是一个复杂的文化现象。既可以视其为落后,因为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后,这种穴居地下的生活方式就渐被抛弃,很少有新建;但从逆向思维的角度看,它又耐人琢磨。
地坑院又叫“地下四合院”、天井院,这一据说有着四千年历史的独特建筑,本身就是建筑史上一种逆向思维的产物。它是在平整的黄土地上,挖一个边长为10至12米的正方形或长方形深坑,深6至7米,然后在四壁凿挖8至12孔窑洞,在窑院一角,要挖出一个弯道通向地面,作为居民出入院子的门洞。这种建筑与大地融为一体,地面上几乎看不到形迹,与通用的地上建筑正好相反。从现代绿色生态建筑学的角度来看,地坑院属于“原生态建筑”;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来看,它是人与大自然和睦相处、共生的典型范例。
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的必然条件。地坑院之所以成为豫西地区的一道独特景观,与当地的气候、地质、经济大有关系。豫西地区干燥少雨,即使偶下暴雨,地形也有利于泄洪,很难给地坑院带来灭顶之灾,这是地坑院存在的气候条件;当地黄土层堆积深厚,一般在50—150米左右,主要以石英和粉砂构成,是介于典型褐土和黄潮土之间的农耕土壤,土质结构十分紧密,具有抗压、抗震、抗碱作用,因此,凿挖窑洞,坚固耐用,最久的天井窑院已有200年历史,有6代人居住过。此外,这里地下水位较低,一般在30米以下,这些都为“地下挖坑,四壁凿洞”这种建筑形式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从经济上来看,地坑院对木材的需求很少,不需太多投入,只要有劳力就行,正适应历史上陕县一带百姓的经济状况。
在居住的舒适性上,地坑院院洞深,冬暖夏凉,挡风隔音,安全可靠,冬季窑内温度不会低于摄氏l0度,夏天也在20度左右,既使中午也要盖上被子休息,被称为“天然空调,恒温住宅”。此外,它在大地的怀抱内,随大地脉博而跃动,因此防震效果极佳。
这一独具魅力的建筑样式,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上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发展最快。它以最低的成本,适应建国之初百废待兴、人口增长快的形势,迅速改善了当地百姓的居住条件。上世纪90年代后,伴着砖瓦房的兴起,不少地坑院被填埋。现存地坑院最多的地方,是三门峡市的陕县,陕县又以张汴乡、西张村镇两地最多。
张汴乡曲村是省级贫困村,2012年,三门峡市扶贫办新上任的主任蔡伟成第一次到该村调研时发现,一些居民仍在居住的地坑院已破旧不堪,且大多已属危窑、险窑。怎么办?进行易地搬迁,群众没有经济基础,搬不出去。而且,一些上年纪的村民已经习惯了这一土生土长的居住方式,故土难离。不离不弃,原址改造,如何?按照这一思路,三门峡市扶贫办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决定将地坑院改造与就地安置、旅游开发相结合,探索新型扶贫安置方式,既改善贫困群众居住条件,同时也保护地坑院这一历史文化遗产。
2012年,三门峡市统一协调路、水、电等基础设施的配套,按人头提供每人4000元的改造补助标准,将整村推进、到户增收、科技扶贫等项目进行集中布局,实现扶贫项目的“内整合”,为地坑院改造后产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同时,以地坑院改造为平台,把扶贫资金作为“引子”,积极推进与国土、交通、水利、旅游等行业部门项目的“外整合”,将总资金规模扩大到1000万元以上,曲村的地坑院改造全面铺开。全村完成地坑院改造103座,就地安置贫困群众123户、546人。外观上,地坑院由原先的黄土变为青砖,内在陈设上,也因地制宜,力求达到接待标准。农民利用改造一新的地坑院发展特色旅游,户均纯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河南省扶贫办主任张成智亲赴曲村实地调研后,对就地安置与地坑院旅游开发相结合的新型扶贫模式高度肯定。2013年6月15日,河南省委书记郭庚茂一行来到曲村,在地坑院里与群众代表亲切座谈,对地坑院这一民俗瑰宝表现出浓厚兴趣。
2013年5月14日上午,陕县张汴乡曲村第二届古庙会暨地坑院旅游休闲度假区授牌仪式在该村隆重举行。在授牌仪式上,三门峡市旅游局宣布曲村地坑院旅游休闲度假区为2A级景区。同时,在黄河旅游节的民俗旅游节活动中,地坑院旅游也成为其中一项旅游景点。
目前,该度假区已经建成5个功能区,分别为果树采摘区、民俗展演区、田园观光区、农耕体验区和陕塬印象区。这些功能区内,已经发展了15个特色分明的旅游景点,主要有:豫西婚俗表演、农家手工食品展演、摄影作品展览、陕州剪纸展演、农耕文化展演等。如今,地坑院旅游,已是陕县乃至三门峡市的一张响亮名片。“很多清华北大的学生暑期都来这里旅游、调研。实践证明,地坑院改造,是扶贫安置的好办法,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是政府工作与百姓心声的融合。”今年4月初,在京参加金龙安华扶贫工程硕士班学习的三门峡市扶贫办年轻干部卢超谈起地坑院的发展时,脸上洋溢着自豪。
2012年,河南大象影视制片有限公司摄制完成同名电影《大坑院》,影片讲述了善良朴实的豫西人以中国农民独有的智慧,利用地坑院的独特地理环境,和鬼子斗智斗勇,表达了中国人不甘做亡国奴、保家卫国的决心。这一年的“9.18”,全国百余座城市发生了以保卫钓鱼岛为强烈呼声的爱国游行,《地坑院》的拍摄,无疑是这一爱国强音的合奏。
有着数千年历史、近些年急剧萎缩、险些面临毁灭境地的地坑院,因逆向思维而重现生机、大放异彩。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下,它“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的民俗奇观,留给我们太多思索。如果当初这里也简单地实行了易地扶贫搬迁,今日景观,将不复存在,或者,将永远湮灭在历史风尘中。
可见,扶贫,来一点逆向思维,效果也很不错。
2001年以来,易地扶贫搬迁的力度逐年加大,780万群众搬离了一方山水不能养活一方人的故土,融入现代化潮流中,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好日子。但让百姓挪穷窝,好事要办好,也并不简单。要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有一系列工作要做,疏漏了哪方面,群众的生活、生产就会受到影响。一些移民新村的百姓,进城后生活成本增加,农业生产上也出现诸多不便,个别甚至连储存粮食、存放农具的地方都没有。也有的,干脆就又搬了回去。
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一定要靠“移”吗?如果条件允许、举措得当,就地安置,或更具亲和力、更接地气。
豫西地区的地坑院,是一个复杂的文化现象。既可以视其为落后,因为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后,这种穴居地下的生活方式就渐被抛弃,很少有新建;但从逆向思维的角度看,它又耐人琢磨。
地坑院又叫“地下四合院”、天井院,这一据说有着四千年历史的独特建筑,本身就是建筑史上一种逆向思维的产物。它是在平整的黄土地上,挖一个边长为10至12米的正方形或长方形深坑,深6至7米,然后在四壁凿挖8至12孔窑洞,在窑院一角,要挖出一个弯道通向地面,作为居民出入院子的门洞。这种建筑与大地融为一体,地面上几乎看不到形迹,与通用的地上建筑正好相反。从现代绿色生态建筑学的角度来看,地坑院属于“原生态建筑”;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来看,它是人与大自然和睦相处、共生的典型范例。
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的必然条件。地坑院之所以成为豫西地区的一道独特景观,与当地的气候、地质、经济大有关系。豫西地区干燥少雨,即使偶下暴雨,地形也有利于泄洪,很难给地坑院带来灭顶之灾,这是地坑院存在的气候条件;当地黄土层堆积深厚,一般在50—150米左右,主要以石英和粉砂构成,是介于典型褐土和黄潮土之间的农耕土壤,土质结构十分紧密,具有抗压、抗震、抗碱作用,因此,凿挖窑洞,坚固耐用,最久的天井窑院已有200年历史,有6代人居住过。此外,这里地下水位较低,一般在30米以下,这些都为“地下挖坑,四壁凿洞”这种建筑形式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从经济上来看,地坑院对木材的需求很少,不需太多投入,只要有劳力就行,正适应历史上陕县一带百姓的经济状况。
在居住的舒适性上,地坑院院洞深,冬暖夏凉,挡风隔音,安全可靠,冬季窑内温度不会低于摄氏l0度,夏天也在20度左右,既使中午也要盖上被子休息,被称为“天然空调,恒温住宅”。此外,它在大地的怀抱内,随大地脉博而跃动,因此防震效果极佳。
这一独具魅力的建筑样式,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上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发展最快。它以最低的成本,适应建国之初百废待兴、人口增长快的形势,迅速改善了当地百姓的居住条件。上世纪90年代后,伴着砖瓦房的兴起,不少地坑院被填埋。现存地坑院最多的地方,是三门峡市的陕县,陕县又以张汴乡、西张村镇两地最多。
张汴乡曲村是省级贫困村,2012年,三门峡市扶贫办新上任的主任蔡伟成第一次到该村调研时发现,一些居民仍在居住的地坑院已破旧不堪,且大多已属危窑、险窑。怎么办?进行易地搬迁,群众没有经济基础,搬不出去。而且,一些上年纪的村民已经习惯了这一土生土长的居住方式,故土难离。不离不弃,原址改造,如何?按照这一思路,三门峡市扶贫办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决定将地坑院改造与就地安置、旅游开发相结合,探索新型扶贫安置方式,既改善贫困群众居住条件,同时也保护地坑院这一历史文化遗产。
2012年,三门峡市统一协调路、水、电等基础设施的配套,按人头提供每人4000元的改造补助标准,将整村推进、到户增收、科技扶贫等项目进行集中布局,实现扶贫项目的“内整合”,为地坑院改造后产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同时,以地坑院改造为平台,把扶贫资金作为“引子”,积极推进与国土、交通、水利、旅游等行业部门项目的“外整合”,将总资金规模扩大到1000万元以上,曲村的地坑院改造全面铺开。全村完成地坑院改造103座,就地安置贫困群众123户、546人。外观上,地坑院由原先的黄土变为青砖,内在陈设上,也因地制宜,力求达到接待标准。农民利用改造一新的地坑院发展特色旅游,户均纯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河南省扶贫办主任张成智亲赴曲村实地调研后,对就地安置与地坑院旅游开发相结合的新型扶贫模式高度肯定。2013年6月15日,河南省委书记郭庚茂一行来到曲村,在地坑院里与群众代表亲切座谈,对地坑院这一民俗瑰宝表现出浓厚兴趣。
2013年5月14日上午,陕县张汴乡曲村第二届古庙会暨地坑院旅游休闲度假区授牌仪式在该村隆重举行。在授牌仪式上,三门峡市旅游局宣布曲村地坑院旅游休闲度假区为2A级景区。同时,在黄河旅游节的民俗旅游节活动中,地坑院旅游也成为其中一项旅游景点。
目前,该度假区已经建成5个功能区,分别为果树采摘区、民俗展演区、田园观光区、农耕体验区和陕塬印象区。这些功能区内,已经发展了15个特色分明的旅游景点,主要有:豫西婚俗表演、农家手工食品展演、摄影作品展览、陕州剪纸展演、农耕文化展演等。如今,地坑院旅游,已是陕县乃至三门峡市的一张响亮名片。“很多清华北大的学生暑期都来这里旅游、调研。实践证明,地坑院改造,是扶贫安置的好办法,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是政府工作与百姓心声的融合。”今年4月初,在京参加金龙安华扶贫工程硕士班学习的三门峡市扶贫办年轻干部卢超谈起地坑院的发展时,脸上洋溢着自豪。
2012年,河南大象影视制片有限公司摄制完成同名电影《大坑院》,影片讲述了善良朴实的豫西人以中国农民独有的智慧,利用地坑院的独特地理环境,和鬼子斗智斗勇,表达了中国人不甘做亡国奴、保家卫国的决心。这一年的“9.18”,全国百余座城市发生了以保卫钓鱼岛为强烈呼声的爱国游行,《地坑院》的拍摄,无疑是这一爱国强音的合奏。
有着数千年历史、近些年急剧萎缩、险些面临毁灭境地的地坑院,因逆向思维而重现生机、大放异彩。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下,它“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的民俗奇观,留给我们太多思索。如果当初这里也简单地实行了易地扶贫搬迁,今日景观,将不复存在,或者,将永远湮灭在历史风尘中。
可见,扶贫,来一点逆向思维,效果也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