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60年代,我生活在河北沧州的一个小乡村——一个地图上都找不到的偏僻地方。那时候,要靠家里养的母鸡下蛋换煤油点灯,饿了要去地里找点野菜充饥,要想解馋,就只有去河里摸鱼捉虾了。
父亲因为要照顾患病的母亲,我和弟弟就寄住在姥姥家。舅舅整日地在生产队干活,却换不回一包“烟斗”牌香烟。吃的菜,夏天是豆角、茄子,冬天是萝卜、白菜,反正都是自己家种的。没有菜的时候就会吃腌菜和干菜,有时这些东西都吃不上。除非是过年,平常是吃不到肉的,连香油都舍不得吃,因为自留地收的芝麻是要卖了换钱的。
烈日炎炎的夏天,我和表弟经常赤脚背着竹篮,跟着舅舅去河塘里捉鱼虾回来,有时还能捞到不少。有一次,我们竟然捉到了好几斤泥鲰,拿回来经过姥姥烹制,香味扑鼻,经久难忘一她将泥鳅做成了粉蒸,味美、鲜嫩,恰到火候,烂而不碎。我当厨师这么多年都未悟出姥姥粉蒸泥鳅中的奧秘。如今她老人家离开我已经很多年了,未能得到她的这个绝招真是个遗憾。
姥姥烹制的粉蒸泥鳅,材料其实很简单。我和表弟捉回来的泥鳅,姥姥一定要让我们用清水养着,等泥鳅吐出泥后,她就用剪刀剪开泥鳅的头并带出全部肚杂,洗净血水、控干,取葱若干段,米粉适量,酱油、鹽、猪油少许,趁煮饭时蒸制。因为一向节俭的姥姥是从不会为蒸泥鳅而另起锅灶的。姥姥做菜的功夫表现在运用火候和调味上,现在大多数厨师蒸鱼时很难去掉腥味,尽管现在调料齐全,大剂量使用姜片、葱段、辣椒、八角、肉桂等调味品,也不能令人满意。而姥姥做的粉蒸泥鳅,不用这么多调味料也可以没有腥味,也可以那么美味。
几十年过去了,每当想起姥姥做的粉蒸泥鳅,心里就无比温馨。或许是一份甜美的回忆,或许是一份淡淡的乡愁,就是这么一道简单的菜肴,却叫我终生难忘。
父亲因为要照顾患病的母亲,我和弟弟就寄住在姥姥家。舅舅整日地在生产队干活,却换不回一包“烟斗”牌香烟。吃的菜,夏天是豆角、茄子,冬天是萝卜、白菜,反正都是自己家种的。没有菜的时候就会吃腌菜和干菜,有时这些东西都吃不上。除非是过年,平常是吃不到肉的,连香油都舍不得吃,因为自留地收的芝麻是要卖了换钱的。
烈日炎炎的夏天,我和表弟经常赤脚背着竹篮,跟着舅舅去河塘里捉鱼虾回来,有时还能捞到不少。有一次,我们竟然捉到了好几斤泥鲰,拿回来经过姥姥烹制,香味扑鼻,经久难忘一她将泥鳅做成了粉蒸,味美、鲜嫩,恰到火候,烂而不碎。我当厨师这么多年都未悟出姥姥粉蒸泥鳅中的奧秘。如今她老人家离开我已经很多年了,未能得到她的这个绝招真是个遗憾。
姥姥烹制的粉蒸泥鳅,材料其实很简单。我和表弟捉回来的泥鳅,姥姥一定要让我们用清水养着,等泥鳅吐出泥后,她就用剪刀剪开泥鳅的头并带出全部肚杂,洗净血水、控干,取葱若干段,米粉适量,酱油、鹽、猪油少许,趁煮饭时蒸制。因为一向节俭的姥姥是从不会为蒸泥鳅而另起锅灶的。姥姥做菜的功夫表现在运用火候和调味上,现在大多数厨师蒸鱼时很难去掉腥味,尽管现在调料齐全,大剂量使用姜片、葱段、辣椒、八角、肉桂等调味品,也不能令人满意。而姥姥做的粉蒸泥鳅,不用这么多调味料也可以没有腥味,也可以那么美味。
几十年过去了,每当想起姥姥做的粉蒸泥鳅,心里就无比温馨。或许是一份甜美的回忆,或许是一份淡淡的乡愁,就是这么一道简单的菜肴,却叫我终生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