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15年,白银市开展了全市校园文化和快乐校园建设活动,笔者所在学校同时被命名为白银市“校园文化示范校”和“快乐校园示范校”。如何让学生快乐,让体育与其他学科学习相辅相成,使学生快乐地学习。笔者结合多年体育教学实践和自己所在学校在快乐校园建设中的做法,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和思考。
关键词:体育教学;快乐校园;做法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7-0012
一、让兴趣在体育中引领快乐
1. 组织教法得当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基础
一堂体育课组织教学方法的合理应用,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基础。体育课教授的技术动作,大多数都是用四节课才能完成的;或有些是前阶段学习过现在要进一步提高动作质量的。这样,学生在一节或连续几节课都练习同样一个动作,或练习以前学习过的动作,很容易出现厌烦的情绪和不认真练、不愿意练的现象。所以,教师在授课时,要注意根据教材、学生的特点、器材场地的实际,采用生动活泼,富有趣味性、竞争性的形式和方法诱导学生主动练习、积极练习。如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练习,采用分组投篮比赛,看哪一组投中的最多,方法是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4组,按顺序每人投篮5次,整组投投完后看谁投中的最多,让观察的学生说说原因,让投篮的学生说说自己的投篮动作。以赛促练,不但提高了学习练习的积极性,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从而完成了学习的任务,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融洽是培养学习兴趣的保证
教师不是领导者而是指导者,学生是有感情需要的。从上第一堂体育课开始,他们就需要从教师那里得到尊重、友爱、温暖、情谊和教诲。当这种情感需要得到满足后,他们便会以更大的激情上好体育课。这种情感建立在师生情感交融的基础上。教师应善于调控学生的情绪变化,使他们保持愉快、积极上进的心境,这对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有重要的意义。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多种方法和途径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让学生从无趣到有趣。使学生不仅爱运动,而且更爱上体育课。
二、让课改在体育课堂中绽放快乐
1. 准确的示范,精辟的讲解
对学生讲解动作过程要精辟、要领要易记,最好口诀化,练习提示要有重点。如篮球原地投篮的动作要领精简为“蹬”“伸”“扣”三个字。如掷实心球的动作要领可精简为“后引挺腹前后(开立)站,收腹挥摆猛力掷”。这些精辟的动作要领,学生听起来易懂、易记,也抓住了练习的重点。而每次精辟动作要领的过程,也是体育教师一次熟悉业务、钻研教材的好机会,精讲多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树立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
2. 以生为本,全面关心学生身心健康
以人为本,是新时代教育的人文精神。学生是主体,教师在思想上理念上要重视学生,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初步掌握运动技能技术,了解体育卫生常识,在活动中发展兴趣和能力。
体育与健康课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目的的课程。因此,体育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的精心设计,教学方式方法上,尽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参与的全体性,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合作性、实践性和创新性,关注学生的差异性。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在乐中学、在学中乐,感受到体育课堂是师生平等的、民主的、和谐的、生动活泼的乐园。
3.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构建创新型教学结构
我国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表现为: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这种教学模式使教学目标单一,组织形式死板,忽视学生个体差异和能力培养,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如在准备过程中,体育教师一般采用慢跑,跑完之后就是做徒手操,无论遇到什么课题都是如此。新课改的全面实施,要求教师改变原有单一、陈旧的教学模式,建立和形成多样化教学模式。
三、让德育教育在体育课堂中渗透快乐
在体育教学中,贯彻德育教育不仅是学校体育改革的需要,也是体育教育观念更新的需要。在重视德育教育的同时,更要重视德育教育的效果。
1. 以竞争激励加强竞争意识培养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经常采用激励竞争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一般多用语言刺激、体态暗示、榜样示范等手段,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调动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教师运用激励竞争法时,首先要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暂时的胜负,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既能享受成功的喜悦,更能经得起失败的考验,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其次要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因为任何竞争都是有条件的,都必须在规则的范围内进行,否则将受到惩罚,从而增强学生的法纪观念。
2. 以启发诱导加强心理承受能力教育
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心灵深处的闪光点,适时加以启发诱导,以促进其转化。例如在篮球比赛中,有学生摔倒后,立即爬起來继续参加比赛的生动事例,应及时给该学生以恰当的鼓励和表扬,这对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拼搏进取,为集体争光的精神是有很大作用的。面对偶发的不良事件则指出要害,给予适当的批评,能提高学生对是非的判别能力。每个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是平坦的,都有一些坎坎坷坷,当代中学生都是在父母、亲人的呵护下长大,心理上更加脆弱,承受能力更低。教师应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3. 在评价语言中注重渗透
一句由衷的赞美,便可使丧失信心,挫败的学生悬崖勒马,表现不错的孩子更加积极上进。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敏锐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表扬、鼓励。在运动之前用适当的语言鼓励和表扬,使其放下心理包袱,轻松地完成运动,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学生实际出发,对进步学生鼓励,培养他们的责任心、荣誉感以及自觉学习、刻苦拼搏的精神。批评时,根据学生心理,把批评放在赞扬之后,可取得很好的效果。如有一学生的体育技能较好,但纪律观念差,在集体中不能与同学友好相处。笔者赞扬他的长处之后,点出要当一名优秀学生,还需得到同学们的信任和支持,学生听后,慢慢自然收敛。
关键词:体育教学;快乐校园;做法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7-0012
一、让兴趣在体育中引领快乐
1. 组织教法得当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基础
一堂体育课组织教学方法的合理应用,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基础。体育课教授的技术动作,大多数都是用四节课才能完成的;或有些是前阶段学习过现在要进一步提高动作质量的。这样,学生在一节或连续几节课都练习同样一个动作,或练习以前学习过的动作,很容易出现厌烦的情绪和不认真练、不愿意练的现象。所以,教师在授课时,要注意根据教材、学生的特点、器材场地的实际,采用生动活泼,富有趣味性、竞争性的形式和方法诱导学生主动练习、积极练习。如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练习,采用分组投篮比赛,看哪一组投中的最多,方法是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4组,按顺序每人投篮5次,整组投投完后看谁投中的最多,让观察的学生说说原因,让投篮的学生说说自己的投篮动作。以赛促练,不但提高了学习练习的积极性,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从而完成了学习的任务,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融洽是培养学习兴趣的保证
教师不是领导者而是指导者,学生是有感情需要的。从上第一堂体育课开始,他们就需要从教师那里得到尊重、友爱、温暖、情谊和教诲。当这种情感需要得到满足后,他们便会以更大的激情上好体育课。这种情感建立在师生情感交融的基础上。教师应善于调控学生的情绪变化,使他们保持愉快、积极上进的心境,这对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有重要的意义。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多种方法和途径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让学生从无趣到有趣。使学生不仅爱运动,而且更爱上体育课。
二、让课改在体育课堂中绽放快乐
1. 准确的示范,精辟的讲解
对学生讲解动作过程要精辟、要领要易记,最好口诀化,练习提示要有重点。如篮球原地投篮的动作要领精简为“蹬”“伸”“扣”三个字。如掷实心球的动作要领可精简为“后引挺腹前后(开立)站,收腹挥摆猛力掷”。这些精辟的动作要领,学生听起来易懂、易记,也抓住了练习的重点。而每次精辟动作要领的过程,也是体育教师一次熟悉业务、钻研教材的好机会,精讲多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树立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
2. 以生为本,全面关心学生身心健康
以人为本,是新时代教育的人文精神。学生是主体,教师在思想上理念上要重视学生,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初步掌握运动技能技术,了解体育卫生常识,在活动中发展兴趣和能力。
体育与健康课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目的的课程。因此,体育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的精心设计,教学方式方法上,尽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参与的全体性,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合作性、实践性和创新性,关注学生的差异性。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在乐中学、在学中乐,感受到体育课堂是师生平等的、民主的、和谐的、生动活泼的乐园。
3.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构建创新型教学结构
我国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表现为: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这种教学模式使教学目标单一,组织形式死板,忽视学生个体差异和能力培养,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如在准备过程中,体育教师一般采用慢跑,跑完之后就是做徒手操,无论遇到什么课题都是如此。新课改的全面实施,要求教师改变原有单一、陈旧的教学模式,建立和形成多样化教学模式。
三、让德育教育在体育课堂中渗透快乐
在体育教学中,贯彻德育教育不仅是学校体育改革的需要,也是体育教育观念更新的需要。在重视德育教育的同时,更要重视德育教育的效果。
1. 以竞争激励加强竞争意识培养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经常采用激励竞争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一般多用语言刺激、体态暗示、榜样示范等手段,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调动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教师运用激励竞争法时,首先要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暂时的胜负,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既能享受成功的喜悦,更能经得起失败的考验,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其次要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因为任何竞争都是有条件的,都必须在规则的范围内进行,否则将受到惩罚,从而增强学生的法纪观念。
2. 以启发诱导加强心理承受能力教育
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心灵深处的闪光点,适时加以启发诱导,以促进其转化。例如在篮球比赛中,有学生摔倒后,立即爬起來继续参加比赛的生动事例,应及时给该学生以恰当的鼓励和表扬,这对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拼搏进取,为集体争光的精神是有很大作用的。面对偶发的不良事件则指出要害,给予适当的批评,能提高学生对是非的判别能力。每个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是平坦的,都有一些坎坎坷坷,当代中学生都是在父母、亲人的呵护下长大,心理上更加脆弱,承受能力更低。教师应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3. 在评价语言中注重渗透
一句由衷的赞美,便可使丧失信心,挫败的学生悬崖勒马,表现不错的孩子更加积极上进。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敏锐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表扬、鼓励。在运动之前用适当的语言鼓励和表扬,使其放下心理包袱,轻松地完成运动,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学生实际出发,对进步学生鼓励,培养他们的责任心、荣誉感以及自觉学习、刻苦拼搏的精神。批评时,根据学生心理,把批评放在赞扬之后,可取得很好的效果。如有一学生的体育技能较好,但纪律观念差,在集体中不能与同学友好相处。笔者赞扬他的长处之后,点出要当一名优秀学生,还需得到同学们的信任和支持,学生听后,慢慢自然收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