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但笔者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发现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果不及时加以解决,会严重影响教育成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本文就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就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数学 对策 兴趣 创新意识 养成教育
  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但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不高,容易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脱离等等,这就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进行有效而积极的评价方式,切实解决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进一步促进教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学生对学习数学兴趣不高的问题及对策
  在数学教学中,不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不高,这种现象在农村学校尤为突出。多年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弊端,扼杀了学生对包括数学在内的许多学科的积极性,学习数学成为一种精神压力,只能被动或强迫性地去学习,这是有悖于教育初衷的。同时,大多数家长总是以分数论孩子和教师的“好”与“坏”,这种思想观念不仅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也给教师的教学任务增加了一定的负担;再加上科目繁多的补课,剥夺了学生的周末和节假日,使得学生本应拥有快乐、健康成长的心灵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从而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甚至产生恐惧、焦虑等心理,久而久之会形成心理疾病,这严重影响教育的根本目标和素质教育的宗旨。
  针对学生对学习数学兴趣不高的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一是通过示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二是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学习热情;三是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养成学生善于运用数学知识的习惯;四是通过设置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和统计观念、思维能力等,开启学生智慧的大门;五是通过与其它学科的结合,拓宽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视野。
  二、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脱离的问题及对策
  生活是知识的源泉。但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致使许多教师只注重课本知识的传授,忽略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与此同时,学生也为了取得家长和老师的认可与赞许,只一味地、被动地、单一地学习课本知识,学到的知识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并不能解决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也不愿意从生活中去发现数学知识,从而脱离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学”并不“以致用”,这种现象与新课程标准是背道而驰的,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脱离的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一是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比如图形的认识、元角分的认识、时间的认识等等;二是鼓励学生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比如用面积计算公式计算饭桌的面积、用统计的知识统计自己每月的测试成绩等等;三是鼓励学生用生活中的物体或标识来表示数字,比如用线段的长短表示身高、用圆的大小表示物体的多少等等,四是鼓励学生在交际中提高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比如购物时对价格高低的衡量与计算等。
  三、教师教学方法过于传统,缺乏创新的问题及对策
  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和教师自身业务知识的局限性,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教学方法陈旧而传统,缺乏创新意识,教学手段单一,即“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人言”,这在某种意义上影响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创新意识的培养、合作与探究学习的能力和以人为本的核心,脱离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育理念。
  教师教学方法过于传统,缺乏创新的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一是转变观念,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理念;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三是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改变教学手段;四是将教学内容与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游戏结合起来,寓教于乐;五是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在实践中有目的有计划地渗透数学知识。
  四、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养成教育不够重视的问题及对策
  现在的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大都是娇生惯养的独生子女,普遍存在心理脆弱、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再加上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使其在学习和生活中往往缺乏尊重他人、乐于助人、珍惜粮食、爱护公共财物、保护环境、团结协作等意识和良好品德。然而,很多数学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认为学生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与数学无关,与自己无关,应该归于其家庭、社会或思想品德课等,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养成教育不够重视,这种思想是偏狭的,也是不可取的。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养成教育不够的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一是对学生出现的不良行为和思想及时给予引导、解决或帮助;二是针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制定适合的短期或长期的帮扶计划,循序渐进地去加以教育;三是带领学生多参加公益活动,比如观看“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影片等;四是从小事抓起,从一点一滴抓起,时时事事把养成教育贯穿其中;五是对学生的闪光点及时采用积极有效的评价方式。
  当然,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广大教师根据教材实际和学生实际,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年龄特点,因材施教,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切实解决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一步促进教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强.浅谈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办法[J].中国科学创新导刊,2010(25).
  [2] 赵彦恒.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艺术[M].兰州大学出版社,2005(7).
其他文献
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当今国际国内数学教育研究的热点。在中学数学教学领域中,如何培养学生大胆设想、敢于探索、善于创新的精神,是现代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数学学习上的创新性主要指学生对人类已有的数学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或“独创性”的运用,其实质是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的创新性思维品质。学生形成创新性思维品质通常都有一定的思维基础与思维情境,这里所说的思维基础是指具备有关
期刊
一、生产情况rn钢4月当月,全国共生产粗钢8503.33万吨,同比增长0.18%,平均日产粗钢283.44万吨;1-4月,全国累计生产粗钢3.19亿吨,同比增长1.32%,平均日产粗钢264.02万吨;其中会
期刊
谈及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太钢,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执行会长何文波说,今年两会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太钢,令我们非常振奋,也非常激动.在当前非
期刊
【摘 要】自主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它是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基础。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面论述。能力进行探索。主要从培养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和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三方  【关键词】新课程 培养 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程提出了自主学习的概念,它提倡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
数学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最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但是否有效应是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不仅仅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又是完美的教学艺术,它是联系教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扎实训练、检验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有效提问就是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问。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提问在课堂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提问是惊奇与
期刊
“今年的两会,虽说迟到,但并未缺席.”全国人大代表,太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高祥明十分激动,“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召开两会,充分表明我国经受住了这场异乎寻常的考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