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石废弃地生态景观恢复再生研究

来源 :中华建设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233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工业废弃地对城市的影响越来越大,其中采石废弃地在我国各类型废弃地中所占比例也越来越高,不但带来了环境污染,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还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急需要治理、修复与重建。本文通过研究分析采石废弃地生态景观修复的模式与方法,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展开分析,并通过文献研究与设计案例分析,对采石废弃地生态景观恢复再生研究进行归纳总结,总结出有利于采石废弃地再生的有效途径,改变采石场目前的窘状,为其带来新的生态面貌。
  【关键词】采石废弃地;生态景观;恢复再生
  Study on restoration and regeneration of ecological landscape in quarry abandoned land
  Jing Jing,Chen Jiao-yang
  (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250000)
  【Abstract】At present, the impact of industrial wasteland on the city is increasing. The proportion of abandoned quarry in China's various types of abandoned land is also increasing, which not only bring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but also occupies a large amount of land.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urgently requires governance, restor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odels and methods of ecological landscape restoration in quarry abandoned land, analyzes both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on the restoration and regeneration of quarry wasteland ecological landscape through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design case analysis. An effective way to promote the regeneration of quarry wasteland, change the current shape of the quarry, and bring a new ecological outlook.
  【Key words】Quarry abandoned land;Ecological landscape;Restoration and regeneration
  在人们的工业化发展中,人们不断地向大自然索取资源,比如从生产生活到城市基建需要的大量石材。为此人们成立采石场,大规模开采矿山。但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传统产业逐渐落寞,大量采石场被废弃,带来大量环境问题,例如山体破碎、植被破坏、污染水源等,这些问题也影响着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因此如何治理采石废弃地,如何实现采石废弃地的生态再生,成为近年来越来越被关注的环境问题。
  1. 采石废弃地研究现状
  (1)国外的工业化进程和城镇化都先于我国开始,因此国外对采石废弃地的再生设计研究相对我国来说开始的时间较早,内容上较为系统和全面。国外早在19世纪末就开始了对废弃地的探索,位于巴黎的比特·绍蒙(Buttes Chaumont)公园,是最早使用艺术手法对废弃地进行景观设计的经典案例 。20世纪70年代后,废弃地的改造设计迅猛发展,生态理论逐渐渗透在设计中,设计师探索利用自然环境和材料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西方国家在废弃地研究上成熟于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现代景观规划理论的成熟,以人為本思想、因地制宜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被普遍接受,设计师们依照这些原则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工作。例如伯纳德·拉索斯(BernardLassus)设计的喀桑(Crazannes)采石场高速路段景观 ,可以看出国外发达国家对废弃地景观改造十分重视,这些成功的案例对我国废弃地治理提供了经验。
  (2)我国在采石废弃地研究上起步较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才逐步展开,但着重点依然放在简单的复绿上,以改善环境为主要目的,并且没有系统完整的理论支撑。 20世纪90年代之后对采石废弃地方面的研究迅猛发展,生态恢复理论逐步发展,出现了很多优秀的案例,例如绍兴东湖、焦作的缝山公园等,但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但仍有很大的治理空间。
  (3)采石废弃地的生态景观修复,对生态环境恢复和经济转型发展有重要意义,可以提升土地利用价值,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恢复生态多样性,还能延续和传承当地的历史文化。
  2. 采石废弃地概述
  2.1 概念解析。
  采石废弃地,顾名思义,就是仅指采石场在其完成或终止采石功能之后,因遭受到的破坏,不经治理将无法使用的土地,它是属于矿山废弃地的一种类型 ,例如贝格尔帕公园,国内的南山公园等。
  2.2 价值分析。
  (1)采石废弃地的改造利用不仅促使环境恢复稳定和谐,也带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多重的价值取向。
  (2)经济价值:采石废弃地通常存在开采面积大,地表破坏严重而无法进行其他建设等问题,在当今寸土寸金的社会环境中造成了大面积的土地浪费。对采石废弃地进行生态景观修复,可以提高土地经济效益,有效吸引资金投入,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3)社会价值:采石废弃地记录着一个城市的兴衰历史,承载着一个时代文化,它的社会价值是对旧的废弃构筑物的保护和再利用,将城市的建筑历史记忆保存下来。而且采石废弃地的恢复改造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带动地区的文化传播,既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又带来物质改变。
  (4)生态价值:废弃地多为生态环境不良的场地,大部分都遭受到地表破坏和环境污染,而这种不良的环境最终会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环境,也阻碍整个区域的生态规划进展。因此,采石废弃地的修复与改造有利于改善地区的生态环境,使受损的生态环境重新焕发活力。
  2.3 采石废弃地的分类。
  我国的采石废弃地分布情况和破坏程度各不相同,因此在改造时所采用的方式方法也不尽相同,也因此将废弃地总体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2.3.1 乡村采石废弃地。
  在采石废弃地的类型中乡村废弃地所占比例较大,它们大多分布在农村地区,在开采过程中,破坏了大面积的耕地和农田,因此在进行改造时以恢复农业用地为主。例如在土壤破坏较轻且容易恢复的平缓场地上,进行耕地复垦;在土地贫瘠破坏较严重的地区,采用植树造林的绿化方法,来恢复其环境效益;在有大面积积水或池塘的地区尝试发展渔业,利用养殖业带动地区的经济效益。
  2.3.2 城郊采石废弃地。
  城郊采石废弃地大多位于城市的边缘地区,城市的发展使得这类废弃地慢慢靠近城市,废弃地所带来的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物种减少等问题,都成为阻碍城市继续发展的障碍 。因此,在发展这类废弃地时,遵循城市发展要求,着重点应放在恢复环境和扩充城市功能上。在恢复环境的基础上,发展文化产业,建设公园发展旅游业等,这样不仅为城市周边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同时可以传承文化、保存历史,释放城市人口压力,带动周边经济和社会效益,对城市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2.3.3 城市内采石废弃地。
  (1)此类废弃地位于城市中,一部分是因为城市建设就近开采建筑材料而遗留下来,另一部分是城郊废弃地因为城市擴张而被划入城市范围内。但城市内废弃地在采石废弃地中所占比例较小,开发方式有限,可作为城市建设用地进行规划,也可将这些废弃地改造为城市公园,利用景观改造的手法,使废弃地成为城市居民休闲游玩的好去处,以增加城市建设的绿化面积,提升城市形象。
  (2)本研究主要针对城市郊区的采石废弃地展开研究,因为城郊废弃地是目前数量最多的废弃地类型,设计此类废弃地的手法灵活,改造方向多样化,更具有研究价值。
  3. 采石废弃地的修复理论
  采石废弃地景观重建规划是一项综合性多学科课题,它包括地貌再开发、生产能力恢复、生态综合性规划、城市规划、园林规划、旅游开发、经济学和美学价值等方面 。有关采石废弃地景观恢复再生的相关理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矿区土地复垦理论.
  土地复垦一词在我国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末,是将废弃土地重新开垦为农田种植农作物。1988年国务院颁布的《土地复垦规定》将土地复垦定义为“对在生产建设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 。澳大利亚矿山复垦界采用Rehabilitation一词,提出“使被扰动的土地恢复到预先设定的地表形式和生产力” 。
  3.2 生态演替理论。
  生态演替理论从生态学的概念来说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种生态系统类型被另一种生态系统类型替代的顺序过程,是生物群落与环境相互作用导致生境变化的过程,依演替趋向可分为进展演替和逆行演替 。生态演替是动态的演替过程,对遭受破坏而退化的生态系统具有指导作用。
  任何遭受破坏的废弃地生态环境改造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逐步的恢复与演替,使得自然生物与植物根据自然规律进行自我恢复。因此如何干预场地恢复植被并重建生态系统,都是恢复生态学的主要工作。
  4. 采石废弃地生态恢复设计策略
  采石废弃地遭受破坏的地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特殊场所,设计师在对这样一个场所进行修复改造时应遵循自然规律,在恢复生态系统的前提下进行景观设计,因地制宜的进行设计改造。设计过程中不仅需要改造环境,使得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还需要增加其文化内涵,在恢复生态的基础上带来社会效益。因此本章从两个角度进行论述,分别是自然景观的营造和人文景观的营造。
  4.1 自然景观营造。
  4.1.1 破损山体的景观营造。
  (1)在采石废弃地中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地面破坏和石壁破碎,它们恢复难度大,是改造修复中的最大难题。通常在对石壁进行改造时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进行植被复绿,又可以通过艺术手法因地制宜进行造景设计。
  (2)废弃地中的破碎山体又可以分为矿坑内土坡和石壁,土坡一般小于75°,土地较为松软,风化程度较高,但比较适宜植物生长,对于这类土地可以采用爆破燕窝复绿法、鱼鳞穴法、覆土绿化法、垒砌阶梯复绿法等,其中垒砌阶梯复绿法是将不平整的土坡复整成梯形,每一阶梯上可以进行种植绿化,有效减少水土流失和风化程度。对于石壁的修复是山体景观营造中的重点,采石废弃地石壁具有山体表面光滑,位置高且险等特点。对这种类型的山体进行修复时,首先应该确保安全问题,防止因风化和爆破所造成的山体石块滚落;其次对绿化难度大的石壁可采取艺术造景的手法将石壁改造成流水瀑布、雕塑壁画、攀岩互动等景观节点。通过改造后的景观可以增加人与石壁的互动性,以观赏游览为主,并带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参与性。
  4.1.2 水系的景观营造。
  (1)采石废弃地因人工开采遗留一些石坑,这些石坑又被称为坑中坑。当所处的地理环境湿润且雨水充沛时,这些地区的废弃地大多会形成大小不一的湖泊或蓄水池,而场地中的矿物质又会使这些湖泊呈现不同的颜色。这种水资源形成了废弃地内独特而美丽的水景,不但能丰富矿坑内的景观层次,还能为周边绿化提供充足的灌溉资源。   (2)在对场地内的水资源进行造景设计时,首先要考虑水资源是否遭到污染,如若遭到污染必须要先治理,后造景。在营造景观时可以选择在大面积的水边设置平台,再利用采石场废料进行细节造景,为游人打造亲水垂钓区、游船区、假山瀑布等趣味节点,增加人们与水的交流互动。
  (3)但对于水资源缺乏的地区,废弃地内的矿坑可以作为天然的蓄水池,通过引流附近河水将矿坑改造为蓄水池。在水源附近造景绿化,为场地增加景观层次性;干旱时期,蓄水池内水源又可为场地植被提供了补偿性灌溉,增强场地生态系统的循环性。
  4.1.3 其他功能区的景观营造。
  (1)要将废弃地改造为环境优美、适宜生活的场地,除了山体与水系的改造外,还要增建公共设施、场地分区与植被造景。
  (2)在生态环境恢复的前提下设置各种景观小品与基础设施,例如凉亭、平台、汀步、座椅、雕塑等,以丰富景区内容;根据不同的地形,布置设置景观游览路线,使整个园区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将场地分区,针对不同人群设置不同的区域,例如儿童游乐区、科普展览区、游览观光区、湿地景观区、休闲区、餐饮区等多种功能区,以满足游人的不同需求。
  (3)众多的功能区中如何选择植被进行绿化也是一门学问,对采石废弃地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生态环境的重建 ,需要遵循生态规律,在充分考虑当地条件下进行合理的植物配置。首先应当选取当地的本土植被,适应本地气候,成活率高;其次应当考虑选用耐旱耐贫瘠的植被,它们根系发达,具有固土固沙功能;最后在造景时考虑季节变化,形成“春花、夏叶、秋实、冬枝”的观赏效果,根据不同季节植物的色彩进行搭配布置,并对场地原有植被进行充分保留。
  4.2 人文景观营造。
  采石废弃地不仅仅形成了一个对景观环境特殊的场地,在这个场地上包含着采石工人们对场地的劳动情感,也见证了采石场的兴盛衰败,是历史文化的承载者和寄托者,在对采石场进行景观恢复改造时应积极提取人文因素,形成独特的地域文化。
  4.2.1 发掘场地精神。
  采石废弃地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工业遗址,这种工业遗址上保留的是工业进程的兴衰历史,是人们创造的劳动精神和城市记忆的体现。在这片土地上采石工人们曾经辛勤劳动、互帮互助、勇于创新,开拓了属于那个时代的工业记忆,而场地的工人、周边的居民和采石场的受益者都对采石场保留深刻的历史情感记忆,这些情感记忆都是场地精神的一部分。场地的人为与自然变迁又是它区别于其他构成场地的独有特点,有丰富的文化层次,因此在进行采石废弃地改造修复时,应通过设计手法传承和延续场地原有的精神文化,以充分展示场地历史文化。废弃地的改造不仅仅只是物质层面的改造,同时也是精神层次的丰富。在对场地进行修复改造时,设计师需要提取场地精神、挖掘场地内涵并了解城市文化,有针对性的进行改造修复。
  4.2.2 保存场地遗留。
  对场地进行最小的干预,是采石废弃地景观改造修复中一个重要的原则,这个原则不仅仅体现在对自然环境的修复上,也体现在对场地遗留景观的处理上。对废弃场地的人文景观遗留进行处理时有三种类型方式,下面就针对这三种方式进行論述。
  (1)整体保留:针对采石废弃地的整体保留,不仅包括地面以及地下的建筑物,也包括废弃地的石材遗留、工具遗留、景观遗留、路线遗留等等。对整体景观进行大面积保留,只针对给场地带来负面影响部分进行改造,使其融入整体并提供积极地推动力。例如德国的杜伊斯堡公园,场地几乎被完整的保留了下来,旧厂房被改造为迪厅,儿童的游乐设施与废弃的构筑物相结合,游人可以登上旧建筑领略场地中浓重的工业氛围。
  (2)部分保留:这种保留手法是废弃地人文改造中比较常用的一种,设计师选择性的保存那些独有特质或标志性景观。例如广东的岐江公园,在改造时只保留了造船旧址中最有代表性的植被、建筑物、生产工具等,利用艺术手法,使这些标志物有机的串联在一起,既保留了历史记忆又融入了现代思想。
  (3)构件保留:构件保留是指保留构筑物的一部分,这种方式改造面积较大,但仍然可以从保留的构件中感受到场地原有的力量,感受到工业发展的进程。虽然保留的景观数量不多,但给了人们充分的想象和发挥的空间,从而更有意境。例如我国的辰山公园,设计师保留了原生的石壁,利用石壁做背景设计了瀑布,来作为“桃花源”中的一景观部分。
  4.2.3 体现地域文化。
  (1)在建设采石废弃地的人文景观时,要注重场地地域性和地域文化的体现。地域文化包含多种多样的元素,例如场地的地形地貌、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生活习惯和民风民俗等等,而这些地域元素潜移默化影响着场地的更新设计,不仅为设计带来新的灵感,同时更加突出场地的地域特色,成为设计中的亮点。
  (2)例如绍兴东湖,原本是采石废弃地,后期改造时利用绍兴的水乡文化与采石文化相结合,利用悬崖、石洞、湖水、石桥来组建了一幅江南画卷,人们可以乘坐乌篷船穿过湖面,仿佛置身于画卷中,感受不一样的采石文化和园林美景。
  5. 总结
  本文通过对采石废弃地的研究发现,采石废弃地生态景观恢复再生研究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在改造时需要遵循一定的修复理论,再根据不同的废弃地类型展开有针对的规划设计。此外,在发展环境恢复生态的基础上,要善于挖掘场地中的地域人文精神,营造一个适宜生存又兼具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场所。
  参考文献
  [1] 周进生.石森 矿区生态恢复理论综述 [J].中国矿业.2004.
  [2] 马铭.窦菲, 刘忠宽. 生态演替的理论分析[J]. 河北农业科学, 2009.
  [3] 王存存.采石废弃地景观规划与改造利用研究[J]. 山东农业大学, 2008.
  [4] 煤矿塌陷区土地复垦的模式.《中州煤炭》 2002年4期.
  [5] 陈晨.采石废弃地的景观更新设计研究 [J]. 福建农林大学, 2012.
  [6] 彭娟.采石废弃地的景观恢复规划研究 [J]. 山东农业大学, 2010.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高速发展,对无缝线路钢轨焊接接头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它质量的好与坏关乎着线路的平稳性,列车运行的安全性。施工单位在线路上一般都采用移动式闪光焊接的方式,但在正式上线前,我们都要先进行焊接接头的型式试验,只有试验通过了,才能施工;型式试验中最为直观的一项就是落锤试验,通过此项试验,可以检验接头的抗锤性和断口是否合格。通过对焊接完成的试头进行落锤,我们会遇到钢轨闪
期刊
【摘要】通过西宝、西成铁路桥梁落梁施工作业的施工实践,对客运专线铁路落梁的施工控制技术进行探讨和总结,在银吴箱梁架设施工过程中取得了较好效果,改善了落梁的速度、提高效率。  【关键词】客运专线;箱梁;支座反力  Construction Control Technology for Railway Bridge Drop Beam of Passenger Dedicated Line  Wang
期刊
【摘要】淄博火炬广场综合体是大底盘多塔结构,包括5座塔楼。塔楼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结构高度95.75m。塔楼底部四层通过裙房相连。塔楼在底盘处的收进导致结构竖向刚度突变和应力集中。针对体型收进采取了合理的加强措施。采用多种结构设计软件和多种模型进行了小震弹性计算,并对关键竖向构件进行了中震补充设计,保证结构安全。  【关键词】大底盘多塔结构;体型收进  Multi-tower stru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于中国古园林元素与创客空间的探讨,让大家了解在一个充满中国传统特色的环境下进行交流、洽谈、思考,使人们更多的关注中国传统文化,为未来建筑设计或园林设计的发展提供一个新的方向。  【关键词】中国古园林元素;内涵;创客空间;契合  The combination of Chinese ancient garden elements and maker space  Sun Zi-ha
期刊
【摘要】金属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随着金属矿产资源的需求与开采力度的不断增大,金属矿山地质灾害越来越频繁。为提高金属矿山地质勘查和勘查灾害的为了保障矿山生产的安全和矿工们的生命财产,科学的勘查和有效地防治对策十分必要。本文先分析了金属矿山地质勘查项目与地质灾害类型,然后,重点研究了勘查灾害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金属矿山;地质勘查;勘查灾害;灾害防治  Research on met
期刊
【摘要】相对绝大多数国家的制度而言,中国是一个有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特殊制度国家,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具体指导下,中国的艺术设计逐渐从探索走向成熟与创新。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展现出符合中国美学的“中国风”。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艺术设计;中国风  An Analysis of the "Chinese Style" in Marxist Literary T
期刊
【摘要】随着无线通讯发展速度,全球无线通讯,发展得如火如荼,人们对于行动通讯、影音传输或终端应用的需求日与俱增,所到之处网络无所不在,因此即便4G还再持续扩展布建时, 5G的时代已经到来,无线蜂窝物联网的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  【关键词】5G;物联网  Wireless cellular internet of things  Zhao Bo,Xu Zhao-lei  (Tianyuan Ruix
期刊
【摘要】公园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主体之一,也是植物群落及其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地方,带状公园不仅有美化城市为市民提供娱乐消遣的作用,在防止城市过度扩张,调节局部小气候,以及城市防洪抗旱上有更大的功劳。本文主要通过对菏泽市老城区环城公园景观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总结出环城公园现存的问题及挑战,并结合自身专业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环城公园;现状调查;解决策略  A curved green wa
期刊
【摘要】土地的面积是有限的,开发利用是无限的,随着城市的建设,土地的紧张及进一步充分发挥土地的综合利用率,使高层建筑正在日益成为城市建设的主体。由于高层建筑的投入相对多层大,且施工周期长,混凝土浇筑量大,工程质量等方面有它的特殊性,本文从进一步加强质量角度出发,谈谈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  Analysis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h
期刊
【摘要】短信中心将AOMT和MOAT消息进行加密携带到短信中心统一报表系统的话单文件中,通过话单接口服务器对MT短信进行筛选,只保留含短信内容的话单并生产FTP服务器,供大数据平台提取。行业网关通过升级,实现订购和退订日志保存,并通过FTP服务器供大数据平台提取。MISC系统新增二次确认功能模块,配合其他现网网元实现二次确认功能。  【关键词】短信息留存;话单文件;订购关系;白名单;二次确认  D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