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提倡的一个核心内容是:现在的“教“是为了以后不教,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学要由“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中心”。那么,什么是学生的学?学生学的核心是什么?信息加工学习论的观点是:学习是认知加工的过程,是学生头脑中认知结构变化的过程。因此,要求在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情况,学习动机状况,注重学生的认知加工过程和认知结构的作用。
学习准备情况
由钻研教材为主转向研究学情为主。教师备课的参考依据是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教材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教学设计中所确定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是教师预设的、主观的,而学生的学情是动态的,教师凭主观确定的重点、难点并不一定适合学生的实际。因此,教师在备课活动中主要的精力应投人到研究学生的学情中去。教师在课前应经常通过观察法、个别谈话法、问卷调查法等途径了解学生原有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学生兴奋点,求知渴望和情感需求,尤其要了解差生将会遇到的学习困难。让学生自主参与选择学习的内容、学习进度和学习方法,教师充当配角加以指导和点拨。
由设计教法转向设计学法。这就要求教师转换角色,从学生的角度来设计教学方案和学习方案,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体,教师充当配角加以指导和点拨。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更无创造性可言,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教学效果不理想。为了克服传统教学的不足,教师要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设计,按照学习知识的基本规律来设计学生课堂参与行为,让学生拥有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动眼、动耳、动手、动口、动脑,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在教学设计中要充分考虑给学生讲话的机会、问的权利、练习的时间,使学生从“学会”变成“会学”。如在学习“蝗虫”知识时,让学生在课前去野外捕捉蝗虫,体会蝗虫生活环境和运动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讲解捉蝗虫经过,学生兴趣浓厚,知识不教自会。根据生物学特点,要鼓励学生走人大自然,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敢于想象,敢于突破传统思维,提出自己的观点。
学习动机状况
开端引趣,激发欲望。激发学生兴趣,情感是前提和基础。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第一节课,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在备课时,要重视查阅相关的书籍、报刊、摘抄,阅读当今生命科学的一些热点,今后生物学的发展方向等,自己占有的信息量大了,授课时才能让学生感到生物学的重要性、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注意力集中,能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之中。如“水分代谢”这一节,不妨问:为何“大树底下好乘凉?”而“光合作用”一节,则设置为“为何‘红花还需绿叶衬?”’的问题。
精心设置问题,激发兴趣。这有利于师生交流,有利于唤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如引导学生了解生物有何基本特征时,可设问:从生物与非生物的角度说一下你“本身”与一块“石头”有何区别?并让其他学生补充。在总结“遗传与变异”时,可问:“为何猫生猫,狗生狗,猫不能生狗,狗不能生猫?”
联系生活,贴近实际。引导学生发现、分析生活生产实际、环保与科技发展中的某些生物学知识,不仅能激起学习兴趣、拓宽知识面,还能建立学以致用的观念。在各种保健盒上去找氨基酸种类;从加碘盐袋上看碘的作用;从牙膏盒找健齿的原因;从各种蚊香包装上找其驱蚊、杀蚊的机制;比较蚊子、苍蝇、蜻蜓的飞行结构看飞机发展;从昆虫、避役的保护色看迷彩服的发展。还可以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去解释一些应用实例,解释加酶洗衣粉发挥最佳效果的水温条件等。
注重学生的认知加工过程和认知结构的作用
现代信息加工心理学将知识分为两类:一类为陈述性知识,另一类为程序性知识。前一类知识用于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后一类知识用于回答“怎么办”的问题,这两类知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知”(即狭义的知识)与“会”(即知识的运用)。只有先让学生“知”,然后才能使学生“会”。可见程序性知识的学习首先经历陈述性知识阶段,然后才过渡到实际办事、调控阶段,亦程序性阶段。
程序性知识的核心成分是概念和规则的运用。其学习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陈述性知识的获得,即学生能用语言陈述出概念和规则。但是知道或能陈述这些概念规则与应用这些概念规则来支配自己的行为并不是一回事,这一阶段学生的技能尚未形成。第二阶段是通过应用性的变式练习,使规则的陈述性同程序性形式的转化。此时相应的规则已经开始支配学生的行为,达到应用水平,规则开始向办事的技能转化,这是程序性学习的关键阶段。规则完全支配人的行为,技能达到相对自动化。可见,在程序性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变式练习是技能获得并得以熟练和提高的关键手段。变式练习的相似性,变式练习的变化性,变式练习的连续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是时代对教育的一个紧迫的要求。而变式练习情境的变化性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也有显著的作用。在变式练习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指导学生用各种形式表达概念,知识内容。能活化知识体系,较好把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文字——简洁完整,图形——形象明了,曲线——定性定量,表格——概括比较。
教学中还应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剖析概念。在整理过程中挖掘,重组,发散,存用自如。通过训练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学生应用思维能力最直接的最常用的方法。首先,要营造氛围,充分激发学生思维,调动知识储备、利用课堂提问,课堂练习,单元测试综合测试,激活学生的应用思维。其次,设计或精选的练习要有启发性、层次性、思考性,对不同知识程度的学生都有应用训练之效果。在此基础上还要多突出训练的多向性、新颖性与实效性。练习时注意引导学生换位思考。注意新情境下的应用,注意巩固效果。注意方法指导,循序渐进,让学生寻找并归纳各种应用题的解题特点。
以往我国基础教育的实践,基本上是以行为主义的学习论为依据的。在教学观上,认为教师的教完全决定了学生的学,因此更多关注的教与学的外部表现,很少关注学习者内部因素的作用,认为学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只能消极被动地接受外部环境的强化,其结果导致教育实践中过分注重知识传授,强调学科本位,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而信息加工学习论所倡导的教学观,则更加重视教与学的个人特点、学习过程、学习结果之间的关系,认为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由5个环节构成:教师的教学行为(包括教学材料的内容与组织,教师教什么,怎么教),学生的个人特点(包括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记忆系统的性质),学习加工过程(学生学习时大脑的认知加工过程),学习结果(头脑中的知识的保存方式),学习的外部表现(学生通过考试,作业等表现出的学习结果)。信息加工学习论致力于研究教师的教学行为如何影响学生的内部认知过程,这些内部认知过程又如何导致新知识的获得和认知结构的变化,而形成的新知识和新的认知结构,又如何影响到了学生学习的外部表现。因此,信息加工学习论反对传统教学只重视教师的教和学生以分数论高低的弊端,提出必须加强对学生的认知加工过程和头脑中认知结构的研究,这一教学观也是新课程最重要的理论来源之一。
学习准备情况
由钻研教材为主转向研究学情为主。教师备课的参考依据是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教材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教学设计中所确定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是教师预设的、主观的,而学生的学情是动态的,教师凭主观确定的重点、难点并不一定适合学生的实际。因此,教师在备课活动中主要的精力应投人到研究学生的学情中去。教师在课前应经常通过观察法、个别谈话法、问卷调查法等途径了解学生原有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学生兴奋点,求知渴望和情感需求,尤其要了解差生将会遇到的学习困难。让学生自主参与选择学习的内容、学习进度和学习方法,教师充当配角加以指导和点拨。
由设计教法转向设计学法。这就要求教师转换角色,从学生的角度来设计教学方案和学习方案,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体,教师充当配角加以指导和点拨。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更无创造性可言,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教学效果不理想。为了克服传统教学的不足,教师要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设计,按照学习知识的基本规律来设计学生课堂参与行为,让学生拥有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动眼、动耳、动手、动口、动脑,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在教学设计中要充分考虑给学生讲话的机会、问的权利、练习的时间,使学生从“学会”变成“会学”。如在学习“蝗虫”知识时,让学生在课前去野外捕捉蝗虫,体会蝗虫生活环境和运动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讲解捉蝗虫经过,学生兴趣浓厚,知识不教自会。根据生物学特点,要鼓励学生走人大自然,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敢于想象,敢于突破传统思维,提出自己的观点。
学习动机状况
开端引趣,激发欲望。激发学生兴趣,情感是前提和基础。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第一节课,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在备课时,要重视查阅相关的书籍、报刊、摘抄,阅读当今生命科学的一些热点,今后生物学的发展方向等,自己占有的信息量大了,授课时才能让学生感到生物学的重要性、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注意力集中,能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之中。如“水分代谢”这一节,不妨问:为何“大树底下好乘凉?”而“光合作用”一节,则设置为“为何‘红花还需绿叶衬?”’的问题。
精心设置问题,激发兴趣。这有利于师生交流,有利于唤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如引导学生了解生物有何基本特征时,可设问:从生物与非生物的角度说一下你“本身”与一块“石头”有何区别?并让其他学生补充。在总结“遗传与变异”时,可问:“为何猫生猫,狗生狗,猫不能生狗,狗不能生猫?”
联系生活,贴近实际。引导学生发现、分析生活生产实际、环保与科技发展中的某些生物学知识,不仅能激起学习兴趣、拓宽知识面,还能建立学以致用的观念。在各种保健盒上去找氨基酸种类;从加碘盐袋上看碘的作用;从牙膏盒找健齿的原因;从各种蚊香包装上找其驱蚊、杀蚊的机制;比较蚊子、苍蝇、蜻蜓的飞行结构看飞机发展;从昆虫、避役的保护色看迷彩服的发展。还可以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去解释一些应用实例,解释加酶洗衣粉发挥最佳效果的水温条件等。
注重学生的认知加工过程和认知结构的作用
现代信息加工心理学将知识分为两类:一类为陈述性知识,另一类为程序性知识。前一类知识用于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后一类知识用于回答“怎么办”的问题,这两类知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知”(即狭义的知识)与“会”(即知识的运用)。只有先让学生“知”,然后才能使学生“会”。可见程序性知识的学习首先经历陈述性知识阶段,然后才过渡到实际办事、调控阶段,亦程序性阶段。
程序性知识的核心成分是概念和规则的运用。其学习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陈述性知识的获得,即学生能用语言陈述出概念和规则。但是知道或能陈述这些概念规则与应用这些概念规则来支配自己的行为并不是一回事,这一阶段学生的技能尚未形成。第二阶段是通过应用性的变式练习,使规则的陈述性同程序性形式的转化。此时相应的规则已经开始支配学生的行为,达到应用水平,规则开始向办事的技能转化,这是程序性学习的关键阶段。规则完全支配人的行为,技能达到相对自动化。可见,在程序性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变式练习是技能获得并得以熟练和提高的关键手段。变式练习的相似性,变式练习的变化性,变式练习的连续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是时代对教育的一个紧迫的要求。而变式练习情境的变化性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也有显著的作用。在变式练习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指导学生用各种形式表达概念,知识内容。能活化知识体系,较好把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文字——简洁完整,图形——形象明了,曲线——定性定量,表格——概括比较。
教学中还应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剖析概念。在整理过程中挖掘,重组,发散,存用自如。通过训练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学生应用思维能力最直接的最常用的方法。首先,要营造氛围,充分激发学生思维,调动知识储备、利用课堂提问,课堂练习,单元测试综合测试,激活学生的应用思维。其次,设计或精选的练习要有启发性、层次性、思考性,对不同知识程度的学生都有应用训练之效果。在此基础上还要多突出训练的多向性、新颖性与实效性。练习时注意引导学生换位思考。注意新情境下的应用,注意巩固效果。注意方法指导,循序渐进,让学生寻找并归纳各种应用题的解题特点。
以往我国基础教育的实践,基本上是以行为主义的学习论为依据的。在教学观上,认为教师的教完全决定了学生的学,因此更多关注的教与学的外部表现,很少关注学习者内部因素的作用,认为学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只能消极被动地接受外部环境的强化,其结果导致教育实践中过分注重知识传授,强调学科本位,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而信息加工学习论所倡导的教学观,则更加重视教与学的个人特点、学习过程、学习结果之间的关系,认为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由5个环节构成:教师的教学行为(包括教学材料的内容与组织,教师教什么,怎么教),学生的个人特点(包括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记忆系统的性质),学习加工过程(学生学习时大脑的认知加工过程),学习结果(头脑中的知识的保存方式),学习的外部表现(学生通过考试,作业等表现出的学习结果)。信息加工学习论致力于研究教师的教学行为如何影响学生的内部认知过程,这些内部认知过程又如何导致新知识的获得和认知结构的变化,而形成的新知识和新的认知结构,又如何影响到了学生学习的外部表现。因此,信息加工学习论反对传统教学只重视教师的教和学生以分数论高低的弊端,提出必须加强对学生的认知加工过程和头脑中认知结构的研究,这一教学观也是新课程最重要的理论来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