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新闻:《公务员是我的信仰》,故事的主人公名叫孙海岩,他8年间先后参加了62次国家公务员考试,经过不懈努力,在已近而立之年最终考上了一个令他感到满意的公务员岗位。之后,他将自己的国考经历分享到了公务员考试论坛上,引起强烈反响。由于其参考次数之多,他被众多网友封为“国考大神”,在分享考试经验的同时,他更是将其学习动力归因于对公务员这个职业的热爱、为人民服务的信仰。
这看似是一个立志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基层工作者不断奋斗,最终实现理想的励志故事,但如果我们仔细回顾孙海岩的国考之路,不难发现,曾经有多次在已经考上了公务员的情况下,他却因为岗位离家太远、工资不够高等种种原因进而重新再考,直至条件合适为人民服务。我们不禁要问,难道为人民服务还得看条件?先预热?我们暂且不看他服务人民的初心是否真实,任职之后是否真的会言行一致,成为一名人民的好公仆,但仅就他待价而沽的行为而言,这种只有先解决了后顾之忧之后的为人民服务,若称为“信仰”还值得商榷。
今年是焦裕禄同志诞辰96周年,全党又将掀起新一轮向焦裕禄同志学习的浪潮,习主席曾这样要求广大县委书记:做县委书记,就要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历史的滚滚车轮已经驶过了近半个世纪,是什么使得焦裕禄精神在今天这个物质至上的社会依旧能够历久弥新?答案不言自明,正是他那种“心中装着人民唯独没有自己”的公仆情怀。
焦裕禄同志任职兰考两年间,足迹踏遍了兰考县:翻淤压沙、翻淤压碱、封闭沙丘,除三害,种泡桐,他身患绝症,却忍着剧痛带领全县干部群众与自然灾害作斗争。他家中人口多,生活很是困难,但却拒绝了救济,认为钱应该用在改善兰考人民的生活上去。这就是焦裕禄,试想为官一方的他,将自己的物质条件放在首位,优先考虑提高自己的工作收入,考虑自身的身体健康,而把为百姓谋利益、谋幸福放在一边,那么这样的县委书记至少不被当时群众追捧的,更谈不上流芳百世。
《晏子春秋》中对于为官从政者有过这样一段评述:德莫高于爱民,行莫贱于害民。纵览历史先河,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郑板桥的“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人间疾苦声”,从海瑞抬棺材上朝堂到包拯两袖清风为民请命,从这些历代清官廉吏的身上,我们不难发现历代文人坚持学而优则仕,将治国安邦作为毕生追求。由此可见,为官者为人民服务而不顾自身即是职责所在,同时也是道德价值所趋。
为什么为人民服务不需要“预热”?一方面,为人民服务是一种强烈的信念追求,甚至需要舍弃小我成就大家,我们称之为信仰。每年的雷锋月,我们总是不约而同的通过各种活动来怀念这位“平凡而又伟大”战士,说他平凡是因为他做的每一件事都很渺小普通,说他伟大是因为他将乐于助人这件小事一做就是一辈子,做到了极致,到底是什么在一直激励着他?雷锋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凡是脑子里只有人民、没有自己的人,就一定能得到崇高的荣誉和威信。”这就是信仰!哲学家沃尔特·考夫曼曾经这样定义信仰:信仰是一种强烈的信念,通常表现为缺乏足够证据的、不能说服每一个理性人的事物的固执信任。而一旦当这种强烈的固执的追求转变成为人民服务的热情时,人们便会选择在这条道路上一往无前,牺牲一切甚至是生命。
其次,为人民服务在更多的时候是没有条件预热的。当“最美妈妈”吴菊萍毅然伸出双手的那一刻,她那一刻没有时间去想巨大的冲击力会对她造成多大伤害,因为她的眼中只剩下那个急速下坠的小生命。或许正如那个为救学生,致使双腿高位截瘫的“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所说的那样:“这是我的本能。”往往正是这一刹那间出于本能的抉择,使得为人民服务显得更为真实、崇高。
而对于一名军校学员来说,为人民服务则更多的体现在巩固国防,汇聚强军正能量。改革浪潮的推动下《军队生长干部学员毕业分配规定》颁布实施,“量化加分、综合排名、岗位需求、职业发展”的分配原则营造了公平公正的良好氛围,极大地激发了学员的学习训练热情,但另一方面,我们却也看到部分学员“沉溺”于加分项目中不能自拔,在平时的工作学习中,能够得到加分的工作争着干,加不了分的工作则选择敷衍了事,这样做的目的无非就是尽可能拿到更多的分数,使自己在接下来的毕业分配中占據主动。
当然,不可否认,这其中的有些同志为了能够优先选择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戍边卫国,是为了能够更好的献身国防、投身强军实践,但事实上仍有部分同志只是为了能够优先回到离家较近的部队,优先选择那些工作少、工资待遇高的部队。在他们看来只有回到了家乡,拿着这一份不错的工资,在解决了自己和家庭的后顾之忧之后,才能安心待在部队,也才能更好的完成上级交付的各项工作,服务人民。
以上做法同样是缺乏责任意识的表现。作为一名即将离开军校,步入军营的基层指挥军官,我们的第一身份是党员,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必须要践行的责任担当,其次,我们是军人,带兵打仗,练兵打仗是我们的天职。面对改革强军的大浪潮,我们更应该跳出自己的“小圈子”,胸怀大局意识,将自己放到整个改革强军的大棋盘中,到部队最需要的地方去,立足本职岗位,牢记责任担当,少一份后顾之忧,多一份强军之责,真正将自己锤炼成国家和军队所需要的栋梁之才!
当然,或许有人会问:难道为人民服务就一定意味着要牺牲自己的身体健康和家庭的和谐幸福吗?其实不然,这两者并不是实际矛盾体,事实上,你为人民服务,国家和人民也一定不会忘记你!
大家还记得之前那组火遍互联网的婚纱照吗?以央视大舞台为背景,身着迷彩的宛春雨和张京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是一张特殊的婚纱照!宛春雨是武警黑龙江边防总队大兴安岭支队的一名排长,而张京京则是佳木斯支队的一名干事,却因为工作繁忙、路途遥远,没能拍上一张婚纱照,当央视主持人得知夫妻俩最大的愿望是拍一张婚纱照后,央视专门请来了专业的摄影师以央视为舞台,拍摄一组婚纱照,向边防军人致敬!
为人民服务不需要预热。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人民服务,正是党的根本宗旨,每一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途上添些光亮,人生的价值会因为无私的奉献照亮短暂生命的天空。
这看似是一个立志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基层工作者不断奋斗,最终实现理想的励志故事,但如果我们仔细回顾孙海岩的国考之路,不难发现,曾经有多次在已经考上了公务员的情况下,他却因为岗位离家太远、工资不够高等种种原因进而重新再考,直至条件合适为人民服务。我们不禁要问,难道为人民服务还得看条件?先预热?我们暂且不看他服务人民的初心是否真实,任职之后是否真的会言行一致,成为一名人民的好公仆,但仅就他待价而沽的行为而言,这种只有先解决了后顾之忧之后的为人民服务,若称为“信仰”还值得商榷。
今年是焦裕禄同志诞辰96周年,全党又将掀起新一轮向焦裕禄同志学习的浪潮,习主席曾这样要求广大县委书记:做县委书记,就要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历史的滚滚车轮已经驶过了近半个世纪,是什么使得焦裕禄精神在今天这个物质至上的社会依旧能够历久弥新?答案不言自明,正是他那种“心中装着人民唯独没有自己”的公仆情怀。
焦裕禄同志任职兰考两年间,足迹踏遍了兰考县:翻淤压沙、翻淤压碱、封闭沙丘,除三害,种泡桐,他身患绝症,却忍着剧痛带领全县干部群众与自然灾害作斗争。他家中人口多,生活很是困难,但却拒绝了救济,认为钱应该用在改善兰考人民的生活上去。这就是焦裕禄,试想为官一方的他,将自己的物质条件放在首位,优先考虑提高自己的工作收入,考虑自身的身体健康,而把为百姓谋利益、谋幸福放在一边,那么这样的县委书记至少不被当时群众追捧的,更谈不上流芳百世。
《晏子春秋》中对于为官从政者有过这样一段评述:德莫高于爱民,行莫贱于害民。纵览历史先河,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郑板桥的“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人间疾苦声”,从海瑞抬棺材上朝堂到包拯两袖清风为民请命,从这些历代清官廉吏的身上,我们不难发现历代文人坚持学而优则仕,将治国安邦作为毕生追求。由此可见,为官者为人民服务而不顾自身即是职责所在,同时也是道德价值所趋。
为什么为人民服务不需要“预热”?一方面,为人民服务是一种强烈的信念追求,甚至需要舍弃小我成就大家,我们称之为信仰。每年的雷锋月,我们总是不约而同的通过各种活动来怀念这位“平凡而又伟大”战士,说他平凡是因为他做的每一件事都很渺小普通,说他伟大是因为他将乐于助人这件小事一做就是一辈子,做到了极致,到底是什么在一直激励着他?雷锋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凡是脑子里只有人民、没有自己的人,就一定能得到崇高的荣誉和威信。”这就是信仰!哲学家沃尔特·考夫曼曾经这样定义信仰:信仰是一种强烈的信念,通常表现为缺乏足够证据的、不能说服每一个理性人的事物的固执信任。而一旦当这种强烈的固执的追求转变成为人民服务的热情时,人们便会选择在这条道路上一往无前,牺牲一切甚至是生命。
其次,为人民服务在更多的时候是没有条件预热的。当“最美妈妈”吴菊萍毅然伸出双手的那一刻,她那一刻没有时间去想巨大的冲击力会对她造成多大伤害,因为她的眼中只剩下那个急速下坠的小生命。或许正如那个为救学生,致使双腿高位截瘫的“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所说的那样:“这是我的本能。”往往正是这一刹那间出于本能的抉择,使得为人民服务显得更为真实、崇高。
而对于一名军校学员来说,为人民服务则更多的体现在巩固国防,汇聚强军正能量。改革浪潮的推动下《军队生长干部学员毕业分配规定》颁布实施,“量化加分、综合排名、岗位需求、职业发展”的分配原则营造了公平公正的良好氛围,极大地激发了学员的学习训练热情,但另一方面,我们却也看到部分学员“沉溺”于加分项目中不能自拔,在平时的工作学习中,能够得到加分的工作争着干,加不了分的工作则选择敷衍了事,这样做的目的无非就是尽可能拿到更多的分数,使自己在接下来的毕业分配中占據主动。
当然,不可否认,这其中的有些同志为了能够优先选择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戍边卫国,是为了能够更好的献身国防、投身强军实践,但事实上仍有部分同志只是为了能够优先回到离家较近的部队,优先选择那些工作少、工资待遇高的部队。在他们看来只有回到了家乡,拿着这一份不错的工资,在解决了自己和家庭的后顾之忧之后,才能安心待在部队,也才能更好的完成上级交付的各项工作,服务人民。
以上做法同样是缺乏责任意识的表现。作为一名即将离开军校,步入军营的基层指挥军官,我们的第一身份是党员,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必须要践行的责任担当,其次,我们是军人,带兵打仗,练兵打仗是我们的天职。面对改革强军的大浪潮,我们更应该跳出自己的“小圈子”,胸怀大局意识,将自己放到整个改革强军的大棋盘中,到部队最需要的地方去,立足本职岗位,牢记责任担当,少一份后顾之忧,多一份强军之责,真正将自己锤炼成国家和军队所需要的栋梁之才!
当然,或许有人会问:难道为人民服务就一定意味着要牺牲自己的身体健康和家庭的和谐幸福吗?其实不然,这两者并不是实际矛盾体,事实上,你为人民服务,国家和人民也一定不会忘记你!
大家还记得之前那组火遍互联网的婚纱照吗?以央视大舞台为背景,身着迷彩的宛春雨和张京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是一张特殊的婚纱照!宛春雨是武警黑龙江边防总队大兴安岭支队的一名排长,而张京京则是佳木斯支队的一名干事,却因为工作繁忙、路途遥远,没能拍上一张婚纱照,当央视主持人得知夫妻俩最大的愿望是拍一张婚纱照后,央视专门请来了专业的摄影师以央视为舞台,拍摄一组婚纱照,向边防军人致敬!
为人民服务不需要预热。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人民服务,正是党的根本宗旨,每一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途上添些光亮,人生的价值会因为无私的奉献照亮短暂生命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