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德育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b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思想道德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也关系到学校育人的根本性问题,本文从教学理念、主体意识、主体需求、行为规范四方面入手,思考小学德育创新培养模式,认为德育教育应当摒弃道德培养论,树立道德自主学习论。希望能为关注此话题的研究者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主体意识;道德需要;自律
  一、引言
  小学生的自主管理与自主德育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老师在学生的自主管理活动中要发挥有效的指导作用,保证儿童能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管理、班级日常管理、班级特色活动管理。这是一个互动式教育的过程,是对传统被动式德育教育活动的挑战。
  二、摒弃道德培养论,树立道德自主学习论
  人本主义认为人的本性是积极向上的,因为这是人的内在需要。人需要自由活动,这有利于自我价值的实现。就德育而言,学习者本身具有主观能动性才能真正提高德育实效。学习者主动参与到德育教学活动中,深入分析、讨论并实践,才会在认知层面和情感层面产生深刻的体验,久而久之就会产生自觉性行为。摒弃道德培养论,树立道德自主学习论。学生自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会形成优秀的人格品质。此时老师在其中发挥的是指挥和促进作用,实现对学生道德自主学习的正确引导,应当确定学生的道德主体地位,引发学生自身对道德的主体需求,引导学生从自律走向自由。
  三、树立学生的道德主体意识,把儿童从被压抑的状态中解救出来
  在德育教育活动中,必须要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作用。人不能机械的接受道德知识,如果成为一个被动的客体,就意味着学习者有可能对道德知识不够认可。而假如学习者在接触道德知识时,是积极主动的态度,就会真正认可道德知识。由此可见小学的道德知识不能建立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模式,而是要以小学生为主体。同学们意识到自身的主体地位,完成获得道德知识、体验道德知识、磨炼道德意志的过程,从而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比如某学生意识不到自己的德育主体性,在接受道德教育时是被动的服从状态,获得的教育结果是他循规蹈矩遵守道德规范,但感情却处于沉睡状态。这只能算是一个道德机器人,徒具道德外表,却没有道德精神。树立学生的道德主体意识,要真正把儿童从被压抑的状况中解救出来,不再被动盲目接受各种道德灌输,真正能够独立思考自身的价值体系和道德规范。
  四、激发小学生对道德的主体需求
  长期以来,小学德育教育在道德方面强调社会对学生的需求,而对学生自身的道德需求没有过多考虑。这一教育理念会导致学生产生双重人格,而自主德育会促使这一教育理念发生改变。要制定合适的目标,从不同的年龄和不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入手,为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创设必要的条件,使得小学生能够在自主性、创造性的认识下参与实践活动。有效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欲望,体会到良好的道德品质在人生命中的价值和意义,更好内化学生的道德需要。
  德育教育需要帮助小学生形成创新能力,同时也要具备一定实践能力。这是新课改中提倡的一项关键理念,更是新课改的根本目标。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引导需要发挥学校各项资源的积极作用。老师要对小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有一定理解,在各项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以学生的特长为基础条件培养个体的创新精神。在目前的发展阶段中,国家对教育活动十分重视,资金投入也在逐渐加大,使得小学校园开展各项特色活动有了坚实的资金保障。很多小学都建设了图书室、科技馆、文体综合活动室、综合实践活动基地,这些设施是优质的教育资源。比如以本校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开设一定数量的特长班。小学生在参与特长班学习时,就需要自我管理,这是为学生提供自由空间的表现。儿童需要与其他的同学进行多项互动和交流,以此激发学生的德育情感需求。学生会感到自身道德匮乏,这种道德匮乏感越强,学生就会越积极主动接受道德知识。
  五、引导学生从自律走向自由
  德育教育活动需要培养小学生的道德情操,良好的情操会促进小学生快乐成长,更好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比如在大课间活动中开展一些以班级为单位的全校性示范活动,保证所有的学生都能掌握活动的内容和要领,为了保证活动有效开展,要按照年级划分好场地,同时也要按照项目划分好场地。比如三四年级的学生开展技巧性活动,包括摇呼啦圈、跳大绳。在此基础上,每个班级都要适当加入特色性活动。五六年级的学生要开展足球、篮球、排球这样的群体性活动。在这些运动项目中,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将德育教育的内容良好渗透。体育游戏有各种各样的规则,通过体育活动,使学生明白只有自律才能自由的道理。在思想道德领域,自律是自我立法、自我约束的过程,依据自己的内心法则,表现出各种行为。学生有良好的自控能力,所表现的各种行为也满足社会的要求,这时学生就会感到一种特定的自由。
  六、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研究小學德育创新培养模式,认为德育教育要树立学生的道德主体意识,把儿童从被压抑的状态中解救出来,积极创建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激发小学生对道德的主体需求。引导学生从自律走向自由,促进儿童形成优秀的人格品质。
  参考文献
  [1]成玉华.自主德育——小学德育创新培养模式初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11):66.
  [2]周爱琴,周慧琴.试论小学德育规范管理与学生自主发展的关系[J].教书育人,2016(17):40-41.
  作者简介
  白仁涛(1976.01—),民族:满族;单位: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幸福学校;职称:小学初级;研究方向:小学德育教育。
其他文献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the State Council issued supporting Hainan’s comprehensive deepening of reform and opening-up,which support Hainan gradually explore and stead
期刊
◆摘 要:小学语文课堂上如果有良好的教学环境,很好的学习氛围与合理的教学管理方法,就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语文课程传授给学生优秀传统品德和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教学与班级管理二者相辅相成,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与人文素养等,为学生以后的成长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也有利于学生发展成全面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班级管理;管理方法  新课标课程对小学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在要求学生学
期刊
◆摘 要:本文以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银杏酒店管理学院为例,通过对独立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取得成绩以及存在问题的研究,通过调查和访谈,结合独立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转变教育观念,建立课程体系,构建长效运行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拓展实践基地,构建全社会支持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1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银杏酒店管理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1.1学生创新创
期刊
◆摘 要:本文以短视频营销为视角,选取当下热门的抖音短视频App,为出版机构如何更好的开展童书短视频营销提出策略。  ◆关键词:童书营销;短视频营销;抖音App;营销策略  一、童书开展短视频营销的优势及主要途径  首先,童书阅读与其他类型的阅读不同。童书消费者并不是一体的,其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儿童阅读童书,是童书的消费者;另一方面,家长为孩子购买童书,同样是消费者。童书不但要打动儿童,更重要的
期刊
开学伊始,学校迎来了29位新任教师,他们的到来,给我校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增添了新的活力。本着“教师是立校之本”的原则,为了尽快让新任教师适应环境,融入角色;为了培养一支能教书、会教书、巧教书的教师队伍,进而全面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我校多措并举,有梯度的帮助青年教师成长。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一轮的高考改革,鉴于每一位青年教师通过大学四年的学习都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储备的前提下,目的是为学校培养优
期刊
◆摘 要:如何运用“互联网+”思维破题新形势下的思政工作,依托新媒体扎实开展网络育人,是各高校共同面对的新挑战。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将“三全育人”理念应用于网络育人,依托学校官方新媒体平台以及全校新媒体矩阵,矢力搭建学校宣传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始终坚持围绕“立德树人”这一中心环节,主动顺应形势变化,准确把握大學生成长发展的实际需求,扎实开展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网络育人。  ◆关键词:三全育人;网络
期刊
◆Abstract:In recent decades,the gap between the affluent and the deprived is widening,causing attention to be placed on the concept of the decreasing social mobility.Through analyzing the behaviors am
期刊
◆Abstract:The third-party system without independent claim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s of the civil litigant system.The study of the system not only helps the improvement of the party system,but
期刊
◆摘 要:张志伟一个拥有着众多标签的人,他的每一个身份符号都是那么的不同寻常,别人开口介绍他,会将他与《毛主席去安源》这个家喻户晓的艺术作品联系到一起,对他就是那个买下了《毛主席去安源》的人,生于上个的世纪50年代的张志伟,亲身的感受到了新中国由贫弱走向富强的现状,在他的心中像许多与新中国同生共长的人一样对开国领袖毛泽东充满了崇敬。  ◆关键词:张志伟;心灵;油画  一、张志伟与《毛泽东去安源》 
期刊
◆摘 要:冯小刚导演的电影作品《芳华》以1970—1980年代為背景,讲述了军队文工团一群正值芳华的年轻人经历爱情萌发与充斥着变数的人生故事,反映了在集体生活中,集体意识和话语权对人性的压迫,表现了真实而复杂的人性。  ◆关键词:“触摸”;错位;《芳华》;人性  一、严歌苓的错位意识  严歌苓在谈自己的创作时说:“到了一块新国土,每天接触的东西都是新鲜的,都是刺激。即便遥想当年,因为有了地理、时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