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商务英语教学改革与文化意识的渗透

来源 :成功•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y110110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全球化在文化领域里的重要表征就是各国、各民族文化通过世界性的交流,打破原来闭关自守的狭隘界限而走向开放和多元,形成一种“世界文化”的格局。因此可以说,全球化并不等于文化上的统一,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并存。如何培养和提高商务英语的文化交际能力成为教学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实现教学改革的对策。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商务英语 跨文化交际
  
  当今经济全球化有三个显著特征:国际贸易迅猛增长,资源配置国际化,全球化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高速发展。国际贸易的迅猛增长和资源配置国际化在我国的表现尤为突出。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我国经过艰苦的谈判终于加入WTO。这不仅为我国企业提供了无限广阔的海外发展空间,同时意味着各行各业必须与国际接轨。它还意味着,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全方位的冲击将是不可避免的,国内全方位的改革势在必行。全方位的改革势必对国内现行的教育体制和模式提出挑战。以教育产品为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早已悄然发生变化,对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在数量和质量上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苛刻要求,高质量复合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颇受社会和市场的青睐。
  
  一、商务英语与文化渗透
  
  在经济全球化与文化上的多样性并存的现实中,如何培养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商务英语教学所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在我国的普通英语教学实践中,跨文化交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人们对英语教学中文化导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已经达成共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大家一致赞同商务英语教学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要培养通晓国际商务规则、掌握世界各民族文化特点的复合型人才,也就是说,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在这个教学领域里如果不是至关重要的,至少也应该与商务知识齐头并进。
  商务英语教学所培养的人才要以英语为工作语言,与世界其他民族的人进行商务交流。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但要掌握具体的商务知识,还要认识到各个民族独特的传统文化与价值观也会在商务活动中有所体现。在商务活动的交际中,人们会不知不觉地借助于母语的语言规则、交际习惯、文化背景及思维方式来表达思想,不同的文化因素在交流的同时会不时产生交叉与碰撞。如果不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就可能会产生误解与冲突。甚至直接影响交际的成功。这一点可以从学生表现中的问题得到证实。学生表现最突出的问题是在与西方人士的商务交往中或正式谈判中常常讲话不得体或感到无话可说,其中问题最多的是口头谈判这个环节。由于口头谈判具有直接性、复杂性、时间性等特点,在这个过程中使用的语言极为讲究。也就是说,在谈判的不同阶段对语言的技巧的要求都不相同— 什么时候要求亲切、热情、礼貌、谦恭、自然,什么时候要求语言具有客观性、针对性、逻辑性、灵活性,什么时候要用陈述、问答、假设、转折、迂回等方面的技巧,怎么才能使语言具有感染力与影响力(比如使用习语、典故、幽默、双关语),不同文化在特定的时间与场合该怎样应对等等。许多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缺乏这种能力,常常会遇到令人尴尬的场面。究其原因,除了语言应用不熟练之外,当前商务英语教学中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滞后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二、商务英语教学中商务文化的渗透
  
  商务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合格的商务人才, 以适应我国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所以教学中既要重视专业知识传授,更要注重学生商务文化能力的培养, “语言, 言语, 文化”三者缺一不可。
  1.课堂教学导入跨文化意识, 注重商务文化教学。教师自身应有较强的目的语商务文化意识, 教师除传授必要的语言和专业知识外, 还应培养学生的社会文化能力, 让他们深刻理解中西文化传统的差异。课堂内容结合真实的语言材料,向学生讲解西方国家中称呼语、介绍、访问、宴请、告别等社会交往的文化因素, 潜移默化中帮学生提高语言运用形式的正确性,重视语言应用的得体性, 从而逐步获得跨文化的敏感性。
  2. 课堂设计方面, 培养学生的商务文化差异意识。在课堂设计方面, 除了那些专门介绍目的语国家商务文化的课程外, 教师应在语言教学的同时, 重视文化教学, 提高学生目的语文化意识。对于那些有一定文化内涵的词, 除了讲解该词的语法用途外, 还须强调该词的文化内涵及其使用场合。
  3. 教学方法方面,努力创新,重视建构主义教学的应用。商务英语教学一定要打破教师“一言堂”的沉闷局面, 展现商务英语的交际特性, 教学方法体现灵活性, 趣味性和多样性。例如交替采用情景教学法、任务教学法、认知法等交际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开发创造性思维, 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景活动, 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到语言行为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差异, 在虚拟的商务活动社区, 有助于学生进行跨文化能力的个性化培养。
  
  三、商务教学改革的总体策略
  
  1.加强课程体系理设:在通用英语语言学科和非语言涉外学科融合的过程中,增加语言实践课的比重,减少理论課程的设置,如大学一、二年级应注重学生语言基本功的培养,重点强化学生听、说、读、写、译等基本能力的培养。从三年级起,除继续强化学生基本语言交际能力外,还可以按专业发展方向进行专业课的双语教学。如文秘、贸易、金融、管理等专业课基本实现用英语进行教学,实现从单一语言学科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向非语言涉外学科注重涉外应用能力双语教学转变。
  2.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高质量的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取决于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鉴于目前我国的情况,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我们可以进行以下尝试:
  (1)走出去。把骨干教师送到国内外院校进修,学习相关商务类英语知识,使他们既了解商务方面的专业知识,又提高商务英语专业词汇,使他们在用英语讲授商务方面的课程时得心应手。
  (2)请进来。从涉外企事业单位或各相关院校聘请既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有丰富专业知识的专家、学者等高级专门人,让他们现身说法,弥补学校由于商务英语专门人才缺乏而造成的不足。
  (3)加快后备人才的培养。有关方面应尽快制定政策,加大师资培养资金的投人,加强对商务英语后备师资的培养,以缓解巨大的市场空间和人才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
  3.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多种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教学手段多样化的选择空间越来越大。电影、电视、录像、VCD、计算机等都成为我们可以利用的教学辅助设施。语言学界对教学法的研究的发展也使得从事语言教学的学者和专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商务英语教学在对传统语言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和吸收的同时,面对新世纪全球化经济中全球化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问题,尚需做许多工作。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使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各民族的文化传统与价值观必将会在国际商务交流加剧的同时继续存在、发展。这些都给我国的商务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商务英语教学工作者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在重视国际商务知识传输的同时一定要强调文化渗透,使我们在开放和多元的文化新格局中,在发扬光大自己的民族文化的同时,更加深入地了解与掌握不同民族的文化。
  
  参考文献
  [1]陈丽.专门用途英语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2]胡文仲.文化和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语与研究出版社,1994.
  [3]赵厚宪.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原则[J].中国英语教学,2002( 6).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