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传统教学中,“解惑”的过程往往被忽略了,对“传道”更重视。采用的教学方法以灌输、传授为主,陷入“讲”的误区的教师不在少数。学生学习的过程非常被动,不会学,也不想学。对人生发展能够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恰恰是一个人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就是说,要努力利用各种机会,更新自身知识体系,使自己更加充实。素质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得以落实的重要前提是“使学生学会学习”。
关键词: 中学物理教学 自主学习 能力培养
所谓“会学习”,就信息论的角度而言,是指学习者会接受、提取运用、加工处理和储存信息等。具体到物理学科而言,是指会观察、读书,思考、应用、积累等。为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切实做到“以学生和学为中心”,取代过去那种“以教师和教为中心”的局面,使学生掌握课堂和学习的主动权。
一、使学生学会读书
大批教师在教改过程中不断创新,批判传统的教授式教学方法,并采用新的教学方法。不过很多教师的批判精神仅仅停留在课堂以外,一旦进入教室,之前的教学方法就仍然延续。不管是讲新课还是复习课,均采用“满堂灌”、“一言堂”的方式,就怕学生听不懂,学不会,分不清,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下只能囫囵吞枣、死记硬背,老师云他们亦云,却完全不明白为什么,又怎么可能扎实掌握,灵活应用更是无从谈起。
教师的职责实际上是通过讲授牵线搭桥,使学生学会观察和读书,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有充分的热情和动机学习。教师要创设适当的情境,提出合适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会读书,并能做到全身心投入。具体到物理教学而言,有大量实验图示在教科书中供学生观察,还留了很多“方框”,需要学生将观察的情形和读到的文字填入;在每一章每一节后面都设置了“想一想”栏目,为的是对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进行锻炼,最终以粗体字顺理成章地将物理概念或定律醒目地呈现给学生,这是教学生获取知识的整个过程。可见,对教师和学生而言,教科书分别扮演着“教本”和“读本”的角色。在课堂上,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可以自学,养成自学习惯,须知会读书正是学生具备自学能力的标志。
举例来讲,对于“熔断器”这节,教师可营造自学氛围,在学生读书之前,先布置“熔断器之所以要在电路中使用的原因”、“熔断丝怎样选择”等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再就读书的收获进行交流。通过读书、思考、议论这样一个过程,使课本知识获得突破,使学生明白短路、过载是导致熔丝熔断的原因,知道了掀个口子或并联是熔丝不合适时的处理方法,读书的终极目的是学以致用。
二、使学生学会思考
所谓有意义的学习,是指教师方面可以做到融会贯通,即将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与所要学习的内容联系在一起,学生方面应端正学习心态,并得以保持。所谓启发式教学,即教师能够针对学生遇到的“卡壳”之处,有针对性地进行讲授,使学生感到豁然开朗。然而,一些教师不管学生的理解能力如何,把所有内容都透彻、仔细地予以讲授,然而,这种教学方法没有做到承前启后,知识被“捣得太烂”,学生汲取其中精华的价值已经不在了。面对灵活多变的物理问题,学生记的笔记再详细,公示、概念背得再多、再牢固,习题做得再多,自己不会思考,不会加工处理所学知识,也是无用的。相反,一些教师脱离学生的认知水平,盲目地往深里讲,“好高骛远”,所讲授的内容学生“踩着凳子也够不着”,时间久了,必然会消耗学生学习的信心、兴趣等,不想再继续学习。
教师的职责实际上是通过讲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使学生学会思考,展开思维活动。面对物理知识,学生能够以积极的心态,主动吸取知识,将原有的知识、经验等充分调动起来,同化新知识,解决新问题,将新思路构建起来。也就是说,主动思考以获取新知识,并使新问题得到解决。
三、使学生学会积累应用
部分教师在带领学生总结所学新知识的过程中,仍然大包大揽。实际上,“一支粉笔一堂课”的情形随着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出现早已被打破,特别是青年教师更多会借助课件,采用音频、视频等手段讲授课程,吸引学生注意力。我们甚至可以用“饱和溶液”形容一堂课中所包含的众多信息量。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形成热烈的气氛,饱含知识信息的画面不断跳转,做习题不再那么枯燥。然而,到了复习课才发现,面对问题支支吾吾的学生竟有许多。究其原因,这仍然是一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面对大量信息,学生很难很好地进行消化。学生往往在浪费时间,陪老师做游戏,后进生本就理解力差,思维慢,这样的讲授节奏他们更难跟上,收获甚微。
教师的职责实际上是通过讲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使学生学会积累和应用,学生能够基于自身所掌握的知识,对新知识进行同化和吸收,使自身的认知结构得到充实和完善,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统一旧知识和新知识,即学会积累知识。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应给学生提供大量时间,使他们能够自行温习所学知识,分析题目,与同学进行讨论,从而归纳、分类所学知识,形成“板块”。按照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块状知识容易被激活和储存,因此,应努力使知识形成“板块”。对新知识和旧知识的结合点、新知识的重点和难点、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方法等进行点拨,这才是教师的主要任务。具体而言,就是重点启发、诱导教学内容的关键点,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存在争议的问题等。
举例来讲,对于“浮力”这章的复习,可根据相关知识帮助学生将浮力归纳成以下三个“板块”:第一,浮力的概念,产生浮力的原因,阿基米德定律;第二,在什么条件下物体会浮起来或沉下去;第三,应用浮力。为加深学生对浮力的理解与应用,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出一些典型的练习题,如沉浮题、排开液体体积变话题、平衡浮力和重力等其他外力题等。浮力知识的块状结构在学生心目中得以形成,学生知识的包容量扩大,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知识结构,更易从知识的内在联系的角度出发,更好地记忆和理解新知识,应用新知识。
教师应有机结合学生的读、思、议、练和讲授法的优势,通过讲授对学生进行启发,抛砖引玉,也要注意“度”,做到适可而止,讲得恰到好处,向学生投放出适量信息。这样教师能够轻松地教,学生能够充满热情,轻松地学,并逐渐养成好习惯,不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这才是我们乐意见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巩玲.提高中学物理教学质量方法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1(30).
[2]孙秀清.新课程理念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2005.
[3]刘庆博.论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学生主体因素[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05).
[4]张建奋,刘洪熹,黄东,张耀佳,李永胜.中学生物理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J].物理教,2006(10).
[5]高国方.大胆实践新课标,物理课堂展新貌[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
关键词: 中学物理教学 自主学习 能力培养
所谓“会学习”,就信息论的角度而言,是指学习者会接受、提取运用、加工处理和储存信息等。具体到物理学科而言,是指会观察、读书,思考、应用、积累等。为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切实做到“以学生和学为中心”,取代过去那种“以教师和教为中心”的局面,使学生掌握课堂和学习的主动权。
一、使学生学会读书
大批教师在教改过程中不断创新,批判传统的教授式教学方法,并采用新的教学方法。不过很多教师的批判精神仅仅停留在课堂以外,一旦进入教室,之前的教学方法就仍然延续。不管是讲新课还是复习课,均采用“满堂灌”、“一言堂”的方式,就怕学生听不懂,学不会,分不清,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下只能囫囵吞枣、死记硬背,老师云他们亦云,却完全不明白为什么,又怎么可能扎实掌握,灵活应用更是无从谈起。
教师的职责实际上是通过讲授牵线搭桥,使学生学会观察和读书,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有充分的热情和动机学习。教师要创设适当的情境,提出合适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会读书,并能做到全身心投入。具体到物理教学而言,有大量实验图示在教科书中供学生观察,还留了很多“方框”,需要学生将观察的情形和读到的文字填入;在每一章每一节后面都设置了“想一想”栏目,为的是对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进行锻炼,最终以粗体字顺理成章地将物理概念或定律醒目地呈现给学生,这是教学生获取知识的整个过程。可见,对教师和学生而言,教科书分别扮演着“教本”和“读本”的角色。在课堂上,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可以自学,养成自学习惯,须知会读书正是学生具备自学能力的标志。
举例来讲,对于“熔断器”这节,教师可营造自学氛围,在学生读书之前,先布置“熔断器之所以要在电路中使用的原因”、“熔断丝怎样选择”等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再就读书的收获进行交流。通过读书、思考、议论这样一个过程,使课本知识获得突破,使学生明白短路、过载是导致熔丝熔断的原因,知道了掀个口子或并联是熔丝不合适时的处理方法,读书的终极目的是学以致用。
二、使学生学会思考
所谓有意义的学习,是指教师方面可以做到融会贯通,即将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与所要学习的内容联系在一起,学生方面应端正学习心态,并得以保持。所谓启发式教学,即教师能够针对学生遇到的“卡壳”之处,有针对性地进行讲授,使学生感到豁然开朗。然而,一些教师不管学生的理解能力如何,把所有内容都透彻、仔细地予以讲授,然而,这种教学方法没有做到承前启后,知识被“捣得太烂”,学生汲取其中精华的价值已经不在了。面对灵活多变的物理问题,学生记的笔记再详细,公示、概念背得再多、再牢固,习题做得再多,自己不会思考,不会加工处理所学知识,也是无用的。相反,一些教师脱离学生的认知水平,盲目地往深里讲,“好高骛远”,所讲授的内容学生“踩着凳子也够不着”,时间久了,必然会消耗学生学习的信心、兴趣等,不想再继续学习。
教师的职责实际上是通过讲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使学生学会思考,展开思维活动。面对物理知识,学生能够以积极的心态,主动吸取知识,将原有的知识、经验等充分调动起来,同化新知识,解决新问题,将新思路构建起来。也就是说,主动思考以获取新知识,并使新问题得到解决。
三、使学生学会积累应用
部分教师在带领学生总结所学新知识的过程中,仍然大包大揽。实际上,“一支粉笔一堂课”的情形随着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出现早已被打破,特别是青年教师更多会借助课件,采用音频、视频等手段讲授课程,吸引学生注意力。我们甚至可以用“饱和溶液”形容一堂课中所包含的众多信息量。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形成热烈的气氛,饱含知识信息的画面不断跳转,做习题不再那么枯燥。然而,到了复习课才发现,面对问题支支吾吾的学生竟有许多。究其原因,这仍然是一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面对大量信息,学生很难很好地进行消化。学生往往在浪费时间,陪老师做游戏,后进生本就理解力差,思维慢,这样的讲授节奏他们更难跟上,收获甚微。
教师的职责实际上是通过讲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使学生学会积累和应用,学生能够基于自身所掌握的知识,对新知识进行同化和吸收,使自身的认知结构得到充实和完善,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统一旧知识和新知识,即学会积累知识。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应给学生提供大量时间,使他们能够自行温习所学知识,分析题目,与同学进行讨论,从而归纳、分类所学知识,形成“板块”。按照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块状知识容易被激活和储存,因此,应努力使知识形成“板块”。对新知识和旧知识的结合点、新知识的重点和难点、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方法等进行点拨,这才是教师的主要任务。具体而言,就是重点启发、诱导教学内容的关键点,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存在争议的问题等。
举例来讲,对于“浮力”这章的复习,可根据相关知识帮助学生将浮力归纳成以下三个“板块”:第一,浮力的概念,产生浮力的原因,阿基米德定律;第二,在什么条件下物体会浮起来或沉下去;第三,应用浮力。为加深学生对浮力的理解与应用,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出一些典型的练习题,如沉浮题、排开液体体积变话题、平衡浮力和重力等其他外力题等。浮力知识的块状结构在学生心目中得以形成,学生知识的包容量扩大,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知识结构,更易从知识的内在联系的角度出发,更好地记忆和理解新知识,应用新知识。
教师应有机结合学生的读、思、议、练和讲授法的优势,通过讲授对学生进行启发,抛砖引玉,也要注意“度”,做到适可而止,讲得恰到好处,向学生投放出适量信息。这样教师能够轻松地教,学生能够充满热情,轻松地学,并逐渐养成好习惯,不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这才是我们乐意见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巩玲.提高中学物理教学质量方法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1(30).
[2]孙秀清.新课程理念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2005.
[3]刘庆博.论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学生主体因素[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05).
[4]张建奋,刘洪熹,黄东,张耀佳,李永胜.中学生物理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J].物理教,2006(10).
[5]高国方.大胆实践新课标,物理课堂展新貌[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