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冲击下的经济全球化:变局、挑战与应对

来源 :全球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iaI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使经济全球化面临诸多挑战。2020年3月14日,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召开“疫情冲击下的经济全球化”专家网络座谈会。座谈会就“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冲击”“疫情冲击下经济全球化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疫情冲击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选择”等议题进行了讨论。
  一、充分估计疫情大流行对全球经济的严重冲击
  疫情重创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指出,疫情持续的时间越长,对全球供应链的影响和冲击越大,有可能导致某些产业供应链的中断。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蕴岭认为,疫情的冲击,第一波影响是导致作为全球供应链中心的中国停工停产,供应链断裂,进而导致生产运行危机和消费拉动危机;第二波是更多的国家出现疫情,短期影响导致经济增速下降、市场恐慌加剧、金融风险增大,中长期影响值得进一步观察研究。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员李钢指出,2008年以来全球价值链已经在缩短,区域价值链呈现增强趋势,疫情进一步加大了这一趋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张燕生认为,疫情全球扩散直接冲击了东亚、欧洲、北美全球三大生产网络,其负面影响不可低估。迟福林认为,由于人流受到限制,疫情对旅游业、餐饮业和交通运输业等行业的冲击相当严重;由于疫情影响导致关键零部件等中间产品生产停工,对汽车制造、电子电气、医药等行业的整体需求和供应链造成严重冲击。中银国际研究有限公司董事长曹远征认为,疫情对产业的冲击有可能呈现“波浪状”,一波接一波。疫情第一波冲击日韩的高技术产业,第二波冲击伊朗及中东地区等能源产业,第三波冲击可能是欧美服务业。如果美国金融出现危机,将对全球金融系统带来灾难性后果。
  疫情很有可能导致全球经济陷入衰退。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原院长、教授贾庆国指出,疫情不仅导致大量经济活动骤停,而且疫情的不确定性加剧了恐慌。未来一段时间内,多数国家经济继续下滑,世界经济步入衰退的可能性很大。李钢认为,对2020年全年来说,全球经济陷入持续性衰退是一个大概率事件。经合组织(OECD)的《中期展望报告》将全球经济增速下调至2.4%,若疫情在亚太、欧洲、北美地区广泛传播,2020年全球经济增速可能仅为1.5%。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投资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张明认为,2019年全球经济增速从2018年3.6%降到2.9%。2020年全球增速大概率会跌破2.5%,这是全球经济衰退的分水岭。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认为,疫情中美国经济呈现“四跌四升”特征:经济增长下跌、股市债券大幅度下跌、石油黄金白银比特币价格同步下跌、美国信用大跌;疫情风险急剧上升、债务风险上升、供应链风险急剧上升以及全球脱钩风险上升。
  疫情蔓延加大全球经济危机的可能性。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研究员王建指出,这次疫情百年未遇,并且呈现许多新特点。从经济层面看,有可能导致以短缺型危机为特点的世界危机新形态。即经济停摆导致产业链断裂,生产无法继续,从而出现严重供给短缺。加之经济活动停滞导致收入下降,使强需求抑制和强供给抑制并存。曹远征认为,疫情对全球经济冲击的严重程度远比想象的大。除了美国股市外,固定收益市场、大宗原材料市场、贵金属市场、外汇市场全部同向下跌。很可能出现全球金融系统崩溃,这个风险不能不防。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张明指出,未来一段时间的全球经济金融形势总体上不容乐观。一是发达国家的股市调整尚未结束;二是全球经济可能在2020年上半年陷入衰退;三是金融市场上南欧国家国债、新兴经济体两个潜在风险点可能在未来爆发;四是疫情过后国际经贸冲突可能再次升级;五是各国政府会进一步放松国内宏观政策。总的看,疫情冲击下应对金融市场动荡的宏观政策挑战远大于2008年。迟福林认为,如果疫情继续一段时间,如果世界主要大国应对措施不力,如果全球性协调行动迟缓,短期内的世界性经济衰退就有可能演变成全球经济危机。
  二、充分估计疫情冲击对经济全球化的严重冲击
  疫情对经济全球化带来巨大冲击。张蕴岭指出,这次疫情扩散,对经济全球化带来了重要的影响。第一,很多国家的政策会转向强调内向性、内向发展、自主发展和有保障的发展等。第二,企业全球化战略开始调整。例如,缩短国际供应链环节、向国内退缩、缩小环节链距等。第三,疫情加快全球化结构调整,而且调整的广度和深度非常大。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王辉耀认为,这次疫情将对世界各国对全球化的认识以及国际秩序重新洗牌产生巨大影响。更让我们意识到这个世界是紧密相连,没有一个国家可以成为孤岛。曹远征认为,疫情改变了经济全球化的逻辑。疫情与经济全球化冲突的核心是:经济全球化需要互联互通,但是应对疫情又需要隔断,这给各国决策造成很大困难。张燕生认为,疫情加剧去全球化、去国际工序分工、去人际交流的冲击,可能会带来逆全球化进程,促使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的本地化、区域化和分散化。李钢指出,全球大流行的疫情不仅对贸易、生产、投资、服务的一体化带来很大冲击,而且有可能冲击这些一体化背后的规则一体化。迟福林认为,疫情在全球范围的扩散,将导致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在合同履约、执行、融资、雇员返岗等方面面临诸多挑战,一些重大的国际性项目将拖延甚至停滞和取消。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吴士存认为,在国际合作议程方面,“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区域全面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协定”“南海行为准则”等双多边经济及安全合作机制,会因疫情影响而出现变数。
  疫情蔓延严重影响双边、区域贸易投资自由化和经济一体化进程。迟福林指出,疫情的全球大流行使疫情暴发国无暇顾他,也使双边、多边的自由贸易安排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受到严重影响。在这个背景下,中美第一阶段经济贸易协议、中欧投资协定谈判、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签署,都有可能面临新的变数。
  疫情冲击使大国经贸关系更加复杂。张燕生认为,疫情加速了中美经贸关系、中国和世界的经贸关系最坏场景发生的可能性、复杂性和长期性。中国要高度重视疫情对全球三大生产网络的重创,对未来中美经贸关系的负面影响,以及对世界贸易组织改革可能出现的冲击。陈文玲指出,在处理大国经贸关系上,中国有三个“不希望”:不希望美国经济出问题;不希望美国的疫情防不住;不希望疫情之后中美贸易战升级,科技战、金融战继续打。吴士存认为,这次疫情是继“9·11”恐怖袭击和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第三次非传统安全领域挑战,对全球经济、世界格局等的影响尚难预料。疫情对短期内中国国际形象可能产生负面影响应有清醒估计,外宣理念和路径也要思考和适当改进。   加强全球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有效应对疫情对经济的冲击。曹远征指出,全球联手抗疫,切断疫情对经济的冲击,是最好的宏观经济政策。要在联合国安理会和G20峰会紧急议题提出全球抗疫主题,形成机制讨论应对疫情的办法。要把握疫情对产业的轮动冲击,精准施策。李钢建议,对于全球经济的发展,宏观调控的协调也很重要。有必要在世界贸易组织层面进行紧急磋商,协调相关边境措施的一致性。此外,世界海关组织和世界旅游组织也要采取相关举措,以减少减缓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冲击。
  三、疫情全球大流行背景下的中国选择
  以稳住自己作为承担大国责任的首要前提。王建认为,对疫情的冲击,想得简单不如想得复杂,与其想得轻不如想得重。如果整个世界产业链断了,中国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即使是像中国这样全产业链的国家,也要考虑如果世界经济瘫痪自己能否站得稳。现在第一位是要保民生、保农业。陈文玲认为,要把握好中国五大经济增长点。一是新消费,二是新基建,三是新服务,四是新制造,五是新价值链。贾庆国认为,稳外贸要做,但是不要寄予太高的期待。恢复经济主要是靠自己,要进一步加大扩大内需的力度,采取必要的措施刺激经济;对疫情中由于收入中断导致生活困难的家庭,要给予救济和补贴。吴士存建议,要尽快实现社会生活正常化,即“生活正常化,抗疫常态化”。
  倡议国际社会以积极主动的合作精神抗击疫情。贾庆国指出,中国要积极开展国际合作。第一,主动对外分享抗疫经验和教训,但切忌把它做成简单宣传。第二,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其他国家抗疫活动提供物质上的支持。对发展中国家要以分享经验和无偿援助为主,对发达国家要以分享经验和有偿供应相关物资为主。曹远征认为,可以通过世界卫生组织向全球总结抗疫经验,特别是中国经验。要把疫情中性化,避免政治化。王辉耀建议,第一,由中国倡议在本月内就召开G20首脑会议。一是分享中国抗疫经验,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二是各国领导人联合商讨能不能为世界提供新的经济振兴方案。第二,世界卫生组织立即召开各国卫生部长会议。第三,中国可以向世界各国出口或者援助抗疫物资,或应邀向各国派出中国专家。
  继续扩大对外开放,推动经济全球化向前。张蕴岭指出,疫情暴发前,我们主要捍卫的是全球化的基本体制不变。但是现在,全球化结构的调整成为必然趋势。我们要支持和推动这些改革调整,要把国际经济结构和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相结合起来,加快国内经济调整的步伐。张燕生认为,中国采取的基本對策仍是通过扩大对外开放成为新型经济全球化的推动者。第一,加深中国和日本、韩国之间的全方位、高层次、多元化合作。第二,加快推动中欧投资协定、中欧自贸协定、“一带一路”与欧亚互通战略对接。第三,加强和美国的合作。要合作不要对抗,要共同抗疫不要贸易战,要挂钩不要脱钩。贾庆国建议,利用中日韩共同抗疫的契机,加快中日韩自贸区建设进程。同时,加快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签署。曹远征还指出,要以抗疫为中心形成新的机制安排,以区域一体化的实际行动,有效应对全球经济衰退。
其他文献
毛泽东预言  一代战略家毛泽东,一生中在许多重大历史关头,高瞻远瞩,料事如神。他预言人物的命运,常常一语中的、一针见血;他预言重大事件的前景走势,常与历史的车轮神奇地契合;他的许多科学的预言早已被历史的发展所证实。本书记录了毛泽东自1910年起关于国内外政治、军事、人物的50条预言,史料翔实,角度独特,颇有新意。  吴江雄主编 红旗出版社 2000.9 定价:39.80元(上下册)    亲子天空
期刊
摘要:“十三五”时期以来,中国数字技术蓬勃发展加速了贸易数字化进程和新业态、新模式成长,以跨境电商为代表的数字化新外贸正在成为外贸业态创新中最具活力的部分和外贸增长的新引擎。本文梳理了数字化新外贸的相关概念及主要特征,研判了全球和中国数字化新外贸的发展趋势,并以阿里巴巴国际站为案例探讨中国数字化新外贸的实践。研究认为,后疫情时代,数字化新外贸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进一步凸显,将深刻影响未来全球贸易发展
期刊
摘要:中资企业对非洲的投资增长迅速,对非洲地区的包容性增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以埃塞俄比亚为例,分别从以企业为主体的视角和以成果及产品为主体的视角分析了中资企业在非投资影响当地包容性增长的具体路径。从以企业为主体的视角看,中资企业在非投资的影响路径包括较好地拉动当地就业,提高了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大幅提升当地人力资本的素质,通过培育供应商促进了当地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等提升了当地的经济增长能力,通过
期刊
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保护主义、民粹主义抬头,全球发展面临不确定性,科技创新加剧大国关系、全球产业竞争格局深度调整,科技“双刃剑”效应及社会影响日趋复杂,中美两国需要深入对话,其他发达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也希望能发出自己的声音。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国经中心)与美国彭博有限合伙企业紧密合作,于2019年11月21—22日在北京雁栖湖共同举办了2019“创新经济论坛”。“创新经济论坛”旨在打
期刊
摘要: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续蔓延,对世界经济造成广泛而深入的负面冲击,全球经济遭遇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主要经济领域方面,世界工业生产自金融危机以来首次负增长,货物贸易量额齐跌,国际金融市场跌宕起伏。主要经济体方面,美国、欧元区及日本经济大幅衰退,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大幅下滑。随着新冠疫苗接种计划在全球实施,疫情对经济的短期影响逐渐消退,全球经济活动有望全面恢
期刊
2020年6月1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以下简称“国经中心”)举办第129期“经济每月谈”,会议主题为“学习和解读‘两会’精神”。会议由国经中心常务副理事长张晓强主持。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经中心副理事长杨伟民,全国人大代表、国经中心副理事长韩永文,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发表演讲。  一、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形势与工作重点  杨伟民提出,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政协会议
期刊
摘要:科技创新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但也面临着发展瓶颈和一系列制度难题。本文以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企业为例,在北京市创新调查数据基础上,指出目前科技创新的问题表现在科技创新质量不高、企业创新活动不均衡以及企业创新应用性弱等方面。究其原因,企业创新活动的背后仍存在体制机制性因素。为此,应优化企业创新的制度环境,通过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提升企业家的创新意识,以财政和金融政策为企业的科技创新提供资金支
期刊
摘要:生活美容服务业在服务消费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影响居民生活幸福感的重要产业,然而长期以来缺乏对该行业的关注与研究。随着国民收入水平提升,传统生活美容服务业发生了多方面的重大变化,呈现出消费需求多元化,行业细分程度提升,从业者教育投入持续增加等发展趋势。在网络与数字时代,数字技术和在线平台也通过营销线上化、交易平台化、管理数字化和设备智能化等路径有力推动着美容服务业的转型升级。当前,生活美容服务
期刊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产生两波冲击,第一波主要冲击中国经济;全球大流行后,对欧美主要发达经济体形成第二波冲击。疫情不仅从需求和供给两端冲击中国和世界经济,而且带来全球生产体系停摆,要素流动阻断,产业链和供应链断裂,经济活动休克,全球经济将大概率陷入衰退,并对中国经济形成负反馈影响。我国应利用好两波冲击的时间差,将应对疫情的短期政策调整为中期的一揽子方案,政策重心也要从复工复产等供给端为主转向促进扩大国
期刊
摘要:本文以长三角金南翼——环杭州湾区域为例,对标旧金山湾、纽约湾和东京湾三大湾区的区域一体化发展演进规律,以发展水平、一体化程度、开放联系、生态环境、政府作用等为关键表征,分析影响和制约区域高质量一体化的主要因素与障碍。作为长三角一体化的核心组成部分,环杭州湾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路径的关键,是要对标国际先进区域一体化,把产业创新摆在突出位置,加快补齐交通网络、创新网络和生态建设的短板并改善不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