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单位,也是最特殊的小社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意即“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这是古代士大夫提出的治国必先治家的处世之道。古往今来,治国与治家,官风与家风,总是彼此映衬、紧密相连的。家风淳,官风正;家风浊,官风污。虽不能一概而论,却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一位官员的官风不错,家风却很糟,他的官风必然要大打折扣。后院起火,养出纨绔子弟,乃至声色犬马之徒,而自己还能留下清官之名,恐怕也是少见的。
治国与治家,重在修身。其身不修,何以“齐家”、从政?“政者,正也”,己身不正,何以为政?现在我们赋予修身以新的涵义,这就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解决好理想、信念的问题。理想、信念是灵魂,是方向、是动力。一个人的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信念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领导干部修身,就要从这个立身之本做起,一刻也不能忘记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切不可把它当作为自己和家庭谋私利的工具。一个良好的家风,也是领导干部以身作则潜心从政中共生的。
齐家治国,舍小家为大家,毛泽东是我们的楷模。身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的一家,为了中国革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全国刚刚解放,美帝国主义就在朝鲜燃起熊熊战火,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毛泽东毅然支持儿子毛岸英入朝参战。后来,毛泽东听到毛岸英牺牲的消息时,他老人家的眼圈湿了,却没有流泪。过了许久,只发出一声叹息:“谁叫他是毛泽东的儿子!”
治家必须从严。群众通过观察领导干部亲属在社会上的言行举止,进一步审视领导干部的形象。有些领导干部及其配偶对孩子宠爱有加,想方设法甚至不择手段为子女留下丰厚家产。民族英雄林则徐不给子孙留钱财,却留下两句话:“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子女无才无德,纵有万贯家财,也会被挥霍一空,甚至招来祸害;子女有才有德,又何须家长操心费神。经验证明,严是爱,宠是害。高明的长辈,是把优秀的思想品德和良好作风留给子女。这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安徽合肥包拯墓碑刻有家训告诫子孙:“后世子孙仕官有犯滥者,生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之孙。仰琪刑石,竖于堂屋东壁。”包拯后代包绶“生平清苦守节,廉白是务,遣外声利,罕有伦比。”四十八岁那年,赴任谭州通判,在路途上病故。打开他的箱子,“除诰轴、著述外,曾无毫发所积为日后计者。”人们只好把他随身携带的墨砚、印鉴、碗罐等,置于棺木中埋葬。
革命先烈方志敏曾说:“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生活的地方。”共产党人惟有如此,才能真正做到“国计已推肝胆许,家财不为子孙谋”,也才能够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党的优秀儿子、湖南省委副书记郑培民也是治家的榜样。他对子女说:“与其我们留给你们财富,不如给你们留下创造财富的能力。”这就是郑培民对子女的教育,他的家训朴实无华。
莫让亲情遮望眼。重亲情,讲感情,乃是人之常情。可是,有的领导者却因为把亲情放错了位置,以至于害人害己。云南省原省长李嘉廷身陷囹圄之时还说:“我这一切都是为了儿子,无论坦白交待问题,还是检举揭发他人,都是为了儿子李勃。”事实上最终给儿子带来的是牢狱。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的儿子马克骄横无度,狂傲自大,从小惹事生非,是有名的“花花公子”。而夫人对读书不行、经商无才的马克却十分宠爱。她从首相高位退出后,面对儿子的种种行径,强硬的面颊上流下了伤心的泪水。2004年3月,马克卷入赤道几内亚未遂军事政变阴谋中而被“软禁”,风烛残年的撒切尔亲赴南非,与律师商讨如何使马克避免被引渡到赤道几内亚受审的命运,出钱为“爱子”支付昂贵的诉讼费用。在政坛上辉煌一生的撒切尔夫人,竟成为“能治国而难治家”的典型。
“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能否处理好亲情与党性原则的关系,历来是考验官员廉洁与否的一面镜子。对领导干部而言,防止以人情、亲情、私情蒙蔽理智和良知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根本。共产党人是重亲情的。毛泽东同志曾提出:“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这些原则,为共产党人的亲情观作出了最好的诠释。
治国的同时把家庭治理好,最根本的还是要加强学习和党性修养,自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崇德素养,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还应到两个地方去看一看:一是常到贫困地区看一看,老百姓有的连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下岗工人靠微薄的低保金度日,生活何其艰难;二是到监狱去看一看,看看那些领导干部在位时,与别人比官位,与大款明星比收入,比豪宅,比潇洒,导致腐败犯罪后的铁窗生涯。看到这一切,就会珍惜现在已经拥有的,就会保持清醒的头脑,好好想一想“知足者贫贱亦乐,不知足者富贵亦忧”的哲理,知足、知责、兢兢业业去工作,去奉献,处理好济世爱民之情和家庭亲情的关系,成为名副其实的人民公仆。
治国与治家,重在修身。其身不修,何以“齐家”、从政?“政者,正也”,己身不正,何以为政?现在我们赋予修身以新的涵义,这就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解决好理想、信念的问题。理想、信念是灵魂,是方向、是动力。一个人的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信念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领导干部修身,就要从这个立身之本做起,一刻也不能忘记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切不可把它当作为自己和家庭谋私利的工具。一个良好的家风,也是领导干部以身作则潜心从政中共生的。
齐家治国,舍小家为大家,毛泽东是我们的楷模。身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的一家,为了中国革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全国刚刚解放,美帝国主义就在朝鲜燃起熊熊战火,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毛泽东毅然支持儿子毛岸英入朝参战。后来,毛泽东听到毛岸英牺牲的消息时,他老人家的眼圈湿了,却没有流泪。过了许久,只发出一声叹息:“谁叫他是毛泽东的儿子!”
治家必须从严。群众通过观察领导干部亲属在社会上的言行举止,进一步审视领导干部的形象。有些领导干部及其配偶对孩子宠爱有加,想方设法甚至不择手段为子女留下丰厚家产。民族英雄林则徐不给子孙留钱财,却留下两句话:“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子女无才无德,纵有万贯家财,也会被挥霍一空,甚至招来祸害;子女有才有德,又何须家长操心费神。经验证明,严是爱,宠是害。高明的长辈,是把优秀的思想品德和良好作风留给子女。这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安徽合肥包拯墓碑刻有家训告诫子孙:“后世子孙仕官有犯滥者,生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之孙。仰琪刑石,竖于堂屋东壁。”包拯后代包绶“生平清苦守节,廉白是务,遣外声利,罕有伦比。”四十八岁那年,赴任谭州通判,在路途上病故。打开他的箱子,“除诰轴、著述外,曾无毫发所积为日后计者。”人们只好把他随身携带的墨砚、印鉴、碗罐等,置于棺木中埋葬。
革命先烈方志敏曾说:“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生活的地方。”共产党人惟有如此,才能真正做到“国计已推肝胆许,家财不为子孙谋”,也才能够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党的优秀儿子、湖南省委副书记郑培民也是治家的榜样。他对子女说:“与其我们留给你们财富,不如给你们留下创造财富的能力。”这就是郑培民对子女的教育,他的家训朴实无华。
莫让亲情遮望眼。重亲情,讲感情,乃是人之常情。可是,有的领导者却因为把亲情放错了位置,以至于害人害己。云南省原省长李嘉廷身陷囹圄之时还说:“我这一切都是为了儿子,无论坦白交待问题,还是检举揭发他人,都是为了儿子李勃。”事实上最终给儿子带来的是牢狱。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的儿子马克骄横无度,狂傲自大,从小惹事生非,是有名的“花花公子”。而夫人对读书不行、经商无才的马克却十分宠爱。她从首相高位退出后,面对儿子的种种行径,强硬的面颊上流下了伤心的泪水。2004年3月,马克卷入赤道几内亚未遂军事政变阴谋中而被“软禁”,风烛残年的撒切尔亲赴南非,与律师商讨如何使马克避免被引渡到赤道几内亚受审的命运,出钱为“爱子”支付昂贵的诉讼费用。在政坛上辉煌一生的撒切尔夫人,竟成为“能治国而难治家”的典型。
“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能否处理好亲情与党性原则的关系,历来是考验官员廉洁与否的一面镜子。对领导干部而言,防止以人情、亲情、私情蒙蔽理智和良知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根本。共产党人是重亲情的。毛泽东同志曾提出:“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这些原则,为共产党人的亲情观作出了最好的诠释。
治国的同时把家庭治理好,最根本的还是要加强学习和党性修养,自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崇德素养,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还应到两个地方去看一看:一是常到贫困地区看一看,老百姓有的连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下岗工人靠微薄的低保金度日,生活何其艰难;二是到监狱去看一看,看看那些领导干部在位时,与别人比官位,与大款明星比收入,比豪宅,比潇洒,导致腐败犯罪后的铁窗生涯。看到这一切,就会珍惜现在已经拥有的,就会保持清醒的头脑,好好想一想“知足者贫贱亦乐,不知足者富贵亦忧”的哲理,知足、知责、兢兢业业去工作,去奉献,处理好济世爱民之情和家庭亲情的关系,成为名副其实的人民公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