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女性被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半边天”,社会现实对女性的要求也很高,但女性在接受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方面却受到多方面的制约。本文拟从经济角度探讨影响女性高等教育的经济因素,并提出提高女性高等教育参与度的措施。
关键词:女性;高等教育;性别差异
女性是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半边天”,是生产、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在职场上,还是在商界里,抑或在家庭中,人们对女性的期待和要求都很高,从“中国女人是水泥做的”这句网络上走红的调侃就可以看出,当今社会对女性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出得厅堂,入得厨房”的标准,而是需要女性在各个方面都有良好的发挥。但在受教育方面,女性受教育的机会却比男性小得多,所受到的教育程度也有很大的差异。如果说在义务教育阶段,这种差异尚且不是十分明显的话,那么在高等教育阶段,这种性别的不平等已经足以令人深思了。导致高等教育性别差异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可以从多个角度阐释,本文拟从经济角度,探讨影响女性高等教育的因素。
一、社会经济环境因素对女性高等教育的影响
(一)高等教育总体投入不足
经济的发展必然影响和制约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发展。我国的经济还不是十分发达,国家各级财政对高等教育也不可能做到全面,因此,高等教育中很大一部分投入都不能由国家财政承担,这在一方面导致高等教育整体发展规模不够强大,另一方面也导致很多优秀的女性生源不能走入大学的殿堂,或者即便上了大学,也要经常担忧学费、生活费的问题,从而不能继续追求硕士、博士学位。总之,高等教育总体投入不足,不但减少了女性享有高等教育的机会,而且限制了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水平。
(二) 投入到女性群体的教育投资较少
在有限的高等教育投资中,女性相对于男性来说得到的资源也比较少。根据鹿立的研究,从1952年至1990年,我国只有40%的初等教育投资、35%的中等教育投资和27%的高等教育投资用于女性,可见女性获得的教育投资随着教育等级的提高而逐渐减少,而随着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开始的大学扩招和高校学费上涨,女性群体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又被进一步缩减,尤其是在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中,考虑到较大的经济压力,女生经常被排除在大学校门之外。
(三)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女性高等教育地区差异性较大
我国经济发展存在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和一线城市中,经济条件好,教育投资力度大,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能享受到先进的教育教学设备、良好的师资队伍和优质的教学质量,社会和家长对学习的关注度也较高,因此学生总体的成绩水平较高,在高考中占一定的优势;相比较而言,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尤其是偏远山区,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受到辍学的威胁,加上教育资源的匮乏、师资力量的缺失,总体教学水平偏低,所以能够达到高等学校录取分数线的学生比例较低,在这部分生源中,能坚持到参加高考的女学生比例就更低,获得高校录取资格的有限女生当中,还有部分女学生因为高额的学费和生活费而不能上学,更因为辍学打工能为家庭带来经济收入,造成享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成本进一步增高,因此,高等教育阶段城乡入学机会的客观差异是制约女性,尤其是农村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家庭经济因素对女性高等教育的影响
除了因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导致女性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相比男性较少之外,家庭经济条件也是影响女性能否接受高等教育、以及能够接受什么程度的高等教育的重要原因。如果家庭经济困难,先失学或辍学的往往是女孩。家庭是教育支出的最重要承担者,特别是高校日益增加的高额收费制度,进一步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对经济条件有限的家庭来说,家长因此可能会放弃对女孩的培养,从而导致某些有潜力而家庭困难的女孩被拒之于高等学府的门外,即使能上大学,来自这些家庭的女孩也可能更多的选择师范学校和收费相对较低的专业学习,这种情况在全国欠发达地区,尤其是一些较为贫困的农村地区表现得尤其突出。
三、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提高女性高等教育水平的措施
(一)加大女性高等教育投资力度
女性高等教育的水平和规模,对社会文明进步和经济发展水平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女性高等教育本质上促使女性不断学习知识,追求真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独立和不断完善的人格勇敢地走向社会,积极参与竞争,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与男性做出同样的贡献。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更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将自己视为社会的一员,并积极融入社会大潮中。高学历女性就业天地广阔,相对固定的收入和地位使他们在人群中显得沉着、自信,对社会文明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从经济发展看,大批高学历女性走向社会,积极服务国家建设,广泛参与经济社会生活,不断增强参政意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可低估。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女性高等教育的投资十分有限,虽然有的高校提供了一些奖学金和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等方面的政策,但这些措施中并没有针对女性的特殊照顾政策,相反,在申请这些方面的名额时,由于种种原因,女性往往不具竞争力。因此,只有进一步加大高等教育的投资,尤其是倾向女性的投资,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女性获得高等教育的比例。
(二)摒弃专业选择上的偏见
研究表明,在电气工程、电子科学、机械类、工业工程中,女生的比例少得可怜,有时甚至一个班都没有一个女生;而法学、英语、公共管理等专业中,女生却比男生有着更大的优势,女生所学专业大多集中在经济学、文学、法学等所谓的女性传统学科,在工学、农学、机械类等学科中,女生所占比例明显偏低。女生所学得专业又会限制其社会参与所需的能力、条件和资格,使女性试图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改变社会地位的过程变得异常艰辛。因此,有学者指出“在高等教育专业方面的性别隔离是妇女平等参与发展的重大障碍”。所以,只有摈弃专业选择上对女性的偏见,扩大女性在专业选择上的空间,才能使女性更多地参与到高等教育中。
(三)消除就业市场的偏见
毕业生就业问题不容忽视,而女大学生的巍业形势却更为严峻。许多用人单位不愿意接纳女大学生,甚至有些单位的招聘广告上明确标明“只限男性”。即便一些单位没有此标识,但在实际招聘中仍然优先聘用男性,特别是在建筑、机械等理工类领域,女性更是彻底被拒之门外。即使是语言、文学等偏文科的专业中,女性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也说与弱势群体,笔者曾多次见证过,对于同样的工作岗位,用人单位倾向于录用成绩较差的男生,也不选择各方面表现优异的女生。如果努力学习的最终结果是毕业即失业,那么对于很多女性来说,高等教育就成了鸡肋,而对承担主要高等教育成本的家长也是一种莫大的伤害。因此,必须消除就业市场上的性别偏见,让女性拥有与男性同样的机会,她们才能创造更多的社会和经济价值。
制约女性享有高等教育的原因有很多,经济方面存在很多种、很复杂的因素,阻碍女性享受高等教育,限制女性的专业选择,束缚女性追求更高学历。因此,我们应该采取各种措施,使女性在高等教育方面享受到真正的男女平等,从而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发挥她们的巨大作用。(作者单位:北华大学外语学院)
参考文献:
[1] 顾明远,梁中义.妇女教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
[2] 陈仲常等.中国教育机会性别均等与教育结果性别差异分析[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2).
[3] 马万华.发展与参与:女性高等教育中的问题[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2001 ( 3 ).
关键词:女性;高等教育;性别差异
女性是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半边天”,是生产、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在职场上,还是在商界里,抑或在家庭中,人们对女性的期待和要求都很高,从“中国女人是水泥做的”这句网络上走红的调侃就可以看出,当今社会对女性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出得厅堂,入得厨房”的标准,而是需要女性在各个方面都有良好的发挥。但在受教育方面,女性受教育的机会却比男性小得多,所受到的教育程度也有很大的差异。如果说在义务教育阶段,这种差异尚且不是十分明显的话,那么在高等教育阶段,这种性别的不平等已经足以令人深思了。导致高等教育性别差异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可以从多个角度阐释,本文拟从经济角度,探讨影响女性高等教育的因素。
一、社会经济环境因素对女性高等教育的影响
(一)高等教育总体投入不足
经济的发展必然影响和制约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发展。我国的经济还不是十分发达,国家各级财政对高等教育也不可能做到全面,因此,高等教育中很大一部分投入都不能由国家财政承担,这在一方面导致高等教育整体发展规模不够强大,另一方面也导致很多优秀的女性生源不能走入大学的殿堂,或者即便上了大学,也要经常担忧学费、生活费的问题,从而不能继续追求硕士、博士学位。总之,高等教育总体投入不足,不但减少了女性享有高等教育的机会,而且限制了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水平。
(二) 投入到女性群体的教育投资较少
在有限的高等教育投资中,女性相对于男性来说得到的资源也比较少。根据鹿立的研究,从1952年至1990年,我国只有40%的初等教育投资、35%的中等教育投资和27%的高等教育投资用于女性,可见女性获得的教育投资随着教育等级的提高而逐渐减少,而随着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开始的大学扩招和高校学费上涨,女性群体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又被进一步缩减,尤其是在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中,考虑到较大的经济压力,女生经常被排除在大学校门之外。
(三)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女性高等教育地区差异性较大
我国经济发展存在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和一线城市中,经济条件好,教育投资力度大,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能享受到先进的教育教学设备、良好的师资队伍和优质的教学质量,社会和家长对学习的关注度也较高,因此学生总体的成绩水平较高,在高考中占一定的优势;相比较而言,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尤其是偏远山区,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受到辍学的威胁,加上教育资源的匮乏、师资力量的缺失,总体教学水平偏低,所以能够达到高等学校录取分数线的学生比例较低,在这部分生源中,能坚持到参加高考的女学生比例就更低,获得高校录取资格的有限女生当中,还有部分女学生因为高额的学费和生活费而不能上学,更因为辍学打工能为家庭带来经济收入,造成享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成本进一步增高,因此,高等教育阶段城乡入学机会的客观差异是制约女性,尤其是农村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家庭经济因素对女性高等教育的影响
除了因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导致女性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相比男性较少之外,家庭经济条件也是影响女性能否接受高等教育、以及能够接受什么程度的高等教育的重要原因。如果家庭经济困难,先失学或辍学的往往是女孩。家庭是教育支出的最重要承担者,特别是高校日益增加的高额收费制度,进一步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对经济条件有限的家庭来说,家长因此可能会放弃对女孩的培养,从而导致某些有潜力而家庭困难的女孩被拒之于高等学府的门外,即使能上大学,来自这些家庭的女孩也可能更多的选择师范学校和收费相对较低的专业学习,这种情况在全国欠发达地区,尤其是一些较为贫困的农村地区表现得尤其突出。
三、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提高女性高等教育水平的措施
(一)加大女性高等教育投资力度
女性高等教育的水平和规模,对社会文明进步和经济发展水平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女性高等教育本质上促使女性不断学习知识,追求真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独立和不断完善的人格勇敢地走向社会,积极参与竞争,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与男性做出同样的贡献。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更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将自己视为社会的一员,并积极融入社会大潮中。高学历女性就业天地广阔,相对固定的收入和地位使他们在人群中显得沉着、自信,对社会文明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从经济发展看,大批高学历女性走向社会,积极服务国家建设,广泛参与经济社会生活,不断增强参政意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可低估。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女性高等教育的投资十分有限,虽然有的高校提供了一些奖学金和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等方面的政策,但这些措施中并没有针对女性的特殊照顾政策,相反,在申请这些方面的名额时,由于种种原因,女性往往不具竞争力。因此,只有进一步加大高等教育的投资,尤其是倾向女性的投资,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女性获得高等教育的比例。
(二)摒弃专业选择上的偏见
研究表明,在电气工程、电子科学、机械类、工业工程中,女生的比例少得可怜,有时甚至一个班都没有一个女生;而法学、英语、公共管理等专业中,女生却比男生有着更大的优势,女生所学专业大多集中在经济学、文学、法学等所谓的女性传统学科,在工学、农学、机械类等学科中,女生所占比例明显偏低。女生所学得专业又会限制其社会参与所需的能力、条件和资格,使女性试图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改变社会地位的过程变得异常艰辛。因此,有学者指出“在高等教育专业方面的性别隔离是妇女平等参与发展的重大障碍”。所以,只有摈弃专业选择上对女性的偏见,扩大女性在专业选择上的空间,才能使女性更多地参与到高等教育中。
(三)消除就业市场的偏见
毕业生就业问题不容忽视,而女大学生的巍业形势却更为严峻。许多用人单位不愿意接纳女大学生,甚至有些单位的招聘广告上明确标明“只限男性”。即便一些单位没有此标识,但在实际招聘中仍然优先聘用男性,特别是在建筑、机械等理工类领域,女性更是彻底被拒之门外。即使是语言、文学等偏文科的专业中,女性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也说与弱势群体,笔者曾多次见证过,对于同样的工作岗位,用人单位倾向于录用成绩较差的男生,也不选择各方面表现优异的女生。如果努力学习的最终结果是毕业即失业,那么对于很多女性来说,高等教育就成了鸡肋,而对承担主要高等教育成本的家长也是一种莫大的伤害。因此,必须消除就业市场上的性别偏见,让女性拥有与男性同样的机会,她们才能创造更多的社会和经济价值。
制约女性享有高等教育的原因有很多,经济方面存在很多种、很复杂的因素,阻碍女性享受高等教育,限制女性的专业选择,束缚女性追求更高学历。因此,我们应该采取各种措施,使女性在高等教育方面享受到真正的男女平等,从而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发挥她们的巨大作用。(作者单位:北华大学外语学院)
参考文献:
[1] 顾明远,梁中义.妇女教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
[2] 陈仲常等.中国教育机会性别均等与教育结果性别差异分析[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2).
[3] 马万华.发展与参与:女性高等教育中的问题[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2001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