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7岁,恰如风华正茂的青年。自世纪之初诞生于上海黄浦江畔,上海合作组织走过一段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和平稳定能力不断增强、发展动能不断涌现、影响力不断提升,迈入蓬勃发展新阶段。
17载风雨同舟,上合组织走出了一条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之路。
初夏6月,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将在中国海滨城市青岛举行。弘扬“上海精神”、总结成功经验、共同规划未来、推动扩员后的上合组织加强新老成员问的合作,青岛峰会必将成为上合组织发展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续写这一新型区域组织的新篇章。
一种精神——不忘初心,筑牢上合组织发展壮大根基
时钟回拨至2001年6月15日,上海香格里拉大酒店。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元首在这里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欧亚大陆一个新的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在这里诞生。
宣言这样写道:“上海五国”进程中形成的以“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为基本内容的“上海精神”,是本地区国家几年来合作中积累的宝贵财富,应继续发扬光大,使之成為新世纪‘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之间相互关系的准则。
“‘上海精神’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符合当今时代发展大势和地区需要,体现了成员国和各国人民的共同诉求。”塔吉克斯坦科学院国际局局长卡里耶娃·法兰吉斯说。
17年来,以平等互信为基础,以互利共赢为原则,以对话协商为手段,以共同发展为目标,上合组织坚定不移推进成员国各领域合作发展。
“上海精神”是组织发展的力量源泉,代表当今国际关系发展大方向——
上合组织成立15周年之际,习近平主席在塔什干峰会发表讲话指出:“上海精神”具有超越时代和地域的生命力和价值,为所有致力于睦邻友好和共同繁荣的国家提供了有益借鉴,也为国际社会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实践注入了强大动力。
“上合组织超越意识形态,摒弃‘冷战’理念,创造性提出‘上海精神’,为国际社会探索新型安全观和新型区域合作模式提供了崭新思路。”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孙壮志说。
“上海精神”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同,显现出时代魅力。目前,上合组织已吸纳阿富汗、白俄罗斯、伊朗、蒙古国4个观察员国,以及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柬埔寨、尼泊尔、土耳其和斯里兰卡6个对话伙伴,并与联合国、独联体、东盟等组织建立了合作关系。
“上海精神”是团结协作的行动指南,成为指引未来的思想基础——
17年来,各成员国以“上海精神”为引领,不断拓宽各领域务实合作,走出了一条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之路。
一组数据具有说服力:2001年,中国与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间贸易额只有12l亿美元。2013年至2017年,中国从上合组织成员国进口商品累计超过3400亿美元,中国企业对地区国家直接投资累计近150亿美元。
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实业家委员会、银行联合体等合作组织机制纷纷涌现,一批能源、交通、电信等基础设施领域项目也在建设之中……
“上海精神”是文明互鉴的路径遵循,为不同文化交流树立典范——
2018年5月14日,北京上合组织秘书处。印度青年钢琴家尼基尔·萨达尼亚为来宾演奏宝莱坞电影主题曲改编曲目。
这是上合组织“九个美妙乐章”系列钢琴音乐会的第八场演出。这一系列音乐会旨在深化成员国人民友谊,每场演出由上合组织成员国的一位钢琴家完成。
艺术节、音乐节、青年节、教育周……上合组织多次举办丰富多彩的人文交流活动。“上合组织相当重视发展人文合作,这是上合组织为凝聚成员国人民所做的工作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上合组织秘书长阿利莫夫说。
一种力量——顺应潮流,促进地区和平稳定繁荣发展
2017年6月15日,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国旗在北京上合组织秘书处冉冉升起,上合组织完成了自成立以来的首次扩员。
成员国面积超过欧亚大陆60%、人口占世界近一半、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20%以上。印巴两国的加入不仅使上合组织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地区合作组织,也为上合组织合作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市场和新动力。
“毫无疑问,上合组织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欧亚地区的总体局势。”阿利莫夫说。
17年前,国际政治、经济秩序面临深刻调整,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分裂主义“三股势力”成为地区安全稳定的头号敌人。地区国家全面提升互信、开展互利合作、共同应对挑战的愿望日益迫切,上合组织由此应运而生。
17年来,上合组织成员国签署上百份重要合作文件,建立了多层次、多领域的沟通协商机制,形成政治、经济、安全、人文、对外交往、机制建设六大领域合作齐头并进的新局面。
一个个重要节点,勾勒出上合组织不平凡的“成长史”——
2002年,圣彼得堡峰会。六国元首签署《上海合作组织宪章》等文件,为上合组织的机制化和法律化建设奠定基础。
2004年,塔什干峰会。会议正式启动上合组织地区反恐怖机构,标志着上合组织正式结束初创阶段,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时期。
2007年,比什凯克峰会。六国元首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长期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等文件,把成员国人民“世代友好、永保和平”的思想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
2012年,北京峰会。六国元首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关于构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地区的宣言》等文件。
2015年,乌法峰会。六国元首批准《上海合作组织至2025年发展战略》,峰会还通过了启动印度、巴基斯坦加入程序决议,接纳白俄罗斯为该组织观察员国,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柬埔寨、尼泊尔为对话伙伴国。 一个个合作成果,标注出上合组织脚踏实地的发展轨迹——
上合组织始终把打击“三股势力”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成员国在首次峰会上签署《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上海公约》,迄今已组织十多次“和平使命”联合反恐演习,为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发挥了巨大作用。
成员国先后签署《上合组织成员国多边经贸合作纲要》《上合组织成员国政府问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协定》等文件,在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贸易投资便利化、互联互通方面取得阶段性进展。
上合组织成员国在国际和地区问题上协调配合,积极参与解决阿富汗问题,为加快阿富汗重建进程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
国际社会评价,上合组织已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区域组织之一,为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上合组织是一个独特的平台,为区域一体化提供契机,并将在本地区乃至世界发挥不可或缺的影响力。”巴基斯坦全球和战略研究中心高级顾问詹朱阿说。
一种信念——历久弥坚,凝聚创造美好未来不竭动力
青山红瓦,碧海蓝天。站在青岛市区的信号山顶远眺,黄海之滨的旖旎风光一览无余。
从黄浦江畔到黄海之滨,上合组织17年发展成就,见证了成员国巩固团结协作、携手应对挑战、共同打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的光辉历程,为不同国家促进世界和平、稳定、繁榮带来深刻启迪。
新文明观奠定上合命运共同体的深厚底蕴——
2018年5月,海南三亚。上合组织成员国文化部长共同批准了《上合组织成员国政府间文化合作协定2018—2020年执行计划》,并表示将“尊重和保持文化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平共处,促进上合组织各国人民之间的深入交流,增进彼此理解,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承认各国文化传统、社会制度、价值观念、合作需求上的差异,尊重彼此的自主选择,使不同文明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和谐发展……上合组织成员国所覆盖的广袤地区是当今世界地缘文化成分最复杂的地区之一,各种文明如何和谐相处,上合组织给出答案。
“上合组织倡导的不同文明相处之道,与习近平主席所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一脉相承。”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所长谢尔盖·卢贾宁说。
新安全观塑造上合命运共同体的稳定环境——
2018年4月,上合组织成员国国防部长聚首北京,强调“加强本组织防务安全合作应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致力于为各国发展战略对接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支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公平的、稳定的多极世界格局”。
事实证明,上合组织倡导和实践新安全观,在安全合作领域取得丰硕成果,为地区国家的合作共赢创造了良好环境,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示范和样板。
这是一个鲜明例证:在中国跟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接壤地区,贸易红红火火,旅游迅速发展,城市欣欣向荣,边界两侧的居民成了好邻居、好伙伴,安全感明显加强。
新合作观夯实上合命运共同体的经济基础——
中亚班列从青岛出发,全程4500公里,约10天就可抵达哈萨克斯坦,并将货物运转到其他中亚国家。
上合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和对话伙伴多为“一带一路”沿线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加强“一带一路”倡议与这些国家发展战略对接,为上合组织务实合作开辟了新路径。
青岛,这座“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之城,将见证上合组织着眼未来发展的历史性时刻。
“随着中国努力推动‘一带一路’框架下上合组织成员国间经济合作,各国未来在‘一带一路’框架内经济合作水平更高,利益契合度更高,最终向着一个利益共同体的方向发展。”中国前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高玉生说。
浮山湾畔,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彩旗猎猎,白帆点点。正值芳华的上合组织即将从青岛扬帆起航,开启崭新的历史征程。
青岛进入“上合时间”
“海上有青岛,心中无红尘”。5月的山东青岛在迎来一年中最好时节的同时,也进入了“上合时间”。
6月初,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将在青岛举行。这是继2012年北京峰会后,上合组织再次回到它的诞生地中国,也是该组织扩员后的首次元首峰会。而青岛这座气候宜人、风景秀美的海滨城市正在做充分准备,来迎接这一主场外交的大事件。
节俭办会,推进城市建设
此次峰会坚持节俭办会原则,所有场馆均以原有建筑改造而成,设施规划设计提前考虑后续利用。例如,2008年在青岛举办的北京奥运会帆船比赛基地——奥帆基地就被改造成为上合峰会会议场馆。
而场馆的装修装饰,一些区域作了可拆装、可移动的设计,增加了空间的灵活性。同时,充分使用了可以循环利用的环保材料,会后根据需要可以拆装、重复利用。
此外,峰会期间文艺演出不请明星大腕,不搞奢华演出,减少演员人数。会议用车也是通过“企业赞助+社会租赁”等方式,实现了车辆零购置。这些措施都有效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在场馆建设的同时,青岛也在统筹推进城市建设。目前,青岛正对城市道路和水电气暖设施、地下管网等进行整修和更新。完善提升市政基础设施,消除城市运行安全隐患,也让青岛群众得到了更多实惠。
交通发达,助力扩大开放
2017年,青岛市与上合组织有关国家进出口贸易总额390.2亿元,占全市进出口贸易总额的6.4%,占山东省与上合组织有关国家进出口贸易总额的26%,青岛在上合组织国家的经贸合作中的作用不可小觑。
5月7日,青岛地区第3016列中亚班列从胶州的中铁集装箱青岛中心站驶出。再过10天,它将抵达此行目的地——哈萨克斯坦。全程4500公里,比起海运,班列的运行时间能节省约30天。每天都有源源不断的货物从这里出发,被运往中亚腹地。
截至目前,中铁集装箱青岛中心站已开通中亚班列、中欧班列、中韩快线、中蒙班列、东盟专线等5条国际班列。
如果说货运是青岛稳健跳动的脉搏,那么正在建造的胶东国际机场或许就是青岛的双翼。在建设现场,呈海星状的航站大楼初见雏形,轰轰隆隆的建造声和工人们忙碌的身影让这个蔚为壮观的建筑群显得颇有生机。
该机场的定位为面向日韩地区的区域门户机场、环渤海地区的国际航空货运枢纽机场。2019年机场转场运营后,将开通186条通航线路,胶州也将成为世界航空网络新的节点。不仅如此,高铁、地铁、城轨等地面交通也加速向胶州延伸,交通枢纽优势进一步凸显,也将助力青岛以世界眼光扩大对外对内开放,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可以料想,机场运营后,将为上合组织成员国往来中国的商旅提供更多选择。
陆空运输都在迅猛发展,海滨城市青岛的海运必然不会落后。去年正式投产运营的青岛邮轮母港是亚洲最大、设施最先进的专业邮轮服务平台。开港以来,已接待邮轮、客班轮1100多航次,旅客40多万人次,先后有7家邮轮公司在青岛开设母港航线,是我国成长速度最陕的邮轮港口之一。
17载风雨同舟,上合组织走出了一条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之路。
初夏6月,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将在中国海滨城市青岛举行。弘扬“上海精神”、总结成功经验、共同规划未来、推动扩员后的上合组织加强新老成员问的合作,青岛峰会必将成为上合组织发展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续写这一新型区域组织的新篇章。
一种精神——不忘初心,筑牢上合组织发展壮大根基
时钟回拨至2001年6月15日,上海香格里拉大酒店。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元首在这里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欧亚大陆一个新的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在这里诞生。
宣言这样写道:“上海五国”进程中形成的以“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为基本内容的“上海精神”,是本地区国家几年来合作中积累的宝贵财富,应继续发扬光大,使之成為新世纪‘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之间相互关系的准则。
“‘上海精神’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符合当今时代发展大势和地区需要,体现了成员国和各国人民的共同诉求。”塔吉克斯坦科学院国际局局长卡里耶娃·法兰吉斯说。
17年来,以平等互信为基础,以互利共赢为原则,以对话协商为手段,以共同发展为目标,上合组织坚定不移推进成员国各领域合作发展。
“上海精神”是组织发展的力量源泉,代表当今国际关系发展大方向——
上合组织成立15周年之际,习近平主席在塔什干峰会发表讲话指出:“上海精神”具有超越时代和地域的生命力和价值,为所有致力于睦邻友好和共同繁荣的国家提供了有益借鉴,也为国际社会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实践注入了强大动力。
“上合组织超越意识形态,摒弃‘冷战’理念,创造性提出‘上海精神’,为国际社会探索新型安全观和新型区域合作模式提供了崭新思路。”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孙壮志说。
“上海精神”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同,显现出时代魅力。目前,上合组织已吸纳阿富汗、白俄罗斯、伊朗、蒙古国4个观察员国,以及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柬埔寨、尼泊尔、土耳其和斯里兰卡6个对话伙伴,并与联合国、独联体、东盟等组织建立了合作关系。
“上海精神”是团结协作的行动指南,成为指引未来的思想基础——
17年来,各成员国以“上海精神”为引领,不断拓宽各领域务实合作,走出了一条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之路。
一组数据具有说服力:2001年,中国与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间贸易额只有12l亿美元。2013年至2017年,中国从上合组织成员国进口商品累计超过3400亿美元,中国企业对地区国家直接投资累计近150亿美元。
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实业家委员会、银行联合体等合作组织机制纷纷涌现,一批能源、交通、电信等基础设施领域项目也在建设之中……
“上海精神”是文明互鉴的路径遵循,为不同文化交流树立典范——
2018年5月14日,北京上合组织秘书处。印度青年钢琴家尼基尔·萨达尼亚为来宾演奏宝莱坞电影主题曲改编曲目。
这是上合组织“九个美妙乐章”系列钢琴音乐会的第八场演出。这一系列音乐会旨在深化成员国人民友谊,每场演出由上合组织成员国的一位钢琴家完成。
艺术节、音乐节、青年节、教育周……上合组织多次举办丰富多彩的人文交流活动。“上合组织相当重视发展人文合作,这是上合组织为凝聚成员国人民所做的工作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上合组织秘书长阿利莫夫说。
一种力量——顺应潮流,促进地区和平稳定繁荣发展
2017年6月15日,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国旗在北京上合组织秘书处冉冉升起,上合组织完成了自成立以来的首次扩员。
成员国面积超过欧亚大陆60%、人口占世界近一半、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20%以上。印巴两国的加入不仅使上合组织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地区合作组织,也为上合组织合作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市场和新动力。
“毫无疑问,上合组织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欧亚地区的总体局势。”阿利莫夫说。
17年前,国际政治、经济秩序面临深刻调整,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分裂主义“三股势力”成为地区安全稳定的头号敌人。地区国家全面提升互信、开展互利合作、共同应对挑战的愿望日益迫切,上合组织由此应运而生。
17年来,上合组织成员国签署上百份重要合作文件,建立了多层次、多领域的沟通协商机制,形成政治、经济、安全、人文、对外交往、机制建设六大领域合作齐头并进的新局面。
一个个重要节点,勾勒出上合组织不平凡的“成长史”——
2002年,圣彼得堡峰会。六国元首签署《上海合作组织宪章》等文件,为上合组织的机制化和法律化建设奠定基础。
2004年,塔什干峰会。会议正式启动上合组织地区反恐怖机构,标志着上合组织正式结束初创阶段,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时期。
2007年,比什凯克峰会。六国元首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长期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等文件,把成员国人民“世代友好、永保和平”的思想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
2012年,北京峰会。六国元首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关于构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地区的宣言》等文件。
2015年,乌法峰会。六国元首批准《上海合作组织至2025年发展战略》,峰会还通过了启动印度、巴基斯坦加入程序决议,接纳白俄罗斯为该组织观察员国,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柬埔寨、尼泊尔为对话伙伴国。 一个个合作成果,标注出上合组织脚踏实地的发展轨迹——
上合组织始终把打击“三股势力”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成员国在首次峰会上签署《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上海公约》,迄今已组织十多次“和平使命”联合反恐演习,为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发挥了巨大作用。
成员国先后签署《上合组织成员国多边经贸合作纲要》《上合组织成员国政府问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协定》等文件,在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贸易投资便利化、互联互通方面取得阶段性进展。
上合组织成员国在国际和地区问题上协调配合,积极参与解决阿富汗问题,为加快阿富汗重建进程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
国际社会评价,上合组织已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区域组织之一,为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上合组织是一个独特的平台,为区域一体化提供契机,并将在本地区乃至世界发挥不可或缺的影响力。”巴基斯坦全球和战略研究中心高级顾问詹朱阿说。
一种信念——历久弥坚,凝聚创造美好未来不竭动力
青山红瓦,碧海蓝天。站在青岛市区的信号山顶远眺,黄海之滨的旖旎风光一览无余。
从黄浦江畔到黄海之滨,上合组织17年发展成就,见证了成员国巩固团结协作、携手应对挑战、共同打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的光辉历程,为不同国家促进世界和平、稳定、繁榮带来深刻启迪。
新文明观奠定上合命运共同体的深厚底蕴——
2018年5月,海南三亚。上合组织成员国文化部长共同批准了《上合组织成员国政府间文化合作协定2018—2020年执行计划》,并表示将“尊重和保持文化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平共处,促进上合组织各国人民之间的深入交流,增进彼此理解,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承认各国文化传统、社会制度、价值观念、合作需求上的差异,尊重彼此的自主选择,使不同文明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和谐发展……上合组织成员国所覆盖的广袤地区是当今世界地缘文化成分最复杂的地区之一,各种文明如何和谐相处,上合组织给出答案。
“上合组织倡导的不同文明相处之道,与习近平主席所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一脉相承。”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所长谢尔盖·卢贾宁说。
新安全观塑造上合命运共同体的稳定环境——
2018年4月,上合组织成员国国防部长聚首北京,强调“加强本组织防务安全合作应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致力于为各国发展战略对接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支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公平的、稳定的多极世界格局”。
事实证明,上合组织倡导和实践新安全观,在安全合作领域取得丰硕成果,为地区国家的合作共赢创造了良好环境,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示范和样板。
这是一个鲜明例证:在中国跟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接壤地区,贸易红红火火,旅游迅速发展,城市欣欣向荣,边界两侧的居民成了好邻居、好伙伴,安全感明显加强。
新合作观夯实上合命运共同体的经济基础——
中亚班列从青岛出发,全程4500公里,约10天就可抵达哈萨克斯坦,并将货物运转到其他中亚国家。
上合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和对话伙伴多为“一带一路”沿线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加强“一带一路”倡议与这些国家发展战略对接,为上合组织务实合作开辟了新路径。
青岛,这座“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之城,将见证上合组织着眼未来发展的历史性时刻。
“随着中国努力推动‘一带一路’框架下上合组织成员国间经济合作,各国未来在‘一带一路’框架内经济合作水平更高,利益契合度更高,最终向着一个利益共同体的方向发展。”中国前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高玉生说。
浮山湾畔,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彩旗猎猎,白帆点点。正值芳华的上合组织即将从青岛扬帆起航,开启崭新的历史征程。
青岛进入“上合时间”
“海上有青岛,心中无红尘”。5月的山东青岛在迎来一年中最好时节的同时,也进入了“上合时间”。
6月初,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将在青岛举行。这是继2012年北京峰会后,上合组织再次回到它的诞生地中国,也是该组织扩员后的首次元首峰会。而青岛这座气候宜人、风景秀美的海滨城市正在做充分准备,来迎接这一主场外交的大事件。
节俭办会,推进城市建设
此次峰会坚持节俭办会原则,所有场馆均以原有建筑改造而成,设施规划设计提前考虑后续利用。例如,2008年在青岛举办的北京奥运会帆船比赛基地——奥帆基地就被改造成为上合峰会会议场馆。
而场馆的装修装饰,一些区域作了可拆装、可移动的设计,增加了空间的灵活性。同时,充分使用了可以循环利用的环保材料,会后根据需要可以拆装、重复利用。
此外,峰会期间文艺演出不请明星大腕,不搞奢华演出,减少演员人数。会议用车也是通过“企业赞助+社会租赁”等方式,实现了车辆零购置。这些措施都有效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在场馆建设的同时,青岛也在统筹推进城市建设。目前,青岛正对城市道路和水电气暖设施、地下管网等进行整修和更新。完善提升市政基础设施,消除城市运行安全隐患,也让青岛群众得到了更多实惠。
交通发达,助力扩大开放
2017年,青岛市与上合组织有关国家进出口贸易总额390.2亿元,占全市进出口贸易总额的6.4%,占山东省与上合组织有关国家进出口贸易总额的26%,青岛在上合组织国家的经贸合作中的作用不可小觑。
5月7日,青岛地区第3016列中亚班列从胶州的中铁集装箱青岛中心站驶出。再过10天,它将抵达此行目的地——哈萨克斯坦。全程4500公里,比起海运,班列的运行时间能节省约30天。每天都有源源不断的货物从这里出发,被运往中亚腹地。
截至目前,中铁集装箱青岛中心站已开通中亚班列、中欧班列、中韩快线、中蒙班列、东盟专线等5条国际班列。
如果说货运是青岛稳健跳动的脉搏,那么正在建造的胶东国际机场或许就是青岛的双翼。在建设现场,呈海星状的航站大楼初见雏形,轰轰隆隆的建造声和工人们忙碌的身影让这个蔚为壮观的建筑群显得颇有生机。
该机场的定位为面向日韩地区的区域门户机场、环渤海地区的国际航空货运枢纽机场。2019年机场转场运营后,将开通186条通航线路,胶州也将成为世界航空网络新的节点。不仅如此,高铁、地铁、城轨等地面交通也加速向胶州延伸,交通枢纽优势进一步凸显,也将助力青岛以世界眼光扩大对外对内开放,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可以料想,机场运营后,将为上合组织成员国往来中国的商旅提供更多选择。
陆空运输都在迅猛发展,海滨城市青岛的海运必然不会落后。去年正式投产运营的青岛邮轮母港是亚洲最大、设施最先进的专业邮轮服务平台。开港以来,已接待邮轮、客班轮1100多航次,旅客40多万人次,先后有7家邮轮公司在青岛开设母港航线,是我国成长速度最陕的邮轮港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