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高职音乐理论教师,要在课堂上一方面要给学生打下良好的专业知识基础,另一方面则应注重运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学是一个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因此教师自身素质直接影响到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教学中,教师自然应该拥有创新意识和素质,才能去引导和激发学生,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而音乐观察能力的培养则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职高生来自不同的乡镇学校,有些乡镇中学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没有开设音乐课,即使开设音乐课,也被语、数、外等学科占用,好点的也就是把音乐课上成单一的唱歌课。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教学设备简陋。许多农村中学的教学设备简陋到只有一台录音机。这样上音乐课就受到一定的限制,使音乐欣赏枯燥、单调,与现代教育的要求相差甚远。以上现象造成职高生音乐知识的缺乏,对音乐欣赏的兴趣减小,因而几乎谈不上音乐观察能力基础。
高职音乐专业教学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首先必须强调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在现实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清醒地认识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要有意识地多做案头工作,学会全方位地思考问题。只有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能使学生养成爱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一个稳固的基础。同时才能对客观声响进行一定的艺术概括、加工,并从中发现音乐所隐藏的表现性意味,从而使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正常的发挥。
时常有学生对学习和声有一种畏惧感,觉得枯燥、难学,这是笔者从教以来经常遇到的教学难题。通过几年的教学摸索,笔者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大量使用提问式、讨论式和自学辅导式,再加上一定量的课堂习作分析、演示,以及课外写作练习和键盘实践,同时采用回课法,让学生将课堂上讨论的问题带到课外进行整理。参阅有关资料,再根据个人的理解,在下一堂课内进行交流回答。
例如,随着音乐创作实践探索的不断深人与发展,终止和弦的稳定与不稳定观念在理论上有了大幅度的扩展乃至更新。随之而来的必然是对传统和声理论的冲击以及如何重新认识“传统和声”理论的问题:函待对“不稳定到稳定”、“不协和到协和”概念扩展化内涵给予新的解释。在大量的国内外当代音乐作品中,其终止和弦大多不协和之实际雄辩地告诉我们:传统意义上的“稳定”、“协和”概念早已发生了质的变化。所以,现代音乐理论首先要廓清的是对不协和音程、不协和和弦概念的重新理解间题。不协和音程及和弦的大量使用,是二十世纪和声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勋伯格在谈到二十世纪音乐的性质时说,现代音乐中的不协和音正是“不协和音的解放”。此话准确、形象地道出了“不协和”概念的扩展程度。这里的“解放”显然是在为“不协和”争得与传统的“协和”概念相平等的地位,并非仅仅是从音响的协和与否出发。正因为不协和与协和拥有了相同的比较基础,从而在展现各自的美学价值方面也有了可比性原则。
不協和音响的性质能否给人的心理以完满感,能否保持欣赏者心理活动之平衡。为了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看到自己的潜在能力获得成就感,在课堂上逐渐由“客人”变成“主人”,由“被动”变成“主动”,不断自觉地寻求各种方法提高学习效果,激发出创新精神来,笔者要求学生在了解和声发展历史的基础上,用发展的眼光认识不协和音程、不协和和弦的观念是在不断更新、发展、变化着的,我们应遵循客观事物无一不是在对立统一这一自然法则的约束下发展变化的。从宏观意义上讲,不协和终止和弦当具有不协和因素集于同一或单一和弦之中的特性。这就如同微观物质世界中的细胞,即便是矛盾的,它们也绝对地统一于某个相对“整体”之中,这也是运用“相对论”观念分析当代音乐作品的组合时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平衡美学原理是长期艺术实践的理论总结。这一美学理论在音乐艺术中可谓体现得相当完美了。作曲家对终止性和弦的创造性应用,除了力求符合现代美感需要而外,也在努力体现作品整体和声结构的完整性以及情感风格的完善方面,目的是想达到两者间的和谐统一。
总之,终止和弦观念的扩展是作曲家头脑创作意识的哲学观、艺术观之张扬,也是他们美学意识不断觉醒的体现。他们学会了用宏观的哲学思辨方法和审美眼光去审视整个艺术界乃至社会的方方面面之发展。站在文化与历史发展的高度上,深刻地反思着传统对于我们的影响,从而努力去挖掘新的审美潜能,以展示当代人新的审美心理及多样化的社会生活内容。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终止和弦本身的结构复杂化,以及它在当代音乐作品中的大量应用,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还不算长,对这些终止和声应用观念的扩展还是有限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所有这些都有待于在今后的创作中不断发展与完善。
通过以上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加快了教学进度,而且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观察能力,还能给学生带来创新思维模式。例如,有的学生创造性地运用图表法将和弦功能与典型的作品进行联系记忆,有的学生运用比较法记忆和声学知识等。通过分析,同学们发现:从使用意义上看,不协和终止和弦的使用完全符合“对立统一”的自然规律。我们没有理由不承认自然法则,同时,也找不到不能接受“不协和终止”的任何依据;其次,从表现意义上看,不协和终止和弦对全曲的调式、调性风格及结构,也同样起到了某些总结性“回顾”,只不过是“隐性的回归”而已。我们发现,不协和终止与协和终止相比,在整体平衡的体现方面,前者更具优势。毕竟我们是相信自己的耳朵对于美的判断,而不是多“戴”几条赶不上音乐创作实践的理论枷锁。另外,从结构意义上看,协和与不协和均统一于“主功能”这一稳定范畴之中。只不过有间接与直接的差异而已。在这些创新学习方法的帮助下,同学们不仅排除学习和声的畏难情绪。而且还越学越有兴趣,并促进了其文化学习。可以说,如果教师自身不具备创新能力,不具备打破传统教学方式的能力,就无法做到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高职音乐专业教学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首先必须强调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在现实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清醒地认识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要有意识地多做案头工作,学会全方位地思考问题。只有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能使学生养成爱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一个稳固的基础。同时才能对客观声响进行一定的艺术概括、加工,并从中发现音乐所隐藏的表现性意味,从而使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正常的发挥。
时常有学生对学习和声有一种畏惧感,觉得枯燥、难学,这是笔者从教以来经常遇到的教学难题。通过几年的教学摸索,笔者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大量使用提问式、讨论式和自学辅导式,再加上一定量的课堂习作分析、演示,以及课外写作练习和键盘实践,同时采用回课法,让学生将课堂上讨论的问题带到课外进行整理。参阅有关资料,再根据个人的理解,在下一堂课内进行交流回答。
例如,随着音乐创作实践探索的不断深人与发展,终止和弦的稳定与不稳定观念在理论上有了大幅度的扩展乃至更新。随之而来的必然是对传统和声理论的冲击以及如何重新认识“传统和声”理论的问题:函待对“不稳定到稳定”、“不协和到协和”概念扩展化内涵给予新的解释。在大量的国内外当代音乐作品中,其终止和弦大多不协和之实际雄辩地告诉我们:传统意义上的“稳定”、“协和”概念早已发生了质的变化。所以,现代音乐理论首先要廓清的是对不协和音程、不协和和弦概念的重新理解间题。不协和音程及和弦的大量使用,是二十世纪和声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勋伯格在谈到二十世纪音乐的性质时说,现代音乐中的不协和音正是“不协和音的解放”。此话准确、形象地道出了“不协和”概念的扩展程度。这里的“解放”显然是在为“不协和”争得与传统的“协和”概念相平等的地位,并非仅仅是从音响的协和与否出发。正因为不协和与协和拥有了相同的比较基础,从而在展现各自的美学价值方面也有了可比性原则。
不協和音响的性质能否给人的心理以完满感,能否保持欣赏者心理活动之平衡。为了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看到自己的潜在能力获得成就感,在课堂上逐渐由“客人”变成“主人”,由“被动”变成“主动”,不断自觉地寻求各种方法提高学习效果,激发出创新精神来,笔者要求学生在了解和声发展历史的基础上,用发展的眼光认识不协和音程、不协和和弦的观念是在不断更新、发展、变化着的,我们应遵循客观事物无一不是在对立统一这一自然法则的约束下发展变化的。从宏观意义上讲,不协和终止和弦当具有不协和因素集于同一或单一和弦之中的特性。这就如同微观物质世界中的细胞,即便是矛盾的,它们也绝对地统一于某个相对“整体”之中,这也是运用“相对论”观念分析当代音乐作品的组合时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平衡美学原理是长期艺术实践的理论总结。这一美学理论在音乐艺术中可谓体现得相当完美了。作曲家对终止性和弦的创造性应用,除了力求符合现代美感需要而外,也在努力体现作品整体和声结构的完整性以及情感风格的完善方面,目的是想达到两者间的和谐统一。
总之,终止和弦观念的扩展是作曲家头脑创作意识的哲学观、艺术观之张扬,也是他们美学意识不断觉醒的体现。他们学会了用宏观的哲学思辨方法和审美眼光去审视整个艺术界乃至社会的方方面面之发展。站在文化与历史发展的高度上,深刻地反思着传统对于我们的影响,从而努力去挖掘新的审美潜能,以展示当代人新的审美心理及多样化的社会生活内容。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终止和弦本身的结构复杂化,以及它在当代音乐作品中的大量应用,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还不算长,对这些终止和声应用观念的扩展还是有限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所有这些都有待于在今后的创作中不断发展与完善。
通过以上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加快了教学进度,而且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观察能力,还能给学生带来创新思维模式。例如,有的学生创造性地运用图表法将和弦功能与典型的作品进行联系记忆,有的学生运用比较法记忆和声学知识等。通过分析,同学们发现:从使用意义上看,不协和终止和弦的使用完全符合“对立统一”的自然规律。我们没有理由不承认自然法则,同时,也找不到不能接受“不协和终止”的任何依据;其次,从表现意义上看,不协和终止和弦对全曲的调式、调性风格及结构,也同样起到了某些总结性“回顾”,只不过是“隐性的回归”而已。我们发现,不协和终止与协和终止相比,在整体平衡的体现方面,前者更具优势。毕竟我们是相信自己的耳朵对于美的判断,而不是多“戴”几条赶不上音乐创作实践的理论枷锁。另外,从结构意义上看,协和与不协和均统一于“主功能”这一稳定范畴之中。只不过有间接与直接的差异而已。在这些创新学习方法的帮助下,同学们不仅排除学习和声的畏难情绪。而且还越学越有兴趣,并促进了其文化学习。可以说,如果教师自身不具备创新能力,不具备打破传统教学方式的能力,就无法做到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