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监督政府预算是人大法定职能。当前人大预算监督仍然存在效率不高、渠道不畅、成效不佳等短板,推行预算联网监督,与审计与监察部门协同,能够增强预算监督的时效性、有效性、准确性和代表参与监督的主动性,克服相关短板;要进一步提高预算监督水平,必须进一步健全联网制度,完善联网功能,拓展联网范围,加强联网队伍建设;还要建立人大与审计、监察会商机制,形成监督合力。
人大,代表人民监督政府。《预算法》明确规定:政府预算执行、调整必须报同级人大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人大履行法定监督权,依法审查、批准并监督预算执行,就是要替人民看好管好政府“钱袋子”,让政府财政清楚透明,给百姓一本“阳光”账。
一、当前预算监督存在的短板
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的指导意见》指出,人大对预算审查的重点必须由平衡状态、赤字规模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审核范围覆盖支出预算总量与结构、重点支出与重大投资项目、部门预算、财政转移支付、政府债务等,实现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审查和全过程监督。从目前人大预算监督的形式和手段看,做到全口径审查全过程监督,还存在诸多短板:
一是监督效率不够高。目前,许多地方财政预算监督仍然采取审查财政预算报告的传统形式,相关数据资料必须在财政部门整理形成报告之后送人大相关工作机构和相关代表,时间周期长,获得数据相对滞后;人大相关工作机构或者代表不能第一时间得到第一手数据,对报告数据有疑问也不能直接核对,对报告初审意见反馈财政修改又是一个时间过程,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工作被动,监督效率不高。
二是监督渠道不畅通。从目前情况看,预算监督通常是靠财政部门报送年度报告以及月份报表来掌握情况,人大能得到什么样的数据,完全取决于财政部门给什么样的数据。而且人大收到的财政年度报告、月份报表中各项支出都是以总量以及结构等大数,诸如重点支出方向、重大投资项目等具体支出项目大多数都没有细化,人大代表、相关审查工作机构无法全面了解预算真实情况。缺乏具体数据导致信息严重不对称,获取预算数据渠道不够畅通,“财政给什么、人大就批什么”的状况难以根本改变,人大要做好全口径监督也就无从谈起。
三是监督成效不明显。人大对政府预决算审查监督,主要在人代会、常委会期间。由于人大代表来自各个阶层和各个领域,文化素质和专业知识参差不齐,在短短几天会期里,读懂厚厚的预算报告都很难。特别是来自基层的代表,面对只体现总量和结构大数的年度预算报告很多代表都理解不全;如果对照全口径预算报告中大量数据和专业术语,更像看“天书”,更不用说提出意见建议。即使闭会期间,常委会组成人员由于结构要求,虽然文化素质较高但受专业知识限制,大多数组成人员对开展全口径预算监督中也难以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建议,预算监督作用也难以有效发挥。
二、推行预算联网拉齐监督短板
预算联网监督,就是通过互联网技术,将人大信息系统与政府预算系统端口对接,财政部门可以实现预算信息快速报送,人大审查工作机构、人大代表可以直接、随时查询到每个预算单位用款计划、明细以及每一笔实拨资金、直接支付资金、授权支付资金的具体使用情况;查询范围可以从一般公共预算资金、政府性基金预算资金扩大到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资金等预算法规定的全口径预算资金。联网监督能够实现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工作机构和政府预算、部门执行之间信息对称,扩大人大各专委、工委、代表、社会公众预算审查监督参与度,提高预算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增强预算监督的时效性。人大预算联网变纸质报表审查为随时、实时电子信息同步审阅,变预算执行后的事后被动监督为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的全过程灵活監督,变预算执行结果审查监督为多层次、多环节、全方位审查监督,变财政数据静态、固定时点监督为动静结合、随机随时审查监督,变被动发现问题监督为事前预警监督。预算联网监督可以实现每笔财政资金从预算计划、预算执行、预算调整及决算全过程动态监督,人大可以根据工作需要有选择、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预算审查监督。
(二)增强预算监督的有效性。联网监督可以实现每笔资金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调整及决算的全过程动态审查,人大工作机构、代表能够实时、详细地查阅和分析预算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存在问题,提出整改建议;政府及财政部门能够根据人大审查发现的问题,及时落实整改措施,堵塞漏洞,规范管理,提高理财水平;各预算单位预算执行情况置于人大监督之下,延伸了监督链条,预算使用部门会更加自觉合理、规范使用预算资金,预算资金使用合规性进一步增强。
(三)增强预算监督的准确性。预算联网后,相关数据直接对接到人大系统,人大想要什么数据,就可以查到什么数据,可以打破信息不对称。人大可以通过实时数据,监督预算做得是不是合理、上一年预算执行得好不好、效果怎么样、调整的次数多不多……为是否批准下一个预算提供依据。通过实时数据,可以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判断预算是否严格执行、政府及部门做了什么事、预算资金花了多少、有没有任性花钱、是否按时间节点完成等,精准监督政府及部门预算执行效果。
(四)增强代表参与的主动性。每年人大会议召开前几天,代表才能看到四本账。人代会公布“政府账本”由于浓缩了各领域的账目,报表内容比较粗泛、数据晦涩难懂,代表有时候根本看不过来,有的代表也看不懂,代表监督无从下手;部分代表反映,闭会期间财政预算监督缺乏正常渠道和绿色通道,常常出现代表有心监督,却无处监督的现象。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开通后,通过系统平台可以随时查看、了解预算使用数据,代表履职更加直观、更加方便。代表为了履职就不会只是当“举手代表或者按键代表”,能够提高代表主动性和参与度。
三、健全制度机制提高监督实效 依法监督政府预算,不仅有人大,还有审计、监察等。人大要加强与审计、监察联动,形成人大主导,人大常委会、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和广大代表依法监督,审计、监察部门积极配合,线上和线下监督相结合,提高监督实效。
人大要健全联网监督工作制度,完善联网监督分析通报反馈机制,促进联网监督日常查询、定期分析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及时将联网发现的问题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通报,持续跟踪问题整改情况,促使政府及有关部门依法规范预算管理。要明确职责分工,人大常委会工作机构和财政部门要建立用户权限、信息采集、使用记录、问题调查、跟踪反馈等规范规程,为闭会期间常委会、财经专委、各级代表开展预算监督提供制度支撑,人大能够依法开展监督,又不干预政府预算正常运行。
建立完善预算审查监督综合会商机制,由人大常委会召集,监察、审计部门要主动融入,人大常委会相关工作机构和审计、监察等共同会商,形成监督合力。预算联网系统要跟审计、监察部门联网,审计、监察部门可以通过系统平台,从预算申请、审批、支出全过程,全面了解每一笔预算支出拨付时间、拨付数额、拨到哪里、用做什么以及支出方式等预算执行情况,对联网监督发现的重大、特殊违规违法问题,审计部门可通过专题报告方式向人大通报,由人大跟踪监督整改落实情况;监察部门要将联网监督工作纳入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对预算执行情况、三公经费支出等进行日常监督,发挥预算审查监督问责功能。
人大依法开展预算监督,在监督内容、监督方式、发现问题处理的程序與方法等方面,必须遵从宪法和预算法、监督法等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审计监督重点在合规性监督,监察监督重点在财经纪律监督,做到正确监督、有效监督,敢于监督、善于监督,既不缺位也不越位。
四、完善联网功能做到精准监督
推行预算联网系统,健全联网监督制度机制,用“科技+制度”管好预算执行,是人大依法开展预算审查监督、提高预算执行绩效的重要途径。高效精准开展预算监督,必须继续完善以下工作:
(一)完善联网功能。要做好顶层设计,由国家层面统筹,统一标准、统一设计、统一开发,避免出现各地或者重复建设或者监督项目不一致。系统软件在设计上要能实现数据的自动上传和自动共享,避免出现人为决定数据上传的情况;要开发移动终端版本,方便人大代表随时监督,对不涉密内容逐步向社会公开,让各界参与监督。要提高联网监督智能化水平,在完善常规查询功能基础上开发预警功能,对指标偏离系统自动预警或提示,方便预算监督。
(二)拓展联网平台。要逐步将联网平台覆盖到国资、税务、社保等部门,使全口径预算收入、支出都纳入联网审查范围,做到一般公共、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本经营、社会保险基金“四本账本”全方位监督;加快向基层延伸,在省级已经全面运用、大多数设区市已经推行基础上,加快向县乡一级延伸,完善中央、省、市、县、乡“五级监督”预算体系,实现全方位监督。
(三)提高监督水平。重点要加强队伍建设,选调熟悉相关制度和业务的专业人员,抓好代表培训,提升查询、分析水平,推动联网监督工作。(作者单位:泉州市人大干部培训中心)
人大,代表人民监督政府。《预算法》明确规定:政府预算执行、调整必须报同级人大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人大履行法定监督权,依法审查、批准并监督预算执行,就是要替人民看好管好政府“钱袋子”,让政府财政清楚透明,给百姓一本“阳光”账。
一、当前预算监督存在的短板
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的指导意见》指出,人大对预算审查的重点必须由平衡状态、赤字规模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审核范围覆盖支出预算总量与结构、重点支出与重大投资项目、部门预算、财政转移支付、政府债务等,实现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审查和全过程监督。从目前人大预算监督的形式和手段看,做到全口径审查全过程监督,还存在诸多短板:
一是监督效率不够高。目前,许多地方财政预算监督仍然采取审查财政预算报告的传统形式,相关数据资料必须在财政部门整理形成报告之后送人大相关工作机构和相关代表,时间周期长,获得数据相对滞后;人大相关工作机构或者代表不能第一时间得到第一手数据,对报告数据有疑问也不能直接核对,对报告初审意见反馈财政修改又是一个时间过程,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工作被动,监督效率不高。
二是监督渠道不畅通。从目前情况看,预算监督通常是靠财政部门报送年度报告以及月份报表来掌握情况,人大能得到什么样的数据,完全取决于财政部门给什么样的数据。而且人大收到的财政年度报告、月份报表中各项支出都是以总量以及结构等大数,诸如重点支出方向、重大投资项目等具体支出项目大多数都没有细化,人大代表、相关审查工作机构无法全面了解预算真实情况。缺乏具体数据导致信息严重不对称,获取预算数据渠道不够畅通,“财政给什么、人大就批什么”的状况难以根本改变,人大要做好全口径监督也就无从谈起。
三是监督成效不明显。人大对政府预决算审查监督,主要在人代会、常委会期间。由于人大代表来自各个阶层和各个领域,文化素质和专业知识参差不齐,在短短几天会期里,读懂厚厚的预算报告都很难。特别是来自基层的代表,面对只体现总量和结构大数的年度预算报告很多代表都理解不全;如果对照全口径预算报告中大量数据和专业术语,更像看“天书”,更不用说提出意见建议。即使闭会期间,常委会组成人员由于结构要求,虽然文化素质较高但受专业知识限制,大多数组成人员对开展全口径预算监督中也难以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建议,预算监督作用也难以有效发挥。
二、推行预算联网拉齐监督短板
预算联网监督,就是通过互联网技术,将人大信息系统与政府预算系统端口对接,财政部门可以实现预算信息快速报送,人大审查工作机构、人大代表可以直接、随时查询到每个预算单位用款计划、明细以及每一笔实拨资金、直接支付资金、授权支付资金的具体使用情况;查询范围可以从一般公共预算资金、政府性基金预算资金扩大到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资金等预算法规定的全口径预算资金。联网监督能够实现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工作机构和政府预算、部门执行之间信息对称,扩大人大各专委、工委、代表、社会公众预算审查监督参与度,提高预算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增强预算监督的时效性。人大预算联网变纸质报表审查为随时、实时电子信息同步审阅,变预算执行后的事后被动监督为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的全过程灵活監督,变预算执行结果审查监督为多层次、多环节、全方位审查监督,变财政数据静态、固定时点监督为动静结合、随机随时审查监督,变被动发现问题监督为事前预警监督。预算联网监督可以实现每笔财政资金从预算计划、预算执行、预算调整及决算全过程动态监督,人大可以根据工作需要有选择、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预算审查监督。
(二)增强预算监督的有效性。联网监督可以实现每笔资金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调整及决算的全过程动态审查,人大工作机构、代表能够实时、详细地查阅和分析预算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存在问题,提出整改建议;政府及财政部门能够根据人大审查发现的问题,及时落实整改措施,堵塞漏洞,规范管理,提高理财水平;各预算单位预算执行情况置于人大监督之下,延伸了监督链条,预算使用部门会更加自觉合理、规范使用预算资金,预算资金使用合规性进一步增强。
(三)增强预算监督的准确性。预算联网后,相关数据直接对接到人大系统,人大想要什么数据,就可以查到什么数据,可以打破信息不对称。人大可以通过实时数据,监督预算做得是不是合理、上一年预算执行得好不好、效果怎么样、调整的次数多不多……为是否批准下一个预算提供依据。通过实时数据,可以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判断预算是否严格执行、政府及部门做了什么事、预算资金花了多少、有没有任性花钱、是否按时间节点完成等,精准监督政府及部门预算执行效果。
(四)增强代表参与的主动性。每年人大会议召开前几天,代表才能看到四本账。人代会公布“政府账本”由于浓缩了各领域的账目,报表内容比较粗泛、数据晦涩难懂,代表有时候根本看不过来,有的代表也看不懂,代表监督无从下手;部分代表反映,闭会期间财政预算监督缺乏正常渠道和绿色通道,常常出现代表有心监督,却无处监督的现象。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开通后,通过系统平台可以随时查看、了解预算使用数据,代表履职更加直观、更加方便。代表为了履职就不会只是当“举手代表或者按键代表”,能够提高代表主动性和参与度。
三、健全制度机制提高监督实效 依法监督政府预算,不仅有人大,还有审计、监察等。人大要加强与审计、监察联动,形成人大主导,人大常委会、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和广大代表依法监督,审计、监察部门积极配合,线上和线下监督相结合,提高监督实效。
人大要健全联网监督工作制度,完善联网监督分析通报反馈机制,促进联网监督日常查询、定期分析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及时将联网发现的问题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通报,持续跟踪问题整改情况,促使政府及有关部门依法规范预算管理。要明确职责分工,人大常委会工作机构和财政部门要建立用户权限、信息采集、使用记录、问题调查、跟踪反馈等规范规程,为闭会期间常委会、财经专委、各级代表开展预算监督提供制度支撑,人大能够依法开展监督,又不干预政府预算正常运行。
建立完善预算审查监督综合会商机制,由人大常委会召集,监察、审计部门要主动融入,人大常委会相关工作机构和审计、监察等共同会商,形成监督合力。预算联网系统要跟审计、监察部门联网,审计、监察部门可以通过系统平台,从预算申请、审批、支出全过程,全面了解每一笔预算支出拨付时间、拨付数额、拨到哪里、用做什么以及支出方式等预算执行情况,对联网监督发现的重大、特殊违规违法问题,审计部门可通过专题报告方式向人大通报,由人大跟踪监督整改落实情况;监察部门要将联网监督工作纳入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对预算执行情况、三公经费支出等进行日常监督,发挥预算审查监督问责功能。
人大依法开展预算监督,在监督内容、监督方式、发现问题处理的程序與方法等方面,必须遵从宪法和预算法、监督法等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审计监督重点在合规性监督,监察监督重点在财经纪律监督,做到正确监督、有效监督,敢于监督、善于监督,既不缺位也不越位。
四、完善联网功能做到精准监督
推行预算联网系统,健全联网监督制度机制,用“科技+制度”管好预算执行,是人大依法开展预算审查监督、提高预算执行绩效的重要途径。高效精准开展预算监督,必须继续完善以下工作:
(一)完善联网功能。要做好顶层设计,由国家层面统筹,统一标准、统一设计、统一开发,避免出现各地或者重复建设或者监督项目不一致。系统软件在设计上要能实现数据的自动上传和自动共享,避免出现人为决定数据上传的情况;要开发移动终端版本,方便人大代表随时监督,对不涉密内容逐步向社会公开,让各界参与监督。要提高联网监督智能化水平,在完善常规查询功能基础上开发预警功能,对指标偏离系统自动预警或提示,方便预算监督。
(二)拓展联网平台。要逐步将联网平台覆盖到国资、税务、社保等部门,使全口径预算收入、支出都纳入联网审查范围,做到一般公共、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本经营、社会保险基金“四本账本”全方位监督;加快向基层延伸,在省级已经全面运用、大多数设区市已经推行基础上,加快向县乡一级延伸,完善中央、省、市、县、乡“五级监督”预算体系,实现全方位监督。
(三)提高监督水平。重点要加强队伍建设,选调熟悉相关制度和业务的专业人员,抓好代表培训,提升查询、分析水平,推动联网监督工作。(作者单位:泉州市人大干部培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