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对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有新的需求,用人单位对管理人才的需求与毕业生实际能力有一定的差距,这就要求我们在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案中要有新的突破。延安大学管理学院在这一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教学体系构建
基金项目: 本文是陕西省教育厅2008年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经管类应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延安大学2007年《以服务地方为特色的应用型经管人才培养模式》项目成果。
一、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强调学生实践性、应用性和技术性能力的提高。在知识层面上,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综合知识,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过硬的应用性知识,这与理论研究型人才主要需要的是深厚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不同,也与职业技能型人才主要需要的应用性知识不同。因此,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知识构建上既要注意知识的广度,又要注意知识的深度。既要掌握职业岗位技能和技术业务操作性要求的知识,又要掌握完整、系统和科学性的专业知识体系,甚至包括专业知识之外的基本的管理、法律和人际关系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保证应用型人才的职业生涯持续发展能力。
在能力层面上,与理论研究型人才所主要要求的研究能力不同,本科应用型人才更强调的是复合能力,既要包括知识、技术、专业的实践应用能力,又包括构建应用知识进行技术创新的能力。实践能力和应用性的创新能力是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目标的主要内容,这种能力既不是单纯的研究创新能力,也不是简单的职业技能,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括以成熟的技术、专业规范为基础,形成某种职业岗位的职业技能、技艺和运用能力,还包括其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和技术的应用能力。
在素质层面上,与研究性人才所要求的创新创造思维素质不同,本科应用型人才应具有应用知识、技术、技能进行创业所需要的专业素质和开拓精神等综合素质,这种素质包括较高的专业素质,又包括一定的非专业素质的综合素质。应用型人才在进行专业技术开发和生产管理的过程中,其专业知识的运用、专业技能的发挥与个人的责任心、自信心、心理、身体等非专业素养关系十分密切。
二、用人单位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要求
延安大学管理学院始终坚持“主动参与、全面深入地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以融入地方经济、培养区域经济发展所需人才为己任。为了应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才提供与智力方面的支持。理论认为经济发展水平决定教育发展水平,即经济发展水平决定教育发展规模,经济结构决定教育结构;反之,就决定了办教育必需适合经济发展状况,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瞄准市场需求,否则就会被无情地淘汰。延安大学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更加紧密,更为直接。以地方产业结构决定人才需求结构,学校根据人才需求决定专业设置及其培养目标,根据培养目标、规格制定培养方案,按照方案培养出来的学生毕业后进入相关的产业结构中。但从实践调研中我们发现,用人单位对管理人才的需求与毕业生实际能力有一定的差距。通过调研究,从中得到一些重要的信息:
一是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学校要在具体工作中系统而切实的安排这项工作,应重视和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要从课堂教学方法、实验课程的开设、实践教学环节都制定计划并实施。二、进一步拓宽知识面,不但掌握本专业知识,对相关专业知识也要有一定的了解。三是加强对基本技能的训练。应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如财务管理知识的应用能力、应用文写作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四是加强学生沟通能力,不但有利于加强大学生团队协作意识,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更有利于大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之后对本职工作的顺利开展。五是加强对行业的了解,提高对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六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与敬业精神。现在的大学生独立生活与工作能力不容乐观,加之工商管理的基层工作,往往是个人施展才干的空间与工作压力成正比,这使学生心理上不适应。学校需要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培养吃苦耐劳、认真踏实、勤奋钻研的意志品格。七是应注重对学生社会文化的培养。大部分毕业生将在有着浓厚的区域文化与社会背景的企事业单位工作,为尽可能消除学生在专业实践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反差,应该在学生专业理论的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区域社会文化,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区域企事业的管理。
三、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教学体系构建
1、在课程教学体系的设计上突出应用性特色。
延安大学管理学院现有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四个本科专业。在课程体系模块中有公共必修课模块、专业必修课模块、专业选修课模块、能力扩展方向课模块、公共选修课模块的课程体系结构。在公共必修课模块中加强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与敬业精神。加强对计算机能力培养,除开设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外,增加计算机语言课,加上管理信息系统课的学习,使学生深入学习计算机信息流程与信息使用,结合管理的组织结构,拓展学生运用先进的管理工具进行管理的能力。专业必修课模块中包括学科基础课程与专业基础课程,使学生具有扎实专业基础理论功底。在专业选修课模块中,增加专业选课学分比例,按照方向模块来设置专业选修课,以培养学生专业应用技能,实现大专业与专业方向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能力扩展方向课模块中结合学生就业方向、考研与考公务员的情况,开设相关课程,以满足学生不同的需要。在公共选修课模块学习按《延安大学要科学分制公共选修课实施办法》执行,拓展学生专业知识面,加强跨专业、跨学科知识的培养,以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2、在实践教学体系上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
各个专业围绕实践教学环节构建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这形成管理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一是树立实践教学观念,做到从教学计划制订、课程安排、教学环节组织到实践经费的落实等各方面都要全面地体现实践性教学环节在整个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中的地位与作用。二是抓好理论性课程教学中的实验教学环节和专门的课程实验,发挥基础性实验教学在整个课程教学体系中对单项的实验能力的培养作用。专业实践能力的基础是单项的课程性实验或实验课程,对此类实验教学环节要按实验项目进行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单项的基础性的实验能力。利用全国大学生管理决策大赛,进一步提高跨专业的综合性实验教学、模拟体验式教学,使学生掌握的各种单项的知识与技能得以综合运用和提高。以后可进一步将模拟实践由单纯模拟经济环境到逐步模拟经济、社会、法律环境的全景式的模拟实习教学,锻炼与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跨专业的综合应用素质能力。三是规范与完善毕业论文和专业见习与实习教学环节。毕业论文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创新素质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要通过规范毕业论文选题、指导、评阅、答辩等各环节来使学生提高自己的知识运用能力和独立思考与创新的能力。专业见习与实习是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行业的最好机会,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陕北社会文化与企业,我们将实践教学活动主要安排在陕北地区,取得很好效果,使学生热爱上这片黄土地,增强了为老区服务的决心与信心。四是利用第三课堂,如在学院举办工商管理商务演讲比赛、市场调研报告会等,将素质拓展计划纳入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应用型人才所应具备的综合素质。 ■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教学体系构建
基金项目: 本文是陕西省教育厅2008年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经管类应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延安大学2007年《以服务地方为特色的应用型经管人才培养模式》项目成果。
一、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强调学生实践性、应用性和技术性能力的提高。在知识层面上,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综合知识,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过硬的应用性知识,这与理论研究型人才主要需要的是深厚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不同,也与职业技能型人才主要需要的应用性知识不同。因此,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知识构建上既要注意知识的广度,又要注意知识的深度。既要掌握职业岗位技能和技术业务操作性要求的知识,又要掌握完整、系统和科学性的专业知识体系,甚至包括专业知识之外的基本的管理、法律和人际关系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保证应用型人才的职业生涯持续发展能力。
在能力层面上,与理论研究型人才所主要要求的研究能力不同,本科应用型人才更强调的是复合能力,既要包括知识、技术、专业的实践应用能力,又包括构建应用知识进行技术创新的能力。实践能力和应用性的创新能力是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目标的主要内容,这种能力既不是单纯的研究创新能力,也不是简单的职业技能,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括以成熟的技术、专业规范为基础,形成某种职业岗位的职业技能、技艺和运用能力,还包括其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和技术的应用能力。
在素质层面上,与研究性人才所要求的创新创造思维素质不同,本科应用型人才应具有应用知识、技术、技能进行创业所需要的专业素质和开拓精神等综合素质,这种素质包括较高的专业素质,又包括一定的非专业素质的综合素质。应用型人才在进行专业技术开发和生产管理的过程中,其专业知识的运用、专业技能的发挥与个人的责任心、自信心、心理、身体等非专业素养关系十分密切。
二、用人单位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要求
延安大学管理学院始终坚持“主动参与、全面深入地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以融入地方经济、培养区域经济发展所需人才为己任。为了应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才提供与智力方面的支持。理论认为经济发展水平决定教育发展水平,即经济发展水平决定教育发展规模,经济结构决定教育结构;反之,就决定了办教育必需适合经济发展状况,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瞄准市场需求,否则就会被无情地淘汰。延安大学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更加紧密,更为直接。以地方产业结构决定人才需求结构,学校根据人才需求决定专业设置及其培养目标,根据培养目标、规格制定培养方案,按照方案培养出来的学生毕业后进入相关的产业结构中。但从实践调研中我们发现,用人单位对管理人才的需求与毕业生实际能力有一定的差距。通过调研究,从中得到一些重要的信息:
一是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学校要在具体工作中系统而切实的安排这项工作,应重视和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要从课堂教学方法、实验课程的开设、实践教学环节都制定计划并实施。二、进一步拓宽知识面,不但掌握本专业知识,对相关专业知识也要有一定的了解。三是加强对基本技能的训练。应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如财务管理知识的应用能力、应用文写作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四是加强学生沟通能力,不但有利于加强大学生团队协作意识,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更有利于大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之后对本职工作的顺利开展。五是加强对行业的了解,提高对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六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与敬业精神。现在的大学生独立生活与工作能力不容乐观,加之工商管理的基层工作,往往是个人施展才干的空间与工作压力成正比,这使学生心理上不适应。学校需要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培养吃苦耐劳、认真踏实、勤奋钻研的意志品格。七是应注重对学生社会文化的培养。大部分毕业生将在有着浓厚的区域文化与社会背景的企事业单位工作,为尽可能消除学生在专业实践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反差,应该在学生专业理论的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区域社会文化,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区域企事业的管理。
三、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教学体系构建
1、在课程教学体系的设计上突出应用性特色。
延安大学管理学院现有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四个本科专业。在课程体系模块中有公共必修课模块、专业必修课模块、专业选修课模块、能力扩展方向课模块、公共选修课模块的课程体系结构。在公共必修课模块中加强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与敬业精神。加强对计算机能力培养,除开设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外,增加计算机语言课,加上管理信息系统课的学习,使学生深入学习计算机信息流程与信息使用,结合管理的组织结构,拓展学生运用先进的管理工具进行管理的能力。专业必修课模块中包括学科基础课程与专业基础课程,使学生具有扎实专业基础理论功底。在专业选修课模块中,增加专业选课学分比例,按照方向模块来设置专业选修课,以培养学生专业应用技能,实现大专业与专业方向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能力扩展方向课模块中结合学生就业方向、考研与考公务员的情况,开设相关课程,以满足学生不同的需要。在公共选修课模块学习按《延安大学要科学分制公共选修课实施办法》执行,拓展学生专业知识面,加强跨专业、跨学科知识的培养,以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2、在实践教学体系上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
各个专业围绕实践教学环节构建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这形成管理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一是树立实践教学观念,做到从教学计划制订、课程安排、教学环节组织到实践经费的落实等各方面都要全面地体现实践性教学环节在整个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中的地位与作用。二是抓好理论性课程教学中的实验教学环节和专门的课程实验,发挥基础性实验教学在整个课程教学体系中对单项的实验能力的培养作用。专业实践能力的基础是单项的课程性实验或实验课程,对此类实验教学环节要按实验项目进行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单项的基础性的实验能力。利用全国大学生管理决策大赛,进一步提高跨专业的综合性实验教学、模拟体验式教学,使学生掌握的各种单项的知识与技能得以综合运用和提高。以后可进一步将模拟实践由单纯模拟经济环境到逐步模拟经济、社会、法律环境的全景式的模拟实习教学,锻炼与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跨专业的综合应用素质能力。三是规范与完善毕业论文和专业见习与实习教学环节。毕业论文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创新素质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要通过规范毕业论文选题、指导、评阅、答辩等各环节来使学生提高自己的知识运用能力和独立思考与创新的能力。专业见习与实习是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行业的最好机会,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陕北社会文化与企业,我们将实践教学活动主要安排在陕北地区,取得很好效果,使学生热爱上这片黄土地,增强了为老区服务的决心与信心。四是利用第三课堂,如在学院举办工商管理商务演讲比赛、市场调研报告会等,将素质拓展计划纳入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应用型人才所应具备的综合素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