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大众科学·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37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学生语文基础和思维能力都较弱,很多学生无法将有关知识点进行灵活联系和学习,进而自身的学习效率也不佳。思维导图是帮助学生不断发散思维,不断联系知识的学习思考方式,在小学阶段,将思维导图运用进语文课堂教学中,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并帮助教师提升教学效率,以下笔者分析思维导图的运用作用以及运用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思维导图;运用策略
  引言:
  小学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较为单一,多数学生都处于一种单一、单向的思维中。例如老师教给学生“萝卜”这一生词,很多学生只会想到“萝卜”两个字本身,并不会过多思考该词要如何造句,或者与萝卜有关的词汇都有哪些等等。该点一来受学生的词汇基础所影响,二来便是很多学生没有一定的发散思维。在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影响下,以思维导图开展语文教学受到了教师的关注,那么如何利用思維导图优化课堂,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便是教师需要重视的问题。
  1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思维导图的运用作用
  思维导图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作用在于两点。第一,帮助学生思考,第二,优化教学课堂。针对学生思维能力较弱的状况,以思维导图形式来为学生开展教学,能促使学生自发的联想一些有关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1]。例如带领学生学习生字“火”,教师可从火的反义词、造词、造句、拼音、作用等等出发,带领学生构建思维导图,强化学生对火的理解;在优化教学课堂方面,小学教育一直在探索有效、多样的教学方式来开展教学,以思维导图的特点来开展语文教育,也不失是新时代下的新型教学方式的探索,能促进语文教育的不断创新。
  2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思维导图的运用策略
  2.1以思维导图帮助学生识字
  小学阶段最为重要的就是学生对生字生词的记忆和理解,就一个生字生词来讲,学生不仅要记忆发音、字形、笔画、造词造句,还要对其运用和反义词等等进行记忆,任务量较大且多数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较为枯燥和单一[2]。思维导图的出现,教师便可带领学生在课上进行思维导图的制作,并适度结合小学学生兴趣之内的简笔画,以此改善传统的识字教学模式,让更多学生对识字认字产生兴趣,且能记忆更多的文字。例如带领学生学习“春夏秋冬”时,笔者就用了思维导图模式。笔者首先在黑板上写下春天,然后提示学生“春天有什么?”,学生回答的五花八门,说有春风、花、草、春雨等等,于是笔者在春天后面标出射线,将上述词汇写了上去,然后笔者又针对春风这个词,提问学生要如何造句,他们很快就能说出如:春天有春风,春风很舒服等短句。就这样笔者带领学生学习了很多生词,大家的学习效率明显提升。
  2.2以思维导图整理课文重点
  小学学生的理解力和记忆力有限,且很多学生也不能保障在课堂中完全认真,不错过教师每一个知识点。因此部分学生往往在课上所学的知识,在课后都有一定的遗忘状况,想要开展复习却不知从何做起,为学生的知识巩固带来了难度。为了改善该类状况,教师在课文教学中,可引导学生进行本节思维导图的整理和制作,由教师进行板书或PPT展示,由学生进行思维导图的抄录和理解,以此为学生后续复习提供资料[3]。例如在《绝句》教学中,笔者一边讲课一边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将其中作者、朝代归入诗词背景,将生字词、读音和译文归入诗文基础,将本文景色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归入诗词重点。笔者也鼓励学生进行了思维导图的抄写,这样在他们后续复习时,通过思维导图便能很清楚的明白本诗的重点内容。
  2.3以思维导图开展写作教学
  思维导图最大的优势便是其自身的发散性,该类性质在写作教学中能发挥出较大的优势,让学生从写作主题开展来拓展思维,最终形成写作框架,明白自己要写什么以及重点写什么。因此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从示范做起,逐步培养学生构建写作思维导图的习惯,让学生在后续无论何种主题的写作中,都能采用该种方式,帮助自己拓展写作思路。例如在“我的爸爸”写作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进行了思维导图的绘制。笔者首先画出外貌的分支,让学生思考自己爸爸的外貌特点并记录,然后画出性格的分支,让学生思考自己父亲是和蔼还是严肃等等,最后画出难忘的事情的分支,鼓励学生回忆父亲给自己的难忘回忆。这样一篇简单的文章内容和框架就出来了,于是笔者鼓励学生以此进行了写作,大家通过这个活动,也明白了以后写作文要怎么思考,怎么进行思维发散。
  结束语:
  结合以上,思维导图作为一类思考工具,与语文教育的结合能为教师开拓新的教学思路,帮助学生进行有关知识的拓展,逐步培养自身发散性思维,教师要能在授课中学会灵活运用,让学生也逐步培养出运用习惯,帮助自身更高效的进行学习。
  参考文献:
  [1]牟旋.学海无涯“图”作舟——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科学咨询,2017(17):113-114.
  [2]姚琪.嫁与春风还需媒——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好家长,2017,000(011):P.61-61.
  [3]刘秀杰.浅谈思维导图在小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科学中国人,2016(36):207-208.
其他文献
摘 要:德育是初中教育的主要内容,德育教育并不只是思想政治课程的内容和责任,应将德育教育贯穿于各个学科之中。而数学是初中教育的主要学科之一,同样肩负着德育教育的责任。因此,教师应注重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渗透德育,在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德育渗透;实践  一、在数学课堂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爱国主义教
期刊
不少高中生在诗词鉴赏方面非常薄弱,在考试当中往往十分严重。关键的原因在于没有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对诗歌本身也缺乏正确的认识和解题思路。得分低,往往提不起兴趣,提不起兴趣往往不想学,不想学又造成得分低,于是陷入这么一个死循环的泥潭之中。为了尽快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课题组在诗歌鉴赏方面,以诗歌题材的分类教学作为突破口,来去研究新的教学方法,已激发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也有利于语文成绩的提高。现以朗读诗歌的
期刊
摘 要: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现今应用较为广泛的音乐教学法,旨在通过唱歌、打拍子、表演等行为来培养学生乐感,同时提升学生的音乐的喜爱。但该教学法起源于西方,同时早期应用于幼儿音乐教学中,因此在我国高职音乐教育专业中尚未形成教学体系,很多教师并不能在教学中正确使用这种方法,且不重视该方法。对此本文将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的主要特征、在高职音乐教育专业中的教学作用与应用方式进行分析。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
期刊
摘 要:在社会物质文明以及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下,国家教育部门更关注一些偏远农村地区的教育发展状况,也加大了人才培养的力度。语文是一门非常基础的学科,通过接触和认识语文知识,小学生们便可以以此为媒介,更好地去了解周围的事物。老师在课堂上提出各种不同的问题,为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带来了帮助。因此,笔者根据自身的认识,对我国一些农村地区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现状展开分析,继而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小学英语教育改革,对教学提出新要求。教师必须主动提升教育认知,改革教育策略,围绕语感设计教学计划,实现教育改革目标。笔者针对具体开展措施分析。  关键词:小学英语;语感教学;重要性;培养策略  引言:  英语语感作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重要指标,教师需对其剖析,研究教学培养难点与具体路径。我国小学英语教育,长期处于“哑巴英语”教育环境下,即学生长期进行理论学习,英语试卷成绩非常突出,但学生缺乏
期刊
摘 要:在小学的高年级阶段,教师对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的主动性参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等有了更多重视。由于受到传统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性的发挥受到限制。应用互动课堂的模式,就能够促使学生在学习中更为主动的参与,互动的对象不仅是教师,也包括其他的学生等,在条件允许的状况下,可以借助电子书包或者其他的教学设备,实现人机互动、在线互动等等。基于此,本文对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的有效互动课堂
期刊
摘 要:“互联网+”时代下,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渗入人们的生活中,也推动着教育的深化改革。当下,传统教学思路的转变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刻思考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多媒体教育的模式、优点及弊端,结合国家“职教云”教学互动平台,讨论《首饰3D制版》课程与多媒体教育技术相结合的实践教学策略。  一、多媒体教育的主要概念及模式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
期刊
摘 要: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必然存在着一些弊端,因为时代在进步,教学方法应该得到及时的更新与发展。就传统教学方式来说,往往以老师的讲解为主,课堂互动也比较少,课堂氛围比较沉重。这种方法是不利于学生学习效率提高,这种方法也会使课堂很枯燥,让整个课堂的气氛沉闷,不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本文将着重叙述如何创新小学课堂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从根本上去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
期刊
摘 要:现代礼仪课程思政是在“大思政”格局下产生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新理念,探讨和研究现代礼仪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有利于我们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本文从“明大德、守公德、严师德”三个角度,阐释了现代礼仪课程思政的价值意义与生成路径,旨在为现代礼仪课程思政的进一步深化与践行提供行动指南。  关键词:现代礼仪;课程思政;价值;路径  总书记在全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研究美术教育对农村小学学生心理干预的方法,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倾听学生的声音,做到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并给予学生一定的支持与温暖,充分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从而让农村小学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  关键词:小学美术;学生心理;干预方法  正文:  农村小学生们心理还没有发育完全,且多以老人居住在一起,与家长相处时间较少,易会出现自卑、孤独、缺少安全感、偏执等心理,为了让农村小学学生具有良好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