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养学生探究实践、互助合作以及创新思维等方面的学习能力,是职高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目标和要求,也是衡量有效性教学活动效能的重要因素。笔者针对职高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学习能力较低这一实际,对职高数学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能力素养,实现职高数学教学活动效能的有效提升,进行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职高数学;有效性教学;教学方式;教学效能
教育学认为,有效性教学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有效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投入,取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实现预设教学目标的活动。“花最少的教学时间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益”是有效性教学的生动表现和核心理念。职高数学教学的对象是职高学生,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职高学生的配合和支持。但由于职高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学习能力不强,学习素养较低,致使职高数学教学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和要求。这就要求,职高数学教师要改变落后教学方式,树立以学生能力培养为重心的有效性教学理念,将知识教学为重点的传统教学转变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新型教学活动中,实现职高数学教学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切实提升教学活动的效能。
一、凸显主体能动特性,由单向性教学向互动性教学转变
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双边互动的教学过程。传统教学活动中,部分职高数学教师采用教师“一统课堂”的方面,凸显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组成为教学活动的“工具”,导致学生处于被动从属地位,学生主体能动性受到限制。职高数学教师要转变传统单向性的教学方式,建立师生互动双向性的教学模式,通过师生的双边互动,实现学生主体能动性的有效激发和教师教学主导性的有效展示。
如在教学“函数的单调性”知识内容时,教师改变传统“教师一讲到底”的强制灌输式教学方式,而是根据学生实际,发挥教学活动双边特性,设计了师生讨论的双边互动教学过程:
师:能不能说,由于x=1时,y=3;x=2时,y=5就说随着x的增大,函数值y也随着增大?
生:不能.应该对定义域内的每个自变量都成立
师:那我们在理解函数概念的时候要抓住什么关键词?
生:在定义域内的某个区间上,都有
师:回答的很好,反比例y=(x≠0)在(-∞,0)和(0,+∞)是减函数,能否说它整个定义域上是减函数?
生:不能!因为离开了定义域根本谈不上增减性.
师:继续考虑:我们能否说一个函数在x=5时是递增或递减的?为什么?
生:不能因为此时函数是一个数.
师:对!那么,如果函数y=f(x)在某个区间上是增函数或减函数,那么就说函数y=f(x)在这个区间上具有单调性,这个区间就叫做函数y=f(x)的单调区间。
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学活动双边互动特性得到展现,学生主体特性得到了有效展示,既激发了职高学生的内在能动性,又实现了教学活动有效开展。
二、发挥能力培养功效,由知识教学为主向能力培养为主转变
问题:已知梯形ABCD中,|AB|=2|DC|,M,N分别是DC、AB的中点,若AB=e1,AD=e2,用e1,e2表示DC、BC、MN。
上述问题是教师在“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一节教学时,所设置的一道数学问题案例。在该问题教学活动中,教师提供了学生进行问题探究分析的空间和时间,学生在学习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平面向量的坐标化以及运算法则活动中,结合“两个向量和与差的坐标分别等于这两个向量相应坐标的和与差。一个向量的坐标等于表示此向量的有向线段终点的坐标减去始点的坐标。实数与向量的积的坐标,等于用这个实数乘原来的向量相应的坐标。”等结论,找到了进行该问题解答的方法,学生解题过程如下: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将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借助于问题教学的能力培养功效,将新知教学与能力培养进行有效结合,实现学生问题解答的有效开展与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培养相融合,得到知识素养与能力素养的“同频共振”。
三、体现教学延续特性,由课堂教学向课外辅导延伸
传统教学活动中,部分职高教师在课堂45分钟时间内进行认真的教学活动,而在课堂之外做“甩手掌柜”,导致出现“45<0”的现象。究其原因在于,忽视了课堂教学的整体性,采用狭隘、片面的眼光,没有将课外教学作为课堂有效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影响和降低了课堂教学效能。这就要求,职高数学教师在做好课堂教学的同时,要将课外辅导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将课堂教学的触角向课外衍生,使学生在借助于教师的辅导,实现对课外问题的有效解答,巩固和提升职高学生的学习素养。
如在教学“不等式·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时,教师在学生巩固反馈练习基础上,向学生布置了“某实验室需购某种化工原料106千克,现在市场上该原料有两种包装,一种是每袋35千克,价格为140元;另一种是每袋24千克,价格为120元. 在满足需要的条件下,最少要花费多少元?”课外解答题,要求学生开展课外探究解答活动。学生在问题解答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得出解题过程,如下:
解:设购买包装为35千克和24千克袋数分别为x,y,则35x+24y≥106,所用钱数z=140x+120y,
当x=0时,y的取值可以分别为5,6,7…
当x=1时,y的取值可以分别为3,4,5…
当x=2时,y的取值可以分别为2,3,4…
当x=3时,y的取值可以分别为1,2,3…
当x=4时,y的取值可以分别为0,1,2…
选取(0,5),(1,3),(2,2),(3,1),(4,0)分别代入z=140x+120y可得z=600,500,520,540,560,故当x=1,y=3时花费最少,为500元。
值得注意的是,职高数学教师在学生课外问题探究解答后,要进行及时的指导和评讲,使学生能够对解题活动进行反思和改正,促进学生解答该类问题方法要领的掌握和学习素养的提升。
总之,以转变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为内容的课堂有效性教学,已经成为职高数学教学的关键和根本要求。职高数学教师在有效性教学活动中,要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改革现有课堂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效能的“双提升”。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阴市商业中等专业学校)
【关键词】职高数学;有效性教学;教学方式;教学效能
教育学认为,有效性教学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有效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投入,取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实现预设教学目标的活动。“花最少的教学时间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益”是有效性教学的生动表现和核心理念。职高数学教学的对象是职高学生,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职高学生的配合和支持。但由于职高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学习能力不强,学习素养较低,致使职高数学教学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和要求。这就要求,职高数学教师要改变落后教学方式,树立以学生能力培养为重心的有效性教学理念,将知识教学为重点的传统教学转变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新型教学活动中,实现职高数学教学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切实提升教学活动的效能。
一、凸显主体能动特性,由单向性教学向互动性教学转变
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双边互动的教学过程。传统教学活动中,部分职高数学教师采用教师“一统课堂”的方面,凸显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组成为教学活动的“工具”,导致学生处于被动从属地位,学生主体能动性受到限制。职高数学教师要转变传统单向性的教学方式,建立师生互动双向性的教学模式,通过师生的双边互动,实现学生主体能动性的有效激发和教师教学主导性的有效展示。
如在教学“函数的单调性”知识内容时,教师改变传统“教师一讲到底”的强制灌输式教学方式,而是根据学生实际,发挥教学活动双边特性,设计了师生讨论的双边互动教学过程:
师:能不能说,由于x=1时,y=3;x=2时,y=5就说随着x的增大,函数值y也随着增大?
生:不能.应该对定义域内的每个自变量都成立
师:那我们在理解函数概念的时候要抓住什么关键词?
生:在定义域内的某个区间上,都有
师:回答的很好,反比例y=(x≠0)在(-∞,0)和(0,+∞)是减函数,能否说它整个定义域上是减函数?
生:不能!因为离开了定义域根本谈不上增减性.
师:继续考虑:我们能否说一个函数在x=5时是递增或递减的?为什么?
生:不能因为此时函数是一个数.
师:对!那么,如果函数y=f(x)在某个区间上是增函数或减函数,那么就说函数y=f(x)在这个区间上具有单调性,这个区间就叫做函数y=f(x)的单调区间。
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学活动双边互动特性得到展现,学生主体特性得到了有效展示,既激发了职高学生的内在能动性,又实现了教学活动有效开展。
二、发挥能力培养功效,由知识教学为主向能力培养为主转变
问题:已知梯形ABCD中,|AB|=2|DC|,M,N分别是DC、AB的中点,若AB=e1,AD=e2,用e1,e2表示DC、BC、MN。
上述问题是教师在“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一节教学时,所设置的一道数学问题案例。在该问题教学活动中,教师提供了学生进行问题探究分析的空间和时间,学生在学习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平面向量的坐标化以及运算法则活动中,结合“两个向量和与差的坐标分别等于这两个向量相应坐标的和与差。一个向量的坐标等于表示此向量的有向线段终点的坐标减去始点的坐标。实数与向量的积的坐标,等于用这个实数乘原来的向量相应的坐标。”等结论,找到了进行该问题解答的方法,学生解题过程如下: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将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借助于问题教学的能力培养功效,将新知教学与能力培养进行有效结合,实现学生问题解答的有效开展与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培养相融合,得到知识素养与能力素养的“同频共振”。
三、体现教学延续特性,由课堂教学向课外辅导延伸
传统教学活动中,部分职高教师在课堂45分钟时间内进行认真的教学活动,而在课堂之外做“甩手掌柜”,导致出现“45<0”的现象。究其原因在于,忽视了课堂教学的整体性,采用狭隘、片面的眼光,没有将课外教学作为课堂有效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影响和降低了课堂教学效能。这就要求,职高数学教师在做好课堂教学的同时,要将课外辅导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将课堂教学的触角向课外衍生,使学生在借助于教师的辅导,实现对课外问题的有效解答,巩固和提升职高学生的学习素养。
如在教学“不等式·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时,教师在学生巩固反馈练习基础上,向学生布置了“某实验室需购某种化工原料106千克,现在市场上该原料有两种包装,一种是每袋35千克,价格为140元;另一种是每袋24千克,价格为120元. 在满足需要的条件下,最少要花费多少元?”课外解答题,要求学生开展课外探究解答活动。学生在问题解答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得出解题过程,如下:
解:设购买包装为35千克和24千克袋数分别为x,y,则35x+24y≥106,所用钱数z=140x+120y,
当x=0时,y的取值可以分别为5,6,7…
当x=1时,y的取值可以分别为3,4,5…
当x=2时,y的取值可以分别为2,3,4…
当x=3时,y的取值可以分别为1,2,3…
当x=4时,y的取值可以分别为0,1,2…
选取(0,5),(1,3),(2,2),(3,1),(4,0)分别代入z=140x+120y可得z=600,500,520,540,560,故当x=1,y=3时花费最少,为500元。
值得注意的是,职高数学教师在学生课外问题探究解答后,要进行及时的指导和评讲,使学生能够对解题活动进行反思和改正,促进学生解答该类问题方法要领的掌握和学习素养的提升。
总之,以转变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为内容的课堂有效性教学,已经成为职高数学教学的关键和根本要求。职高数学教师在有效性教学活动中,要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改革现有课堂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效能的“双提升”。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阴市商业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