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范文引路】
那声声的吆喝,仿佛来自天籁,竟使我常自梦里听闻。
从幼时起,散布于乡间的吆喝就声声不绝于耳,那吆喝或甜美、或粗犷,或悠长、或短促,或刚强、或柔和,有时似“大珠小珠落玉盘”,有时又“唱得红梅字字香”,竟不逊于通俗的、美声的以及民族的那些乐曲。
常听到的吆喝是收废品,多为拉架子车的小老头,和骑二八型加重自行車挂两个背篼的中年人。老头中气尚足,拉架子车在村里的土路上一步一挪,吆喝着:“收废品喽。”那个“喽”拖得老长,像要从村头带到村尾。中年人嘴里吆喝的是:“收酒瓶,收废品,收旧书旧报纸,收旧锅,收废铜烂铁。”这一长串悠长的吆喝叫完,中年人已经骑车走出数十步远。他的吆喝抑扬顿挫,声音有急有缓,有放有收,颇似歌曲的唱腔,宫商角徵羽几乎占全了。但他像是只关心吆喝之悦人耳,并不操心能否收到废品,直到身后传来村人的叫声“收废品的,转回来哟”,他才跳下自习行车,调转车头。
有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人,拉着辆很旧的架子车,上面放置一个粗壮的大陶罐,他这样吆喝着:“自家的黄酒哦,谁买黄酒呐。”老人隔十天半月就要到村里走一遭,不过,人们多喜欢喝散装的包谷酒,还有那些粮食酿的城固特曲,买黄酒的不多。老汉的白胡子像蓬野草胡乱生长,眼角还常有眼屎,看起来不怎么讲究,然而买过他黄酒的人并不在乎,听到吆喝常买上一些,他们单喜欢他黄酒的醇厚。
卖叮叮糖的货郎不吆喝,他把扁担平放在肩上,并不用手去扶,走几里路也不见扁担掉将下来——这是最让常年在田里劳动的农民佩服的。村人有的互开玩笑,也试着在挑尿桶或担其他啥的时候,学着把扁担平放于肩上,但走不出五步远。货郎虽未吆喝,却用腾出的手敲击两块小铁片,发出叮当的响声,算是另一种独特的吆喝。乡下老百姓生活器具坏了多不会扔掉,要等着小贩来修补,就有操着外地口音的年轻小伙,拖着长音喊叫:“钢筋锅换底吔。”他把“吔”字环绕着拖动,有点儿螺旋式上升的感觉。古人说“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我想他怕是要将这“钢筋锅换底”的吆喝声在树梢绕上半日的。
最有意思的当数村南头卖豆芽的。卖豆芽的平常在集市上摆摊,并不到村里叫卖,只有豆芽没卖完,他才用自行车带着背篓在村里卖:“豆芽子一块钱一斤,豆芽子一块钱一斤。”他的吆喝一句是一句,干脆利落,绝不拖泥带水。有时他也吆喝:“豆芽子五毛钱一斤。”母亲听到吆喝声,就说:“咦,今天的豆芽子没做好,集上不好卖,去,买二斤回来!”我就接过母亲给的一块钱,乐颠颠地跑出门。
我也是练过吆喝的。一年暑假,为了挣第二学期学费,我缠着父亲买了大塑料桶,让母亲打了豆浆,我骑三轮车出去卖。我下的决心很大,临出门了却扭扭捏捏不想动弹。母亲无奈,就骑车与我同去。走到镇上,我怎么也张不开嘴。
我对母亲说:“妈,我不敢叫,你给我帮下忙么。”
母亲直摇头,说:“这个事情我可没办法,你自己选的事要自己做!”
我无法,只得硬着头皮吆喝:“卖豆浆,卖豆浆哦。”我的声音极其微弱,像蚊子嗡嗡,一旁不远的母亲都没听清楚。母亲叹了口气,说:“像这样子吆喝,我看你这一大桶豆浆咋卖出去?”
我涨红了脸,眼一闭、心一横,鼓足了丹田气,终于从腔子里发出响亮的吆喝:“卖豆浆——”声音之大把我自己都吓了一跳。说也奇怪,第一声吆喝出了口,后面的吆喝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
不过,我的豆浆只卖了三天就歇菜——豆浆有点儿稀,砸了牌子,不好卖。我把几天的收入盘了盘,基本挣到了买塑料桶的钱。我长松了口气,再无卖豆浆的愿望,亦再未给自己创造吆喝的机会。
生活日新月异,时光也像杨树的叶子黄了绿、绿了黄。小商小贩们似乎不觉间都被组织起来,圈进了那些叫做农贸市场和诸如“集散地”一类的地方。现如今,已很难听到吆喝声了。偶尔能听闻一两回,也是扩音器录下来的声音,尽管仍是乡音,感觉已经异化。从桥头走过,卖水果杂货的排成一溜,喇叭声此起彼伏,“香蕉两块一斤”“苹果十块钱三斤”,这些沾满了“现代化”气息的吆喝声让我耳中灌满喧嚣和嘈杂,那种土色土香的味道没了,没了。
【方法点拨一】
摹音绘声,笔中含情
摹音绘声法,是指通过声音描写来逼真地反映事物特征的写作方法。摹音绘声,一般通过象声词或其他修辞方式刻画声音,如用“呼呼”形容风声,如用“蛙声像鼓点”的比喻来描写青蛙的声响。或者通过别的事物反映去表现声音,如写人用双手捂住耳朵,去表现声音的刺耳、嘈杂。例如,《我人生中的那一声吆喝》对于“吆喝”的描摹:“那吆喝或甜美、或粗犷,或悠长、或短促,或刚强、或柔和,有时似‘大珠小珠落玉盘’,有时又‘唱得红梅字字香’,竟不逊于通俗的、美声的以及民族的那些乐曲”,运用了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把“吆喝声”刻画得淋漓尽致。
在这样看似平常的“摹音绘声”中,将抒情的因素揉进叙述的字里行间,既不动声色又饱含感情的叙述方法,就是笔中含情法。本文运用这种方法,以难忘、怀念、愤慨、伤感等语调朴素自然地进行叙述来达到目的,起到了真挚感人的效果。
【小试牛刀一】
嘴里品尝着馒头的松软可口,无忧无虑地在热闹的小街上走着,远远便可听闻“卖猪肉,新鲜的猪肉”。还未看见,罗大伯又杀新猪了,菜刀沉重地下落,将肉与骨分离,深陷在菜板上——听到这儿,妈妈总会让我称三五斤猪肉。那如洪钟锣鼓一般的吆喝声,将街道震得发响,仿佛一个大锤将天地间砸开了一个裂缝,还似投下了一块巨石,激起了层层浪花。罗大伯露着个啤酒肚,脸上一般神情,动作却利落熟练,手一拿,便可知重量,一称,果然没错,“一斤三两,拿好咧!”走了好远,仍能听到震耳般的吆喝,响彻云霄
——长沙市怡雅中学袁成庆《消失的吆喝声》片段
【方法点拨二】
对比叙述,更见情深
对比叙述法,亦称对比叙写法,或称对比描写法。它是指将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进行对比叙述,以突出事物的特征,增强表达的效果,表现作者爱憎的写作方法。对比,可分为两种:横比,即正反或矛盾的两种事物进行对比,是通过各自不同的特点来说明问题,表现观点;纵比,即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或同一事物的前后变化进行对比,是通过事物的发展变化来说明问题,表现观点。如《我人生中的那一声吆喝》有不同的人不同的吆喝的对比,又有“我”与其他人吆喝的对比,也有我初次尝试“吆喝”前后态度、感受的对比,更有“吆喝声”的曾经和现在的状况的对比。几种对比,将作者对乡音的怀念难忘之情凸显得更为浓烈深刻。 运用对比叙述法,要善于选择对比的对象,善于确定对比的焦点,力求反映出对比事物之间的矛盾、差异,以揭示事物的内在本质和鲜明特征。
【小试牛刀二】
走在繁忙的商业街中,五彩的霓虹灯刺得人眼睛发痛,扬声器中尽是嘈杂,如一张磨砂纸在打磨着铁皮,引人不适。我多么想回到孩提时代,去感受那朴实的、真诚的,却再也没有的乡音啊!
就是这条街,它曾由石块砌成,走在上面一深一浅,两侧都是低矮的房屋,墙壁薄,但凡有什么路过,他们闹出的声音可谓尽收耳中。而我的童年,似有一路吆喝为我伴奏。
最常见的是收废品的和磨剪刀的。他们两样许是老城必备,几乎每个人至今都能哼出调调。“磨剪子嘞——戗菜刀——”字不多,却总被拖得好长,像是要把天上的星星给唤出来,几个转音回旋着,如被抽了一鞭子的陀螺不停地转,音调并不高,整体偏浑厚,又有些京剧的味道,一句话便能让人回味良久。收废品的则更有意思,词儿本就长,没有花里胡哨的广告,仅仅把废品名念一遍,就能将声音拖着走两条街,一路说还一路敲着象征性的铁器,清脆的金属感配上浓重的长沙口音,像是将糖与盐调和,竟产生了不错的味道。只可惜,对于这两种吆喝,我至今只闻其声未见其人,这实是人生一大遗憾。
最引我注意的是那卖唱片的大男孩。他身后拖着箱子,手抱一个大音响,那些古老的音乐便在其中循环播放,有时碰到热闹的,像是在湖面丢入一块巨石,爆出巨大的声响,溅起的水花落下,泛起涟漪,那是冲击耳膜后久转不去的余音。有时放些抒情乐,男孩便自己低声哼着,在极低点时突然打个圈儿,又低下去一个度,直到将嗓子唱哑,那声音如一朵泣血的玫瑰,不住地顫。一曲毕,众人蜂拥而至,争着领走唱片。
其实老长沙的乡音还有很多,米粒“砰”的爆炸声,炸臭豆腐时“滋滋”的声音,卖艺老人的二胡声……太多太多,构成了我们美好的回忆,将长沙装点得如梦一般。
还是那条街,只是吆喝声已不再,它们被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淘汰、抛弃,被扩音器所取代,一点点消失,直到只剩下一点回音荡漾在人们的心中,恐怕到下一代,连余音都不在了吧。的确,科技的发展带动了整个社会的进步,却也洗刷掉了人们心中那悠悠的乡音。
那来自远方的呼唤啊,我回首,它却已不再。
——长沙市怡雅中学 石可歆《乡音不再》
那声声的吆喝,仿佛来自天籁,竟使我常自梦里听闻。
从幼时起,散布于乡间的吆喝就声声不绝于耳,那吆喝或甜美、或粗犷,或悠长、或短促,或刚强、或柔和,有时似“大珠小珠落玉盘”,有时又“唱得红梅字字香”,竟不逊于通俗的、美声的以及民族的那些乐曲。
常听到的吆喝是收废品,多为拉架子车的小老头,和骑二八型加重自行車挂两个背篼的中年人。老头中气尚足,拉架子车在村里的土路上一步一挪,吆喝着:“收废品喽。”那个“喽”拖得老长,像要从村头带到村尾。中年人嘴里吆喝的是:“收酒瓶,收废品,收旧书旧报纸,收旧锅,收废铜烂铁。”这一长串悠长的吆喝叫完,中年人已经骑车走出数十步远。他的吆喝抑扬顿挫,声音有急有缓,有放有收,颇似歌曲的唱腔,宫商角徵羽几乎占全了。但他像是只关心吆喝之悦人耳,并不操心能否收到废品,直到身后传来村人的叫声“收废品的,转回来哟”,他才跳下自习行车,调转车头。
有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人,拉着辆很旧的架子车,上面放置一个粗壮的大陶罐,他这样吆喝着:“自家的黄酒哦,谁买黄酒呐。”老人隔十天半月就要到村里走一遭,不过,人们多喜欢喝散装的包谷酒,还有那些粮食酿的城固特曲,买黄酒的不多。老汉的白胡子像蓬野草胡乱生长,眼角还常有眼屎,看起来不怎么讲究,然而买过他黄酒的人并不在乎,听到吆喝常买上一些,他们单喜欢他黄酒的醇厚。
卖叮叮糖的货郎不吆喝,他把扁担平放在肩上,并不用手去扶,走几里路也不见扁担掉将下来——这是最让常年在田里劳动的农民佩服的。村人有的互开玩笑,也试着在挑尿桶或担其他啥的时候,学着把扁担平放于肩上,但走不出五步远。货郎虽未吆喝,却用腾出的手敲击两块小铁片,发出叮当的响声,算是另一种独特的吆喝。乡下老百姓生活器具坏了多不会扔掉,要等着小贩来修补,就有操着外地口音的年轻小伙,拖着长音喊叫:“钢筋锅换底吔。”他把“吔”字环绕着拖动,有点儿螺旋式上升的感觉。古人说“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我想他怕是要将这“钢筋锅换底”的吆喝声在树梢绕上半日的。
最有意思的当数村南头卖豆芽的。卖豆芽的平常在集市上摆摊,并不到村里叫卖,只有豆芽没卖完,他才用自行车带着背篓在村里卖:“豆芽子一块钱一斤,豆芽子一块钱一斤。”他的吆喝一句是一句,干脆利落,绝不拖泥带水。有时他也吆喝:“豆芽子五毛钱一斤。”母亲听到吆喝声,就说:“咦,今天的豆芽子没做好,集上不好卖,去,买二斤回来!”我就接过母亲给的一块钱,乐颠颠地跑出门。
我也是练过吆喝的。一年暑假,为了挣第二学期学费,我缠着父亲买了大塑料桶,让母亲打了豆浆,我骑三轮车出去卖。我下的决心很大,临出门了却扭扭捏捏不想动弹。母亲无奈,就骑车与我同去。走到镇上,我怎么也张不开嘴。
我对母亲说:“妈,我不敢叫,你给我帮下忙么。”
母亲直摇头,说:“这个事情我可没办法,你自己选的事要自己做!”
我无法,只得硬着头皮吆喝:“卖豆浆,卖豆浆哦。”我的声音极其微弱,像蚊子嗡嗡,一旁不远的母亲都没听清楚。母亲叹了口气,说:“像这样子吆喝,我看你这一大桶豆浆咋卖出去?”
我涨红了脸,眼一闭、心一横,鼓足了丹田气,终于从腔子里发出响亮的吆喝:“卖豆浆——”声音之大把我自己都吓了一跳。说也奇怪,第一声吆喝出了口,后面的吆喝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
不过,我的豆浆只卖了三天就歇菜——豆浆有点儿稀,砸了牌子,不好卖。我把几天的收入盘了盘,基本挣到了买塑料桶的钱。我长松了口气,再无卖豆浆的愿望,亦再未给自己创造吆喝的机会。
生活日新月异,时光也像杨树的叶子黄了绿、绿了黄。小商小贩们似乎不觉间都被组织起来,圈进了那些叫做农贸市场和诸如“集散地”一类的地方。现如今,已很难听到吆喝声了。偶尔能听闻一两回,也是扩音器录下来的声音,尽管仍是乡音,感觉已经异化。从桥头走过,卖水果杂货的排成一溜,喇叭声此起彼伏,“香蕉两块一斤”“苹果十块钱三斤”,这些沾满了“现代化”气息的吆喝声让我耳中灌满喧嚣和嘈杂,那种土色土香的味道没了,没了。
【方法点拨一】
摹音绘声,笔中含情
摹音绘声法,是指通过声音描写来逼真地反映事物特征的写作方法。摹音绘声,一般通过象声词或其他修辞方式刻画声音,如用“呼呼”形容风声,如用“蛙声像鼓点”的比喻来描写青蛙的声响。或者通过别的事物反映去表现声音,如写人用双手捂住耳朵,去表现声音的刺耳、嘈杂。例如,《我人生中的那一声吆喝》对于“吆喝”的描摹:“那吆喝或甜美、或粗犷,或悠长、或短促,或刚强、或柔和,有时似‘大珠小珠落玉盘’,有时又‘唱得红梅字字香’,竟不逊于通俗的、美声的以及民族的那些乐曲”,运用了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把“吆喝声”刻画得淋漓尽致。
在这样看似平常的“摹音绘声”中,将抒情的因素揉进叙述的字里行间,既不动声色又饱含感情的叙述方法,就是笔中含情法。本文运用这种方法,以难忘、怀念、愤慨、伤感等语调朴素自然地进行叙述来达到目的,起到了真挚感人的效果。
【小试牛刀一】
嘴里品尝着馒头的松软可口,无忧无虑地在热闹的小街上走着,远远便可听闻“卖猪肉,新鲜的猪肉”。还未看见,罗大伯又杀新猪了,菜刀沉重地下落,将肉与骨分离,深陷在菜板上——听到这儿,妈妈总会让我称三五斤猪肉。那如洪钟锣鼓一般的吆喝声,将街道震得发响,仿佛一个大锤将天地间砸开了一个裂缝,还似投下了一块巨石,激起了层层浪花。罗大伯露着个啤酒肚,脸上一般神情,动作却利落熟练,手一拿,便可知重量,一称,果然没错,“一斤三两,拿好咧!”走了好远,仍能听到震耳般的吆喝,响彻云霄
——长沙市怡雅中学袁成庆《消失的吆喝声》片段
【方法点拨二】
对比叙述,更见情深
对比叙述法,亦称对比叙写法,或称对比描写法。它是指将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进行对比叙述,以突出事物的特征,增强表达的效果,表现作者爱憎的写作方法。对比,可分为两种:横比,即正反或矛盾的两种事物进行对比,是通过各自不同的特点来说明问题,表现观点;纵比,即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或同一事物的前后变化进行对比,是通过事物的发展变化来说明问题,表现观点。如《我人生中的那一声吆喝》有不同的人不同的吆喝的对比,又有“我”与其他人吆喝的对比,也有我初次尝试“吆喝”前后态度、感受的对比,更有“吆喝声”的曾经和现在的状况的对比。几种对比,将作者对乡音的怀念难忘之情凸显得更为浓烈深刻。 运用对比叙述法,要善于选择对比的对象,善于确定对比的焦点,力求反映出对比事物之间的矛盾、差异,以揭示事物的内在本质和鲜明特征。
【小试牛刀二】
走在繁忙的商业街中,五彩的霓虹灯刺得人眼睛发痛,扬声器中尽是嘈杂,如一张磨砂纸在打磨着铁皮,引人不适。我多么想回到孩提时代,去感受那朴实的、真诚的,却再也没有的乡音啊!
就是这条街,它曾由石块砌成,走在上面一深一浅,两侧都是低矮的房屋,墙壁薄,但凡有什么路过,他们闹出的声音可谓尽收耳中。而我的童年,似有一路吆喝为我伴奏。
最常见的是收废品的和磨剪刀的。他们两样许是老城必备,几乎每个人至今都能哼出调调。“磨剪子嘞——戗菜刀——”字不多,却总被拖得好长,像是要把天上的星星给唤出来,几个转音回旋着,如被抽了一鞭子的陀螺不停地转,音调并不高,整体偏浑厚,又有些京剧的味道,一句话便能让人回味良久。收废品的则更有意思,词儿本就长,没有花里胡哨的广告,仅仅把废品名念一遍,就能将声音拖着走两条街,一路说还一路敲着象征性的铁器,清脆的金属感配上浓重的长沙口音,像是将糖与盐调和,竟产生了不错的味道。只可惜,对于这两种吆喝,我至今只闻其声未见其人,这实是人生一大遗憾。
最引我注意的是那卖唱片的大男孩。他身后拖着箱子,手抱一个大音响,那些古老的音乐便在其中循环播放,有时碰到热闹的,像是在湖面丢入一块巨石,爆出巨大的声响,溅起的水花落下,泛起涟漪,那是冲击耳膜后久转不去的余音。有时放些抒情乐,男孩便自己低声哼着,在极低点时突然打个圈儿,又低下去一个度,直到将嗓子唱哑,那声音如一朵泣血的玫瑰,不住地顫。一曲毕,众人蜂拥而至,争着领走唱片。
其实老长沙的乡音还有很多,米粒“砰”的爆炸声,炸臭豆腐时“滋滋”的声音,卖艺老人的二胡声……太多太多,构成了我们美好的回忆,将长沙装点得如梦一般。
还是那条街,只是吆喝声已不再,它们被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淘汰、抛弃,被扩音器所取代,一点点消失,直到只剩下一点回音荡漾在人们的心中,恐怕到下一代,连余音都不在了吧。的确,科技的发展带动了整个社会的进步,却也洗刷掉了人们心中那悠悠的乡音。
那来自远方的呼唤啊,我回首,它却已不再。
——长沙市怡雅中学 石可歆《乡音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