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档案:
郑召龙,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区白桦乡双合村党支部委员;2015年当选“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青联副主席,2017年5月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
6月,退去严寒的加格达奇用一片片绿色更换了自己的“主题皮肤”。达子香绽放过后,是这里一年中最美好的时节。白桦乡双合村的村民们和他们栽下的马铃薯秧苗,都在“贪婪”地享受着阳光,毕竟这里的夏季不足两个月。
双合村是典型的东北林区农业村,大豆、小麦构成了村民们农业生产图谱的全部,人力、精力、物力耗费大,收益却屈指可数。
随着外界信息流的涌入,一些村民特别是年轻人开始不满足现状,就像大兴安岭初春的达子香一样,在这片冰天雪地里找寻自己“冒头”的机会——上山采药、收蓝莓。短期内,村民们尝到了甜头。然而,山上的资源在日益强烈的致富欲望中日渐减少,村民们又陷入新的迷茫。
“要想增收,还得挖掘土地的潜力。”引领这个风头的人叫郑召龙。
1997年,年仅18岁的郑召龙发现,每年秋季都有一些哈尔滨、辽宁、河北、山东等地的客商到加格达奇购买马铃薯做种薯。他们不远千里来到加格达奇,看中的就是这里的种薯退化慢、脱毒性好,产量比当地种薯高出30%~50%。
带着求变的疑惑与致富的急迫,郑召龙到地区农技部门和省农科院讨教,从带着干粮在门口等,到和专家成为朋友,郑召龙用他的执着带回了最适合双合村的“早大白”“尤金88”两个马铃薯品种。
像对待宝贝一样,郑召龙每天都在田地边守望着。辛勤汗水的浇灌使种薯获得丰收,到秋被抢购一空。
郑召龙的成功,把村民们的目光拉回到这片曾经种下希望又结出无限失望的土地上。种薯种植技术渐渐成熟后,郑召龙又和村里“不安分”的年轻人们拉开了双合村的“供给侧改革时代”。
“召龙到省农科院拜访专家,回来后深入钻研,掌握了科学种植种薯的方法后,又传授给村民们。2005年7月,他在孟凡营家的薯秧中发现几颗颜色发黑的薯苗,马上请来地区农业专家帮助救治,避免了全村5000畝的马铃薯薯秧患病,挽回经济损失100多万元;2006年,他买了全村第一台电脑,谁要上网查信息、找客户,全靠他帮忙,他家成了‘双合村农民科技之家’;2011年12月,召龙组织6个农户成立了‘双合村合兴马铃薯专业合作社’……”与郑召龙一道种植种薯的孙加全,对郑召龙和全村人创业路上的点点滴滴记忆深刻,感念在心。
如今,合作社的社员已达70余户,马铃薯种植面积由原来的3000亩增加到9000亩。2015年,丽雪淀粉厂在原收购价格之上为合作社农户每斤提高0.05元,真正实现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生产模式,步入了企业、合作社社员双赢的良性发展轨道……这些都与郑召龙这个“领路人”息息相关。
创业路上,双合村村民也经历了许多曲折和艰辛。2008年,双合村遭遇旱灾,马铃薯产量锐减;2015年,马铃薯种植面积增大,产量提高却伴随着价格“跳水”。在减与增的轮回里,有人离开,也有人留下。
经历了减产、减收,郑召龙和“留下来”的年轻人依然坚信马铃薯种薯的市场潜力:2016年,省农科院脱毒苗木所的“试管秧苗”为双合村的种薯种植带来“科技感”;初具规模的马铃薯繁育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拉长了马铃薯产业链的“尾巴”;国家实施的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又为种薯种植带来新机遇……新的构想与探索,拉开了双合村“供给侧改革”的“2.0时代”。
“2015年,白俄罗斯人均马铃薯消费量是185.2公斤,中国人只有41.2公斤,而且我们的消费结构单一。”郑召龙做出判断,“种薯种植前景看涨!”
利用青联资源加速马铃薯种植产业化,将更多土地纳入规模化种植,做强园区……在这位年轻农民党员描绘的“蓝图”里,双合村的“供给侧改革”风鹏正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