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新生代:他们的创业梦

来源 :执行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i7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刊记者 李宇健
  编者按:
  在《执行官》6 月刊上,在我们为读者朋友奉献的“高富帅变屌丝”的特别报道中,“70 后”、“80 后”高管辞职创业的故事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响应,并有读者要求本刊就各个层面的创业人士就深入报道,为此,我们在 7 月刊特意奉上“90 后”新生代的创业故事,希望借此鼓励创业路上的后来者,也给已经创业前辈们提供一些新生代的观念。
  “90 后”是一个中性的标签——他们是曾经的非主流,也是现在的主流;他们好动且爱玩,这是年代的烙印,与稚嫩与否无关;他们乐天又好胜,且跌倒且爬起,且走且珍惜;他们被赋予“新生代”的称号,既是门外的野蛮人,也是门内的颠覆者。当我们站在创业的路边看他们,似遥远亦接近。他们的经历对“7080 后”来说,一切似曾相识又有所不同。
  伴随 2014 年新毕业季同时而来的,是比去年多出近 40 万的大学毕业生人数,727 万毕业生的新高使今年再次成为“最难就业年”。
  另一方面,作为创业新人,90 后创业者已经开始为人所关注,不论是学校旁卖安全套,还是北大 MBA 卖牛肉粉,或是做网上家教,这群互联网的原住民,从一发声就高调表明“我想干点儿自己的事儿”。
  互联网带来的全球化和信息平等,使他们更愿意以平等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也更快与世界的新变化接轨,同时也更快转变方向。刚踏进社会就被关注、被讨论,这是 90 后才有的“待遇”。尽管在资产规模和发展上,都尚稚嫩,但这群平均年龄22 岁的 90 后创业者从不羞于谈论自己的优越和野心,就像他们不在乎自己的“格局”有多小。
  现在,大学生创业已经不是一个新鲜话题,特别是思想活跃、强调自由的90 后毕业生走向社会之后,创业逐渐成为一种风尚,但是创业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创业和就业的十字路口,他们是如何面对的?“我”才是他们最在意的重心。且听他们的创业故事。
  01 李友林:看好“最后一公里”
  龙鸿广告有限公司总经理、“校宅送”项目创始人
  与其他在校的创业故事类似,李友林的经历具有明显的“一般性”——从倒卖小商品开始,到接触校园培训后建立了自己的家教平台,赚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最后利用第一批资金创办了一家校园广告代理公司,流程井然有序。在暨南大学就读大三的他,经常以一身
  职业装露面,这身装束又把他的学生身份掩盖得完美无瑕。“因为早创业的原因,我平时也穿得很比较‘正式’。”李友林对这份“早熟”的职场感不以为然。
  李友林选择高校创业的最初动机被他形容为“不想向父母伸手拿钱”。李友林认为,尝试创业可以体现到绝处逢生感觉,也享受这种心态。在他看来,创业又是顺势而为的事情,“从第一家公司到现在的校宅送项目,就是我们选择顺势而为的结果。”他会把互联网时
  代的“便利性”看作是未来商业模式的趋势。
  谈到创办校宅送的初衷,李友林会从电商时代开始描述:“为什么电商火爆?是因为其模式的便利性。为什么京东有超越淘宝的势头?是因为京东的物流体系优势。”李友林把淘宝被人诟病的根本原因归结为快递一环,“电商平台的用户体验的大部分取决于快递。这就是为什么马云会自建‘菜鸟’物流,京东也是把全部力量集中物流上。创办电商平台已经不是难事了,反而是线下的配送成了关键。”
  的确如李友林所说的,快递巨头顺丰在 2014 年也“逆袭”了电商业务,办起了“优选”和“嘿客”。“最后一公里”似乎就是未来商业模式的关键。“线下终端配送的的体验决定了线上的成败。我相信在未来,最后一公里的物流会越来越快。”站在“最后一公里”的位置上,李友林选择了尝试校宅送项目。
  在李友林校宅送项目里,在校学生只需要通过 APP 下单,就可以随时“坐等送货”。目前校宅送的合作对象主要针对便利店,而配送的产品有日化用品、快速消费品和快餐等。“因为在校学生的人力成本较低,又熟悉配送路线,所以我们会先选择在广州五山地区的高校
  群作为试点。”李友林说。
  作为非传统的创业项目,校宅送在运营前期离不开“烧钱”二字,所以李友林也在找“风投”支持。不过,李友林似乎没有把盈利重心放在校宅送项目上,而是选择以目前广告公司的收入“养”校宅送的项目。“对我们团队来说,校宅送更像是一个练手的项目,作为一种
  新的商业模式来尝试。”
  02 吴俊松、陈元豪:用电商扶贫的“稻草人”
  广州崧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扶贫电商项目创始人
  在开始扶贫电商项目前,就读华南农业大学大三的吴俊松和陈元豪还只想在网络平台上建立一个卖农产品的淘宝店而已。“在构思这个网店的时候,我们在校报上看到学校的扶贫工作项目,了解到扶贫点的农产品也许可以放到我们的网店销售。”陈元豪回忆,看完报
  纸后他就和合伙人吴俊松去到农村的扶贫点“摸底”。
  当然,最直接的沟通方法往往容易引起误解。对于扶贫点的农户来说,面对两位突如其来的大学生跟他们拉家常、问收成和谈电商,倒有点“骗子”的味道。“我们说让他们把收成后剩余的稻米交给我们,我们可以通过网上帮他们卖掉。”陈元豪回忆说,当时话没说完那些农户就把他们赶走了。
  由于第一次沟通没有成功,回到学校的后他们仍然心有不甘。“我们直接拿着这个扶贫电商项目的策划书,回来后就直接闯到校长办公室去了。”陈元豪说,在他们之前,没有学生敢直闯校长办公室找校长谈项目,更想不到的是,校长听完他们的陈述后竟然十分支持,还把该项目作为学校的扶持学生创业项目,交由一位老师负责跟进和支持。在学校的支持下,
  吴俊松和陈元豪很快就找到扶贫点的政府,开始组建整个项目的流程和架构,并命名项目为“稻草人”。
  “通过当地政府的支持,我们在村里组建扶贫联盟,由当地的农村合作社和村干部组织   农户开户和进行培训,并由农村的对接人负责物流运输。”陈元豪说,在农村只有年轻人可以理解电商,所以管理成本和物流成本是一个难题。因此,为了集中力量发展优势,扶贫电商项目把产品聚焦在“华航丝苗”和华农养殖场的土鸡蛋。
  在 2014 年的下半年,扶贫电商项目在一位华农教授的帮助下拿了两亩田地,正筹备资金建立一个实验基地,也被他们称之为“线下体验”的一块。“我们到过扶贫点考察,因为多数扶贫点在韶关、梅州等地,交通不便,在调研后我们决定把实验基地安排在华农。”另
  一位合伙人吴俊松说,在决定开实验基地之前他们曾考虑过开线下体验店,但由于成本太高被迫放弃。“这个基地属于亲子乐园式试验田,可以展示我们产品和起到线下引流的作用。”据吴俊松介绍,“体验田”的主要作用是让人们体验种植蔬菜的过程和进行农业科普教
  育,可以在过程中展示农耕文化的产品,带动线上流量到线下来。
  目前,扶贫电商项目在运作半年后可以实现收支平衡。“我们跟一家连锁便利店谈下合作,让我们的产品可以免费设立专柜做展示。”吴俊松认为,现阶段资源整合才是王道,跟渠道合作,可以使他们寄托“大树”成长。
  现在,吴俊松正在考虑如何把“农耕文化”和产品结合的问题——他每次看见朋友都会拿出产品礼盒的设计方案让其点评。“现在我们希望让‘大米文化’回归到最初的原生态里去。”为了确保“用泉水灌溉大米”的真实性,俊松特意跟着农户攀山涉水特意去到韶关
  一个稻田的水源并留影为证。“要把产品的故事讲好,就必须了解这一切。”吴俊松说。
  03 许倬尔:很“吵”,很好玩
  校园杂志《Chaos 吵》创始人
  2013 年 6 月,第一本《chaos 吵》杂志面世了。但严格来说,《chaos 吵》不算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的杂志,而创始人许倬尔认为这只是一个“产品”。“杂志只是一个产品,我们更属于一个传媒公司,通过线下活动盈利,还有就是跟广州日报等媒体合作出版特刊。”许倬
  尔坦言。
  更准确地说,这是一群年青人在“玩”杂志。“刚进大学的时候,我们都很喜欢阅读,那时候我们都看《城市画报》。但是,我们看这些读物的过程中发现,里面的内容似乎不能满足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需求了。”许倬尔说,在分析了《城市画报》等读物后,他和另外两个合伙人决定做一个真正属于年轻人的读物。“对于我们在广州地区的大学生来说,生活方式单调,虽然说有很多方法去接触外界,但途径真的不多。我们希望这本杂志可以给他们带来更多的生活激情和新的玩法。”
  于是,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读新闻的许倬尔当起主编,第一期的出版费用和采编工作由 3 个创始人自筹经费印刷出版。“出第一期的时候没想到后来杂志会生存下来。”许倬尔直言,在第一期杂志出来后,他们几个人把杂志放在各大高校的报刊点“展示”,因为没有刊号,不能标价,只能有人表示要买时他们才让店铺出售。
  第一期杂志的火热远远超出了许倬尔的预期,这也直接带动了后来其杂志品牌活动的举办。“在第一期杂志出来后,我们就发现单靠杂志不能支持我们项目发展,于是我们开始开发其他的产品,招了一批新的团队来做市场、活动和杂志发行,还有后来成立的新媒体小组。
  目前我们的主要业务收入已不在杂志上,而在线下的活动。”许倬尔说。
  除了杂志,许倬尔还把产品开发定位在新媒体传播和活动策划上,例如通过杂志的圈子在网上发起各类小众圈子的活动,如设计展和摄影展。而在 2014年新年期间,许倬尔的团队在汕头举办了一个跨年的音乐节;最近他们又和“超级课程表”合作,打造一个新的产品“超级社团”。现在,《chaos 吵》团队以杂志、微博、微信、活动策划等四大产品并驾齐驱,虽然创办只有一年,但已经可以实现收支平衡。
  作为华南地区唯一一个由学生自己主导且可以连续出版杂志的校园媒体,许倬尔认为成为“唯一”的原因是他们没有放弃策划和活动。“在第一期杂志出来的时候,我们就已经体验到必须依靠活动和策划活下去,承办特色校园活动创收。”在 2014 年 5 月,腾讯找到许
  倬尔洽谈校园活动的推广。“为什么腾讯会找到我们?很简单,因为这边的校园媒体真的只剩下我们了。”
  由于《chaos 吵》杂志的影响力,徐倬尔经常受邀出席各校举办的社团活动分享其创办杂志的经验,而大部分主题仍然为“梦想”。当某次活动上主持人介绍许倬尔为“热泪盈眶的青春代言人”时,他回了主持人一句“去他的热泪盈眶,想干就狠下心去干,为了梦想
  不需要借口。”这也许就是《chaos 吵》能活下来的最好总结。
其他文献
11月20日,由百度主办的“传统企业如何利用O2O营销方式”主题活动在广州阳光酒店一楼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百度广州分公司一众高管以及金夫人、欧洁蔓美容等企业代表参与其中。中国营销创新联盟两位专家段传敏、赵辉应邀出席了该活动。在主题讨论环节中,企业被分成老板组、推广组、营销战略组就主题方向展开探讨。创新联盟两位专家担任营销战略组的点评嘉宾,分别就企业交流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期刊
K集团是一家以酒店业为主导产业、房地产业为支柱产业、建材业和其他相关产业为新兴产业的大型企业集团。其品牌内涵也十分广泛,涉及酒店运营与管理、房地产开发、主题公园开发与运营、建筑建材、连锁洗衣等诸多方面。其母子品牌定位不清、集团品牌定位需要与时俱进、集团-业务品牌之间权责不清、业务品牌管理能力发展不协调等问题给项目推进提出了一定挑战。  品牌(Brand)是一种识别标志、一种精神象征、一种价值理念,
期刊
不花女郎梦工厂创始人 黄科就  不管是创业公司的野蛮生长,还是传统企业的互联网转型,一个战略上最不能懒惰的是:你是否找对了第一批 100 个天使用户?作为一名长年混迹互联网的电商操盘手,我用短短一个月时间找到我的几千名天使用户,并用互联网思维重构了一个令美女们为之疯狂的逼格品牌——“不花公子”。  互联网思维是人性的贪嗔痴  好的想法是不值钱的,比的是真正的落地与执行!现在互联网思维底下的泡沫漫天
期刊
2014年最快崛起的品牌是谁?不是小米、不是阿里、更不是罗振宇,而是一个群靠自己专业技能与人脉圈、利用着像微信等工具从事着商业行为的人群——微商。  据了解,80%以上的微商平均月收入都在5000元以上,但也有月入过百万元,单支付宝的流水也过千万级别的微商。为何他们之间有着如此大的差别?原因在于是否拥有一个极具逼格的个人品牌。一个企业缔造品牌,最大的核心价值就是在于有人需要的时候第一个能够想起的就
期刊
INI-SmartRevenue专业调研数据显示,89%到手机零售店的顾客并不是为了买手机,而是为了购买电话配件、交话费、手机返修、了解话费套餐、看看新款样板机等各种附加服务。  11月4日,“第四届国际购物者行为洞察论坛”上,INI研究专家携手三星高管演示了该项研究成果和调研案例。INI通过演绎计划->转化->销售的层级树状图等分析模型,零距离剖析购物者的消费者行为特点,深度讲解消费者体验带来的
期刊
“第一批客户很重要,第一批客户可以帮助我们创业者传播口碑。”靳永刚作为 80 后创业者,他直言找对第一批客户的目标就是“少走弯路”。  随着“单独二胎”等生育政策的放开,中国的儿童经济开始了新的“发热”。根据统计数据可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 年末我国 0 至 14 岁的儿童人口规模超过 2 亿人。按照主流研究机构预测,随着 80 后父母数码电子产品消费率的提升,仅婴幼儿早教市场需求,保守
期刊
6 月,又与我的兄长、引路人杜建君见面。明年,我们即将迎来 20 年的相识历程。  依然激情满怀,采访足足进行了近四个小时,与我同去的女记者几乎插不上话。谈的不是  经营管理、不是辉煌的职业生源和现在静水流深的咨询历程,建君兄出人意料谈的是他的青年,他的家庭、文学与困顿,他当年从事西医又苦学中医的故事,后来不得已才投身商海。  这些在本期的文章中有详细体现。只是我透过他激情的描述,在想,如果不是时
期刊
本刊记者 李宇健  创业之初,华明把禄鼎记的品牌形象定位在“财神”和“喜庆”,还有“油只用一次”。在广东话中,打火锅有“禄”是一个动作,而“禄”字为财,即财神的形象,于是再结合周星驰的喜剧电影“鹿鼎记”后,华明的“禄鼎记”便出来了。  2012 年,川派饮食“禄鼎记”第一家店在广州开业了,且开张第一天开始就是场场爆满。作为当地发展最快的饮食品牌之一,2014 年禄鼎记已经发展了第三家分店。作为禄鼎
期刊
6月14日,天气炎热,但无法消散《执行官》编辑部团队集体变装的热情。早在一个星期之前,在编辑部微信群早就炸开了锅:“很多年前就扔掉了职业装了,现在拍起来会很装逼吗?”“累觉不爱啊,一直潜伏于幕后的我,站在镜头前怎么骚啊?”“谁要你假骚啊,是真骚!”……  早上九点半,在广州地铁站夏窖A出口集合,人人穿戴一件《执行官》旗下的联盟组织T-shirt黑色衫,衬衫右上角印着明显的“创新联盟”字样,十号人一
期刊
本刊记者 李宇健  世界杯对于一向善于炒作营销的中国零售企业来说是再好不过的题材——球迷多、影响广泛、持续时间长,这样的营销好机会绝对不能放过,因此,世界杯尚未开幕,各种围绕世界杯的市场营销就纷纷登场。  四年一度的世界杯在阳光之城巴西拉开帷幕,这个亿万球迷翘首以盼的重大赛事也给中国的企业带来了难得的营销机会。近年来,中国企业越来越多的参与到世界杯足球赛的各种活动中,为了搭上这趟四年一度的顺风车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