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流化床反应器上,采用CO和CO2混合气模拟深还原尾气对工业紫钨(WO2.72)进行预还原,建立了还原过程中还原率的定量分析方法,考察了反应温度、CO分压和反应时间对WO2.72预还原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建立的还原氧化物标准曲线具有良好的线性;反应体系中CO分压对反应影响显著,CO2对还原过程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反应温度与还原率呈正相关,在CO/(CO+CO2)体积比为0.8、950℃下反应1 h,WO2.72的还原率可达93.8%;所获得的预还原产物主要是粒径约为150 nm的WO2(低氧指数钨氧化
【机 构】
:
天津大学 化工学院,天津 300072;中国科学院 过程工程研究所 多相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0;中国科学院 过程工程研究所 多相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0;天津大学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流化床反应器上,采用CO和CO2混合气模拟深还原尾气对工业紫钨(WO2.72)进行预还原,建立了还原过程中还原率的定量分析方法,考察了反应温度、CO分压和反应时间对WO2.72预还原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建立的还原氧化物标准曲线具有良好的线性;反应体系中CO分压对反应影响显著,CO2对还原过程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反应温度与还原率呈正相关,在CO/(CO+CO2)体积比为0.8、950℃下反应1 h,WO2.72的还原率可达93.8%;所获得的预还原产物主要是粒径约为150 nm的WO2(低氧指数钨氧化物)粉体.通过建立WO2.72预还原过程调控机制,可为WO2.72或WO3等高氧指数钨氧化物进行预还原-深还原碳化制备超细碳化钨粉体奠定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碳化硼是一种具有较强热稳定性和低密度、高硬度、高熔点等优势的新型战略材料,已经被应用于军事、能源等领域.主要针对碳化硼陶瓷的制备工艺,从无压烧结、热压烧结、热等静压烧结和放电等离子烧结方面进行分析.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型加氢精制催化剂的制备可通过原位合成路线,将含W或Mo的阴离子引入层间,将Ni或Co引入层板;也可通过负载型路线,将LDHs焙烧后的复合金属氧化物作为载体负载活性组分.LDHs对加氢性能产生的有利影响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一是实现活性组分高负载量下的高分散;二是促进Ni(Co)-Mo(W)-S活性相形成;三是生成堆积层数更高更弯曲的活性相;四是调变催化剂的酸碱性.LDHs型加氢精制催化剂具有优异的脱除位阻硫化物、芳环加氢和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性能.深入研究LDHs构效关系并
认识Al3+络合离子与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的交联反应机理,是高效利用HPAM/Al3+调驱体系的基础.针对不同络合形态的Al3+与HPAM组成的调驱体系,利用NMR,UV-Vis等方法研究了矿化度对柠檬酸铝的形态、Al3+络合离子与HPAM交联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Al3+与柠檬酸根的配比不同,弛豫时间随矿化度变化的幅度不同.对于用NaCl配制的模拟地层水,柠檬酸铝Ⅰ、Ⅱ、Ⅲ适用的矿化度区间分别为0~20000,5000~35000,18000~50000 mg/L.在该适用区间内,调驱体系
螺旋波等离子体由射频天线激励并沿轴向磁场方向在有限直径的圆柱形等离子体柱中传播,具有哨声波和横波模式结构.由于其电离效率高、磁场约束小、操作简单等优点,在各领域都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主要介绍了螺旋波等离子体的高密度优点以及螺旋波等离子体产生的机理、基本特性和在材料制备中的应用.
介绍了燃煤锅炉烟气中的氯离子分析检测方法,使用水作为吸收液,吸收烟气中的氯离子,然后将溶液处理后注入离子色谱仪中,检测并算出锅炉烟气中的氯离子质量分数.该检测方法操作比较简单,抗硫化物干扰性强,与化学法或电位法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使用标准样品对该方法进行检验,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49%.
三元正极材料LiNixCoyMn1-x-yO2(NCM)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是电动汽车领域最具发展前景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之一.表征是材料研究的必要过程,综述了NCM三元正极材料的表征手段,并对NCM三元正极材料的发展前景进行了评价和展望.
利用紫外光激活掺杂银离子的光催化剂二氧化钛处理氨氮废水,研究不同反应时间和不同质量硝酸银、二氧化钛条件下降解氨氮的效果,比较氨氮降解率与反应时间和催化剂质量的关系.在实验过程中,保持氨氮废水初始质量浓度为40.30 mg/L,不同质量反应物光照反应1.0 h左右时降解率基本达到饱和;当TiO2和AgNO3分别为1500 mg和30 mg时,氨氮的降解率最佳.
氢能是一种高密度的二次清洁能源,用途广泛,而能否解决氢气安全有效存储和运输的问题是制约氢能大规模应用的决定性因素.综述了物理吸附类储氢材料和化学类储氢材料的研究进展,分析并对比了各类储氢材料的优缺点.指出了储氢材料的研究现状及面临的关键技术问题,并展望了储氢材料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以γ-环糊精(γ-CD)和1,2,3,4-丁烷四羧酸(BTCA)为原料,采用一种简易、绿色的方法制备水不溶性聚合物BTCA-γ-CD,通过改变溶液pH、时间和温度,探究聚合物对中性红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当溶液pH为4.5、接触时间为4.0 h时,10 mg BTCA-γ-CD对10 mL 100 mg/L中性红溶液的去除率近95%,效果较好.对吸附过程进行动力学和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该吸附过程为化学吸附,是由非自发吸热转变为自发吸热的过程,升温有利于吸附的进行.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没食子酸为对照品,运用改良的Folin-Ciocalteu法对柿叶中的单宁质量分数进行测定,并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出影响因素,再用正交法进一步优化柿叶中单宁的提取工艺.结果发现,新鲜干燥柿叶中单宁的质量分数高于新鲜柿叶与干燥落柿叶,最优提取工艺:在100℃下,以水为溶剂提取1.0 h,料液比为1:30,提取次数为3次,该条件下单宁质量分数达到27.43 mg/g,出膏率为16.57%.该提取工艺操作便捷、取材方便,提取率和出膏率较高,适用于柿叶中单宁的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