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改的深入,实现“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已成为广大教师共同追求的目标。教师要从教材、教参、标准答案中解放出来,教师不再是特定知识的发布者、命令者、要求者,而要成为学生学习的有效促进者、平等交流者,成为学生特殊的“合作伙伴”。然而,理性支配下的教育行为,仍不能从根本上取代陈旧的教育行为。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和长期形成的习惯做法不会轻易地“挥之即去”,往往会“不经意”地显现于我们的一举手一投足间。因此,儿童观转换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迫问题。那么如何完完全全地达成这种转换呢?
一、走进儿童世界,达成转换的情感升华
了解儿童——这是教育学的理论和实践最主要的交接点。当我们放下架子,谦逊地面对儿童,我们将发现一个清新的世界。儿童实际上有他自己的智慧,有他自己的思想,有他自己的世界。这些思想和世界不是成人灌输给他的,而是他自己积极主动构建的。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正是在肯定儿童智慧的基础上提出的要求。陶行知指出:“要从成人的残酷里把儿童解放出来。”接着他提出了辉煌的儿童六大解放观:解放头脑,让学生能想;解放眼睛,让学生能看;解放双手,让学生能干;解放嘴巴,让学生能谈;解放空间,让学生能接触自然;解放时间,让学生能学自己想學的东西。陶行知实际上是在提醒我们,当前的课改和教改,首先是解放学生。解放学生和规范学生的结合是最好的教育。而作为课程改革的实践者——教师,也只有认识到儿童的智慧之光,尊重儿童,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潜力,才能从容投身于改革,走人儿童的世界,同时细细咀嚼,品味学生(包括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认识儿童生动多彩的精神世界。
二、营造互动氛围。达成转换的价值效应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互动。营造平等、互动的氛围,并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的始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转换的价值取向和价值体现。
教师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营造“主体多维参与”的课堂软环境,求得新的发现,从而实现教学相长的共同发展。这正是儿童观进行了角色转换,师生之间是一种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学生的情绪得到优化,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自然就产生了。课上尽可能多地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教师走下讲台,成为学习成员,与学生交流接触,引导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从而形成个体学习全员参与,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多向交流。教师创造性地以质疑、讨论、操作等形式,创设动脑、动口、动手等多种课型,加强学生感性认识,提高互动效率,培养协调合作品质;教师还应该多给学生提供自由选择的机会,这包括学习方式,思考问题的方法,参与教学的途径等方面的选择。多给学生提供表达思想的机会,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多给学生提供深入思考的机会,留给学生充裕的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教师设置问题情景,促使学生思考,制定目标、提出问题都要让学生“跳起来摘到果子”。
关注入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从全新的儿童观重新认识教学活动,我们会意识到,在这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并非是传统意义上被誉为“蜡烛”、“春蚕”的单纯地奉献的人,至少在奉献的同时他也得到了许多。在特定的交往中,在思维的碰撞和交流中,教师不断产生着学习的需求和愿望,获取新的知识和经验,享受着这种教学情境所带来的特有的身心愉悦,不断增长着教育的机智,提高着教学艺术性,进行着更加具有创造性的工作。教师也并不只是简单地“照亮”了别人,事实上别人也“照亮”了教师。
三、勤于双向反思,达成转换的自我完善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陶行知关于教师爱生精神的论述中,着力最多的是如何正确看待天性各异的学生这一问题。“如果你是一位教师,切莫轻于断定小朋友的品格。我们看他是坏蛋,但他未必就是坏蛋。间或教师眼中之坏蛋,倒是一个真的爱迪生。”陶行知认为要用活的眼光看待那些难管的、学习不好的孩子,“我们办教育的人,总要把小孩子当作活的,莫要当作死的。”把学生当做活孩子,是教师理解、宽容、赏识和公平、公正对待每个学生的前提,当教师的“就要顺着他这种天然的特性,加以相当的辅导和引导,使他一天进步似一天”。
也就是说我们的教师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对待学生,特别是对待后进生。所谓后进生是指那些智力和心理并没有缺陷,但思想品德、学习成绩、非智力因素等方面暂时落后的学生。对待孩子成长中的过错,教师不妨多用自省的目光审慎地打量自己,进行心灵深处的自我反思。如:我是否应该这样对待那个学生?我的做法会不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如果做得不好该怎样弥补?
如唐小兵老师班上有位每次考试都挂红灯的同学叫周业,在一次思想品德考试后找唐老师“讨优”,其理由是“我考试不及格,但做得并不比人差。”他每次大扫除都挑最脏最累的活儿,每天黑板几乎他承包,老师的讲台收拾得井井有条,甚至还有一张拾金不昧的表扬信压在唐老师的台板下面。诚然,一个学生在课堂上懂得了“一粥一饭来之不易,半丝半缕物力维艰”的道理。却都不去节约,学了又有何用?这位唐老师让班上的学生们决定对其如何评价,这件事不但促进了良好的班风的形成,还引起了同学们对周围同学的关注,使他重新扬起积极向上的人生风帆,成为学习优良的学生。 营造互动的学习氛围,还要求教师放下架子,要有“海纳百川”的气度,虚心倾听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班门弄斧”。充分肯定学生的智慧,经常与学生换位思考,还学生以自由表达的“安全感”和“成功感”,“愉悦感”和“光荣感”,在真正意义上的教学互动中达成儿童观转换的自我完善。
一、走进儿童世界,达成转换的情感升华
了解儿童——这是教育学的理论和实践最主要的交接点。当我们放下架子,谦逊地面对儿童,我们将发现一个清新的世界。儿童实际上有他自己的智慧,有他自己的思想,有他自己的世界。这些思想和世界不是成人灌输给他的,而是他自己积极主动构建的。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正是在肯定儿童智慧的基础上提出的要求。陶行知指出:“要从成人的残酷里把儿童解放出来。”接着他提出了辉煌的儿童六大解放观:解放头脑,让学生能想;解放眼睛,让学生能看;解放双手,让学生能干;解放嘴巴,让学生能谈;解放空间,让学生能接触自然;解放时间,让学生能学自己想學的东西。陶行知实际上是在提醒我们,当前的课改和教改,首先是解放学生。解放学生和规范学生的结合是最好的教育。而作为课程改革的实践者——教师,也只有认识到儿童的智慧之光,尊重儿童,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潜力,才能从容投身于改革,走人儿童的世界,同时细细咀嚼,品味学生(包括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认识儿童生动多彩的精神世界。
二、营造互动氛围。达成转换的价值效应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互动。营造平等、互动的氛围,并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的始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转换的价值取向和价值体现。
教师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营造“主体多维参与”的课堂软环境,求得新的发现,从而实现教学相长的共同发展。这正是儿童观进行了角色转换,师生之间是一种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学生的情绪得到优化,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自然就产生了。课上尽可能多地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教师走下讲台,成为学习成员,与学生交流接触,引导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从而形成个体学习全员参与,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多向交流。教师创造性地以质疑、讨论、操作等形式,创设动脑、动口、动手等多种课型,加强学生感性认识,提高互动效率,培养协调合作品质;教师还应该多给学生提供自由选择的机会,这包括学习方式,思考问题的方法,参与教学的途径等方面的选择。多给学生提供表达思想的机会,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多给学生提供深入思考的机会,留给学生充裕的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教师设置问题情景,促使学生思考,制定目标、提出问题都要让学生“跳起来摘到果子”。
关注入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从全新的儿童观重新认识教学活动,我们会意识到,在这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并非是传统意义上被誉为“蜡烛”、“春蚕”的单纯地奉献的人,至少在奉献的同时他也得到了许多。在特定的交往中,在思维的碰撞和交流中,教师不断产生着学习的需求和愿望,获取新的知识和经验,享受着这种教学情境所带来的特有的身心愉悦,不断增长着教育的机智,提高着教学艺术性,进行着更加具有创造性的工作。教师也并不只是简单地“照亮”了别人,事实上别人也“照亮”了教师。
三、勤于双向反思,达成转换的自我完善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陶行知关于教师爱生精神的论述中,着力最多的是如何正确看待天性各异的学生这一问题。“如果你是一位教师,切莫轻于断定小朋友的品格。我们看他是坏蛋,但他未必就是坏蛋。间或教师眼中之坏蛋,倒是一个真的爱迪生。”陶行知认为要用活的眼光看待那些难管的、学习不好的孩子,“我们办教育的人,总要把小孩子当作活的,莫要当作死的。”把学生当做活孩子,是教师理解、宽容、赏识和公平、公正对待每个学生的前提,当教师的“就要顺着他这种天然的特性,加以相当的辅导和引导,使他一天进步似一天”。
也就是说我们的教师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对待学生,特别是对待后进生。所谓后进生是指那些智力和心理并没有缺陷,但思想品德、学习成绩、非智力因素等方面暂时落后的学生。对待孩子成长中的过错,教师不妨多用自省的目光审慎地打量自己,进行心灵深处的自我反思。如:我是否应该这样对待那个学生?我的做法会不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如果做得不好该怎样弥补?
如唐小兵老师班上有位每次考试都挂红灯的同学叫周业,在一次思想品德考试后找唐老师“讨优”,其理由是“我考试不及格,但做得并不比人差。”他每次大扫除都挑最脏最累的活儿,每天黑板几乎他承包,老师的讲台收拾得井井有条,甚至还有一张拾金不昧的表扬信压在唐老师的台板下面。诚然,一个学生在课堂上懂得了“一粥一饭来之不易,半丝半缕物力维艰”的道理。却都不去节约,学了又有何用?这位唐老师让班上的学生们决定对其如何评价,这件事不但促进了良好的班风的形成,还引起了同学们对周围同学的关注,使他重新扬起积极向上的人生风帆,成为学习优良的学生。 营造互动的学习氛围,还要求教师放下架子,要有“海纳百川”的气度,虚心倾听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班门弄斧”。充分肯定学生的智慧,经常与学生换位思考,还学生以自由表达的“安全感”和“成功感”,“愉悦感”和“光荣感”,在真正意义上的教学互动中达成儿童观转换的自我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