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反思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代呼唤的是研究型、学者型甚至是专家型的教师,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和现代教学教育理论,深刻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并上升到理性思考,把理论与实践真正结合起来,尽快跟上时代的步伐。那么数学教学应从那些方面进行反思呢?
  1、 教学理念上反思
  新课程标准理念要求教师从片面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变到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引导学生探究学习,让学生亲历、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重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我们必须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下,更新教育观念,真正做到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变单纯知识传授为知能并重。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观察,让学生自己思考,让学生自己表述,让学生自己动手,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正确认识自我,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奋斗。
  2、 学习过程上反思
  课堂教学应将学生的学习过程由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转化为探索—研究—创新,从而实现由传授知识的教学观向培养学生学习的教育观转变,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在反思自己教学行为的同时,观察并反思学生的学习过程,检查、审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到了什么,遇到了什么,形成了怎样的能力,发现并解决了什么问题,这种反思有利于学生观察能力、自学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3、 教学方式、方法上反思
  长期以来,教学内容的安排多以知识的逻辑为主线,忽视了教育的逻辑和接受的逻辑,即教材中的章节理所当然地成为教学的单元,教材内容先后顺序无一变动地成为教学内容的安排顺序。授课方式基本上是“满堂灌”,灌知识,灌方法,鲜有师生互动,更谈不上激活体悟、启迪智慧、开拓潜能。我们不能不反思,这样的教学方式是否符合现代教育思想?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成为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和参与者,教师的教学方法应该灵活多样,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要通过讨论、研究、实验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要关注每个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4、 教学过程上的反思
  教学过程反思包括课前温课中的反思、课中反思、课后反思。
  4.1 课前温课中的反思
  课前温课中的反思主要是:(1)对新的课程改革,如何突破习以为常的教育教学方法,应以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为指导,改进教法,优化教法。(2)教学情境设计是否符合实际(学生的实际、教材的实际、生活生产的实际等),是否有利于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解决问题。(3)对所选材料要“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取其长处,去其糟粕,避免差错。
  4.2 课中反思
  课中反思是一种难度较高的瞬间反思,它是在教学过程中及时、主动地调整教学方案、教学策略,从而使课堂教学达到高效和高质。具体要反思:教学行为是否明确;教学活动是否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能否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地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能否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课堂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教学行为等。
  4.3 课后反思
  教后知不足,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誤之处,一节课留下些许遗憾在所难免。课后可在新知导语、课堂氛围、学生思维、板书设计,课件应用等方面做出反思。课后反思可作为以后教学的借鉴和参考。
  5、 数学实习和数学探究中反思
  数学实习、数学探究是数学学习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数学实习和数学探究重在让学生动手实践,尝试科学研究的过程,体验创造的激情,建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不怕困难的科学精神;重在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和善于反思的习惯,培养学生发现、提出、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重在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师要成为学生实习和探究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引导和帮助而不是代替学生发现和提出研究课题,特别应该鼓励和帮助学生独立地发现和提出问题;组织和鼓励学生组成课题组合作的解决问题;指导和帮助学生养成查阅相关的参考书籍和资料、在计算机网络上查找和引证资料的习惯。
  总之数学教学中需要反思的地方很多,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勤分析,善反思,不断总结,我们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才能与时俱进。愿我们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紧跟时代的步伐。
其他文献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永恒的课题,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我在学习他人优秀教学方法的同时,也经过自身实践,我认为有三“力”(课堂的引力、学生的动力、学习的活力)深深的影响着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引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和关键。  引力,即课堂吸引力,是课堂的“磁铁效应”,主要是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引力是学生注意力深度和持久时间。主要表现在:一是学科吸引力。即
期刊
摘要: 广告有书面广告与口头广告那个形式。本文分析书面广告的词汇特色,以读者对英语广告选词有所了解。  关键词: 广告,词汇  随着社会的发展,广告无处不在。它以特殊的形式已形成一种独特的文体。 本文主要分析,说明书面商业广告的词汇特特色。广告一般包括标题(headline), 正文(body text),口号(slogan), 商标(trademark),和插图(illustration)等五个
期刊
目前,食品的质量和安全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连续几年来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在国内外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仅2011年就发生了26起重大的食品安全事件,从“瘦肉精”到
当前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其标志之一就是教学改革发展到学法改革上。学法改革者的核心是真正承认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我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对学法改革者又进行了一次尝试,由原来的一人准备全班等候、一人板书全班笔记的授课方式改为全班积极准备、人人踊跃参与教学、个个争先走上讲台的形式。尝试如下:  一、课前准备  首先在选材上,我根据初三学生学化学时间不长的特点,给学生选取教材,即初中
摘要:“一带一路”建设是为了顺应进一步深化中国对外开放的新形势而布局,同时也是加快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重要推力,“一带一路”对我国企业境外投资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企业在扩大境外投资时,由于受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影响以及自身能力的限制,不可避免会对我国境外投资企业带来诸多风险,因此在投资过程中应提高重视。本文首先分析了“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其次阐明了我国企业境外投资面临的风险
课文教学是学生获取英语语言知识的主渠道,同时也是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练的基础。然而多年来对课文教学到底怎样进行却众说不一,切实可行同时又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教法实不多见。本文结合自己的实际谈一谈有关课文教学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以期共同学习。  一、课文教学实施办法  精讲巧练,少讲多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是学习语言知识的基本思想。本着这一思想,教师在教授文章的时候,首先要根据文章的具体特点和
期刊
1、问题的提出:  近几年来,从县教育局《教师成绩统计表》来看,我校物理教学成绩有下滑趋势,失去了以往遥遥领先的风采,笔者综合分析诸方面原因,认为学生缺乏学习物理的兴趣是其主要原因。因为兴趣是思维启动和智力发展的充分条件之一。当一个学生对某门课发生浓厚的、稳定的兴趣时,学习这门课就有了内在的、持久的动力,这种内因的作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兴趣在教学中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故笔者在我校九年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转型的加快推进,国内私营企业主阶层迅速崛起,其在推动经济增长、增加财政收入、提供就业岗位、繁荣城乡市场等方面发挥出日益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