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东海县以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级生态示范县为契机,以创建江苏省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县为目标,加强宣传发动,强化工作责任,落实关键措施,将秸秆综合利用列为“三农”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通过秸秆直接还田、秸秆过腹还田、秸秆氨化、秸秆热解气化、秸秆生物气化等多种形式,加快了秸秆综合利用步伐,合理地利用了秸秆资源,有效地提高了秸秆综合利用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我县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现状
东海县是农业大县,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商品猪基地县、秸秆养牛示范县、农业综合实力百强县、省高效农业规模化建设先进县。全县拥有土地面积337.5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78万亩。总人口118.4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8万人。常年农作物种植面积290万亩,其中粮食种植面积220万亩,粮食总产100万吨左右,油料5万吨左右,高效农业面积44万亩。生猪饲养量80.37万头,大牲畜存栏16.48万头。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为主,秸秆资源丰富。
全县年产各类农作物秸秆120.21万吨,年综合利用秸秆111.99万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 93.16%。秸秆利用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秸秆直接还田。秸秆机械化还田面积55万亩,亩还田秸秆达450公斤(两季),还田秸秆24.75万吨;灭茬还田面积150万亩,亩还田秸秆50公斤,还田秸秆7.5万吨,累计直接还田秸秆量32.25万吨。
二是秸秆过腹还田。全县累计建造各种规格青贮、氨化池12000多立方米,青贮秸秆21.5万吨,氨化5.6万吨;原始饲喂大牲畜6000多头,年秸秆用量4.38万吨。
三是秸秆沤制腐熟还田。每年使用有机肥面积达到178万亩,亩施有机肥1270公斤,年直接利用各类农作物秸秆22.6万吨。
四是秸秆直接利用。全县需用草帘覆盖的温室、大棚总数达到1.3万个,每个温室大棚需用草帘70个,每个草帘重25公斤,共计利用水稻秸秆2.27万吨。
五是利用秸秆作为原料和燃料。食用菌生产利用秸秆3.33万吨;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秸秆2.06万吨;秸秆发电利用秸秆18万吨。
二、秸秆综合利用主要途径
(一)实施“沃土工程”项目,实行秸秆沤制还田
推广应用秸秆快速腐熟堆肥技术,提高秸秆堆肥肥效。县农业局结合实施“沃土工程”将秸秆快速腐熟堆肥工作列入目标考核内容,县土肥技术指导站加大技术指导力度,发放《秸秆还田技术》资料10000多份。通过广泛发动群众,组织人力物力将秸秆收集到田间地头、场边、空地等空闲场所,利用春夏季高温季节,进行秸秆高温堆肥快速腐熟还田,提高了土壤肥力,改善了土壤结构,降低了化肥用量,节省了农业成本,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增强了农业发展后劲。全县积造有机肥226万吨,施用有机肥面积达到178万亩,直接利用秸秆22.6万吨。
(二)推广先进农业机械,实行秸秆直接还田
县农机局针对我县农业生产实际,加大新型农业机械引进推广力度,配套秸秆处理装备结构,继续向大中型、高效能、多功能化转变,增强了机械化作业能力,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县拥有联合收割机6000余台、秸秆还田机560台、反转灭茬机2000台。2008年全县小麦机收面积100万亩,水稻机收面积90万亩,稻麦收割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操作,秸秆机械化还田面积55万亩,亩还田秸秆达到450公斤,累计还田秸秆总量24.75万吨,灭茬还田面积150万亩,亩还田50公斤秸秆,累计还田秸秆量7.5万吨,总计还田秸秆量32.25万吨。
(三)发展草食畜禽养殖,实行秸秆过腹还田
全县规模养殖户1100余户,其中百头养牛场18个,千头养牛场1个,肉牛规模养殖小区5个,奶牛规模养殖小区1个,百只养羊场52个,其中金牛肉牛养殖场年出栏肉牛1000多头,金峰牛业有限公司年出栏肉牛600头,张龙肉牛场年出栏300头。石湖乡年出栏肉牛1200余头,年屠宰肉牛10万头的肉牛养殖公司正在建设中。以石埠大牲畜交易市场为代表的市场交易群在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区知名度极高。
2008年全县牛饲养量达到23.5万头,出栏10万头,羊饲养量达到60万只,出栏35万只,兔饲养量达到100多万只。全县累计建造各种规格青贮氨化池12000多立方米。2008年青贮秸秆21.5万吨,氨化秸秆5.6万吨,原始饲喂大牲畜6000头,年秸秆用量4.38万吨。
(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直接利用秸秆
一是以秸秆为基质,发展食用菌。利用秸秆培养食用菌类,其培养基用后实行废料还田,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我县的食用菌产业起步较晚,但近几年发展迅速。在继续扩大丰禾食用菌基地的同时,石梁河、南辰、石榴、石湖等乡镇相继建设栽培设施标准高、品种新、规模大、效益好的食用菌生产基地。目前,全县食用菌生产面积已经达到33.2万平方米,利用秸秆3.33万吨。二是利用秸秆编织草帘,作为设施农业保温设备。全县设施草莓面积3万亩,设施蔬菜面积10万亩,花卉栽培面积3000多亩,全县冬季温室、大棚总数达到13万个。在秋冬季及早春、温室大棚覆盖保温的主要措施是利用秸秆编织的草帘进行覆盖,需覆盖的温室大棚数1.3万个左右,每个温室大棚需用草帘70个,每个草帘重25公斤,共计利用水稻秸秆2.27万吨。
(五)发展农村清洁能源,直接转化秸秆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对生活燃料的需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商品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大。利用秸秆发展沼气及进行秸秆气化,是提高秸秆利用率,避免秸秆直接燃烧造成环境污染及能量大量浪费的有效途径。全县建设户用沼气池5万只,每年2万吨农作物秸秆用作发酵原料制取沼气供农户使用。山左口乡左庄村、桃林镇彭才村建设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站2处,一期供气600户,年消耗秸秆600吨。
(六)利用秸秆燃料发电,直接收购秸秆
由中国国电龙源电力集团公司投资的东海秸秆发电项目,总投资2. 4亿元,装机容量为2x12MW。于2008年7月1日正式并网发电,正常年发电时间6500小时,用电率为8. 5%,与同等规模燃煤的火电厂相比,一年可节约标准煤7. 5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635吨、烟尘排放量400吨。
该公司在全县境内及周边地区共设立了秸秆收购站22个,秸秆收集采用“农户—散草收购经纪人—秸秆收购站经纪人—燃料公司—发电公司” 模式。目前已累计收购麦草、稻草、稻壳等各类秸秆13732吨,满足了两台机组调试及试运。电厂两台秸秆发电机组每年秸秆需求量约为15-18万吨,日耗秸秆在500吨左右,满负荷运行则达到700吨/天。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加大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力度
为加强对秸秆综合开发利用及秸秆禁烧工作的领导,县政府成立了东海县农作物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领导小组,县长任组长,农口及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任组员,并对各乡镇下达了秸秆综合利用指标,县乡建立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逐级签订责任状,把秸秆综合利用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内容,并纳入到各乡镇政府及干部年度管理考核指标。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层层抓落实,做到领导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形成严格管理的有效运行机制。同时,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见》、《江苏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等国家、省、市的具体要求,加大了行政执法检查监督力度,努力把秸秆禁烧与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工作落到实处。
(二)强化宣传,营造秸秆综合利用良好氛围
县委下发了《关于做好全县农作物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的通知》,县政府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的通告》,下发了《致全县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各级政府、各部门认真组织好宣传发动工作,充分利用报纸、电台、宣传及科普资料、科技下乡,现场观摩会等形式,宣传《江苏省农业环境保护条例》及国家、省有关法律法规,宣传田间焚烧秸秆的危害性及秸秆综合开发利用的重要性及紧迫性,并通过试验示范,以点带面逐步扩大影响,让农民真正意识到田间焚烧秸秆的危害,使农民尝到开发利用秸秆的甜头。对开展秸秆禁烧和秸秆综合开发利用的一些好典型好事例给予表彰奖励,对秸秆禁烧工作不力的给予公开曝光,努力提高全民的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意识,在全县范围内形成开发利用秸秆资源的良好氛围。通过广泛的宣传发动,不断提高全县人民的生态意识与法律意识,提高广大干群开发利用秸秆资源的自觉性与主动性,使全县的秸秆综合利用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促进全县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加大投入,提供秸秆综合利用资金保障
推广先进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前期需要一定的资金作保障。秸秆青贮、氨化、秸秆气化、发展沼气,实行秸秆快速腐熟及机械化还田等技术的引进与推广,人员培训,相关的试验示范与推广需要一定的资金。因此,为把秸秆综合开发利用工作落到实处,各单位、各乡镇加大了工作和资金扶持力度,加大了项目资金投入,县政府安排专项经费用于秸秆综合开发利用示范工程项目建设,扶持示范村、示范乡镇、示范场(区)建设,确保秸秆禁烧和综合开发利用工作的顺利开展。全县累计投入秸秆综合利用资金总额达到1.3亿元。
(四)推广新型实用技术,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
一是提高秸秆利用技术水平。积极推广秸秆快速腐熟堆肥技术,农业机械化还田技术,秸秆青贮技术、氨化技术、微贮技术、高效微生物秸秆草粉技术,秸秆生物气化、热解技术,设施农业种植技术等。同时,加强对秸秆开发利用新技术的研究,提高种植、养殖的生产水平,提升处理秸秆的利用率。
二是提高培训服务水平。提供科学技术咨询和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业务水平。进一步健全了全县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增强了服务功能,提高了服务水平。同时,抓好秸秆开发利用新典型,如白塔埠镇秸秆机械化还田示范乡镇,温泉镇、山左口乡清洁能源示范乡镇,连云港丰禾万吨食用菌、石湖林菜间种食用菌种植示范基地,白塔蔬菜、石梁河葡萄、双店花卉等高效农业示范区,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秸秆资源开发利用的健康发展。
三是提高秸秆处理的产业化水平。农业的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是今后农业的发展方向,包括秸秆生产和食草畜禽生产的专业化、布局区域化、服务社会化、经营一体化、管理科学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等。把秸秆养畜做成有产品、有品牌、有市场、有效益的大产业。不断加大秸秆开发利用和研究力度,形成秸秆开发加工龙头企业,进行产业化经营。把东海国家级秸秆养畜示范县、秸秆开发利用产业做大做强。
作者联系地址:东海县农村能源办公室,
东海县牛山镇幸福南路71号,邮编:222300
一、我县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现状
东海县是农业大县,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商品猪基地县、秸秆养牛示范县、农业综合实力百强县、省高效农业规模化建设先进县。全县拥有土地面积337.5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78万亩。总人口118.4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8万人。常年农作物种植面积290万亩,其中粮食种植面积220万亩,粮食总产100万吨左右,油料5万吨左右,高效农业面积44万亩。生猪饲养量80.37万头,大牲畜存栏16.48万头。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为主,秸秆资源丰富。
全县年产各类农作物秸秆120.21万吨,年综合利用秸秆111.99万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 93.16%。秸秆利用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秸秆直接还田。秸秆机械化还田面积55万亩,亩还田秸秆达450公斤(两季),还田秸秆24.75万吨;灭茬还田面积150万亩,亩还田秸秆50公斤,还田秸秆7.5万吨,累计直接还田秸秆量32.25万吨。
二是秸秆过腹还田。全县累计建造各种规格青贮、氨化池12000多立方米,青贮秸秆21.5万吨,氨化5.6万吨;原始饲喂大牲畜6000多头,年秸秆用量4.38万吨。
三是秸秆沤制腐熟还田。每年使用有机肥面积达到178万亩,亩施有机肥1270公斤,年直接利用各类农作物秸秆22.6万吨。
四是秸秆直接利用。全县需用草帘覆盖的温室、大棚总数达到1.3万个,每个温室大棚需用草帘70个,每个草帘重25公斤,共计利用水稻秸秆2.27万吨。
五是利用秸秆作为原料和燃料。食用菌生产利用秸秆3.33万吨;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秸秆2.06万吨;秸秆发电利用秸秆18万吨。
二、秸秆综合利用主要途径
(一)实施“沃土工程”项目,实行秸秆沤制还田
推广应用秸秆快速腐熟堆肥技术,提高秸秆堆肥肥效。县农业局结合实施“沃土工程”将秸秆快速腐熟堆肥工作列入目标考核内容,县土肥技术指导站加大技术指导力度,发放《秸秆还田技术》资料10000多份。通过广泛发动群众,组织人力物力将秸秆收集到田间地头、场边、空地等空闲场所,利用春夏季高温季节,进行秸秆高温堆肥快速腐熟还田,提高了土壤肥力,改善了土壤结构,降低了化肥用量,节省了农业成本,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增强了农业发展后劲。全县积造有机肥226万吨,施用有机肥面积达到178万亩,直接利用秸秆22.6万吨。
(二)推广先进农业机械,实行秸秆直接还田
县农机局针对我县农业生产实际,加大新型农业机械引进推广力度,配套秸秆处理装备结构,继续向大中型、高效能、多功能化转变,增强了机械化作业能力,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县拥有联合收割机6000余台、秸秆还田机560台、反转灭茬机2000台。2008年全县小麦机收面积100万亩,水稻机收面积90万亩,稻麦收割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操作,秸秆机械化还田面积55万亩,亩还田秸秆达到450公斤,累计还田秸秆总量24.75万吨,灭茬还田面积150万亩,亩还田50公斤秸秆,累计还田秸秆量7.5万吨,总计还田秸秆量32.25万吨。
(三)发展草食畜禽养殖,实行秸秆过腹还田
全县规模养殖户1100余户,其中百头养牛场18个,千头养牛场1个,肉牛规模养殖小区5个,奶牛规模养殖小区1个,百只养羊场52个,其中金牛肉牛养殖场年出栏肉牛1000多头,金峰牛业有限公司年出栏肉牛600头,张龙肉牛场年出栏300头。石湖乡年出栏肉牛1200余头,年屠宰肉牛10万头的肉牛养殖公司正在建设中。以石埠大牲畜交易市场为代表的市场交易群在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区知名度极高。
2008年全县牛饲养量达到23.5万头,出栏10万头,羊饲养量达到60万只,出栏35万只,兔饲养量达到100多万只。全县累计建造各种规格青贮氨化池12000多立方米。2008年青贮秸秆21.5万吨,氨化秸秆5.6万吨,原始饲喂大牲畜6000头,年秸秆用量4.38万吨。
(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直接利用秸秆
一是以秸秆为基质,发展食用菌。利用秸秆培养食用菌类,其培养基用后实行废料还田,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我县的食用菌产业起步较晚,但近几年发展迅速。在继续扩大丰禾食用菌基地的同时,石梁河、南辰、石榴、石湖等乡镇相继建设栽培设施标准高、品种新、规模大、效益好的食用菌生产基地。目前,全县食用菌生产面积已经达到33.2万平方米,利用秸秆3.33万吨。二是利用秸秆编织草帘,作为设施农业保温设备。全县设施草莓面积3万亩,设施蔬菜面积10万亩,花卉栽培面积3000多亩,全县冬季温室、大棚总数达到13万个。在秋冬季及早春、温室大棚覆盖保温的主要措施是利用秸秆编织的草帘进行覆盖,需覆盖的温室大棚数1.3万个左右,每个温室大棚需用草帘70个,每个草帘重25公斤,共计利用水稻秸秆2.27万吨。
(五)发展农村清洁能源,直接转化秸秆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对生活燃料的需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商品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大。利用秸秆发展沼气及进行秸秆气化,是提高秸秆利用率,避免秸秆直接燃烧造成环境污染及能量大量浪费的有效途径。全县建设户用沼气池5万只,每年2万吨农作物秸秆用作发酵原料制取沼气供农户使用。山左口乡左庄村、桃林镇彭才村建设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站2处,一期供气600户,年消耗秸秆600吨。
(六)利用秸秆燃料发电,直接收购秸秆
由中国国电龙源电力集团公司投资的东海秸秆发电项目,总投资2. 4亿元,装机容量为2x12MW。于2008年7月1日正式并网发电,正常年发电时间6500小时,用电率为8. 5%,与同等规模燃煤的火电厂相比,一年可节约标准煤7. 5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635吨、烟尘排放量400吨。
该公司在全县境内及周边地区共设立了秸秆收购站22个,秸秆收集采用“农户—散草收购经纪人—秸秆收购站经纪人—燃料公司—发电公司” 模式。目前已累计收购麦草、稻草、稻壳等各类秸秆13732吨,满足了两台机组调试及试运。电厂两台秸秆发电机组每年秸秆需求量约为15-18万吨,日耗秸秆在500吨左右,满负荷运行则达到700吨/天。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加大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力度
为加强对秸秆综合开发利用及秸秆禁烧工作的领导,县政府成立了东海县农作物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领导小组,县长任组长,农口及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任组员,并对各乡镇下达了秸秆综合利用指标,县乡建立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逐级签订责任状,把秸秆综合利用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内容,并纳入到各乡镇政府及干部年度管理考核指标。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层层抓落实,做到领导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形成严格管理的有效运行机制。同时,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见》、《江苏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等国家、省、市的具体要求,加大了行政执法检查监督力度,努力把秸秆禁烧与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工作落到实处。
(二)强化宣传,营造秸秆综合利用良好氛围
县委下发了《关于做好全县农作物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的通知》,县政府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的通告》,下发了《致全县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各级政府、各部门认真组织好宣传发动工作,充分利用报纸、电台、宣传及科普资料、科技下乡,现场观摩会等形式,宣传《江苏省农业环境保护条例》及国家、省有关法律法规,宣传田间焚烧秸秆的危害性及秸秆综合开发利用的重要性及紧迫性,并通过试验示范,以点带面逐步扩大影响,让农民真正意识到田间焚烧秸秆的危害,使农民尝到开发利用秸秆的甜头。对开展秸秆禁烧和秸秆综合开发利用的一些好典型好事例给予表彰奖励,对秸秆禁烧工作不力的给予公开曝光,努力提高全民的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意识,在全县范围内形成开发利用秸秆资源的良好氛围。通过广泛的宣传发动,不断提高全县人民的生态意识与法律意识,提高广大干群开发利用秸秆资源的自觉性与主动性,使全县的秸秆综合利用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促进全县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加大投入,提供秸秆综合利用资金保障
推广先进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前期需要一定的资金作保障。秸秆青贮、氨化、秸秆气化、发展沼气,实行秸秆快速腐熟及机械化还田等技术的引进与推广,人员培训,相关的试验示范与推广需要一定的资金。因此,为把秸秆综合开发利用工作落到实处,各单位、各乡镇加大了工作和资金扶持力度,加大了项目资金投入,县政府安排专项经费用于秸秆综合开发利用示范工程项目建设,扶持示范村、示范乡镇、示范场(区)建设,确保秸秆禁烧和综合开发利用工作的顺利开展。全县累计投入秸秆综合利用资金总额达到1.3亿元。
(四)推广新型实用技术,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
一是提高秸秆利用技术水平。积极推广秸秆快速腐熟堆肥技术,农业机械化还田技术,秸秆青贮技术、氨化技术、微贮技术、高效微生物秸秆草粉技术,秸秆生物气化、热解技术,设施农业种植技术等。同时,加强对秸秆开发利用新技术的研究,提高种植、养殖的生产水平,提升处理秸秆的利用率。
二是提高培训服务水平。提供科学技术咨询和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业务水平。进一步健全了全县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增强了服务功能,提高了服务水平。同时,抓好秸秆开发利用新典型,如白塔埠镇秸秆机械化还田示范乡镇,温泉镇、山左口乡清洁能源示范乡镇,连云港丰禾万吨食用菌、石湖林菜间种食用菌种植示范基地,白塔蔬菜、石梁河葡萄、双店花卉等高效农业示范区,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秸秆资源开发利用的健康发展。
三是提高秸秆处理的产业化水平。农业的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是今后农业的发展方向,包括秸秆生产和食草畜禽生产的专业化、布局区域化、服务社会化、经营一体化、管理科学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等。把秸秆养畜做成有产品、有品牌、有市场、有效益的大产业。不断加大秸秆开发利用和研究力度,形成秸秆开发加工龙头企业,进行产业化经营。把东海国家级秸秆养畜示范县、秸秆开发利用产业做大做强。
作者联系地址:东海县农村能源办公室,
东海县牛山镇幸福南路71号,邮编:22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