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校园暴力是校园欺凌的一种形式,不仅会造成身体伤害还会留下严重的心理创伤,严重影响着初中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本文从人格特质、认知、共情能力、责任分散的角度分析了校园暴力产生的心理成因,并提出预防校园暴力的对策:进行情绪管理训练、开展亲社会行为训练、提高认知水平、构建和谐家庭。
关键词:初中生;校园暴力;心理成因
我们在网络、杂志、报纸上会经常看到有关初中生校园暴力事件的报道,例如:一初中学生班干部因管理同学与其产生矛盾,被同学围殴下跪掌掴;一名初中女生被其他女生扒衣服殴打、并被拍裸照上传网络……校园暴力事件层出不穷。校园暴力是指发生在校园内及其校园周边,主观上蓄意运用躯体、工具、言语或非言语,对他人或群体造成威胁或伤害的行为。这样的行为会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甚至会导致死亡。2017年教育部颁布了《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2019年国务院教育督导办发布了《关于开展预防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各省市也先后出台了加强校园欺凌治理的文件和方案,国家加强了对校园欺凌的治理工作。校园暴力是校园欺凌中的一种,伤害性也是最大的,其产生有多方面、多层次的原因,与社会、家庭、学校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其发生也有特殊性,尤其是发生在初中生之间的校园暴力事件。笔者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初中生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并探讨预防对策,希望减少校园暴力事件,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而又安全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校园暴力的产生往往具有复杂的心理成因,具体的原因如下:
1.具有异常的人格特征倾向
德国心理学家霍妮认为:人格异常的患者在面临内在冲突时极易产生焦虑,他们通常会采取攻击方式用以缓解焦虑、解决内在冲突。初中生尚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前额叶的发育尚未完善,还不能形成稳定的人格特征,会出现异常的人格特征倾向,例如:他们情感体验强烈,情绪调控能力比较差,容易冲动,自控能力差等。此外,一般有校园暴力事件的施暴学生也有极强控制欲,在同伴交往中,极易使用暴力欺凌来获得掌控感,满足控制欲,摆脱焦虑,获得愉悦的体验。
2.施暴学生往往有严重的认知偏差
施暴学生往往对对校园暴力持肯定态度,甚至有部分学生认为“使用武力解决问题”是很正常的。结合很多中学生校园暴力事件的个案研究,初中生往往把用暴力解决问题看成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极端的认为只有用暴力令对方蒙羞才能征服别人。这种严重的认知偏差与家庭教育,以及社会、网络等暴力文化的影响有关。
3.施暴学生可能缺乏共情的能力
施暴手段在常人看来往往非常残忍,例如,围殴下跪掌掴、关黑屋殴打并用烟头烫身、女生被扒衣服殴打,拍裸照、恶意上传网络。心理学认为:共情能力强的人,看到别人踩到尖东西,他会不由自主地喊“哎呦”,好像他自己踩到一样。而共情能力弱的人,在行为表现上比较冷漠,缺乏同情心,不懂得从他人角度考虑问题,没有感同身后的能力等。犯罪心理学研究表明,严重暴力倾向的人是缺乏这种共情能力的。施暴初中生一般不能够理解他人的情感,对别人的痛苦不能感同身受,表现的冷漠,缺乏同情心。在我们大脑中的镜像神经元是移情能力的神经基础,而镜像神经元只有被激活,才能形成这种感同身受的能力,在其成长的过程中,如果孩子没有获得这样的经验,他的镜像神经元可能就不会被激活。
4.存在侥幸的心理
社会心理学上有一个责任分散效应,也称为旁观者效应,简单的说就是“人多不负责、责任不落实”。纵观发生在初中生之间的校园暴力事件往往都是以小团体施暴为主,一般三五成群、彼此结成“同伙”,个体会觉得很多人都参与了暴力行为,法不责众,这样会降低了自己对这件事件的责任感,这种责任的分散,一般会减少个体因暴力事件而产生的愧疚感,最终导致群体暴力事件的发生。
初中生校园暴力的发生与个体、家庭、学校、社会等都有一定的关系,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与认知水平偏低、人格特征不完善、缺乏共情的能力、有侥幸心理等有很大的关系,那么,应该怎样预防校园暴力的发生呢?接下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如何有效预防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
1.进行情绪管理的训练
学校可以开设情绪管理方面的课程,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团体心理辅导、心理讲座、心理游园活动等方式开展课程,提高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课程设计包括三个单元:觉察情绪、接纳情绪、调节情绪。每个单元下面可以设置多个主题课程,比如:如何调节情绪这个单元,就可以设计出如下主题:情绪调节ABC、积极暗示助成长、呼吸冥想会放松等主题。通过进行情绪管理的训练,帮助学生觉察到自己的不良情绪,能够接纳情绪看并看到情绪背后的美好期待,掌握常用的情绪调节的方法,减少极端情绪的发生。
2.开展亲社会行为的训练
美国预防青少年暴力就是通过增加个体的亲社会行为来进行的,选取几种与初中生关系密切的亲社会行為例如:赞美、理解、帮助他人、懂得谦让、具有团队合作精神、能够换位思考等,通过开展集体活动进行集中训练,提高他们的亲社会能力,从而减少暴力行为。以共情能力的训练为例,让其能够了解到对待同一件事情别人的感觉可能与自己是不同的,从而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提高其共情的能力。
3.提高个体的认知水平
暴力倾向学生往往认知上存在偏差如:只有暴力才能解决问题、别人欺负我就必须要打回去、打一下架也没有所谓、只要打赢了对方就可以了等等,认知上存在绝对化、以偏概全、过分概括化的偏差,对此,除了进行必要的个体心理咨询与辅导之外,还需要通过家庭教育、学校班会课等多种方式进行德育教育,使其进一步认识到暴力行为的危害,明确对自身和他人造成的不良影响。
4.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
家庭不是独立的,它是一个系统,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组成了家庭关系。家庭成员在互动中满足自己的需要,同时也满足其他成员的需要。如果家庭成员的需要受到忽略,这些成员就会在情绪上和行为上出现一些“病状”,这些病状反映的不是一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家庭系统出了问题。初中生暴力倾向的学生往往是家庭中不能保持动态平衡,整个家庭系统都出现了问题。家庭成员必须做出一些改变,才能减少或消除孩子的情绪或行为问题。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需要做到:尽量保持家庭结构的完整性、尊重孩子的需要、制订合适的家庭条规、善于沟通、建立民主型的父母教养方式等。
参考文献:
[1]龚高昌.中小学校园暴力现状及心理原因[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04-06.
[2]魏惠民.初中校园暴力成因及德育对策探析[J].新课程学习(2013).
[3]康雪琴.元情绪能力训练对中学生暴力干预效果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2).
[4]许燕.初中校园欺侮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以上海市某两所中学为例[D].上海师范大学,(2008).
(作者单位:广州市番禺区市桥沙头中学,广东 广州 510000)
关键词:初中生;校园暴力;心理成因
我们在网络、杂志、报纸上会经常看到有关初中生校园暴力事件的报道,例如:一初中学生班干部因管理同学与其产生矛盾,被同学围殴下跪掌掴;一名初中女生被其他女生扒衣服殴打、并被拍裸照上传网络……校园暴力事件层出不穷。校园暴力是指发生在校园内及其校园周边,主观上蓄意运用躯体、工具、言语或非言语,对他人或群体造成威胁或伤害的行为。这样的行为会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甚至会导致死亡。2017年教育部颁布了《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2019年国务院教育督导办发布了《关于开展预防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各省市也先后出台了加强校园欺凌治理的文件和方案,国家加强了对校园欺凌的治理工作。校园暴力是校园欺凌中的一种,伤害性也是最大的,其产生有多方面、多层次的原因,与社会、家庭、学校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其发生也有特殊性,尤其是发生在初中生之间的校园暴力事件。笔者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初中生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并探讨预防对策,希望减少校园暴力事件,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而又安全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校园暴力的产生往往具有复杂的心理成因,具体的原因如下:
1.具有异常的人格特征倾向
德国心理学家霍妮认为:人格异常的患者在面临内在冲突时极易产生焦虑,他们通常会采取攻击方式用以缓解焦虑、解决内在冲突。初中生尚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前额叶的发育尚未完善,还不能形成稳定的人格特征,会出现异常的人格特征倾向,例如:他们情感体验强烈,情绪调控能力比较差,容易冲动,自控能力差等。此外,一般有校园暴力事件的施暴学生也有极强控制欲,在同伴交往中,极易使用暴力欺凌来获得掌控感,满足控制欲,摆脱焦虑,获得愉悦的体验。
2.施暴学生往往有严重的认知偏差
施暴学生往往对对校园暴力持肯定态度,甚至有部分学生认为“使用武力解决问题”是很正常的。结合很多中学生校园暴力事件的个案研究,初中生往往把用暴力解决问题看成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极端的认为只有用暴力令对方蒙羞才能征服别人。这种严重的认知偏差与家庭教育,以及社会、网络等暴力文化的影响有关。
3.施暴学生可能缺乏共情的能力
施暴手段在常人看来往往非常残忍,例如,围殴下跪掌掴、关黑屋殴打并用烟头烫身、女生被扒衣服殴打,拍裸照、恶意上传网络。心理学认为:共情能力强的人,看到别人踩到尖东西,他会不由自主地喊“哎呦”,好像他自己踩到一样。而共情能力弱的人,在行为表现上比较冷漠,缺乏同情心,不懂得从他人角度考虑问题,没有感同身后的能力等。犯罪心理学研究表明,严重暴力倾向的人是缺乏这种共情能力的。施暴初中生一般不能够理解他人的情感,对别人的痛苦不能感同身受,表现的冷漠,缺乏同情心。在我们大脑中的镜像神经元是移情能力的神经基础,而镜像神经元只有被激活,才能形成这种感同身受的能力,在其成长的过程中,如果孩子没有获得这样的经验,他的镜像神经元可能就不会被激活。
4.存在侥幸的心理
社会心理学上有一个责任分散效应,也称为旁观者效应,简单的说就是“人多不负责、责任不落实”。纵观发生在初中生之间的校园暴力事件往往都是以小团体施暴为主,一般三五成群、彼此结成“同伙”,个体会觉得很多人都参与了暴力行为,法不责众,这样会降低了自己对这件事件的责任感,这种责任的分散,一般会减少个体因暴力事件而产生的愧疚感,最终导致群体暴力事件的发生。
初中生校园暴力的发生与个体、家庭、学校、社会等都有一定的关系,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与认知水平偏低、人格特征不完善、缺乏共情的能力、有侥幸心理等有很大的关系,那么,应该怎样预防校园暴力的发生呢?接下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如何有效预防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
1.进行情绪管理的训练
学校可以开设情绪管理方面的课程,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团体心理辅导、心理讲座、心理游园活动等方式开展课程,提高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课程设计包括三个单元:觉察情绪、接纳情绪、调节情绪。每个单元下面可以设置多个主题课程,比如:如何调节情绪这个单元,就可以设计出如下主题:情绪调节ABC、积极暗示助成长、呼吸冥想会放松等主题。通过进行情绪管理的训练,帮助学生觉察到自己的不良情绪,能够接纳情绪看并看到情绪背后的美好期待,掌握常用的情绪调节的方法,减少极端情绪的发生。
2.开展亲社会行为的训练
美国预防青少年暴力就是通过增加个体的亲社会行为来进行的,选取几种与初中生关系密切的亲社会行為例如:赞美、理解、帮助他人、懂得谦让、具有团队合作精神、能够换位思考等,通过开展集体活动进行集中训练,提高他们的亲社会能力,从而减少暴力行为。以共情能力的训练为例,让其能够了解到对待同一件事情别人的感觉可能与自己是不同的,从而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提高其共情的能力。
3.提高个体的认知水平
暴力倾向学生往往认知上存在偏差如:只有暴力才能解决问题、别人欺负我就必须要打回去、打一下架也没有所谓、只要打赢了对方就可以了等等,认知上存在绝对化、以偏概全、过分概括化的偏差,对此,除了进行必要的个体心理咨询与辅导之外,还需要通过家庭教育、学校班会课等多种方式进行德育教育,使其进一步认识到暴力行为的危害,明确对自身和他人造成的不良影响。
4.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
家庭不是独立的,它是一个系统,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组成了家庭关系。家庭成员在互动中满足自己的需要,同时也满足其他成员的需要。如果家庭成员的需要受到忽略,这些成员就会在情绪上和行为上出现一些“病状”,这些病状反映的不是一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家庭系统出了问题。初中生暴力倾向的学生往往是家庭中不能保持动态平衡,整个家庭系统都出现了问题。家庭成员必须做出一些改变,才能减少或消除孩子的情绪或行为问题。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需要做到:尽量保持家庭结构的完整性、尊重孩子的需要、制订合适的家庭条规、善于沟通、建立民主型的父母教养方式等。
参考文献:
[1]龚高昌.中小学校园暴力现状及心理原因[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04-06.
[2]魏惠民.初中校园暴力成因及德育对策探析[J].新课程学习(2013).
[3]康雪琴.元情绪能力训练对中学生暴力干预效果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2).
[4]许燕.初中校园欺侮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以上海市某两所中学为例[D].上海师范大学,(2008).
(作者单位:广州市番禺区市桥沙头中学,广东 广州 5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