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校园暴力的心理成因及预防探析

来源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kang32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校园暴力是校园欺凌的一种形式,不仅会造成身体伤害还会留下严重的心理创伤,严重影响着初中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本文从人格特质、认知、共情能力、责任分散的角度分析了校园暴力产生的心理成因,并提出预防校园暴力的对策:进行情绪管理训练、开展亲社会行为训练、提高认知水平、构建和谐家庭。
  关键词:初中生;校园暴力;心理成因
  我们在网络、杂志、报纸上会经常看到有关初中生校园暴力事件的报道,例如:一初中学生班干部因管理同学与其产生矛盾,被同学围殴下跪掌掴;一名初中女生被其他女生扒衣服殴打、并被拍裸照上传网络……校园暴力事件层出不穷。校园暴力是指发生在校园内及其校园周边,主观上蓄意运用躯体、工具、言语或非言语,对他人或群体造成威胁或伤害的行为。这样的行为会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甚至会导致死亡。2017年教育部颁布了《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2019年国务院教育督导办发布了《关于开展预防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各省市也先后出台了加强校园欺凌治理的文件和方案,国家加强了对校园欺凌的治理工作。校园暴力是校园欺凌中的一种,伤害性也是最大的,其产生有多方面、多层次的原因,与社会、家庭、学校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其发生也有特殊性,尤其是发生在初中生之间的校园暴力事件。笔者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初中生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并探讨预防对策,希望减少校园暴力事件,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而又安全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校园暴力的产生往往具有复杂的心理成因,具体的原因如下:
  1.具有异常的人格特征倾向
  德国心理学家霍妮认为:人格异常的患者在面临内在冲突时极易产生焦虑,他们通常会采取攻击方式用以缓解焦虑、解决内在冲突。初中生尚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前额叶的发育尚未完善,还不能形成稳定的人格特征,会出现异常的人格特征倾向,例如:他们情感体验强烈,情绪调控能力比较差,容易冲动,自控能力差等。此外,一般有校园暴力事件的施暴学生也有极强控制欲,在同伴交往中,极易使用暴力欺凌来获得掌控感,满足控制欲,摆脱焦虑,获得愉悦的体验。
  2.施暴学生往往有严重的认知偏差
  施暴学生往往对对校园暴力持肯定态度,甚至有部分学生认为“使用武力解决问题”是很正常的。结合很多中学生校园暴力事件的个案研究,初中生往往把用暴力解决问题看成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极端的认为只有用暴力令对方蒙羞才能征服别人。这种严重的认知偏差与家庭教育,以及社会、网络等暴力文化的影响有关。
  3.施暴学生可能缺乏共情的能力
  施暴手段在常人看来往往非常残忍,例如,围殴下跪掌掴、关黑屋殴打并用烟头烫身、女生被扒衣服殴打,拍裸照、恶意上传网络。心理学认为:共情能力强的人,看到别人踩到尖东西,他会不由自主地喊“哎呦”,好像他自己踩到一样。而共情能力弱的人,在行为表现上比较冷漠,缺乏同情心,不懂得从他人角度考虑问题,没有感同身后的能力等。犯罪心理学研究表明,严重暴力倾向的人是缺乏这种共情能力的。施暴初中生一般不能够理解他人的情感,对别人的痛苦不能感同身受,表现的冷漠,缺乏同情心。在我们大脑中的镜像神经元是移情能力的神经基础,而镜像神经元只有被激活,才能形成这种感同身受的能力,在其成长的过程中,如果孩子没有获得这样的经验,他的镜像神经元可能就不会被激活。
  4.存在侥幸的心理
  社会心理学上有一个责任分散效应,也称为旁观者效应,简单的说就是“人多不负责、责任不落实”。纵观发生在初中生之间的校园暴力事件往往都是以小团体施暴为主,一般三五成群、彼此结成“同伙”,个体会觉得很多人都参与了暴力行为,法不责众,这样会降低了自己对这件事件的责任感,这种责任的分散,一般会减少个体因暴力事件而产生的愧疚感,最终导致群体暴力事件的发生。
  初中生校园暴力的发生与个体、家庭、学校、社会等都有一定的关系,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与认知水平偏低、人格特征不完善、缺乏共情的能力、有侥幸心理等有很大的关系,那么,应该怎样预防校园暴力的发生呢?接下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如何有效预防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
  1.进行情绪管理的训练
  学校可以开设情绪管理方面的课程,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团体心理辅导、心理讲座、心理游园活动等方式开展课程,提高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课程设计包括三个单元:觉察情绪、接纳情绪、调节情绪。每个单元下面可以设置多个主题课程,比如:如何调节情绪这个单元,就可以设计出如下主题:情绪调节ABC、积极暗示助成长、呼吸冥想会放松等主题。通过进行情绪管理的训练,帮助学生觉察到自己的不良情绪,能够接纳情绪看并看到情绪背后的美好期待,掌握常用的情绪调节的方法,减少极端情绪的发生。
  2.开展亲社会行为的训练
  美国预防青少年暴力就是通过增加个体的亲社会行为来进行的,选取几种与初中生关系密切的亲社会行為例如:赞美、理解、帮助他人、懂得谦让、具有团队合作精神、能够换位思考等,通过开展集体活动进行集中训练,提高他们的亲社会能力,从而减少暴力行为。以共情能力的训练为例,让其能够了解到对待同一件事情别人的感觉可能与自己是不同的,从而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提高其共情的能力。
  3.提高个体的认知水平
  暴力倾向学生往往认知上存在偏差如:只有暴力才能解决问题、别人欺负我就必须要打回去、打一下架也没有所谓、只要打赢了对方就可以了等等,认知上存在绝对化、以偏概全、过分概括化的偏差,对此,除了进行必要的个体心理咨询与辅导之外,还需要通过家庭教育、学校班会课等多种方式进行德育教育,使其进一步认识到暴力行为的危害,明确对自身和他人造成的不良影响。
  4.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
  家庭不是独立的,它是一个系统,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组成了家庭关系。家庭成员在互动中满足自己的需要,同时也满足其他成员的需要。如果家庭成员的需要受到忽略,这些成员就会在情绪上和行为上出现一些“病状”,这些病状反映的不是一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家庭系统出了问题。初中生暴力倾向的学生往往是家庭中不能保持动态平衡,整个家庭系统都出现了问题。家庭成员必须做出一些改变,才能减少或消除孩子的情绪或行为问题。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需要做到:尽量保持家庭结构的完整性、尊重孩子的需要、制订合适的家庭条规、善于沟通、建立民主型的父母教养方式等。
  
  参考文献:
  [1]龚高昌.中小学校园暴力现状及心理原因[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04-06.
  [2]魏惠民.初中校园暴力成因及德育对策探析[J].新课程学习(2013).
  [3]康雪琴.元情绪能力训练对中学生暴力干预效果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2).
  [4]许燕.初中校园欺侮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以上海市某两所中学为例[D].上海师范大学,(2008).
  (作者单位:广州市番禺区市桥沙头中学,广东   广州   510000)
其他文献
摘 要:初中化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门知识。它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化学知识理念,掌握基本的化学原理以及各种公式,为高中更深一步的化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某种意义上来讲,初中化学就是一门发现与研究自然规律的学科。初中阶段的化学教学是通过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进行的,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因此,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反思错误
期刊
摘 要:高中政治作为深化学生思想政治观念的重要科目,不仅是对教育政策理论的深入研究,而且直接影响着学生能否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思想素质,建立以法治为基础的社会需要将法治教育纳入高中政治课程,以培养具有法治观念和正确三观的优质人才。因此,本文探讨了高中思想政治中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对策,希望为高中政治教学的发展提供指导。  关键词:高中政治;法治意识;策略  对核心素养
期刊
摘 要: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多年来,小学语文各级各类比赛中,鲜少见到关于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内容。《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第三学段提出了新要求,学生要能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从此大家开始关注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教学  随着社会的
期刊
摘 要:特殊学校的教育与其他普通学校的教育存在一定的区别,这使得在进行教学时,其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常规的学校不同。如何克服学生的的缺陷,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语文教育,是很多特殊学校的语文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本文中,笔者将基于特殊学校小学语文教育现状,对特殊学校教语文教学策略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特殊学校;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  引言:特殊学校的学生通常都存在着一定的生理缺陷或心理缺陷。这使得学
期刊
一、背景分析  2014年3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重要概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2018年1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
期刊
摘 要:高中政治课程以提升学生“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为学科核心素养。公共参与是指公民在公共生活中主动有序参与社会事务、公共事务和国家管理,承担公共责任,维护公共利益,践行公共精神的意愿与能力。活动课是课程设置时以学生的活动为中心,从学生的需要与兴趣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而得到直接经验的一种实践活动。作为核心素养中最具有实践性要求的公共参
期刊
摘 要:在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整个体系当中,音乐教育始终是最为关键的一个主要构成部分,尤其是在如今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时代背景下,节奏教学以及全新的科技已经更为广泛的应用于音乐教学工作当中。就以目前中等学校音乐教学而言,多媒体已经得到十分广泛利用,而节奏教学在提升音乐教学整体质量以及教学效率的过程当中也扮演着十分重要角色。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节奏教学  前言:对于节奏教学而言,在我国小学音乐教
期刊
摘 要:新课标的提出,促使高中音乐教育职能发生转变。普及知识固然重要,更重要的发展鉴赏能力。从目前情况来看,现行方法过于陈旧,无法获得预期效果。为推动学生的良性发展,需要教师积极思考革新之法。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进行研究,以供广大同仁参考。  关键词:高中音乐;鉴赏教学;鉴赏能力  前言:近些年,我国大力推动高中教育的创新发展。音乐作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理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但事实并非
期刊
摘 要:留守儿童的教育一直以来都是社会比较关注的话题,但是由于留守儿童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再加上初中的学生正处于叛逆期,所以会出现很多的学困生。因此为了这些留守儿童将来能够更好的进行发展,初中教师要将这些学困生进行转化,让留守儿童能够更健康的成长。因此,本文针对留守儿童中学困生的学习特点,提出了几点转化策略,希望能对初中教师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教育;留守儿童;学困生转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
期刊
摘 要:如何逐步由“他能读书”走向“自能读书”,从“要我读”到“我会读,我爱读”,“亲子阅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从“教读”走向“自读、课外阅读”的桥梁。“万丈高楼平地起”,欲建自主阅读之高楼,必夯实亲子阅读之根基。“渔”之策略一——让大人与孩子一起“听”中读。“渔”之策略二——让大人与孩子一起“话”中读。“渔”之策略三——让大人与孩子一起“玩”中读。“渔”之策略四——让大人与孩子一起“写”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