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鸡湖隧道主体结构混凝土收缩裂缝预防技术与应用

来源 :新型建筑材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wan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多场耦合机制的裂缝评估新理论进行开裂风险定量预测,提出金鸡湖隧道主体结构材料与施工防裂技术指标和解决方法,通过采用温控膨胀混凝土技术定向降低收缩应力,控制浇筑长度、入模温度及养护等技术实现开裂风险系数不超0.7的设计目标,将其应用于提升侧墙结构抗裂性施工,监测周期内无开裂跳跃点,进一步降温收缩仍未出现贯穿性开裂现象。
其他文献
以超细硫酸铝、氟硅酸镁、固体醇胺等为原料,制备了一种干、湿两用型粉状无碱速凝剂,同时研究了该速凝剂的匀质性、低温稳定性,以及与不同水泥的适应性。结果表明:该速凝剂的稳定性良好,低温条件下仍能保持较好的状态。既可以作干粉速凝剂使用,也可以加水溶解后作为液体速凝剂使用;相同折固掺量下,将干粉速凝剂加水溶解用作液体速凝剂时,砂浆的抗压强度略高于掺粉状速凝剂的砂浆,但均符合GB/T 35159—2017《喷射混凝土用速凝剂》对无碱速凝剂的相关要求,且对不同水泥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采用自由基聚合技术分别合成高分散型、高保坍型两种聚羧酸减水剂组分,通过复配制得一种高强自密实混凝土用聚羧酸减水剂。对比分析了酸醚比、反应温度、引发剂浓度、功能助剂等因素对减水剂性能的影响,得到两组分各自最优合成工艺;通过凝胶渗透色谱、紫外光谱、红外光谱等分析了减水剂的分子结构特性;同时通过混凝土试验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复配高分散、高保坍型专用聚羧酸减水剂能有效改善高强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同时对混凝土强度无不良影响。
4-羟丁基乙烯基聚氧乙烯醚(2+4,VPEG)单体反应活性较高,合成工艺复杂。研究了酸醚比、引发剂用量、链转移剂用量对减水剂分散性的影响及VPEG单体合成超塑化减水剂的最优配比和工艺。通过离心喷雾干燥技术,将合成的超塑化聚羧酸减水剂制成粉末聚羧酸减水剂(PCC-h)。试验结果表明,PCC-h能明显提高砂浆的流动度,并且与胶凝材料有较好的适应性。PCC-h适用于无砂石膏基自流平砂浆、水泥基灌浆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