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参加工作的前些年,每次谈到学生“启而不发”问题,办公室里的前辈们都会津津乐道地讲起一个经典的笑话——
某校长一日早早来到某班教室欲听地理教师上课。地理教师正要讲地球一课,他把手中的地球仪放在讲台上,然后开始导入新课:“大家看,今天我们教室里多了一个什么东西?”“校——长!”学生们都发现校长坐在后面,于是齐声回答。
地理教师露出一脸尴尬,方才想到今天校长坐在教室后面。眼看学生启而不发,有些着急的地理教师硬着头皮继续朝着“地球仪”上引导:“校长是东西吗?”“校长不是东西!”话一说出口,课堂上一阵大笑。坐在后边的校长如坐针毡,走也不好,不走也不好,脸上青一阵,白一阵……
故事的后续已经不再重要,是不是真实发生的故事也似乎不甚重要,但在我们的教学中类似的“启而不发”的事儿,的的确确可能在我们一些教师身上发生。
还记得当年笔者担任八(5)班生物教师,八(5)班是大多数科任教师心目中的“活跃”班级。有一节课笔者讲授的内容是八年级下册《鸟的生殖和发育》。因为考虑到本节课难度较小,加之涉及内容都是孩子们生活中的事儿,笔者决定把课堂交给学生。
在讲完“鸡蛋的结构和作用”后,笔者打开多媒体课件让大家观察“生殖和发育”图片,准备让学生逐一了解鸟的求偶、筑巢、交配、产卵、孵卵、育雏等行为。
当笔者打开第一幅图“孔雀开屏”时,顺便发问:“这是什么啊?”“孔雀开屏!”
为启发大家思考“孔雀为什么开屏?”“孔雀什么样的情况下开屏?”等问题, 笔者进一步引导:“孔雀开屏好看吗?”“不——好——看!” 没想到,几个“活跃分子”在下面信口开河。很显然,几个毛孩子故意“启而不发”,与笔者对着干。
怎么办?停下来批评他们一顿?这不打乱了课堂计划吗?顺着说“不好看”,那不偏离了主题?稍稍冷静几秒后,笔者没有斥责他们,而是灵机一动:“你们几个当然觉得不好看喽,因为——孔雀开屏不是让你们看的啊!”一句话让全班学生哈哈大笑。那几个“活跃分子”似乎被笔者抓住了辫子,也似乎一头雾水,这时候居然不再做声了。
趁着大家静静期待答案的势头,笔者接着问:“那么,大家知道雌雄孔雀中,什么孔雀才会开屏啊?” “雄孔雀!”大多数孩子齐声给出了答案。
笔者进一步追问:“那么,雄孔雀开屏给谁看呢?”“雌孔雀啊!”回答声越来越整齐有底气了。
“那么,雄孔雀开屏吸引雌孔雀,这是鸟类的一种什么行为呢?”笔者仍旧抓住不放。
“它正在求偶。”凭借生活中的有关常识,大家异口同声。笔者随即点击鼠标,屏幕上显示“求偶”二字,从而肯定了他们的答案。
终于,笔者扭转了局面,完成了“启发式导学”目标。真庆幸,那一刻,没有被那几个“捣蛋鬼”拉到“阴沟”里。
课堂教学的精彩并不在于预设有多周密,结果有多完美,而在于课堂的生成。即使事先再周密的设计,也免不了许多新的“非预期性”教学问题,教师若是对这些问题处理不当,课堂教学就会陷入困境或僵局,甚至还会产生“不和谐”的音符。
那么,教学中我们如何避免“启而不发”的尴尬局面?
首先,问题本身要 “聚人气”。教师在课堂上的集体发问要“面向全体,全面提高”,准确把握问题的难度、深度和广度,引起更多人的关注。过于肤浅的问题,对于尖子生来说,不值得一答,他们也会不予理会;过于深难,对于后进生来说“不知所云”,他们会认为与自己无关。只有让问题触及到每一个学生的思维点,才会产生群体效应。所以,备课标时,要把握教学要求,明确教学方向;备教材时,要精通教材内容,把握教材知识间的联系、前后的逻辑关系,充分预见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及应对方案;备学生时,要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习惯以及学习心态。
其次,提问时机要“恰到好处”。像“教室里多了一个什么东西?”之类的问题就没有必要。试想,这一问题有思维量吗?有思维价值吗?难道学生不认识地球仪?从另一个角度讲,这一问题提出的时机太过随意,确实不具有启发性。“满堂问”的课堂,不是好课堂,只会浪费有限的教学时间。因此,只有在教学内容的关键处、联结点、兴趣点、疑难点、模糊点适时地提问、点拨、引导、启发,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是问题指向要“有的放矢”。科任教师设置课堂提问一定要有针对性,要与教学主题相贴近,切不可游离于主题之外。指向不明的问题,学生要么望而生畏,问而不答,致使课堂冷场,要么信口开河,乱说一通,闹出笑话。再回望地理教师的课堂,像“教室里多了一个什么东西?”这个问题就显得过于宽泛,学生一方面不知该怎么回答,一方面又觉得怎么回答都可以。回想起来,这位地理教师就是犯的“指向不明”的错误,他完全没有必要转那么大的一个弯来让学生仅仅说出“地球仪”三个字。遇到类似启而不发情况,迅速“刹车”,直奔主题,避免越引越远。
实际上,课堂提问并不难,因为课堂提问都是针对“人”的,只要我们做到课堂上始终眼里有学生就够了。眼里有学生,课堂才会绽放别样的精彩。
(作者单位:枝江市安福寺中学)
某校长一日早早来到某班教室欲听地理教师上课。地理教师正要讲地球一课,他把手中的地球仪放在讲台上,然后开始导入新课:“大家看,今天我们教室里多了一个什么东西?”“校——长!”学生们都发现校长坐在后面,于是齐声回答。
地理教师露出一脸尴尬,方才想到今天校长坐在教室后面。眼看学生启而不发,有些着急的地理教师硬着头皮继续朝着“地球仪”上引导:“校长是东西吗?”“校长不是东西!”话一说出口,课堂上一阵大笑。坐在后边的校长如坐针毡,走也不好,不走也不好,脸上青一阵,白一阵……
故事的后续已经不再重要,是不是真实发生的故事也似乎不甚重要,但在我们的教学中类似的“启而不发”的事儿,的的确确可能在我们一些教师身上发生。
还记得当年笔者担任八(5)班生物教师,八(5)班是大多数科任教师心目中的“活跃”班级。有一节课笔者讲授的内容是八年级下册《鸟的生殖和发育》。因为考虑到本节课难度较小,加之涉及内容都是孩子们生活中的事儿,笔者决定把课堂交给学生。
在讲完“鸡蛋的结构和作用”后,笔者打开多媒体课件让大家观察“生殖和发育”图片,准备让学生逐一了解鸟的求偶、筑巢、交配、产卵、孵卵、育雏等行为。
当笔者打开第一幅图“孔雀开屏”时,顺便发问:“这是什么啊?”“孔雀开屏!”
为启发大家思考“孔雀为什么开屏?”“孔雀什么样的情况下开屏?”等问题, 笔者进一步引导:“孔雀开屏好看吗?”“不——好——看!” 没想到,几个“活跃分子”在下面信口开河。很显然,几个毛孩子故意“启而不发”,与笔者对着干。
怎么办?停下来批评他们一顿?这不打乱了课堂计划吗?顺着说“不好看”,那不偏离了主题?稍稍冷静几秒后,笔者没有斥责他们,而是灵机一动:“你们几个当然觉得不好看喽,因为——孔雀开屏不是让你们看的啊!”一句话让全班学生哈哈大笑。那几个“活跃分子”似乎被笔者抓住了辫子,也似乎一头雾水,这时候居然不再做声了。
趁着大家静静期待答案的势头,笔者接着问:“那么,大家知道雌雄孔雀中,什么孔雀才会开屏啊?” “雄孔雀!”大多数孩子齐声给出了答案。
笔者进一步追问:“那么,雄孔雀开屏给谁看呢?”“雌孔雀啊!”回答声越来越整齐有底气了。
“那么,雄孔雀开屏吸引雌孔雀,这是鸟类的一种什么行为呢?”笔者仍旧抓住不放。
“它正在求偶。”凭借生活中的有关常识,大家异口同声。笔者随即点击鼠标,屏幕上显示“求偶”二字,从而肯定了他们的答案。
终于,笔者扭转了局面,完成了“启发式导学”目标。真庆幸,那一刻,没有被那几个“捣蛋鬼”拉到“阴沟”里。
课堂教学的精彩并不在于预设有多周密,结果有多完美,而在于课堂的生成。即使事先再周密的设计,也免不了许多新的“非预期性”教学问题,教师若是对这些问题处理不当,课堂教学就会陷入困境或僵局,甚至还会产生“不和谐”的音符。
那么,教学中我们如何避免“启而不发”的尴尬局面?
首先,问题本身要 “聚人气”。教师在课堂上的集体发问要“面向全体,全面提高”,准确把握问题的难度、深度和广度,引起更多人的关注。过于肤浅的问题,对于尖子生来说,不值得一答,他们也会不予理会;过于深难,对于后进生来说“不知所云”,他们会认为与自己无关。只有让问题触及到每一个学生的思维点,才会产生群体效应。所以,备课标时,要把握教学要求,明确教学方向;备教材时,要精通教材内容,把握教材知识间的联系、前后的逻辑关系,充分预见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及应对方案;备学生时,要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习惯以及学习心态。
其次,提问时机要“恰到好处”。像“教室里多了一个什么东西?”之类的问题就没有必要。试想,这一问题有思维量吗?有思维价值吗?难道学生不认识地球仪?从另一个角度讲,这一问题提出的时机太过随意,确实不具有启发性。“满堂问”的课堂,不是好课堂,只会浪费有限的教学时间。因此,只有在教学内容的关键处、联结点、兴趣点、疑难点、模糊点适时地提问、点拨、引导、启发,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是问题指向要“有的放矢”。科任教师设置课堂提问一定要有针对性,要与教学主题相贴近,切不可游离于主题之外。指向不明的问题,学生要么望而生畏,问而不答,致使课堂冷场,要么信口开河,乱说一通,闹出笑话。再回望地理教师的课堂,像“教室里多了一个什么东西?”这个问题就显得过于宽泛,学生一方面不知该怎么回答,一方面又觉得怎么回答都可以。回想起来,这位地理教师就是犯的“指向不明”的错误,他完全没有必要转那么大的一个弯来让学生仅仅说出“地球仪”三个字。遇到类似启而不发情况,迅速“刹车”,直奔主题,避免越引越远。
实际上,课堂提问并不难,因为课堂提问都是针对“人”的,只要我们做到课堂上始终眼里有学生就够了。眼里有学生,课堂才会绽放别样的精彩。
(作者单位:枝江市安福寺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