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等职业学校企业工作背景新教师的职业适应

来源 :时代汽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qllm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旨在探讨中等职业学校企业工作背景新教师的职业适应化问题。以福建省中职校汽修专业具有企业工作背景新教师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中职校企业工作背景新教师职业适应过程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汽修专业企业工作背景新教师在教学方面存在许多的压力和困惑;教师职业中的人际适应问题会引发企业工作背景新教师的职业倦怠感;学校制度层面上的环境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工作背景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新教师在价值观、职业认同、职业满意度、角色转换等适应方面存在较大问题。并从自身层面、学校层面、政策层面、社会层面等提出对策,以期服务实践。
  关键词:中职校 企业工作背景新教师 职业适应
  Discussion on the Occupational Adaptation of New Teachers with Enterprise Work Background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the Professional Teachers of Automobile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Ye Lizhu,Zhang Yang,Zhang Xiaoqing
  Abstract: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discuss the professional adaptation of new teachers with business background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Taking the new teachers with enterprise background in the auto repair major of vocational school in Fujian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data, interview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 paper solves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process of occupational adaptation of the new teachers with enterprise background in vocational school. After analysis, the study found that: new teachers working in auto repair professional enterprises have a lot of pressure and confusion in teaching; interpersonal adaptation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profession will cause job burnout of new teachers in the enterprise work background; the environment at the school system level, to a certain extent, affects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new teachers with corporate working background; new teachers have big problems in adapting to values, professional identity, professional satisfaction, and role conversion. And finally the paper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from its own level, school level, policy level, social level, etc., in order to serve practice.
  Key words: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new teachers with enterprise work background, professional adaptation
  2019年1月,國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提出要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1]。近年来,职业院校相关专业教师原则上从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并具有高职以上学历的人员中公开招聘,并于2020 年起基本不再从应届毕业生中招聘。中职校企业工作背景新教师是指具有3年以上企业管理或技术实践经验,在中职学校从事专业教学未满3年的正式在岗教师。企业工作背景新教师具有丰富的企业实践知识和技能,深知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要,在教育实践中能够按照企业要求的标准来培养人才。但由于企业工作背景新教师长期在企业工作,形成了企业效益和效率的价值观,缺乏教师专业化的训练。有关职业适应的概念,学者们认为是指人和职业相互作用的过程,达到协调、和谐的状态就是对职业的适应[2],本文所指的职业适应是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专业技术人员对转型到教师岗位后1-3年内的适应情况。因此具有企业工作背景教师作为新教师的职业适应化问题成为中职校企业工作背景新教师引进中特别需要重视和研究的问题。基于此,本文拟以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企业工作背景新教师为例,探讨中等职业学校企业工作背景新教师的职业适应,望能为相关问题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1 中职校企业工作背景新教师职业适应的内容维度
  中职校在从企业引进技术人才时,重点考察的是他们的实践经验,往往对他们是否接受过教育教学方面的专业训练,是否具备成为一名专业教师的资格没有相应的认定[3]。这种具有实践经验的行业、企业技术或管理人员(以下称企业工作背景教师)来到学校担任教师,能否真正适应教师岗位的工作特点呢。在研究学界中学者们将新教师的职业适应划分为教学业务适应、学校环境适应、人际关系适应和职业心理适应四个内容维度[4,5]。   教学业务适应方面:在中职校,专业教师除了要胜任多种形式的教学工作,还需要承担班主任工作,因此中职校新教师的教学业务适应,是指新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包括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和实施、教学评价反馈能力等)和管理技能(包括班级管理、学生管理等)两大方面的适应。学校环境适应方面:对新教师来说,学校环境有物质层面(包括工资收入、福利待遇、学校位置、设施配备等)、精神层面(即学校的文化环境)、制度层面(包括对新教师的管理、任用、指导培养、评价机制等)。企业工作背景教师,经历了从学校——企业——学校的两次社会化过程,环境适应对他们来说,是指对学校环境的认同度,经历了从学生的角色转变为教师,从企业员工转变为教师,在新的校园工作环境中,能否在情感上认可并接纳任职学校的环境,具备在任职学校环境中的自我调适能力[6]。人际关系适应方面:主要是指新教师到任职学校工作以后,能否正确处理好自身与学生、学生家长、学校领导、同事及家人和朋友的关系,使自己身心愉悦地投入教学工作。心理适应方面:指新教师在入职初期,能否结合学校环境,进行正确的自我定位并确立教师专业化发展目标,对工作有清晰的认知度,能积极地调整、反思与实践,主要体现在职业态度、职业信念、价值观、自我效能感、压力处理水平、职业期待、角色适应、职业认同等方面的适应。
  2 企业工作背景新教师职业适应过程遇到的问题
  笔者通过对福建省中职校有企业工作背景教师进行访谈、发放调查问卷等,发现省会城市、经济特区中职校中企业工作背景教师引进较多,地市级、县级地方中职校较少,而且专业对应性非常明显,加工制造类、汽修、电气等工科类引进较多,经贸类、外语类等文史类专业企业人才引进较少,因此本研究以汽修专业23位企业工作背景教师作为个案取样分析,形成分析报表如下。
  通过统计分析结果,由表1可以发现,新教师入职初期在教學业务适应、人际关系适应、学校环境适应、职业心理适应四个方面适应状况处于一般水平,在适应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和困难,得分最低的是职业心理适应,平均得分为3.43。
  2.1 职业技能适应问题
  研究过程发现,汽修专业企业工作背景新教师中,由于技能特长及学历限制,有80%以上服务于实训或理实一体化教学一线,他们的教学经验来源于他们学生时代的学校教育,对于教学重难点的把握、规范性教学文件的编写、教学方法的选择、课堂教学的管理组织实施、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等显得陌生,面对信息化教学时代的到来,如何有效利用学校资源,信息化平台,上好每一节课,担当好班主任工作,收集数据,做好评价反馈,有效管理班级、学生,他们存在许多的压力和困惑。
  2.2 职业人际适应问题
  不同专业企业背景新教师在来学校之前,特别是技术类人员,很多面对的是机器的维修工作,以汽修专业为例,他们在企业中做的是对汽车的维修,只要技术好,与车子不需要沟通与交流。而到学校之后,他们的工作对象主体是学生、学生家长,而且工作过程中很多的教研教改任务必须正确处理与同事、领导之间的关系,要求动嘴多了,动手少了,要讲究沟通的技巧,谈话的艺术,引经据典、举一反三的本领,除了教学的专业本领要过硬、新颖,社会关注面还必须不断与时俱进,否则吸引不了学生,工作成效差等等,这些教师职业中的人际适应问题会引发新教师的职业倦怠感。
  2.3 学校环境适应问题(制度适应问题)
  由于长期以来的政策导向和历史轨迹,中职校虽然大量引进了企业工作背景新教师,但学术性的思维惯性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学管理者和实施者的办学思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口号的提出由来己久,但 “重学历、轻能力”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理念仍普遍存在,企业引进师资学历层次普遍较低,很多都在大专及以下学历,学校给他们的定位是实习指导教师,在课酬计算方面也有所差异,晋升困难,这些制度层面上的环境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专业化发展,也是他们对体制适应存在问题的根本所在。
  2.4 职业心理适应问题
  从以上统计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到,新教师在价值观(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情操、职业信念和职业精神)、职业认同、职业满意度、角色转换等适应方面存在较大问题。职业认同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是指一个人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在内心里认为它有价值、有意义,是个体对于所从事职业的肯定性评价。当职业认同感存在问题,也就意味着自己的职业信念不坚定、职业精神不积极、职业情操不够纯粹、职业道德将会有所缺失等等,体现在工作中就表现得没有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职业满意度低,遇到困难缺乏迎难而上的勇气,职业适应进步缓慢等。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很多中职校新入职企业工作背景新教师在入职动机上,更多的是把教师当作“职业”和“饭碗”,觉得企业工作节奏快、强度大、竞争压力大,学校环境相对宽松,因此在职业的选择上缺乏对教师职业特点深层次理解和热爱,只是因为没有更好的选择了,才无奈选择了“教师职业”。
  研究表明无论是从学校刚毕业转型的新教师还是企业到学校的新教师,都会存在角色转换方面的适应问题,如:角色转换迟滞、角色期待过高、角色定位模糊、角色转化迟缓、角色焦虑感等等,各种现象时有发生,会给新老师带来心理压力,需通过各种方式自我调适。
  3 对策分析
  企业工作背景新教师能否尽快渡过职业适应期,尽快适应角色转换,既取决于新教师自身的努力,也离不开学校和社会的支持与帮助。
  3.1 自身层面
  找差距,抓落实,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提升自身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一是认识自己,制定发展目标。企业工作背景新教师入职初期,应尽快熟悉学校的环境,充分评估自己,认识自己,给自己制定可行的专业化发展目标;二是虚心向学,教学相长。企业工作背景新教师应虚心与老教师或教研组长请教,熟悉规范性教学文件的编写,多利用没课的时间,走入老教师的课堂,学习他们丰富的课堂组织实施经验,认真备课、备教材,在不断地学习中总结与反思,促进自身教学业务能力的进步;三是发扬自身企业优势,建立自信。企业工作背景新教师在工作中应充分展示自身的企业经历优势,如汽修企业背景教师可以通过自身的企业经历来浓缩成一个个小故事,丰富自己的课堂或班级管理,缩短与学生的距离;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扬自身实践动手强,建立企业引进人才的自信,在课堂的业务教学上游刃有余,提升职业自豪感;在与同事的交流学习过程中,利用自身的企业工作优势,取他人所长,为他人补短,互相学习进步,促进与同事的和谐相处等。   3.2 学校层面
  一是把好入职关,坚定每一位企业工作背景新教师都要有中职校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如前文所述,职业认同影响教师的职业信念、职业精神、职业情操、职业道德,影响工作热情、积极性,职业满意度等,因此学校在引进企业工作背景新教师的过程中,应把好入职关,让热爱职业教育的企业人进入校园,营造校园积极、乐观、向上的教学工作氛围。二是出台学校相关政策,根据企业工作背景新教师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倡导实施校本研修,帮助每一位教师从新入职初始,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在我国,教师的继续教育领域,教师学习方式经历了“教师培训”——“校本培训”——“校本研修”三个阶段的改变。校本研修指的是新教师在学校指定的带教教师指导下(如有的学校就有教师能力提升工程之“青蓝工程”),以老带新,以强带弱,通过教研活动、集体备课、听课、协助带班、参加主题班会及家长会、与优秀班主任交流、研读经典教师教育书籍和资料,了解熟悉职业学校教学规范、要求和学生特点。校本研修是以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在学校中的方式进行的继续教育培训,充分考虑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求,既让学校成为教师工作的场合,又能让学校成为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场所。不仅节约资源,同时提高了培训的实效,学习主体从被动变为主动,从接受变为探索,从执行者变为创造者。学校应积极出台有针对性的培训和研修计划,在时间上进行倾斜,如新教师入职半年不参与教学,进行跟岗适应等,甚至可以拓展校本研修的领域,建立校校之间,校企之间的研修平台,助力新教师地成长与适应。三是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促进企业工作背景新教师的成长。学校新教师通常有师范类应届、非师范类应届、企业工作背景新教师三大类,学校应根据不同类型新教师的特点进行发展性评价,如对教学知识、教学技能、科研能力、工作态度、师德师风等进行分项评价,各有侧重点,一方面要肯定他们的成绩,另一方面要多帮助他们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在成绩和适当的压力之下,逐步提升。
  3.3 政策层面
  从2005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以来,2014年6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又联合印发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2019年1月国务院发布《职教20条》,对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指明了方向,但是到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虽然方向有了,但具体实施方案的制定仍应脚踏实地,结合地方职业教育的发展特点,因地制宜,根据新教师群体类型分类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让职教资源在全国流动起来,真正能使教师和学校乃至社会受益,加快企业工作背景新教师的职业适应,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3.4 社会层面
  企业工作背景新教师在新入职阶段,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班级管理,教学业务能力提升上,占用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做为家人和朋友应予以支持、理解和鼓励,让他们无后顾之忧,全心思的投入到工作中。
  4 结语
  中职校企业工作背景新教师具有丰富的企业实践知识和技能,深知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要,在教育实践中能够按照企业要求的标准来培养人才。但由于其长期在企业工作,形成了企业效益和效率的价值观,缺乏教师专业化的训练,面临职业适应化问题。本文在分析中职校企业工作背景新教师职业适应内容的基础上,以福建省中职校汽修专业23位企业工作背景教师作为个案,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中职校企业工作背景新教师职业适应过程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汽修专業企业工作背景新教师中,由于技能特长及学历限制,有80%以上服务于实训或理实一体化教学一线,他们的教学经验来源于他们学生时代的学校教育,教学方面存在许多的压力和困惑;由于汽修专业企业背景新教师在企业中做的是对汽车的维修,只要技术好,与车子不需要沟通与交流,因此到校后,其教师职业中的人际适应问题引发了新教师的职业倦怠感;由于长期以来的政策导向和历史轨迹,中职校虽然大量引进了企业工作背景新教师,但学术性的思维惯性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学管理者和实施者的办学思路,这些制度层面上的环境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工作背景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从统计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到,新教师在价值观(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情操、职业信念和职业精神)、职业认同、职业满意度、角色转换等适应方面存在较大问题。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课题名称:福建省中职校企业工作背景新教师社会化研究。立项批准号:FJJK19-946。
  参考文献:
  [1]李丹.产教融合背最下“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前沿.2018(5):39-45.
  [2]阚慢玲,欧群慧.我国新教师入职适应研究述评.赣南师范大学学报[J].2019(4):71-76.
  [3]由由.高校教师流动意向的实证研究:工作环境感知与工作满意的视角[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4(2).128-192.
  [4]张勤,万东升.新时代教师价值观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江苏高教.2019(1):64-68.
  [5]武正营.高职院校企业工作背景教师专业发展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8(11):70-75.
  [6]莫炼.中等职业学校新教师校本研修分析[J].浙江工业大学.2017.
其他文献
摘 要:行动导向教学法主要是以“行动导向驱动”的教学方式,将学习目标与学习内容相互结合起来,通过内容学习,让学生主动探索知识。《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属于一门综合性与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既需要培养学生对应的基本职业素养能力与操作技术应用能力,又需要在实践的基础上,加强学生对汽车发动機结构、拆装、维修等内容的认知与操作。特别适合行动导向教学法理念授课,现以教学中的实际案例来分析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汽
期刊
在“163倍增计划”引领下,尽管汽车行业遭遇寒冬,排放法规升级以及“5.21”事件的影响,但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汽车销售一路逆势而上,持续向好。据公司最新产销快报显示:11月公司本部汽车销售持续过万;1-11月,公司本部累计汽车销售146035辆,同比增长7%。  其中,东风轻卡1-11月累计实现销售112697辆,同比增长16%,再次站稳10万平台量级。其主力车型1-11月的累计销售依然持续两位
期刊
摘 要:职业核心能力是人才成功与否的核心竞争力,对于院校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而翻转课堂能够很好地实现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本文以新能源汽车专业为例从新媒体的应用及信息平台的建立、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学内容的调整和教学评价模式的改变等方面对翻转课堂的实施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职业核心能力 翻转课堂 关键技术 新能源汽车  1 引言  职业核心能力是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
期刊
摘 要:习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座谈会上提出,各类课程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这对职业院校专业课程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学徒制背景下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学怎样实现课程思政,从教学理念、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体系等多个维度深入探讨课程思政的策略,根据要求探索课程思政具体实施方法,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多环节的全课程育人格局,全面提升学生思政素质,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现代
期刊
摘 要:在未来的发展中,校企合作管理模式已经成为中职院校培养人才的主要方式,这种管理模式在未来的发展中还需要面临多种问题与挑战,这些问题与挑战主要体现在管理主体以及学生身份。想要解决这些问题与挑战,那么首先需要进行创新,学校与企业进行联合管理,依旧需要将学生设定为教育的核心,从而帮助我国中职院校得到有效的快速发展。本文主要针对于在中职汽车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使用校企合作,对人才培养需要进行的管
期刊
摘 要:文章以“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课程为例,利用 “课堂派”管理平台,结合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通过对课程知识点的设计、线上线下教学组织与管理、考核与评价等维度,开展混合式教学探索。实践证明,能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微信;课堂派;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混合式教学  1 前言  通过对大学生使用微信的行为习惯调查分析,微信已经全面嵌入大学生的生活之中。目前使用微信的最主要用途是与人交流,使用
期刊
摘 要:教育信息化进入2.0时代,在“技术智能”与“数据智能”的双轮推动下,教育信息化2.0已经进入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新场景,从供给侧(优质资源、优质教师、优质学伴等)产生了颠覆性突破,不断破解当前优质教育资源不均衡、不充分的难关。教育工作者必须加强研究,不断推出信息化2.0时代“互联网 +教育”对教育技术的新要求教学模式。开发“互联网 +教育”支撑平台已势在必行。笔者从事一线教学多年,在智慧教学
期刊
摘 要:以内江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实践为例,探讨经济欠发达地区如何加强校企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教育,提炼其实践经验。本文认为,学校要积极寻求企业资源,大力筹措资金,提高专业教师的参与度,加大企业指导技师的培训,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 人才培养模式 经济欠发达地区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  How to Realize the Modern Appren
期刊
摘 要:“双高计划”将“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作为十大改革发展任务之一,对高职院校科研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科研创新团队的建设又是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重点之一。基于“融合汽车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工作,围绕国家政策方针,分别从团队成员构成、团队科研管理和校企科研合作等三个方面研究分析了现阶段科研創新团队现状,并就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对进一步激活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活力和助推学院发展具有
期刊
摘 要:本文根据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中关于专业群建设,以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为例,提出了专业群构建的基本思路以及构建采取课程体系、师资队伍、课程资源和实践基地措施。  关键词:高职 专业群 新能源汽车  Brief Discussion about the Ideas of Creating New Energy Automobile Specialty Group  ——Take the N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