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_w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针对滁州学院农田水利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课程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考核方式薄弱等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旨在为提升滁州学院农田水利课程的教学质量,同时也为其他高校农田水利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农田水利学;教学改革;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
  中图分类号 S-01;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0)05-0270-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0.05.076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Abstract To solv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irrigation science course in Chuzhou University, such as obsolete teaching content, single teaching method and weak examining mode, the improvement measures were proposed from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 and assessment metho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this course in Chuzhou University, and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teaching reform of this course in other universities.
  Key words Irrigation science;Teaching reform;Teaching content;Teaching method;Assessment method
  農田水利学是滁州学院地理科学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其基本任务是研究农田水分状态及其变化规律,通过各种工程及管理措施来调节和改善农田水分状况及其地区的水利条件,该课程与地理科学专业的其他专业课程共同为地理科学专业土地改造与整合方向作有效支撑。农田水利学作为农业工程及水利类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其教学改革的研究相对较多。龙远莎等[1]以铜仁学院为例,通过分析该学院农田水利学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水利水电专业农田水利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及措施,主要包括教学方法和方式的多样化、教学内容的特色化及实践环节的重点化;郭彦芬[2]就水利工程专业农田水利学的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实践性教学环节以及课程考核方式等不同角度分别提出了针对性的改革措施;王孟雪等[3]针对农学院所开设的农田水利学课程的特点,从教学环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及实践教学多角度探讨了农田水利学课程的教学改革;郭晓宇等[4]总结了在农田水利工程专业农田水利学的教学过程中的心得与经验,包括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生主体地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及课堂教学多样化等;王金满等[5]针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特点,将农田水利学的课程体系优化并重构为灌排基础、灌溉工程和排水工程3个部分,同时根据课程的实践性要求,设置渠道灌溉工程、低压管道输水工程和排水工程3个部分实践教学内容,思路明确,重点突出。此外,众多学者还针对该课程的课程设计环节、多媒体教学环节开展了相关研究:张礼华等[6-7]提出发散选题、更新设计方法以及强化计算机在课程设计中的应用等思路,用于解决传统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选题受限、设计内容陈旧及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为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陈为峰等[8]针对农田水利学的教学内容应用 VB语言,开发了农田水利学多媒体教学系统,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需求,设计了知识浏览、查询功能、计算功能、测试功能、动画功能、设计绘图和录像演示等功能,供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使用,显著增强了授课的生动性、直观性及交互性。以上这些研究成果可以为滁州学院农田水利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但因该课程是在滁州学院地理科学专业开设,因此该课程的教学过程和要求区别于其他高校,需要进行相应研究,以达到教学目标。
  1 目前滁州学院农田水利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农田水利是滁州学院地理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该课程主要介绍农田水利学的基本理论、农田水分状况及渠道灌溉工程、农田灌溉工程和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
  1.1 课程内容
  1.1.1 课程内容缺乏地区特色。
  农田水利学课程内容很多,课程涉及土壤水分变化规律、灌排原理、灌水技术、灌排系统规划设计、高效节水技术设计以及灌区管理等内容,基本理论及概念较多,在48学时中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因此需要针对安徽区域特色,适当选取部分内容进行重点讲解。
  1.1.2 课程内容不能反映最新成果和技术。
  为响应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水利的号召,农田水利学课程的教学也应该向新型灌溉方式及节水技术等内容偏重,适当增加非充分灌溉的基本原理、作物水分生产函数与优化灌溉制度、灌水方法与灌水技术的质量评估、现代节水灌溉技术、灌区计划用水管理等内容的授课学时。
  1.2 教学模式与方法
  1.2.1 教学模式单一。
  目前的教学模式是满堂灌,课堂上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接受知识较为被动,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一旦长期如此必将使学生产生相应的厌学情绪,使教学过程逐步变成学习主体缺位的纯粹教师行为,不利于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也与学校培养目标相违背。因此,需要发展多种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程学习中。   1.2.2 多媒体教学使用不当。
  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手段虽然能够将部分真实的工程以直观、具体、形象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但也会使学生和教师之间不能很好地互动,导致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另外,农田水利学中灌溉制度、灌溉渠道流量推算、灌溉渠道纵横断面设计等内容设计理论计算,使用多媒体进行理论推导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因此,需要将多媒体和板书有机结合起来,使得课堂教学效果实现最大化。
  1.3 考核评价
  1.3.1 对平时考核的力度不够。
  目前,该课程的考核采用闭卷的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占30%,平时成绩所占比例较少,使得很多学生持有侥幸心理:平时不认真学习听课,仅靠“考前突击”“临阵磨刀”仍然可以过关,很难达到该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因此,需要加强平时考核的力度,保证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质量。
  1.3.2 平时考核形式陈旧。
  目前课堂考核方式仍采用点名考勤、课堂提问及课后作业等常规方式,对学生的课堂氛围的提升幅度有限,需要与时俱进地提出新的考核方式(如当堂作业等)。
  2 农田水利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
  针对上述问题,滁州学院农田水利学课程教学改革主要围绕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及考核方式展开。
  2.1 课程内容改革
  课程内容改革的重点是及时补充和更新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原有学时范围内能够了解学科前沿知识及地方生产实际,更好地对接工作实践。
  课程内容改革要求授课内容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应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同时结合个人科研教学经验,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组织、加工精练、补充提高,将理论知识与具体工程以及已有的研究成果相结合。
  一方面,课程内容上应体现出先进性,除课本上比较成熟的灌排成果与技术外,还应充分反映出近几年国内外灌排领域较成熟的最新研究成果,比如非充分灌溉的基本原理、作物水分生产函数与优化灌溉制度、灌水方法与灌水技术的质量评估、现代节水灌溉技术、灌区计划用水管理等。
  另一方面,课程内容应体现出地域特色和专业特色。近年来,安徽省开始逐步利用工程措施聚集坡面雨水,发展节水灌溉。因此,应及时在教学大纲中补充“旱区集雨节灌”的内容,介绍雨水聚集工程设计参数的确定、集流场的规划设计、集流场地表处理技术、雨水存贮设施型式与设计方法、雨水净化与高效利用技术等内容。此外,还应增加低压输配水管网的最佳设计理论与方法,喷、滴、渗灌技术与设备的最新成果,灌区动态配水计划与计算机管理等。同时,针对地理科学专业土地改革方向的要求,还应注重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小型农田水利建设[9]及安徽省农田水利改革[10]等相关知识点的讲解。
  2.2 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
  教学模式与方式改革的主要任务是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使课程更加直观生动,降低教师的教学难度,同时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让课程“容易学”“容易教”“愿意学”,并最终实现“能学好”。
  农田水利学是一门实践应用性很强的课程,需要注重实践教学环节。比如,灌水方法部分教学内容,该部分涉及内容广泛,需要在很短的学时内,介绍各种灌水方法的评价标准、分类及适用条件;涉及的仪器种类繁多复杂,测量手段多样,学生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消化吸收。仅仅是课堂展示观测图片或让学生观看录相,显然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和理解,无法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因此,应该让学生到灌排试验站及实习基地进行现场观测,既直观又生动。
  农田水利学课程采用板书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于部分难于掌握的重要理论和公式采用板书讲解,易于控制课堂进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于实际工程案例、部分灌溉方法及设计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學,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相应的内容。为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工程实践能力,对于灌区的规划设计内容,结合安徽地区的灌区建设情况采用现场教学的方式,既不增加教学成本,又能达到教学目的。
  2.3 考试评价方式改革
  考核评价方式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按照以“应用型”为主的考核原则,解决目前课程考核方式重知识、轻能力的问题,融入实践考核内容,使考核方式更加科学、灵活,更加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同时,针对平时成绩考核,设置弹性考核机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方面,理论考试与实践考核相结合。闭卷考试(理论知识)主要是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等理论知识的掌握;实践考核主要是考核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一方面,阶段性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在一些章节结束后,可以根据所讲的内容进行一次阶段性考核(弹性制),既可以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也为后续的教学方法及教学进度是否调整提供依据。同时,阶段性考核可以督促学生平常认真学习,以阶段性考核分数代替传统的简单出勤考核成绩,让学生实现真正的“出勤”,避免期末考前临时抱佛脚,促使学生真正掌握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平时考核后开展集中答疑讲解,进一步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疑难。
  3 结论
  根据农田水利学课程的特点,结合滁州学院学生基础情况,该课程教学改革重点围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展开。教学内容要突出地域特色,将所学内容应用于安徽地区的生产实践中,保证学有所用。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适应农田水利的发展趋势,保证学有所长;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的单纯课堂讲解模式,力争多种课堂传授方式相结合,积极探讨实践教学模式,实施“项目贯通、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全面改革现有的课程考核方式方法,通过多种方式、手段考核,避免出现集中突击过关的现象,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龙远莎,杨恩其,张钟阳.地方性本科高校农田水利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以铜仁学院为例[J].农业与技术,2017(17):168-170.
  [2]郭彦芬.《农田水利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13(25):110,112.
  [3]王孟雪,于立红.农田水利学课程教学改革与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558-21559.
  [4]郭晓宇,范志宏.关于《农田水利学》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J].山西科技,2009(3):50-51.
  [5]王金满,付梅臣.面向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 “农田水利学” 课程体系构建[J].中国地质教育,2007(3):85-87.
  [6]张礼华,朱红耕.“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的改革与实践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1(29):115-116.
  [7]张礼华.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质量控制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14):330-331.
  [8]陈为峰,冯永军.《农田水利学》多媒体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高等农业教育,2001(6):49-51.
  [9]张跟朋.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现状和对策[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3.
  [10]张肖.安徽农田水利建设发展与科技支撑[J].江淮水利科技,2012(1):3-5.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建立使用ICP-MS同时测定大米中铅、镉、铬、砷、汞、铝、钛、硒、镍、铁、铜、锌、钾、锰、硼、镁、锡、钠、钙、钡、锑、锶22种元素的方法。[方法]用微波消解-ICP-MS同时测定上述22种元素,试验探究更加简单有效的微波消解液,用混合内标校正基体干扰和漂移。[结果]各元素标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在0.999 4~0.999 9,各元素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73%~11.01%,
期刊
摘要 以新疆骏枣及灰枣的干枣为研究材料,比较2种干果品质的差异并研究不同贮藏温度(4、20 ℃)对干红枣维生素C、还原糖、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其在贮藏期真菌毒素TeA的含量。结果表明,2种干果营养品质存在差异,并且2种干红枣在4 ℃下贮藏时,可以较好地抑制其维生素C和还原糖含量的下降和可滴定酸含量的升高,并且在此温度下贮藏14 d时未检测到TeA。因此,建議在4 ℃条
期刊
摘要 以切花月季“粉佳人”为试验对象,以株高、冠幅、叶长、叶宽及花枝长度等农艺生长指标进行综合考量,研究不同有机微量肥浓度和施肥方式对月季切花营养生长的影响,提高切花质量和生长效率,为高品质月季切花的栽培管理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结果表明,根施结合叶面喷施1 500倍的施肥处理,月季株高和冠幅增长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和对照,有利于月季“粉佳人”的营养生长,对其生长发育具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 月季切花
期刊
摘要 以薏苡黑穗病菌粉胞内蛋白为免疫原,制备抗体,建立薏苡黑穗病ELISA检测方法。结果表明,测定纯化后抗体的最高效价为1∶800 000,具特异性强;方阵试验测定抗原的最佳包被浓度为10.3 CFU/mL,抗体的工作浓度为1∶4 000;优化ELISA检测条件,确定抗体4 ℃过夜(8~12 h)包被效果最好,选择1%酪蛋白作为抗体的封闭液,抗体的最佳封闭时间为 1.5 h,抗体的最佳孵育时间为2
期刊
摘要 冰川是淡水資源的一种重要储存形式,近年来冰川面积不断减少,研究冰川面积变化对于干旱区生态保护及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基于Landsat TM、Landsat ETM与Landsat OLI遥感影像数据以及气象观测数据,进行遥感解译与统计分析,运用决策树自动阈值分类方法,同时结合非监督分类方法得到祁连山自然保护区1995—2015年冰川面积变化,参考第2次冰川编目数据对结果进行验证,并运用相关分
期刊
摘要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升级,生鲜农产品电商发展迅猛,但是相对于线下7万亿的生鲜市场规模,生鲜电商的线上渗透率仅为3%,生鲜电商被认为是电商细分行业的最后一片“蓝海”,市场潜力巨大。2018年我国生鲜农产品电商市场增长速度相比前5年呈现逐渐趋缓的态势。标准化低、品质低、品牌弱、盈利低、冷链物流不健全、营商环境不佳等因素成为阻碍生鲜电商发展的重要症结。随着国家各项重大政策利好,未来生鲜市场的线上
期刊
摘要 以广州本地木棉花为试材,使用真空冷冻干燥技术进行干燥,设置干燥时间为12、17、20、40 h,并使用单因子试剂和复合试剂进行干燥前浸泡处理,通过测定及评价干燥后花瓣的颜色、质感、厚薄度、平整性和综合效果,筛选出木棉花在真空冷冻干燥过程中适用的护色护形剂以及干燥时间,以期对干燥木棉花的大规模生产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使用无水乙醇+10%柠檬酸复合试剂浸泡处理木棉花,真空冷冻干燥后的花朵品质最佳
期刊
摘要 收集整理湖南省地面气象观测站天气现象观测资料、典籍和新闻报道等多源信息,基于增强藤田级别建立湖南各县市1950—2015年的龙卷风EF等级序列,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湖南多地有龙卷发生,地形平坦地区多于山、丘区,洞庭湖区的常德、岳阳、益阳龙卷发生数分别居地市级的前3名,同时洞庭湖区也是较强龙卷多发地带。3—10月湖南均有龙卷发生,4—5月为高发时段,其中4月是较强龙卷多发时段;湖南龙卷发
期刊
摘要 以入侵植物薇甘菊高光谱图像为研究对象,基于4种预处理方法对薇甘菊高光谱图像进行降低噪声处理,分别研究了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特征提取方法和基于BP神经网络的分类模型,筛选出薇甘菊高光谱识别的最优预处理方法,以实现薇甘菊的快速准确识别。结果显示,预处理方法为一阶、二阶微分的识别率分别为81.2%和76.92%;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和一阶微分+SG平滑的识别率分别为89.74%和87.18%。多
期刊
摘要 陕北丘陵沟壑区是陕西省新发展的山地苹果生产基地,但山地苹果“大小年”严重。山地苹果“大小年”不但与树体营养、内源激素、气候环境等密切相关,而且与土壤水肥管理、修剪、疏花疏果、病虫防治、品种特性及授粉树配置等密切相关。针对山地苹果“大小年”的问题,简述了“大年”“小年”树的冬季修剪、花前复剪、疏花疏果及夏季、秋季修剪方法,以防止、减少“大小年”发生,促进山地苹果丰产稳产。  关键词 山地苹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