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究护理健康教育模式应用在社区产妇产后保健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本社区2015年9月-2016年7月间收治的6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实施护理健康教育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对比两组保健知识知晓率、新生儿喂养良好率、避孕知识知晓率。结果:实验组产妇康复后保健知识知晓率、新生儿喂养良好率以及避孕知识知晓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社区产妇产后保健实施护理健康教育模式可提高产妇保健知识知晓率以及新生儿喂养良好率,减少不良情绪,缩短了康复时间,可增强母婴健康水平,值得采用与推广。
关键词:护理健康教育;产后保健;应用价值;产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区护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产妇生产后的保健工作逐步推行,保健方式日趋多样,对增强产妇产后身体恢复效果,减少产后并发症有着显著意义,健康教育模式逐渐成为影响母婴健康的关键因素。研究选取本社区60例产妇,在产后保健中应用护理健康教育模式,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采用抽签方法将本社区2015年9月~2016年7月间收治的60例产妇确定为此次研究样本,所有产妇产后康复期为半年,无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均接受社区保健管理与健康教育,31例初产妇,29例经产妇。将所有产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产妇年龄26~37岁,平均年龄(31.5±2.3)岁,对照组产妇年龄25~34岁,平均年龄(29.5±2.5)岁,两组产妇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对照组产妇仅实施社区健康教育,包括疾病知识口头宣传、发放知识手册等,未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实验组采取护理健康教育新模式,方法为:①产妇健康知识教育[1]。大部分产妇在产后容易出现乳头皲裂、恶露异常、伤口疼痛等情况,大部分因炎症引起,常规教育中将炎症防范与处理作为教育重点。向产妇介绍恶露存在时间、恶露量以及颜色、气味,指导患者日常生活中加强对以上指标的观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注意日常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尽量采用母乳喂养,在喂养间隙开展适量运动,可帮助伤口尽快愈合。在母乳保健上,主动宣传母乳喂养注意事项、母乳喂养优势等[2];对于剖宫产产妇,应加强对切口愈合知识宣传,告知饮食、洗浴等注意事项,使产妇明确哪些异常情况可以自己处理。②新生儿喂养护理。母乳喂养需给予正确指导,其他喂养方法需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好,告知注意事项,包括喂养食物配给方法、存放要求、喂养量等;对于腹泻、便秘、湿疹、黄疸等常见问题需告知处理方法。讲解保健知识时需要耐心、热情,对患者存在的疑虑与问题耐心、细致解答,提供力所能及的帮扶[3]。③加强心理与神经抚慰。产后妇女易出现精神状态不佳、失眠、焦虑等问题,在健康教育中,需要告知不良情绪自我排解方法,与家庭成员沟通,日常生活中多与产妇沟通、多鼓励、赞美产妇,营造温馨、舒适家庭氛围,使产妇时刻保持心情愉悦,才能尽早康复,增强保健效果。④康复训练指导。产前及产后产妇体态会出现变化,大部分产妇都有尽快恢复苗条身材的愿望,由此,需要加强康复训练与指导,可以在室内练习简单的瑜伽、健美操,室外慢跑、快速行走等,告知保健按摩方法,正确应用治疗仪。依据产妇身体情况采用适合的避孕方法[4]。
3.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使用SPSS15.0软件对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标准差(±s),使用检验计数资料,2检测统计结果,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观察两组产妇实施不同健康教育后的疗效。实验组康复后保健知识知晓率、新生儿喂养良好率以及避孕知识知晓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
三、讨论
社区各项护理工作中,产妇产后保健护理一直是工作重点,有着独立、系统的实施方案,产后保健护理直接影响到产妇身体恢复。鉴于产妇生产后身体发生改变,护理方法主要以居家自我护理为主,但产妇年龄、体质状况、教育程度不同,促使存在不同护理观念与想法。由此,社区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健康教育,对不同护理工作全面教育与指导可减少保健遗漏,有利于提高社区产妇保健水平。健康教育是一种认识上的护理,主要针对产妇产后生理、心理等表现制定的护理方法,贯穿保健工作始终,使每一位产妇都能保持起健康、积极的心态,增强产妇与新生儿的健康状态。
综上所述,本次分组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产妇给予护理健康教育模式,在保健知识知晓率、新生儿喂养良好率以及避孕知识知晓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了护理健康教育在产妇产后保健中推广与应用价值显著,提高了产妇与新生儿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军梅.护理健康教育模式在社区产妇产后保健中的应用分析[J].健康之路,2015,08:139-140.
[2]吴映瑛.杭州市某医院产妇产后生殖保健健康教育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16,05:462-464+468.
[3]杨佩红.对母婴分离产妇及其家属应用健康教育新模式的效果[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12:120-122.
[4]陈琳琳.三维一体教育模式改善农村产褥期妇女膳食营养与生活行为效果分析[D].青岛大学,2012.
(作者单位:云南省昭通市卫生学校)
关键词:护理健康教育;产后保健;应用价值;产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区护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产妇生产后的保健工作逐步推行,保健方式日趋多样,对增强产妇产后身体恢复效果,减少产后并发症有着显著意义,健康教育模式逐渐成为影响母婴健康的关键因素。研究选取本社区60例产妇,在产后保健中应用护理健康教育模式,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采用抽签方法将本社区2015年9月~2016年7月间收治的60例产妇确定为此次研究样本,所有产妇产后康复期为半年,无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均接受社区保健管理与健康教育,31例初产妇,29例经产妇。将所有产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产妇年龄26~37岁,平均年龄(31.5±2.3)岁,对照组产妇年龄25~34岁,平均年龄(29.5±2.5)岁,两组产妇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对照组产妇仅实施社区健康教育,包括疾病知识口头宣传、发放知识手册等,未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实验组采取护理健康教育新模式,方法为:①产妇健康知识教育[1]。大部分产妇在产后容易出现乳头皲裂、恶露异常、伤口疼痛等情况,大部分因炎症引起,常规教育中将炎症防范与处理作为教育重点。向产妇介绍恶露存在时间、恶露量以及颜色、气味,指导患者日常生活中加强对以上指标的观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注意日常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尽量采用母乳喂养,在喂养间隙开展适量运动,可帮助伤口尽快愈合。在母乳保健上,主动宣传母乳喂养注意事项、母乳喂养优势等[2];对于剖宫产产妇,应加强对切口愈合知识宣传,告知饮食、洗浴等注意事项,使产妇明确哪些异常情况可以自己处理。②新生儿喂养护理。母乳喂养需给予正确指导,其他喂养方法需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好,告知注意事项,包括喂养食物配给方法、存放要求、喂养量等;对于腹泻、便秘、湿疹、黄疸等常见问题需告知处理方法。讲解保健知识时需要耐心、热情,对患者存在的疑虑与问题耐心、细致解答,提供力所能及的帮扶[3]。③加强心理与神经抚慰。产后妇女易出现精神状态不佳、失眠、焦虑等问题,在健康教育中,需要告知不良情绪自我排解方法,与家庭成员沟通,日常生活中多与产妇沟通、多鼓励、赞美产妇,营造温馨、舒适家庭氛围,使产妇时刻保持心情愉悦,才能尽早康复,增强保健效果。④康复训练指导。产前及产后产妇体态会出现变化,大部分产妇都有尽快恢复苗条身材的愿望,由此,需要加强康复训练与指导,可以在室内练习简单的瑜伽、健美操,室外慢跑、快速行走等,告知保健按摩方法,正确应用治疗仪。依据产妇身体情况采用适合的避孕方法[4]。
3.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使用SPSS15.0软件对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标准差(±s),使用检验计数资料,2检测统计结果,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观察两组产妇实施不同健康教育后的疗效。实验组康复后保健知识知晓率、新生儿喂养良好率以及避孕知识知晓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
三、讨论
社区各项护理工作中,产妇产后保健护理一直是工作重点,有着独立、系统的实施方案,产后保健护理直接影响到产妇身体恢复。鉴于产妇生产后身体发生改变,护理方法主要以居家自我护理为主,但产妇年龄、体质状况、教育程度不同,促使存在不同护理观念与想法。由此,社区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健康教育,对不同护理工作全面教育与指导可减少保健遗漏,有利于提高社区产妇保健水平。健康教育是一种认识上的护理,主要针对产妇产后生理、心理等表现制定的护理方法,贯穿保健工作始终,使每一位产妇都能保持起健康、积极的心态,增强产妇与新生儿的健康状态。
综上所述,本次分组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产妇给予护理健康教育模式,在保健知识知晓率、新生儿喂养良好率以及避孕知识知晓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了护理健康教育在产妇产后保健中推广与应用价值显著,提高了产妇与新生儿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军梅.护理健康教育模式在社区产妇产后保健中的应用分析[J].健康之路,2015,08:139-140.
[2]吴映瑛.杭州市某医院产妇产后生殖保健健康教育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16,05:462-464+468.
[3]杨佩红.对母婴分离产妇及其家属应用健康教育新模式的效果[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12:120-122.
[4]陈琳琳.三维一体教育模式改善农村产褥期妇女膳食营养与生活行为效果分析[D].青岛大学,2012.
(作者单位:云南省昭通市卫生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