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异齿裂腹鱼水泥池驯化养殖试验

来源 :河北渔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tl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异齿裂腹鱼(Schizothorax oconnori)隶属鲤形目、鲤科、裂腹鱼亚科、裂腹鱼属,别名异齿弓鱼。为我国特有种,分布于仲巴以下至米林排区整个江段的干支流及附属水体,为产区主要经济鱼类之一,已被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2000年以来随着西藏经济的快速发展,渔业资源过度捕捞、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水电开发等因素导致野生异齿裂腹鱼种群数量明显衰退,直接威胁到西藏特有鱼类种质资源的持久利用。据报道目前内地多种裂腹鱼品种已经基本实现了全人工繁育养殖,如昆明裂腹鱼、短须裂腹鱼、齐口裂腹鱼等。但有关异齿裂腹鱼驯化养殖方面的研究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为了科学合理地保护和开发异齿裂腹鱼这一优质野生鱼类资源,本研究开展了异齿裂腹鱼水泥池驯化养殖实验。
  1材料与方法
  1.1鱼种来源
  试验用异齿裂腹鱼于2014年4月在雅鲁藏布江日喀则段捕获,共计116尾,平均体长23.65 cm,平均体重205.14 g。
  1.2驯化场地
  根据土著裂腹鱼类生物学特性和对生态环境条件要求,异齿裂腹鱼的驯化地点选在拉萨市国家农业科技园冷水鱼繁育基地,驯化水泥池规格宽2 m、长5 m,水深1.5 m,配备自动增氧机、排污、遮荫等装置。养殖基地气候凉爽空气清新海拔为3 600 m,水温为10~15 ℃,pH值为7.5~8.5,溶氧量保持在6 mg/L以上,水源为地下水,清新无污染,常年四季水温变幅小,具备开展野生鱼类的驯养和繁殖的各项条件。
  1.3驯化前的准备
  将收集到的野生异齿裂腹鱼,充氧运输到试验基地开展人工驯化养殖。驯化鱼种下塘前,选择无病无伤,体质健壮的个体,根据体型大小,分不同规格,不同鱼池进行驯养。所用鱼池均使用10 mg/L的高锰酸钾泼洒池底和池壁进行消毒,曝晒3 d后注水进池,7 d后,将异齿裂腹鱼投入池中驯养,并用3%~5%食盐溶液进行鱼体消毒3~5 min,以减少驯养过程中疾病的发生。
  1.4投饵驯化
  每天上午9:00,下午18:00各进行一次投饵驯化,每次驯食时间不低于1小时,采用敲击法驯食,一边投喂饲料,一边用木棒敲击铁盒或瓷盆等。一般鱼种进入驯养池前几天投喂的饲料基本不摄食,因此每次投喂量要少,且尽量投在饲料台上,便于观察鱼群摄食情况和清除残饵,最终循序渐进地逐步使鱼能够定时、定点摄食人工配合饲料。
  1.5日常管理
  驯养期间每天测量水温、溶氧、pH值等指标,同时巡塘观察异齿裂腹鱼的摄食情况,驯化过程中要特别注重水质的调控与管理,不投喂腐败变质饲料,保持水质清洁,供氧充足。
  2结果与分析
  2.1习性
  水泥池养殖条件下观察到异齿裂腹鱼喜集群在池底游动,昼伏夜出,有避光的习性,异齿裂腹鱼成鱼野性较大、胆小、喜静,喜欢隐藏在遮荫设备之下,而小型个体比较活跃,对环境适应性较强。鱼种入池2周后有些个体即主动摄食天然饵料,3周后有少数个体摄食颗粒饲料,经过50 d的驯化可定点定时摄食人工配合浮性饲料。异齿裂腹鱼可在5~23.5 ℃的温度范围内正常生存,对水质条件要求较高。
  2.2摄食
  食性研究表明,野生异齿裂腹鱼主要以硅藻、绿藻、蓝藻、小型无脊椎动物、大型无脊椎动物为食,属于广食性鱼类,不同个体间的食物组成差异较小。在人工养殖环境下,经过50天左右的驯化实验,野生异齿裂腹鱼开始逐步摄食投喂的人工配合饲料,形成定时定点摄食的生活习性,饲料对比实验中发现异齿裂腹鱼更喜食通威的浮性颗粒饲料,而对沉性的鲟鱼专用饲料摄食效果不佳。
  2.3生长和存活
  自2014年4月20至2015年5月10日的驯化养殖试验结束,116尾异齿裂腹鱼存活48尾,存活率为41.38%。异齿裂腹鱼个体平均全长从投放时的28.21 cm长至33.52 cm,增加5.31cm,增长18.82%;个体平均体长从投放时的 23.65 cm 长至27.06 cm,增加3.41 cm,增长14.42%;平均体重从投放时的205.14 g 增至 307.25 g,增加 102.11 g,增重 49.77%。
  3讨论
  异齿裂腹鱼早期驯化中,前7~10天基本不摄食,白天集群躲在遮荫棚下,傍晚日落以后才开始活跃,这与环境条件的适应有关。在自然条件下,异齿裂腹鱼主要摄食着生藻类,其中以硅藻最多,再次为大量有机碎屑以及少量水蚯蚓和节肢动物附肢,为杂食性偏植食性的鱼类。驯化过程中,异齿裂腹鱼对颗粒饲料的接受程度较高,经过人工驯化实验,异齿裂腹鱼能够形成定时定点的摄食习性。
  实验中分别采用通威公司的全价配合优质浮性颗粒饲料和沉性饲料进行人工驯化研究,发现异齿裂腹鱼对浮性颗粒饲料摄食积极主动,而对沉性饲料摄食效果不佳,可能由于浮性饲料更容易摄食有关。异齿裂腹鱼生长极为缓慢,驯化养殖期间平均体重增加仅102.11 g,这与澜沧江裂腹鱼、怒江裂腹鱼等的生长研究结果类似。实验驯化过程中异齿裂腹鱼的成活率为41.37%,部分异齿裂腹鱼死亡高峰主要出现在15 d范围内,大多是因捕捞、运输过程中鱼体受伤或水泥池内撞伤,使鱼体感染水霉导致死亡,故试验过程中做好鱼体消毒预防至关重要。
  (收稿日期:2015-06-16)
其他文献
9月14日,河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邀请廊坊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程明站长、沧州市农牧局张培恒副局长、省农业厅发展与督导处崔悦副主任科员对我站承担的省财政项目《海水池塘生态高效养殖技术示范》进行了现场测产,同时邀请省农业厅宣传教育中心拍摄组随行拍摄宣传我省水产技术推广工作。  14日上午,测产组首先对海兴县对虾养殖示范区进行测产。该示范区计划指标75 kg/亩。经对南美白对虾“桂海1号”和一代虾、土虾现场打
期刊
黄骅市南美白对虾养殖呈现现代化特色。多数养殖场均采用了先进的养殖理念,改进传统的生产方式,紧抓节能减排,推行专业化、规模化养殖;先进的养殖方式,均采用温棚设施化养殖,延长了对虾生长期,一年可多茬养虾;养殖生产过程和疾病可控性强,规避了近年来外塘养殖对虾的不利情况(如外塘养殖病害多发,而且又容易受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产量逐年下滑,生产效益减弱,挫伤了养殖渔民的积极性)。这种先进的大规模的设施养殖模式
期刊
9月11-29日,河北省农业厅(或委托有关单位)组织有关专家,对河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承担的省财政资金支持的示范推广项目“海水池塘生态高效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5个示范区(仅余1个待测产)及“淡水池塘生态高效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11个示范区陆续进行了现场测产。各示范(县)区测产结果表明,项目实施情况良好,已完成或超额完成了计划任务指标。  “海、淡水池塘生态高效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今年为收官之年,
期刊
9月10日,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李可心副站长来河北衡水调研,他简要听取了河北省及衡水市关于在内陆地区开展对虾池塘养殖、温棚养殖的工作汇报,现场调研了冀州市对虾-大宗淡水鱼池塘混养、对虾池塘精养等示范区,并与养殖户进行了耐心交流。李可心副站长认为,冀州市对虾池塘养殖取得成功并积累了一定实践经验,武强温棚养虾更是独特,为内陆地区养殖增效开辟了一条有益途径,值得推广。  河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田建中站长、
期刊
近年来,一些不法商家受利益驱使,生产假冒伪劣或成分不达标的渔药,以帮助诊断鱼病为幌子上门推销渔药,鱼目混珠。养殖户贪图上门服务方便,而且价格优惠,选择购买这种渔药,导致泼洒没有效果,延误鱼病正常诊治的最佳时期,给养殖户造成经济损失。为此,每年三河市畜牧水产局都把质量安全生产工作作为重点工作,开展数次安全生产培训,特别是对用药、用料方面知识的培训,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深入村街走访养殖户,指导他们购买正
期刊
河北省水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站是河北省水产品质量、渔业环境、水生动物疫病病原检测专业机构,除配备各种专业检测仪器设备外,还有贮存有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气体,存在安全生产隐患。8·12天津特大爆炸事故发生后,河北省水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站按照河北省农业厅领导有关要求,加强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一是落实了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邵铁凡站长为实验室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申红旗副站长具体抓安全生产工作;二是进一步完善了《
期刊
碳匯渔业就是通过渔业生产活动吸收水体中的CO2,通过人工捕捞鱼获物把这些碳移出水体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二氧化碳被直接储存吸收利用,促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加速融入水中,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改善空气质量,减少雾霾天气的发生,因此在新形势下水产养殖者不仅仅简单养鱼,也成为了环境保护的参与者。尤其是滤食性鱼类、贝类养殖,对于改善水域生态环境、改善空气质量都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以水库养殖滤食性鱼类鲢
期刊
摘要:利用模拟池塘水质实验和采集水处理实验来验证高效复合微生态制剂(枯草芽孢杆菌:球形赖氨酸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为2∶1∶1)的脱氮效果。模拟实验中,亚硝酸盐的去除率达75%,氨氮的去除率在40%;采集水实验中,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去除率分别为34%、48%,除此之外,COD的去除率可达30%。  关键词:微生态制剂;氨氮;亚硝酸盐;COD  目前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有折点氯化法、化学沉淀法、吹氮
期刊
摘要:于2014年秋季在黄河兰州市区段设置7个采样断面对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调查的鱼类有13种,隶属于4目5科。其中鲤科鱼类占优势,有9种,占总种类数的69.23%。鲤科鱼类中鲦数量最多,占总渔获物数量的28.41%,鲤鱼的体重最大,平均为312 g/尾,占总渔获物重量的83.78%。黄河兰州市区段鱼类区系具有5种区系复合体特征。本次调查结果表明黄河兰州市区段鱼类种类明显减少,渔获物中小
期刊
摘要:根据2014年5月、8月和10月3个航次的调查结果,对五垒岛湾海域石油烃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经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海域石油烃浓度三个季度介于0.012~0.030 mg/L,平均值为0.021 mg/L,均达到了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石油烃浓度表现出逐季增加的趋势,平面分布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与历史资料对比发现,调查海域石油烃浓度低于比较海域,受污染较轻。  关键词:五垒岛湾;石油烃;分布特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