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长期的安全生产实践证明,“无知是最大的隐患”。安全意识对员工的安全行为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一定要把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放在第一位,通过安全意识的提高,促进职工安全行为的规范、安全防范能力的增强和安全事故的减少。
理念倡导
“安全第一”几乎是每一个企业都喊过的口号,这个口号从理论上说没有错,只是在实际工作中要真正执行起来却很困难。企业本质上是一个赢利性组织,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第一目标。对于施工企业来说,工程进度指标与业主的利益密切相关,在业主眼里它实际上往往占据着第一重要的位置。在诸多矛盾发生的时候,让位的常常就是安全。近年煤矿频频发生重大事故,根子就在这里。安全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换句话说,为了100%的利润,有些企业可以去违法;为了300%的利润,有些企业敢于去玩命。而比较普遍的情况是,许多企业不大愿意在安全生产上作太多的投入。因此,要从理念上强化安全意识,就是要让企业领导和职工从心里真正认识“安全第一”、承认“安全第一”,使“安全第一”深入人心,真正把安全与生命关联起来,与个人和家庭幸福关联起来,与社会和谐稳定关联起来,与质量和效益关联起来。譬如,有的企业提出“安全是企业的第一政治,是各级领导的第一责任,是企业的第一效益,是职工的第一福利”。为什么?因为“没有安全,就没有干部的政治生命;没有安全,就没有职工的家庭幸福;没有安全,就没有企业的经济效益;没有安全,就没有企业的持续发展”。这样一说,通俗易懂,切合实际,灌输起来就可能效果更好。二十冶在承建博斯格外资项目中,针对“人算不如天算”、“施工生产总要付出代价”等错误认识,提出了“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的先进理念,倡导职工自主管理,积极预防,采取措施,杜绝了一切安全事故。
教育培养
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是强化企业职工安全意识的重要方式,内容包括: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和安全意识的培养,好处是成本不高,却能提前预警,提高职工安全生产的素质。问题是需要不断创新,否则就会习以为常,充耳不闻,流于形式。教育培训如何创新?这需要结合本企业的行业特点、本企业的员工素质和当时所处的环境条件。如:有的企业编辑出图文并茂的典型事故案例,用血的教训来警示职工;有的企业开展安全技能示范活动或竞赛活动;也有的企业将安全工作做到家庭,开展“家属保安全、夫妻一对红”活动;还有的企业将安全意识提前灌输给孩子,在学生中开展“一封安全信”活动,通过孩子的企盼感染父母……凡此种种,形式新颖,效果很好。我们企业一些单位和项目部结合实际,也采用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做法。譬如在宝钢集团一钢1780热轧工地上,二十冶项目部针对一些习惯性的陋习,开展了“换脑”教育活动,提出了“三行三不行”的要求,即“过去这么干行,现在不行;其他地方这么干行,一钢不行;别的单位这么干行,二十冶不行。”在施工速度、质量、安全和文明施工各方面都创出了新水平,工程获得三项“中国企业新记录”、两项上海市科技成果奖、一项国家专利,并先后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工地”、“上海市用户满意工程”和“全国用户满意工程”,目前正在申报国家建筑工程鲁班奖,有望成为二十冶历史上第八个鲁班奖项目。二十冶首钢迁安项目部,积极打造学习型组织,形成了浓厚的学习风气,除了下班后坚持自学,每个周一还集中上大课,学习内容包括经营、管理以及电工安全等知识。正是由于知识水平和安全意识的提升,项目部严格实行“一机一闸一保护”和“三相五线制”,天气再热施工人员不允许光膀子,不允许脱卸安全帽带,现场材料摆放井然有序,安全和文明施工实行诚信承诺,建立现场监督牌,每周进行综合检查和评定,得到了首钢和首建领导的普遍好评。
环境约束
环境对人能潜移默化,产生约束、影响作用。通过环境建设,强化职工的安全意识,规范职工的安全行为,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条件,最典型的要数施工企业的安全文明工地活动了。譬如二十冶浦东分公司承建的松下等离子工程,施工中以创建市级文明工地为目标,做到了雨天不积水,晴天不扬尘,办公设施整洁明亮,宣传标识醒目大方,职工宿舍整齐划一,茶水房、吸烟室、停车棚、临时厕所样样周全,安全保证体系规范,综合治理完善,现场管理精细,不仅施工过程没有发生任何安全事故,而且带动了外协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工地和全国冶金工业优质工程。
制度规范
企业的规章制度不少,有的可谓成灾。但缺失的是执行力,是严格的制约效果。为什么?一是因为有些企业的制度空话太多,与实际脱节,可操作性不强;二是因为不少企业规章制度制定以后没有人去检查,形同废纸;三是缺少配套的考核机制,没有奖罚分明的相关政策;四是制定制度本身就是作秀,只是挂在墙上装点门面或应付上级检查的摆设。应该说规章制度本身没有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严格的、奖惩分明的制度确实能够规范人的行为,遏止不良习惯。二十冶在这方面也进行了有益尝试,近年来不断强化安全防范措施,严格安全管理,用奖罚分明的制度和措施来规范职工的施工行为,营造出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建设公司总经理与各分公司和直管项目部经理签定安全生产责任书,约定7项安全生产包保指标,责任人如果完成指标,在年薪结算时获奖1万元,达到创建目标另行加奖;单位或项目部发生责任事故、违章施工、未实现创建目标的将逐项扣罚。在施工现场发现重复安全隐患,直接处罚到“一把手”,至今已有多家专业分公司的领导被罚。
关口前移
企业安全生产,亡羊补牢固然需要,未雨绸缪更为重要。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就是要引导职工实现两个转变:一是由被动地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二是由习惯性的事后和事中检查向事前预防转变。二十冶就强制要求技术部门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必须同时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和方案,进行危险源的识别、评价和策划。为了提高项目经理对安全事故的预见性和预防能力,还实行了安全隐患领导谈话问责制度,对谈话三次以上效果不明显的,将对项目经理进行撤换。土建公司将安全工作重点放在人员防范上,因为他们使用的外协较多;机装公司和金结公司重点放在起重吊装和安全投入上,重点部位和重要阶段选派安全员专门把守看护。在两个总计1.2万立方米铁水倒灌坑的施工中,由于厂房内位置太小,十几米深的基坑施工无法放坡,施工工期十分紧张。但是,他们仍然把安全工作做到位,安全防护措施扎实,安全员紧盯现场,整个施工过程没有发生一次安全事故,被业主称为奇迹。在项目部,他们规定所有的厂房施工都要挂安全网和安全绳,在比较安全的吊车梁上也不例外,他们的理由是“越是安全的地方可能越不安全”。因此,不管在哪里,只要发现违章作业者,安全部门就要严格处罚,处罚对象主要是违章者的上司和外协老板,起点是300元。严格管理之下,违章的人少了。曾经有两名职工分别在20米以上的高空作业时突然坠落,但由于他们事先都系了安全带,不仅保住了性命,还得到了公司200元钱的奖励。
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这项工程分多个层面,如果我们注意了安全意识这个核心,从强化认识、转变观念、拓宽思路入手,职工就能够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不仅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也会注意防止不被别人伤害。整个企业就会构筑起一个人人需要安全、人人注意安全、人人维护安全的安全生产防范体系。
(责任编辑:李万全)
理念倡导
“安全第一”几乎是每一个企业都喊过的口号,这个口号从理论上说没有错,只是在实际工作中要真正执行起来却很困难。企业本质上是一个赢利性组织,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第一目标。对于施工企业来说,工程进度指标与业主的利益密切相关,在业主眼里它实际上往往占据着第一重要的位置。在诸多矛盾发生的时候,让位的常常就是安全。近年煤矿频频发生重大事故,根子就在这里。安全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换句话说,为了100%的利润,有些企业可以去违法;为了300%的利润,有些企业敢于去玩命。而比较普遍的情况是,许多企业不大愿意在安全生产上作太多的投入。因此,要从理念上强化安全意识,就是要让企业领导和职工从心里真正认识“安全第一”、承认“安全第一”,使“安全第一”深入人心,真正把安全与生命关联起来,与个人和家庭幸福关联起来,与社会和谐稳定关联起来,与质量和效益关联起来。譬如,有的企业提出“安全是企业的第一政治,是各级领导的第一责任,是企业的第一效益,是职工的第一福利”。为什么?因为“没有安全,就没有干部的政治生命;没有安全,就没有职工的家庭幸福;没有安全,就没有企业的经济效益;没有安全,就没有企业的持续发展”。这样一说,通俗易懂,切合实际,灌输起来就可能效果更好。二十冶在承建博斯格外资项目中,针对“人算不如天算”、“施工生产总要付出代价”等错误认识,提出了“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的先进理念,倡导职工自主管理,积极预防,采取措施,杜绝了一切安全事故。
教育培养
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是强化企业职工安全意识的重要方式,内容包括: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和安全意识的培养,好处是成本不高,却能提前预警,提高职工安全生产的素质。问题是需要不断创新,否则就会习以为常,充耳不闻,流于形式。教育培训如何创新?这需要结合本企业的行业特点、本企业的员工素质和当时所处的环境条件。如:有的企业编辑出图文并茂的典型事故案例,用血的教训来警示职工;有的企业开展安全技能示范活动或竞赛活动;也有的企业将安全工作做到家庭,开展“家属保安全、夫妻一对红”活动;还有的企业将安全意识提前灌输给孩子,在学生中开展“一封安全信”活动,通过孩子的企盼感染父母……凡此种种,形式新颖,效果很好。我们企业一些单位和项目部结合实际,也采用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做法。譬如在宝钢集团一钢1780热轧工地上,二十冶项目部针对一些习惯性的陋习,开展了“换脑”教育活动,提出了“三行三不行”的要求,即“过去这么干行,现在不行;其他地方这么干行,一钢不行;别的单位这么干行,二十冶不行。”在施工速度、质量、安全和文明施工各方面都创出了新水平,工程获得三项“中国企业新记录”、两项上海市科技成果奖、一项国家专利,并先后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工地”、“上海市用户满意工程”和“全国用户满意工程”,目前正在申报国家建筑工程鲁班奖,有望成为二十冶历史上第八个鲁班奖项目。二十冶首钢迁安项目部,积极打造学习型组织,形成了浓厚的学习风气,除了下班后坚持自学,每个周一还集中上大课,学习内容包括经营、管理以及电工安全等知识。正是由于知识水平和安全意识的提升,项目部严格实行“一机一闸一保护”和“三相五线制”,天气再热施工人员不允许光膀子,不允许脱卸安全帽带,现场材料摆放井然有序,安全和文明施工实行诚信承诺,建立现场监督牌,每周进行综合检查和评定,得到了首钢和首建领导的普遍好评。
环境约束
环境对人能潜移默化,产生约束、影响作用。通过环境建设,强化职工的安全意识,规范职工的安全行为,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条件,最典型的要数施工企业的安全文明工地活动了。譬如二十冶浦东分公司承建的松下等离子工程,施工中以创建市级文明工地为目标,做到了雨天不积水,晴天不扬尘,办公设施整洁明亮,宣传标识醒目大方,职工宿舍整齐划一,茶水房、吸烟室、停车棚、临时厕所样样周全,安全保证体系规范,综合治理完善,现场管理精细,不仅施工过程没有发生任何安全事故,而且带动了外协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工地和全国冶金工业优质工程。
制度规范
企业的规章制度不少,有的可谓成灾。但缺失的是执行力,是严格的制约效果。为什么?一是因为有些企业的制度空话太多,与实际脱节,可操作性不强;二是因为不少企业规章制度制定以后没有人去检查,形同废纸;三是缺少配套的考核机制,没有奖罚分明的相关政策;四是制定制度本身就是作秀,只是挂在墙上装点门面或应付上级检查的摆设。应该说规章制度本身没有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严格的、奖惩分明的制度确实能够规范人的行为,遏止不良习惯。二十冶在这方面也进行了有益尝试,近年来不断强化安全防范措施,严格安全管理,用奖罚分明的制度和措施来规范职工的施工行为,营造出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建设公司总经理与各分公司和直管项目部经理签定安全生产责任书,约定7项安全生产包保指标,责任人如果完成指标,在年薪结算时获奖1万元,达到创建目标另行加奖;单位或项目部发生责任事故、违章施工、未实现创建目标的将逐项扣罚。在施工现场发现重复安全隐患,直接处罚到“一把手”,至今已有多家专业分公司的领导被罚。
关口前移
企业安全生产,亡羊补牢固然需要,未雨绸缪更为重要。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就是要引导职工实现两个转变:一是由被动地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二是由习惯性的事后和事中检查向事前预防转变。二十冶就强制要求技术部门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必须同时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和方案,进行危险源的识别、评价和策划。为了提高项目经理对安全事故的预见性和预防能力,还实行了安全隐患领导谈话问责制度,对谈话三次以上效果不明显的,将对项目经理进行撤换。土建公司将安全工作重点放在人员防范上,因为他们使用的外协较多;机装公司和金结公司重点放在起重吊装和安全投入上,重点部位和重要阶段选派安全员专门把守看护。在两个总计1.2万立方米铁水倒灌坑的施工中,由于厂房内位置太小,十几米深的基坑施工无法放坡,施工工期十分紧张。但是,他们仍然把安全工作做到位,安全防护措施扎实,安全员紧盯现场,整个施工过程没有发生一次安全事故,被业主称为奇迹。在项目部,他们规定所有的厂房施工都要挂安全网和安全绳,在比较安全的吊车梁上也不例外,他们的理由是“越是安全的地方可能越不安全”。因此,不管在哪里,只要发现违章作业者,安全部门就要严格处罚,处罚对象主要是违章者的上司和外协老板,起点是300元。严格管理之下,违章的人少了。曾经有两名职工分别在20米以上的高空作业时突然坠落,但由于他们事先都系了安全带,不仅保住了性命,还得到了公司200元钱的奖励。
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这项工程分多个层面,如果我们注意了安全意识这个核心,从强化认识、转变观念、拓宽思路入手,职工就能够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不仅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也会注意防止不被别人伤害。整个企业就会构筑起一个人人需要安全、人人注意安全、人人维护安全的安全生产防范体系。
(责任编辑:李万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