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围绕着生活这个主题,展开教学内容,从而赋予教程以鲜明的生活化气息和时代精神,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本文首先探究了如何构建生活化的政治课堂,其步骤基本可以归纳为:生活导入——教学分析——生活回归,然后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谈谈注意点。
【关键词】教学本质;生活化;初中政治
“生活即教育”这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先生的一句话,强调的是师生要善于从生活中获得教学资源,新课标指出,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实践经验给予学生知识的指导,帮助他们理解,并促使学生将所学积极应用于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之中。就目前普遍的政治教学而言,大部分教师都把关注点集中在理论之上,忽视了其与实际的结合,政治教学成了说教,且由于立足点儿太高,给学生的感觉就是“大”而“空”,为了解决这种状况,在课堂之中引入生活是必然选择。
一、构建生活化政治课堂的策略
(一)生活导入
在课堂中导入生活即在课前引入一些关注度比较高且普遍的生活实例,为学生创设现实的生活情景,使学生能够从生活原型中,认真体会课本上大纲式的政治理论知识,理论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对于实践经验并不多的初中生来说,只有将其置于实际生活案例中,才能丰富学生对其的理解,深化、升华学习。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初中政治教材九年级全一册第七课“学会合理消费”时,我在开讲时首先就给大家展现了几个生活情境:
情境一:小明是个很孝顺的孩子,但是家境并不好,到母亲节那天,很多同学都给自己的妈妈买了大束的康乃馨,小明于是把自己平日积攒的一些零钱也拿出来买了很大一束送给妈妈。
情境二:班上的同学都有各式各样的电子产品,什么MP3、IPAD,手机,并且在不停的更新,到ipone5出来的时候,有的学生又非要爸爸妈妈给自己买,称“拿得出手”。
情境三:每逢节假日,或者是某个同学过生日,好朋友之间都免不了去聚餐一次,或者是照相、唱歌,为表示情谊,小礼物也是必不可少的。
然后组织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自由发表观点。
(1)小明的生活条件有限,他应该给妈妈买康乃馨吗?情境三中,这些消费你觉得适当吗?
(2)情境二反映的是学生的一种什么样的心理?这种心理你和你周围的同学有吗?我们是否应该克服这种心理?怎样克服呢?
(3)怎么学会合理消费?
(二)教学分析
在引入生活实例之后,接下来就是进行教学分析,仍以上面举得例子来说,在学生分析讨论的基础上,老师结合书本知识做一个总结,让学生学会了解区别哪些是合理消费,哪些不是,我们的消费又会收到什么心理因素的影响。就情境二而言实质上就包含着三种消费心理:从众心理、求异心理和攀比心理,这种心理尤其容易体现在初中生身上,实际上这种心理是不健康的,也不值得提倡。就情境一和情景三而言,其实就是展现了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消费,我们当以何种标准去评判消费合理与否呢,其实答案并没有定论,如果说小明买花算是一种奢侈,但是其孝心无可指责,另外,对于学生生日或者一些节假日,为了表示情谊,互送礼物也无可厚非,但是如古人所说“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礼物价值的选择应量力而行,只是走形式的话,这种消费是否应当提倡?教学分析应注重立足于学生的分析与发现,引导学生在生活情景中感受思想政治知识的本质,从而掌握思想政治学科的思想方法,继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三)回归生活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师在向大家传授思想政治知识后,应当适量给学生布置一些实践应用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同时学会应用于生活。就“学会合理消费”这一课而言,下课之后,老师不妨让学生观察一些自己家庭里的消费状况,并运用今天所学进行分析,制作一份简易的报告。课余时,在跟学生的交流中,有同学谈到,大家普遍有很多零花钱,但是很多都用来买零食吃,这样不仅增加了日常花销、也不利于身体健康,如果用于购买书籍或者是积极参与捐款活动,意义将会更大,这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思想政治教学回归生活,一方面能够帮助引导学生关注自身生活体验,拉近与教材的距离,拉近与社会的距离,另一方面,更使学生把理论知识升华为自觉的追求,丰富了生活经验与情感,实现解决生活问题能力的提高。
二、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要构建师生之间平等的关系,想要让政治课堂生活化,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创设一种多元主体对话式的交流平台,传统课堂中,教师就是权威,所以很多学生其实个性是被压制的,在这样的氛围之中,学生讨论根本无法展开,想要营造生活化气息就更不可得。其次,信息化时代,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一些焦点新闻之类,比如在对人教版初中政治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做自立自强的人》进行学习时,老师不妨播放一段“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视频,或者是轰动一时的“中国达人秀”等等,这样就拓宽了生活化信息来源渠道,使政治课堂不仅局限于学生周边的环境,开阔了学生视野,也培养了学生关注社会新闻的习惯。
总而言之,构建生活化的政治课堂凸显了教学的本质,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教育发展的大的趋势,生活为政治教学提供了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资源,只有充分利用,方能使初中政治教学散发生机活力。
【参考文献】
[1]牛娜.构建生活化思想政治课堂的具体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2011,(02):89.
[2]杨淑敬.把生活引入课堂,活化教材[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6,(05):29-30.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西山中学)
【关键词】教学本质;生活化;初中政治
“生活即教育”这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先生的一句话,强调的是师生要善于从生活中获得教学资源,新课标指出,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实践经验给予学生知识的指导,帮助他们理解,并促使学生将所学积极应用于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之中。就目前普遍的政治教学而言,大部分教师都把关注点集中在理论之上,忽视了其与实际的结合,政治教学成了说教,且由于立足点儿太高,给学生的感觉就是“大”而“空”,为了解决这种状况,在课堂之中引入生活是必然选择。
一、构建生活化政治课堂的策略
(一)生活导入
在课堂中导入生活即在课前引入一些关注度比较高且普遍的生活实例,为学生创设现实的生活情景,使学生能够从生活原型中,认真体会课本上大纲式的政治理论知识,理论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对于实践经验并不多的初中生来说,只有将其置于实际生活案例中,才能丰富学生对其的理解,深化、升华学习。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初中政治教材九年级全一册第七课“学会合理消费”时,我在开讲时首先就给大家展现了几个生活情境:
情境一:小明是个很孝顺的孩子,但是家境并不好,到母亲节那天,很多同学都给自己的妈妈买了大束的康乃馨,小明于是把自己平日积攒的一些零钱也拿出来买了很大一束送给妈妈。
情境二:班上的同学都有各式各样的电子产品,什么MP3、IPAD,手机,并且在不停的更新,到ipone5出来的时候,有的学生又非要爸爸妈妈给自己买,称“拿得出手”。
情境三:每逢节假日,或者是某个同学过生日,好朋友之间都免不了去聚餐一次,或者是照相、唱歌,为表示情谊,小礼物也是必不可少的。
然后组织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自由发表观点。
(1)小明的生活条件有限,他应该给妈妈买康乃馨吗?情境三中,这些消费你觉得适当吗?
(2)情境二反映的是学生的一种什么样的心理?这种心理你和你周围的同学有吗?我们是否应该克服这种心理?怎样克服呢?
(3)怎么学会合理消费?
(二)教学分析
在引入生活实例之后,接下来就是进行教学分析,仍以上面举得例子来说,在学生分析讨论的基础上,老师结合书本知识做一个总结,让学生学会了解区别哪些是合理消费,哪些不是,我们的消费又会收到什么心理因素的影响。就情境二而言实质上就包含着三种消费心理:从众心理、求异心理和攀比心理,这种心理尤其容易体现在初中生身上,实际上这种心理是不健康的,也不值得提倡。就情境一和情景三而言,其实就是展现了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消费,我们当以何种标准去评判消费合理与否呢,其实答案并没有定论,如果说小明买花算是一种奢侈,但是其孝心无可指责,另外,对于学生生日或者一些节假日,为了表示情谊,互送礼物也无可厚非,但是如古人所说“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礼物价值的选择应量力而行,只是走形式的话,这种消费是否应当提倡?教学分析应注重立足于学生的分析与发现,引导学生在生活情景中感受思想政治知识的本质,从而掌握思想政治学科的思想方法,继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三)回归生活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师在向大家传授思想政治知识后,应当适量给学生布置一些实践应用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同时学会应用于生活。就“学会合理消费”这一课而言,下课之后,老师不妨让学生观察一些自己家庭里的消费状况,并运用今天所学进行分析,制作一份简易的报告。课余时,在跟学生的交流中,有同学谈到,大家普遍有很多零花钱,但是很多都用来买零食吃,这样不仅增加了日常花销、也不利于身体健康,如果用于购买书籍或者是积极参与捐款活动,意义将会更大,这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思想政治教学回归生活,一方面能够帮助引导学生关注自身生活体验,拉近与教材的距离,拉近与社会的距离,另一方面,更使学生把理论知识升华为自觉的追求,丰富了生活经验与情感,实现解决生活问题能力的提高。
二、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要构建师生之间平等的关系,想要让政治课堂生活化,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创设一种多元主体对话式的交流平台,传统课堂中,教师就是权威,所以很多学生其实个性是被压制的,在这样的氛围之中,学生讨论根本无法展开,想要营造生活化气息就更不可得。其次,信息化时代,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一些焦点新闻之类,比如在对人教版初中政治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做自立自强的人》进行学习时,老师不妨播放一段“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视频,或者是轰动一时的“中国达人秀”等等,这样就拓宽了生活化信息来源渠道,使政治课堂不仅局限于学生周边的环境,开阔了学生视野,也培养了学生关注社会新闻的习惯。
总而言之,构建生活化的政治课堂凸显了教学的本质,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教育发展的大的趋势,生活为政治教学提供了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资源,只有充分利用,方能使初中政治教学散发生机活力。
【参考文献】
[1]牛娜.构建生活化思想政治课堂的具体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2011,(02):89.
[2]杨淑敬.把生活引入课堂,活化教材[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6,(05):29-30.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西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