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传统太极拳不仅仅是一种动如行云流水、处处体现出东方美的健身运动,更是一种斗智较持的复杂的竞技体育,甚至是一种高级思维活动。它集中地体现了武术文化,具有丰富、广阔、深邃的内涵。而当今武术竞赛时代的发展以竞技太极拳为主,只有科学地融合传统太极拳和竞技太极拳,使传统与竞技有机结合,更好地促进太极拳发展。本文针对传统太极拳的特点,结合训练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探讨传统太极拳与竞技太极拳的区别,进入提出传统太极拳的竞技化练习方法,有的放矢地指导太极拳训练。
关键词 传统太极拳 竞技太极拳 竞技化练法
太极拳是中国武术最具代表性的拳种之一,它充分地吸收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又因其动作轻柔缓慢而独具特点,使它在中国武术众多拳种中独树一帜。太极拳的技击价值随着热兵器的发展而逐渐消退,太极拳的健身价值却在全民健身中日益凸显出其他体育项目所不同代替的作用,它寓武术的技击方法于健身修心之中, 正如清代王宗岳在《十三势歌》中所说:“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中国人在运用太极拳而达到益寿延年、健身修心的目的同时,竞技武术的发展使太极拳走上了竞技之路。
一、传统太极拳与竞技太极拳的区别
传统太极拳是在太极阴阳、儒、道、兵学、中医经络学等中华传统文化影响下产生的,具有松柔缓慢、用意不用力、顺人之势、借人之力的动作技术特点,并具有技击、健身、修身养性功能的一种拳术。传统太极拳的许多内涵超出了一般体育概念,除了讲究“手、眼、身法、步”的外形,更注重“精神、气、力、功”的内在。从审美角度分析,传统武术更能体现中国武术那种淡泊高雅、朴实无华的风格,其动作周密严谨,攻防意识强,处处体现了武术的内在美。
竞技太极拳是在继承传统武术的基础上,吸收和创编了一些“高、难、美、新”却淡化技击含义的动作,演练起来比较美观、大方,技击特点相对不显著,它更多追求的是精确的运动定型、多变的运动路线、鲜明的节奏、顺达的用力以及高、难、美的腾空动作,表现为较强的外倾性。同时,评价方式和衡量标准较为严格,有着比较明确、详细、客观、可操作性强的比赛规则,在一定的条件限制下进行比赛,体现出一种广泛的“公平”和“公正”,以合乎规则、对抗优胜为终极目标,是一种理性的分析与客观的评价。这些更多地体现出体育运动的特性和色彩。
二、传统太极拳的训练方法和竞技太极拳的训练方法
(一)传统太极拳的训练方法
传统太极拳的训练内容分为五个方面:基本功训练;基本技术训练;套路训练;推手训练和辅助训练。基本功训练主要是掌握太极拳初步的意识,呼吸和动作配合,包括站桩功、调气功;基本技术训练是进一步为太极拳打好技术基础,如陈式太极拳中缠丝的练习;套路训练则是基本功和基本技术训练成果的运用和体现,可采用整套训练和超套训练;推手训练是用以检查套路的水平和提高自身的技击能力,一般采用定步单推手,定步双推及活步推这三种方法;其它辅助训练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整套动作的技术水平,如发劲训练和抖大杆训练。这五者是相辅相成的,对于初学者可一步一步进行训练,对已有一定水平的运动员,可根据各人的具体情况,在不同时期侧重于不同内容、不同方法的训练。
(二)竞技太极拳的训练方法
竞技太极拳训练中经常采用的训练方法有分解训练法、重复训练法、持续训练法。
分解训练法是把一个完整的技术动作分解成若干个技术环节,使运动员能够更方便地掌握较复杂的技术动作。它的特点是简单易学,适用于初学者的开始阶段。分解训练法对太极拳高水平运动员同样适用,因为技术的掌握与巩固、运动能力的提高,以至主要缺陷的克服,都需要大量采用以分解动作、局部技术及专门练习为辅助练习。持续训练法是指在较长的时间里,用较稳定的强度、无间歇地连续进行练习的方法。它的特点是练习时间较长,一次练习的量较大,但是强度相对较稳定。这种方法的练习对机体的刺激和影响比较缓和,有助于心血管和呼吸系统机能的稳步提高。在竞技太极拳训练过程中通常使用组合和分段训练,有助于掌握、巩固和提高技术。重复训练法是指在一个相对固定的条件下,按一定的要求,重复进行某一项目的练习。重复练习某一技术动作,可不断地强化刺激的痕迹,有助于巩固动作定型和熟练地运用技术。如竞技太极拳中单个动作练习和组合练习、分段练习及全套练习的重复练习次数等,不但要严格规定技术要求,而且要规定组数与次数,此外由于重复练习使疲劳加深,要求运动员克服很大的体力消耗,有利于培养运动员的意志品质。
三、传统太极拳的竞技化练法
传统武术和现代竞技武术是相辅相承、紧密联系的。学生在练习传统太极拳时,可以吸纳竞技武术套路中的现代训练方法,这在有利于传统太极拳的普及与推广的同时,也为传统太极拳的科学化训练奠定了基础。
(一)改善动作基本结构,提高技术组合水平
太极拳技术训练实践证明,改善动作基本结构和提高技术组合水平,是提高太极拳技术整体水平的重要途径。对传统太极拳而言,固定组合的构成为“动作编排”。“编排”(组合)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全套动作的结构演练水平以及运动成绩。
二、注重传统太极拳内在意识
太极拳技术源泉在广大民间,传统套路中有很多可以汲取的技术方法,经过学习和钻研,结合竞技运动的特点进行改进和再创造,以丰富技术内容。“中国人练武术,不仅仅讲究一招一势的精确,而且讲究‘神韵’。这种神韵,乃是武术家个人技艺高度纯熟的表现。”这里所讲的神韵,是外取神态,内表心灵,心神合一的表现。武术意识在《中国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武术套路》一书中解释为:参与是动作按技击要求精确的内部调控机制的主导因素。培养意识是提高太极拳技术水平的核心环节。如果说许多西方竞技项目以显现外部动作为进取的话,太极拳却要求形神兼备、内外合一。就一个动作而言,评价它质量的高低也不仅看它跳得高、完成的稳定,还要看围绕攻防技能表达的方法与劲力,表现手、腿、身、步的高度协调,以及战斗的意识和神态,力求真正体现出太极拳运动所特有的“神韵”。
(三)突出武术的技术风格
“所谓技术风格,是指运动员或运动队的技术系统区别于其它运动员或运动队的技术系统的、较为成熟和定型化了的经常表现出来的特征。”技术风格是运动技术的“灵魂”,是个人体能特点、思维特点与该项技术的有机结合,从而形成独特的、与众不同的风格特点。不同的拳种、器械都有着各自的技术风格特点;如太极拳的“运动如抽丝,迈步如猫行”;太极剑术的轻快洒脱,刚柔相兼等等。
(四)传统太极拳的套路技术训练
套路是太极拳表演和比赛的主要内容,抓好套路训练是提高成绩的重要一环。传统太极拳的训练手段主要有:
1.整套训练
太极拳要求连绵不断,如长江大河流水滔滔不绝,一气呵成。因此,太极拳一般都采用全套训练,通过全套训练来达到提高太极拳技术的目的和严格控制完成整套时间以符合比赛规定的要求。
2.超量训练
侧重提高演练传统太极拳的耐力,一般采取一次练习两套,在第一套练至最后一个动作不停接下去做第二套直至完成两套,在超量训练的情况下,对动作规格和其它要求都不能放松,但这种训练方法对水平较低的或初学者来说不宜采用,对高水平的运动员或比赛前可适当采用,但也不可多用。此外,基本技术动作和难度动作的强化练习也可采用超量训练的方法进行,以巩固动作正确的动力定型。
参考文献:
[1] 季景盛,覃阳.太极拳六步教学训练方法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2.18(2):115-116.
[2] 朱大梅,陆小黑.关于传统武术与现代竞技武术的比较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6.3(11):12-14.
[3] 乔蓓芸等.对陈式太极拳训练内容与方法的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7.4(8):29-40.
关键词 传统太极拳 竞技太极拳 竞技化练法
太极拳是中国武术最具代表性的拳种之一,它充分地吸收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又因其动作轻柔缓慢而独具特点,使它在中国武术众多拳种中独树一帜。太极拳的技击价值随着热兵器的发展而逐渐消退,太极拳的健身价值却在全民健身中日益凸显出其他体育项目所不同代替的作用,它寓武术的技击方法于健身修心之中, 正如清代王宗岳在《十三势歌》中所说:“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中国人在运用太极拳而达到益寿延年、健身修心的目的同时,竞技武术的发展使太极拳走上了竞技之路。
一、传统太极拳与竞技太极拳的区别
传统太极拳是在太极阴阳、儒、道、兵学、中医经络学等中华传统文化影响下产生的,具有松柔缓慢、用意不用力、顺人之势、借人之力的动作技术特点,并具有技击、健身、修身养性功能的一种拳术。传统太极拳的许多内涵超出了一般体育概念,除了讲究“手、眼、身法、步”的外形,更注重“精神、气、力、功”的内在。从审美角度分析,传统武术更能体现中国武术那种淡泊高雅、朴实无华的风格,其动作周密严谨,攻防意识强,处处体现了武术的内在美。
竞技太极拳是在继承传统武术的基础上,吸收和创编了一些“高、难、美、新”却淡化技击含义的动作,演练起来比较美观、大方,技击特点相对不显著,它更多追求的是精确的运动定型、多变的运动路线、鲜明的节奏、顺达的用力以及高、难、美的腾空动作,表现为较强的外倾性。同时,评价方式和衡量标准较为严格,有着比较明确、详细、客观、可操作性强的比赛规则,在一定的条件限制下进行比赛,体现出一种广泛的“公平”和“公正”,以合乎规则、对抗优胜为终极目标,是一种理性的分析与客观的评价。这些更多地体现出体育运动的特性和色彩。
二、传统太极拳的训练方法和竞技太极拳的训练方法
(一)传统太极拳的训练方法
传统太极拳的训练内容分为五个方面:基本功训练;基本技术训练;套路训练;推手训练和辅助训练。基本功训练主要是掌握太极拳初步的意识,呼吸和动作配合,包括站桩功、调气功;基本技术训练是进一步为太极拳打好技术基础,如陈式太极拳中缠丝的练习;套路训练则是基本功和基本技术训练成果的运用和体现,可采用整套训练和超套训练;推手训练是用以检查套路的水平和提高自身的技击能力,一般采用定步单推手,定步双推及活步推这三种方法;其它辅助训练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整套动作的技术水平,如发劲训练和抖大杆训练。这五者是相辅相成的,对于初学者可一步一步进行训练,对已有一定水平的运动员,可根据各人的具体情况,在不同时期侧重于不同内容、不同方法的训练。
(二)竞技太极拳的训练方法
竞技太极拳训练中经常采用的训练方法有分解训练法、重复训练法、持续训练法。
分解训练法是把一个完整的技术动作分解成若干个技术环节,使运动员能够更方便地掌握较复杂的技术动作。它的特点是简单易学,适用于初学者的开始阶段。分解训练法对太极拳高水平运动员同样适用,因为技术的掌握与巩固、运动能力的提高,以至主要缺陷的克服,都需要大量采用以分解动作、局部技术及专门练习为辅助练习。持续训练法是指在较长的时间里,用较稳定的强度、无间歇地连续进行练习的方法。它的特点是练习时间较长,一次练习的量较大,但是强度相对较稳定。这种方法的练习对机体的刺激和影响比较缓和,有助于心血管和呼吸系统机能的稳步提高。在竞技太极拳训练过程中通常使用组合和分段训练,有助于掌握、巩固和提高技术。重复训练法是指在一个相对固定的条件下,按一定的要求,重复进行某一项目的练习。重复练习某一技术动作,可不断地强化刺激的痕迹,有助于巩固动作定型和熟练地运用技术。如竞技太极拳中单个动作练习和组合练习、分段练习及全套练习的重复练习次数等,不但要严格规定技术要求,而且要规定组数与次数,此外由于重复练习使疲劳加深,要求运动员克服很大的体力消耗,有利于培养运动员的意志品质。
三、传统太极拳的竞技化练法
传统武术和现代竞技武术是相辅相承、紧密联系的。学生在练习传统太极拳时,可以吸纳竞技武术套路中的现代训练方法,这在有利于传统太极拳的普及与推广的同时,也为传统太极拳的科学化训练奠定了基础。
(一)改善动作基本结构,提高技术组合水平
太极拳技术训练实践证明,改善动作基本结构和提高技术组合水平,是提高太极拳技术整体水平的重要途径。对传统太极拳而言,固定组合的构成为“动作编排”。“编排”(组合)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全套动作的结构演练水平以及运动成绩。
二、注重传统太极拳内在意识
太极拳技术源泉在广大民间,传统套路中有很多可以汲取的技术方法,经过学习和钻研,结合竞技运动的特点进行改进和再创造,以丰富技术内容。“中国人练武术,不仅仅讲究一招一势的精确,而且讲究‘神韵’。这种神韵,乃是武术家个人技艺高度纯熟的表现。”这里所讲的神韵,是外取神态,内表心灵,心神合一的表现。武术意识在《中国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武术套路》一书中解释为:参与是动作按技击要求精确的内部调控机制的主导因素。培养意识是提高太极拳技术水平的核心环节。如果说许多西方竞技项目以显现外部动作为进取的话,太极拳却要求形神兼备、内外合一。就一个动作而言,评价它质量的高低也不仅看它跳得高、完成的稳定,还要看围绕攻防技能表达的方法与劲力,表现手、腿、身、步的高度协调,以及战斗的意识和神态,力求真正体现出太极拳运动所特有的“神韵”。
(三)突出武术的技术风格
“所谓技术风格,是指运动员或运动队的技术系统区别于其它运动员或运动队的技术系统的、较为成熟和定型化了的经常表现出来的特征。”技术风格是运动技术的“灵魂”,是个人体能特点、思维特点与该项技术的有机结合,从而形成独特的、与众不同的风格特点。不同的拳种、器械都有着各自的技术风格特点;如太极拳的“运动如抽丝,迈步如猫行”;太极剑术的轻快洒脱,刚柔相兼等等。
(四)传统太极拳的套路技术训练
套路是太极拳表演和比赛的主要内容,抓好套路训练是提高成绩的重要一环。传统太极拳的训练手段主要有:
1.整套训练
太极拳要求连绵不断,如长江大河流水滔滔不绝,一气呵成。因此,太极拳一般都采用全套训练,通过全套训练来达到提高太极拳技术的目的和严格控制完成整套时间以符合比赛规定的要求。
2.超量训练
侧重提高演练传统太极拳的耐力,一般采取一次练习两套,在第一套练至最后一个动作不停接下去做第二套直至完成两套,在超量训练的情况下,对动作规格和其它要求都不能放松,但这种训练方法对水平较低的或初学者来说不宜采用,对高水平的运动员或比赛前可适当采用,但也不可多用。此外,基本技术动作和难度动作的强化练习也可采用超量训练的方法进行,以巩固动作正确的动力定型。
参考文献:
[1] 季景盛,覃阳.太极拳六步教学训练方法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2.18(2):115-116.
[2] 朱大梅,陆小黑.关于传统武术与现代竞技武术的比较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6.3(11):12-14.
[3] 乔蓓芸等.对陈式太极拳训练内容与方法的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7.4(8):2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