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临床使用对策探讨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a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临床使用对策。方法80例患者均经临床诊断为感染性疾病,给予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后出现不同程度不良反应。对8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所得结果探讨头孢菌素类药物临床使用对策。结果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多(53.75%),皮肤及其附件是头孢菌素类药物引起机体不良反应时的主要累及部位,其所占比例高达46.25%,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0例患者治疗有效率98.75%,1例发生戒酒硫样反应死亡,致死率1.25%(P<0.05)。结论临床医护人员根据头孢菌素类药物特点,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提高患者疗效及治疗安全性。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化层流手术室已在许多大型医院相继建成。层流手术室通过净化空气系统,能有效控制手术室内温度、湿度及尘粒,创造理想的手术环境,从而降低手
目的:分析大面积烧伤患者感染菌的菌种,并探讨具体的护理方法。方法统计分析2010年3月---2013年6月在本院烧伤病房的120例患者的感染菌种和临床资料,同时制定详细有效的护理措施
目的:探究并分析阿加曲班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2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阿加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临床对小儿佝偻病的治愈率,减少延误治疗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探讨和分析在预防小儿佝偻病的过程中葡萄糖酸钙联合VitAD滴剂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按照随机对照
目的:分析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影响因素,以便减少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发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2月进行脑出血手术的患者88例,观察组44例接
目的:探讨奥硝唑根管糊剂对乳牙根尖周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10月到2013年10月收治的100例乳牙根尖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使用甲硝唑根管糊剂
热射病是中暑中最严重的类型,被称之为“致死性中暑”,它分为劳力性热射病(EHC)和非劳力性热射病(CHC)。 EHC 主要多在高温、湿度大和无风的天气进行重体力劳动或剧烈体育运动时发
目的:研究缩宫素与米索前列醇片联合治疗和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3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283例足月产妇,随机分成两组,即缩宫素+米索前列醇组135例作
目的:探讨巴柳氮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50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即分为治疗组( n=28)和对照组( n=22)。治疗组患者服用巴柳氮片剂每天6g,连续4周,缓解后改
目的:缩短老年人骶尾部Ⅲ期压疮压疮的治愈时间,提高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Ⅲ期压疮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42.1%,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愈率为18.2%,总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