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服装工艺课程是高校服装专业的技能课之一。它是研究服装与人体各部位相互关系以及装饰和功能性设计的规律和方法的课程。运用项目式教学法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素质,帮助学生在服装专业综合能力的培养方面打下扎实的基本功。
关键词服装工艺课程 项目式教学 课程改革
一、项目式教学的概念
项目式教学是师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一模式突破了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教学模式,强调实用技能,强调知识创新,有效地建立了课堂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充分展示了现代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的价值方向。在教学中实行边教边学、边学边做,强化服装工艺实训实践教学;通过大型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安排,采用工艺流水线形式模拟生产企业的工作程序和操作。
二、项目式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区别
(一)传统教学方法的主要特征。
传统服装工艺课程内容分为男西裤工艺、男衬衫的工艺、女衬衫的工艺、女时装工艺、旗袍工艺、夹克工艺及男西服工艺。通过传统教学,使学生系统的掌握各类服装的缝制方法、步骤及技巧,具有缝制工序组织能力和操作能力。
通常传统教学的授课模式是老师给一个固定的常规款式,紧扣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内容,教师多采用师带徒的方法进行课堂授课,课程只注重纯工艺基础技能的培训,教学方法千人一面,学生在课程中只是单纯地学到服装缝制技能的基本知识,未能真正理解工艺设计的根本目的。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方式单一,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2.课程内容单点设置,学生得不到综合能力的锻炼;3.教学内容封闭、陈旧,缺乏和企业、市场的结合 。
(二)项目式教学方法的主要特征。
项目式教学课程以服装企业生产工艺流程为依据,从工作任务所需岗位能力、素质要求出发,安排了服装部件项目(口袋制作工艺缝制、拉链制作工艺缝制、裤子门里襟工艺缝制、上衣各种门里襟缝制、驳领制作)、童装项目(女童连衣裙制作、童装外套制作、)女装项目(女裙制作、女裤制作、女衬衫制作、女外套制作)、男装项目(男衬衫制作、男裤制作、男西装制作)4个大的教学项目,14项任务。实践操作以单元模块的课间训练、依托校内实训基地实施与服装产业运作一一对应的模拟生产工艺。
项目式教学主要是在于运用已有的技能知识,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相互评价,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设计同一品类的不同款式,学生的内在动力充分得以调动。项目式教学主要表现在:1.采用多样化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2.利用群体协作,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3.融入设计意念,培养学生再创作的能力;4.通过企业项目与课堂教学进行密切结合,使学生与企业零距离。
三、项目式教学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教师在项目的选择和设计方面。
项目式教学的前提是“项目”。也就是项目具有确定的目标,有明确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要完成的是以前从未做过的工作。因此在实施项目教学时必须要根据这一要求科学确定项目任务。项目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不能太难,也不能过于简单,要立足专业和学生特点,对企业对员工的要求进行科学分解,按照认知规律确定项目任务。
(二)教师在自身教学能力方面。
项目式教学综合了多形式的教学方式,故老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对服装市场和服装企业也要比较熟悉。这就意味我们服装教师要及时掌握技能信息的快速变化,要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服装发展的创造型的人才。教师观念的更新、素质的加强、教学水平的提高都是相当重要的。作为一名服装工艺教师既要知道设计方面的知识、服装结构打板方面的知识还要了解服装面料材质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多去市场调研,多进企业学习新技术、新设备的使用。
(三)教师在教学方法方面。
项目式教学的根本宗旨是让学生自己发现知识、提高技能。因此,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指导尺寸,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指导的深度要有所不同。课外多开展一些专业性知识竞赛和作业讲评,对于个别差生进行课外个别辅导。如果学生有问题,教师应该给予启发性、提示性指导,不但使学生记忆深刻,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可能真正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技能,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进而实现教学目标。
四、进行项目考核激发学习技能的积极性
(一)评:是指学生学习、完成项目表现和阶段项目任务完成效果(作业、作品)要进行全程评价。
(二)展:是指学生完成项目后,统一进行静态和动态的展示。请行业内的专家或相关的其他专业老师来讲评价打分。
(三)鉴、赛:是指在这一学期学生在学习服装工艺课程的期间,学生通过劳动局的技能考证情况,和各级别的相关比赛的获奖情况来进行评价。
总之,服装工艺是服装专业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通过项目式教学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创新思路,更多的培养了学生的技能能力。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掌握更多的知识,为今后学生进入企业后真正做一个复合型、实用型的人才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志明.服装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浅述[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4,12.
[2]黄埔全.现代教学论学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关键词服装工艺课程 项目式教学 课程改革
一、项目式教学的概念
项目式教学是师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一模式突破了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教学模式,强调实用技能,强调知识创新,有效地建立了课堂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充分展示了现代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的价值方向。在教学中实行边教边学、边学边做,强化服装工艺实训实践教学;通过大型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安排,采用工艺流水线形式模拟生产企业的工作程序和操作。
二、项目式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区别
(一)传统教学方法的主要特征。
传统服装工艺课程内容分为男西裤工艺、男衬衫的工艺、女衬衫的工艺、女时装工艺、旗袍工艺、夹克工艺及男西服工艺。通过传统教学,使学生系统的掌握各类服装的缝制方法、步骤及技巧,具有缝制工序组织能力和操作能力。
通常传统教学的授课模式是老师给一个固定的常规款式,紧扣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内容,教师多采用师带徒的方法进行课堂授课,课程只注重纯工艺基础技能的培训,教学方法千人一面,学生在课程中只是单纯地学到服装缝制技能的基本知识,未能真正理解工艺设计的根本目的。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方式单一,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2.课程内容单点设置,学生得不到综合能力的锻炼;3.教学内容封闭、陈旧,缺乏和企业、市场的结合 。
(二)项目式教学方法的主要特征。
项目式教学课程以服装企业生产工艺流程为依据,从工作任务所需岗位能力、素质要求出发,安排了服装部件项目(口袋制作工艺缝制、拉链制作工艺缝制、裤子门里襟工艺缝制、上衣各种门里襟缝制、驳领制作)、童装项目(女童连衣裙制作、童装外套制作、)女装项目(女裙制作、女裤制作、女衬衫制作、女外套制作)、男装项目(男衬衫制作、男裤制作、男西装制作)4个大的教学项目,14项任务。实践操作以单元模块的课间训练、依托校内实训基地实施与服装产业运作一一对应的模拟生产工艺。
项目式教学主要是在于运用已有的技能知识,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相互评价,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设计同一品类的不同款式,学生的内在动力充分得以调动。项目式教学主要表现在:1.采用多样化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2.利用群体协作,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3.融入设计意念,培养学生再创作的能力;4.通过企业项目与课堂教学进行密切结合,使学生与企业零距离。
三、项目式教学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教师在项目的选择和设计方面。
项目式教学的前提是“项目”。也就是项目具有确定的目标,有明确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要完成的是以前从未做过的工作。因此在实施项目教学时必须要根据这一要求科学确定项目任务。项目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不能太难,也不能过于简单,要立足专业和学生特点,对企业对员工的要求进行科学分解,按照认知规律确定项目任务。
(二)教师在自身教学能力方面。
项目式教学综合了多形式的教学方式,故老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对服装市场和服装企业也要比较熟悉。这就意味我们服装教师要及时掌握技能信息的快速变化,要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服装发展的创造型的人才。教师观念的更新、素质的加强、教学水平的提高都是相当重要的。作为一名服装工艺教师既要知道设计方面的知识、服装结构打板方面的知识还要了解服装面料材质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多去市场调研,多进企业学习新技术、新设备的使用。
(三)教师在教学方法方面。
项目式教学的根本宗旨是让学生自己发现知识、提高技能。因此,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指导尺寸,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指导的深度要有所不同。课外多开展一些专业性知识竞赛和作业讲评,对于个别差生进行课外个别辅导。如果学生有问题,教师应该给予启发性、提示性指导,不但使学生记忆深刻,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可能真正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技能,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进而实现教学目标。
四、进行项目考核激发学习技能的积极性
(一)评:是指学生学习、完成项目表现和阶段项目任务完成效果(作业、作品)要进行全程评价。
(二)展:是指学生完成项目后,统一进行静态和动态的展示。请行业内的专家或相关的其他专业老师来讲评价打分。
(三)鉴、赛:是指在这一学期学生在学习服装工艺课程的期间,学生通过劳动局的技能考证情况,和各级别的相关比赛的获奖情况来进行评价。
总之,服装工艺是服装专业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通过项目式教学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创新思路,更多的培养了学生的技能能力。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掌握更多的知识,为今后学生进入企业后真正做一个复合型、实用型的人才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志明.服装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浅述[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4,12.
[2]黄埔全.现代教学论学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