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生物教学;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10(B)—0060—01
一、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问题
研究性学习的精髓在于要尽可能地给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有利条件,让学生获得自由发展的空间,因而教师的指导地位应从属和服从于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应在提出一系列问题的同时诱导学生做出研究的反应,并尽可能地发展有益于研究活动进行的情感氛围。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以适当的“监控”手段引导学生的探究过程,当研究出现偏差或陷入困难时,要及时予以指导。研究过程的独立性越强,研究价值的体现就越充分,其成果也就越明显。因此,教师要尽可能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并自行解决问题,如果干预过多,就失去了研究性学习的真正意义。
例如,兰州是一个内陆城市,地处黄土高原,干旱少雨,植被稀疏,冬春易发沙尘。针对这一区域性特点,再结合课程具体进度,就可放手让学生去调查研究“兰州绿化植物的选择”、“绿化与经济作物”等课题了。根据提交的报告来看,学生完成得很有特色,这充分说明学生是具有独立研究课题的能力的。
二、研究性学习中的预先性与生成性之间的关系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开放性的学习方式,其涉及的面、时空跨度较大,这决定了学习过程的生成性,而非预先性。当然任何学习都离不开一定的计划性和预设性。如果缺少计划性,研究性学习往往会处于一个盲目的、效率低下的状况,此时教师的引导作用就必不可少了。在研究性学习中,主要是学生现有生活经验和研究性材料的互动。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世界,也会产生一些体验和感悟,又不可避免地会对其他领域发生兴趣,产生新的问题和新的价值观,这些在学习过程中生成的问题是无法预设和计划的,如果过分强调计划性就会泯灭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因此,教师应善于抓住这些非预设的生成性问题,充分肯定这些生成性问题产生的价值。
例如,在研究“兰州绿化植物的选择”时,学生提出的结论多种多样。一位学生甚至对南北两山的绿化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南北两山垂直落差大,坡度陡,山体表面原有一些十分耐寒耐旱的草本、地衣等,基本处于一种自然平衡的状态,但植树以后,原有的植被遭到了破坏,要形成新的植被代价太大……当然他这种分析有待探讨,但他富有创造力的想法及勇于挑战传统、挑战权威的精神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尽管这些结论离我的“标准答案”相去甚远,甚至有点“扰乱”教学秩序,但作为教师就应抓住这一契机,使之成为一堂课的亮点。因为随时发现新的探究题材正是研究性学习持续不断发展下去的源泉,研究性学习的成功与否,恰恰体现在不可预知行为增加的程度。
三、教材与多种多样的课外课程资源之间的关系
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却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它既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工具,又是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和材料,还可以在研究性学习中得到拓展和延伸。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就在于突破教材资源的局限走向更广泛的课程资源,这就要求教师去冲破教材的束缚。实际上,可利用的课程资源丰富多彩,不仅可以从风俗习惯、社区环境、自然风光等资料中搜集研究性学习素材,还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进行研究性学习。
例如,我针对现在中学生近视眼发病率较高这一现状,布置了“近视眼发病的原因及其预防方法”的研究课题。学生们团结协作,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如通过在医院工作的亲属到医院请教有关专家,甚至将学校档案中的体检表也利用起来进行统计分析……通过这些活动,不仅使学生开阔了视野,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培养了他们初步适应社会的各方面能力,更培养了他们克服困难、知难而上的意志品质。成功的教学不仅要满足于学生学习和掌握课内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课内学习引发学生更多的课外思考和探索,从而延伸到社会,延伸到现实生活,让学生去实践和创新。而学生在课外的研究性学习中所形成的能力、所得到的信息和新知识就会被很自然地迁移到学科教学中来,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抽象的科学原理。所以,学会运用广泛的课程资源确实是一举两得的好方法。
四、课程与课时之间的关系
众所周知,初高中教学受中考、高考的影响,语数外占去了大部分的课时,每周18至20节,理化6至8节,其他课程及各项团体活动也都需要课时,留给生物的课时每周最多也就2个课时。研究性学习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往往在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的完成之间有着较尖锐的矛盾,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准备时对教材通盘考虑,重点放在如何教会学生学习,因地制宜地设计教学内容,培养他们的兴趣,甚至可以将一部分内容交给学生自己独立在课外解决。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10(B)—0060—01
一、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问题
研究性学习的精髓在于要尽可能地给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有利条件,让学生获得自由发展的空间,因而教师的指导地位应从属和服从于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应在提出一系列问题的同时诱导学生做出研究的反应,并尽可能地发展有益于研究活动进行的情感氛围。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以适当的“监控”手段引导学生的探究过程,当研究出现偏差或陷入困难时,要及时予以指导。研究过程的独立性越强,研究价值的体现就越充分,其成果也就越明显。因此,教师要尽可能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并自行解决问题,如果干预过多,就失去了研究性学习的真正意义。
例如,兰州是一个内陆城市,地处黄土高原,干旱少雨,植被稀疏,冬春易发沙尘。针对这一区域性特点,再结合课程具体进度,就可放手让学生去调查研究“兰州绿化植物的选择”、“绿化与经济作物”等课题了。根据提交的报告来看,学生完成得很有特色,这充分说明学生是具有独立研究课题的能力的。
二、研究性学习中的预先性与生成性之间的关系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开放性的学习方式,其涉及的面、时空跨度较大,这决定了学习过程的生成性,而非预先性。当然任何学习都离不开一定的计划性和预设性。如果缺少计划性,研究性学习往往会处于一个盲目的、效率低下的状况,此时教师的引导作用就必不可少了。在研究性学习中,主要是学生现有生活经验和研究性材料的互动。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世界,也会产生一些体验和感悟,又不可避免地会对其他领域发生兴趣,产生新的问题和新的价值观,这些在学习过程中生成的问题是无法预设和计划的,如果过分强调计划性就会泯灭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因此,教师应善于抓住这些非预设的生成性问题,充分肯定这些生成性问题产生的价值。
例如,在研究“兰州绿化植物的选择”时,学生提出的结论多种多样。一位学生甚至对南北两山的绿化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南北两山垂直落差大,坡度陡,山体表面原有一些十分耐寒耐旱的草本、地衣等,基本处于一种自然平衡的状态,但植树以后,原有的植被遭到了破坏,要形成新的植被代价太大……当然他这种分析有待探讨,但他富有创造力的想法及勇于挑战传统、挑战权威的精神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尽管这些结论离我的“标准答案”相去甚远,甚至有点“扰乱”教学秩序,但作为教师就应抓住这一契机,使之成为一堂课的亮点。因为随时发现新的探究题材正是研究性学习持续不断发展下去的源泉,研究性学习的成功与否,恰恰体现在不可预知行为增加的程度。
三、教材与多种多样的课外课程资源之间的关系
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却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它既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工具,又是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和材料,还可以在研究性学习中得到拓展和延伸。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就在于突破教材资源的局限走向更广泛的课程资源,这就要求教师去冲破教材的束缚。实际上,可利用的课程资源丰富多彩,不仅可以从风俗习惯、社区环境、自然风光等资料中搜集研究性学习素材,还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进行研究性学习。
例如,我针对现在中学生近视眼发病率较高这一现状,布置了“近视眼发病的原因及其预防方法”的研究课题。学生们团结协作,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如通过在医院工作的亲属到医院请教有关专家,甚至将学校档案中的体检表也利用起来进行统计分析……通过这些活动,不仅使学生开阔了视野,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培养了他们初步适应社会的各方面能力,更培养了他们克服困难、知难而上的意志品质。成功的教学不仅要满足于学生学习和掌握课内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课内学习引发学生更多的课外思考和探索,从而延伸到社会,延伸到现实生活,让学生去实践和创新。而学生在课外的研究性学习中所形成的能力、所得到的信息和新知识就会被很自然地迁移到学科教学中来,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抽象的科学原理。所以,学会运用广泛的课程资源确实是一举两得的好方法。
四、课程与课时之间的关系
众所周知,初高中教学受中考、高考的影响,语数外占去了大部分的课时,每周18至20节,理化6至8节,其他课程及各项团体活动也都需要课时,留给生物的课时每周最多也就2个课时。研究性学习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往往在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的完成之间有着较尖锐的矛盾,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准备时对教材通盘考虑,重点放在如何教会学生学习,因地制宜地设计教学内容,培养他们的兴趣,甚至可以将一部分内容交给学生自己独立在课外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