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听力是英语学习的一大难点,本文针对影响听力的语音知识和英语思维两大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对听力教学方法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听力 语音 英语思维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0-022-01
听力在外语学习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有些人在听力上面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效果却不明显,因而相当一部分人在听力面前望而却步。那么,影响听力的要素都有哪些,又应当从哪些方面来提高听力水平呢?
1. 影响听力的诸多因素
听力是将有声的语言通过媒体传送到大脑,进而理解信息并做出反应的过程。这一过程与听者本身的英语水平和心理素质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将影响听力的诸多因素主要归结为两类,一是语音知识,二是英语思维。
1.1语音知识
对初学者来说,语音知识是影响听力水平的重要障碍。语音知识主要包括语音、语速和语调等各种基础的发音规律及技巧。许多英语学习者在学习之初并未重视系统的语音学习,更多的是从汉语发音中找到相对应的近似音,比如双元音/ai/,许多人将此音与汉语中的“爱”混淆。而爆破、连读、重读、弱读和语音同化等复杂的语音现象则给听者造成了更大的障碍。许多人抱怨看得懂却听不懂,就是因为不熟悉英语发音规律,不能及时解析自己所听到的内容。
语调是一句话里的声调高低抑扬轻重的配制和变化,一句话除了有词汇意义,还有语调意义。降调可以表示赞同、夸奖或抱怨,而升调可以表示责备、否认或疑问等。例如:
Tom: Jerry, could you please close the window?
Jerry: Sorry?
这个对话中的“sorry”一词通过不同的语调可以表达不同的含义,如用升调,则表示Jerry没有听清Tom的请求,要求他再重复一遍,如用降调,则表示Jerry拒绝Tom要他关门的请求。
语调是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但是在听力时,却容易被大家忽略,而对说话人的意思产生理解上的偏差。
1.2英语思维
英汉思维存在根本性差异,主要可分为两类,一是语言层面,二是文化层面。
英语和汉语分属印欧语系和汉藏语系,发音及语法结构均相差甚多。语法不仅是语言构建的规则,更能代表说话人的思维方式。英语是一种综合型语言,即主要通过词本身的形态变化来表达语法意义,而汉语则属分析型语言。英语注重结构、形式,需借助各种连接手段组织句子结构,而汉语则注重功能、意义,主要靠逻辑来衔接句子。只有了解英语语法,掌握英式思维,才能在听力过程中,更好的抓住重点,预测下文。
英语中含有大量的习语、谚语和俚语等,这些词组或句子虽短小精悍,但却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语言和文化都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掌握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国家风景、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等内容,能够帮助听者了解听力内容的背景知识,提高理解能力。
2. 听力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现有教学条件出发,努力探求适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听力水平。
2.1明确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大部分学生在中学期间没有经过系统的语音学习,只是对部分语音现象有所了解,但并没上升到认知层面,因此,在学习之初,应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的语音训练,使学生不仅从理论上掌握英语发音规律,还要能够在实际的听力中辨别出来,并且做到听说结合。
以话题为单元安排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对同一语境进行集中练习,但在顺序上,应从学生兴趣以及内容难度出发,从浅到深,从易到难,既不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能让其感受不同的语速和语境,从听力水平和心理上都得到锻炼。
2.2重视听力技巧讲解和布置课后听力日记
听力课程,不是要求学生在课上听懂多少内容,而是要教会学生“会听”。所谓会听,就是知道该听什么,该记什么,怎么听。
听前预测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技巧,要求学生根据上下文内容和已有的知识,对将要听到的内容进行预测,这样有助于学生将重点集中在预测内容上,避免平均分配精力,能够提高听的效率。同时,提醒学生在听的时候,记下关键内容,比如时间、地点、数字、职业、原因、结论和主题等等。在讲解过程中,要针对学生听不懂的地方和材料中所出现的特殊语音现象进行重点讲解,并要求学生有意识地养成自己的速记方法。
布置听力日记,是要求学生将听力中所遇到的问题记下来,并思考为什么会产生这种问题,应该如何解决。这种方法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元认知意识。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对思维和学习活动的知识和控制。让学生自己思考自身的问题,一是有针对性,二是可以培养其学习的自主性和目的性。
2.3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创造融洽的课堂气氛
听力水平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听者的英语水平,还包括其心理素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对学生以引导和鼓励为主,使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让其真正成为课堂主体。
关键词:听力 语音 英语思维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0-022-01
听力在外语学习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有些人在听力上面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效果却不明显,因而相当一部分人在听力面前望而却步。那么,影响听力的要素都有哪些,又应当从哪些方面来提高听力水平呢?
1. 影响听力的诸多因素
听力是将有声的语言通过媒体传送到大脑,进而理解信息并做出反应的过程。这一过程与听者本身的英语水平和心理素质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将影响听力的诸多因素主要归结为两类,一是语音知识,二是英语思维。
1.1语音知识
对初学者来说,语音知识是影响听力水平的重要障碍。语音知识主要包括语音、语速和语调等各种基础的发音规律及技巧。许多英语学习者在学习之初并未重视系统的语音学习,更多的是从汉语发音中找到相对应的近似音,比如双元音/ai/,许多人将此音与汉语中的“爱”混淆。而爆破、连读、重读、弱读和语音同化等复杂的语音现象则给听者造成了更大的障碍。许多人抱怨看得懂却听不懂,就是因为不熟悉英语发音规律,不能及时解析自己所听到的内容。
语调是一句话里的声调高低抑扬轻重的配制和变化,一句话除了有词汇意义,还有语调意义。降调可以表示赞同、夸奖或抱怨,而升调可以表示责备、否认或疑问等。例如:
Tom: Jerry, could you please close the window?
Jerry: Sorry?
这个对话中的“sorry”一词通过不同的语调可以表达不同的含义,如用升调,则表示Jerry没有听清Tom的请求,要求他再重复一遍,如用降调,则表示Jerry拒绝Tom要他关门的请求。
语调是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但是在听力时,却容易被大家忽略,而对说话人的意思产生理解上的偏差。
1.2英语思维
英汉思维存在根本性差异,主要可分为两类,一是语言层面,二是文化层面。
英语和汉语分属印欧语系和汉藏语系,发音及语法结构均相差甚多。语法不仅是语言构建的规则,更能代表说话人的思维方式。英语是一种综合型语言,即主要通过词本身的形态变化来表达语法意义,而汉语则属分析型语言。英语注重结构、形式,需借助各种连接手段组织句子结构,而汉语则注重功能、意义,主要靠逻辑来衔接句子。只有了解英语语法,掌握英式思维,才能在听力过程中,更好的抓住重点,预测下文。
英语中含有大量的习语、谚语和俚语等,这些词组或句子虽短小精悍,但却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语言和文化都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掌握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国家风景、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等内容,能够帮助听者了解听力内容的背景知识,提高理解能力。
2. 听力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现有教学条件出发,努力探求适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听力水平。
2.1明确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大部分学生在中学期间没有经过系统的语音学习,只是对部分语音现象有所了解,但并没上升到认知层面,因此,在学习之初,应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的语音训练,使学生不仅从理论上掌握英语发音规律,还要能够在实际的听力中辨别出来,并且做到听说结合。
以话题为单元安排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对同一语境进行集中练习,但在顺序上,应从学生兴趣以及内容难度出发,从浅到深,从易到难,既不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能让其感受不同的语速和语境,从听力水平和心理上都得到锻炼。
2.2重视听力技巧讲解和布置课后听力日记
听力课程,不是要求学生在课上听懂多少内容,而是要教会学生“会听”。所谓会听,就是知道该听什么,该记什么,怎么听。
听前预测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技巧,要求学生根据上下文内容和已有的知识,对将要听到的内容进行预测,这样有助于学生将重点集中在预测内容上,避免平均分配精力,能够提高听的效率。同时,提醒学生在听的时候,记下关键内容,比如时间、地点、数字、职业、原因、结论和主题等等。在讲解过程中,要针对学生听不懂的地方和材料中所出现的特殊语音现象进行重点讲解,并要求学生有意识地养成自己的速记方法。
布置听力日记,是要求学生将听力中所遇到的问题记下来,并思考为什么会产生这种问题,应该如何解决。这种方法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元认知意识。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对思维和学习活动的知识和控制。让学生自己思考自身的问题,一是有针对性,二是可以培养其学习的自主性和目的性。
2.3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创造融洽的课堂气氛
听力水平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听者的英语水平,还包括其心理素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对学生以引导和鼓励为主,使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让其真正成为课堂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