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型教师培养与学习型教师团队建设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jm1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怎样培养学习型教师与建设学习型教师团队呢?我认为途径有四:
  一、构筑共同愿景,领导引领学习
  共同愿景(Shared Vision)又称共同远景,是指企业员工所共同持有的意象和景象,是企业所追寻的目标。建立共同愿景是凝聚全体员工最有力的措施。同样,共同愿景对学习型教师的培养和学习型教师团队的建设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为学习提供了焦点与能量。有了衷心渴望实现的目标,大家会努力学习、追求卓越,不是因为他们被要求这样做,而是因为衷心想要如此。如果没有共同愿景,就不会有学习型教师和学习型团队。在学习型教师的培养和学习型教师团队的建设之中,校长的作用是巨大的。他是设计师,他负责建立一种组织,能够让其他人不断增进了解复杂性、厘清愿景,和改善共同心智模式的能力。校长作为一校之魂,必须善于整合个人愿景,转化为能够鼓舞组织的共同愿景。如我曾跟岗学习的长春六中,校长杨天笑每年花钱购买大量的学习资料,记了十多本读书笔记,撰写了学习体会、教育教学论文、工作简报、经验总结等上百篇文章,系统地提出了长春六中的教育思想体系。
  二、改善教师认识,不断追求创新
  行为科学表明,思想是行为的先导,一定要改善教师的心智模式,鼓励教师主动、创造性地发展。第一,要教育我们的教师清醒地认识到学校所处的严峻形势,清醒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重大责任和使命,真正静下心来,埋下头去,专注于学校的发展,专注于自己的专业发展。第二,倡导教师要以实施素质教育为己任,通过实施素质教育来提高教学质量,不要拼时间,不要拼体力,要转变观念,努力拼方法,拼技巧,拼效率,要聪明地干工作,带有科学方法地干工作,要让自己的工作始终闪烁着专业智慧和专业理性。第三,要让教师们克服短视行为,以学生的发展为着眼点,本着“为学生想一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的原则,定位自己的专业理想,规划自己的专业结构,充实自己的专业内容,努力做一名让学生终生怀念,引以为傲,甘为效仿的人生引领者。第四,要让教师懂得团体的集体智慧高于个人智慧,团体拥有整体搭配的行动能力。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体。当团体真正在学习的时候,不仅团体整体产生出色的成果,个别成员成长的速度也比其他的学习方式为快。
  三、建立系统机制,推动团队发展
  学习型教师的培养及团队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如果不精心培育和扶植,学习就不会真正发生,如果学习只是一个孤立的项目或任务,而不是全体成员发自内心的追求,也不会开始真正的学习。因此,学校必须建立有利于学习型教师与学习型团队建设的一个系统机制,如学习机制、研修机制、激励机制及评价机制等,推动教师个人的发展及团队建设。还应建立健全各项学习制度,包括个人学习制度、全员培训制度、学科集体备课制度、年级集体备班制度等,为教师专业化发展与团队建设提供保障。其次,要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研修机制,扎实推进教师的发展和团队建设。如长春六中的集体备课、互动研讨、课题研究(以学校的主导课题为引领,以学科教育教学课题为支撑,以教师的小课题为基础,上下一条线,全员搞科研)、项目推进等。另外,还要制定激励机制,采取考核、评比、表彰等措施,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增强团队人员学习的内动力,提高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创造条件逐步建立述学、考学、评学的制度,完善各项考核指标体系和考核细则。同时,加强对学习的检查督促,将团队人员学习情况作为年度考核、评先评优、职级晋升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以进一步激发大家的学习热情和内在动力。
  四、落实终身学习,鼓励自我超越
  学习是一个终身的过程。我国领导人在“亚太经贸合作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峰会”上提出“构筑终身学习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习近平总书记更不止一次提到“领导干部应该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坚持自觉学习”。他还强调“时代在变,环境在变,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产生本领恐慌的可能性以及由此带来的压迫感和危机感越大。面对本领恐慌,唯一的出路就是学习,非学无以广才”。 关于学习方法,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带着问题学,做到干中学、学中干,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具体来讲,学习要有针对性,针对自己的知识缺陷、认知盲点和面临的问题,缺什么补什么;学习要具有开放性,对于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我们都要用开放的眼光、包容的胸怀去看待和吸收,为我所用”。 教师是个需要终身学习的职业,为适应世界变化,做到与时俱进,每一位教师必须在终身学习理念的指导下,建立有效的学习机制,以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学校则应倡导教师团队通过创造性的持续学习,培育全新的、前瞻性的多元思维方式,在改革创新的实践中不断完善自身的同时,达到成员间的深度沟通,并协同努力推动共同发展,以适应不断变化着的工作要求和环境,进而形成和谐的校园氛围。
  五、结语
  将学校办成一所能够使学生持续发展、使师生感到幸福快乐的学校一直是我们每一位教育者的愿景。我们希望通过加强学习型教师的培养,使教师成为名师;加强学习型团队建设,实现从个体学习向团体学习、“适应型学习”向“创造型学习”的转变,让广大教师通过充分的沟通和交流,运用系统思考,共享信息和其他资源,以改善心智模式,不断突破个体和团队成长的极限,形成一个和谐而有战斗力的团队。我们希望这支队伍能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跨越式发展提供无穷的动力,使学校在教育教学中取得更丰硕的成果。
  责任编辑龙建刚
其他文献
当狂飙突进式的语文课程改革转入理性思辨的时候,让语文课堂回归本真无疑成为时代的呼唤,构建优质高效的课堂无疑成为我们老师孜孜不倦的追求。  一、正确把握学情,周详教师的课前预设和课堂的生成  学情是指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已经具备的知识结构和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体现出来的个性的差异。因人施教,众所周知,但在教学时老师往往忽视了这点。“好风凭借力,送我入青云”,如果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能游刃有余地把握学生的“
<正>~~
期刊
青少年時期是身心健康和各项身体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不仅关系到个人健康成长和生活幸福,而且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健康素质,关系到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近年来,中山市中学生的体质状况处于怎样一个水平呢?作者收集整理了2013年到2015年中山中学生体质测试的相关数据,并对中学生的体育课、课外体育锻炼、生活方式等状况进行了调查,从而对中学生体质现状有了一些了解和认识。  一、中山市中学生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