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梅花魂》为例谈传统文化精神培养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f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梅花魂》以“梅花”为线索,通过发生在旅居海外的外祖父身上的五件事,表达对梅花精神的赞美,对中国的无尽思念。字里行间充盈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对传统文化精神的礼赞,是涵养学生传统文化精神的好教材。
  一、 品读文字,把握精神内核
  外祖父自幼饱受中华传统文化熏陶,读经、史、诗、词,能书善画,他最珍爱的是一幅墨梅图,所以“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总让我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作者把梅花与外祖父紧紧联系在一起,睹梅思人;外祖父总把梅花与故乡紧紧联系在一起,睹梅思乡,所以,文章以“梅花魂”为题。学习课文时,首先从课题入手,抓住题目中的题眼“魂”来让学生理解,“魂”一指灵魂,一指精神。接着让学生通读全文,了解“精神”指的是什么精神?从课文的哪些文字可以看出来?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明了“精神”一方面指的是梅花的精神;另一方面是外祖父以梅花为寄托的中国情怀。理解梅花精神主要抓住外祖父在我归国前和我的一段谈话:“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按照“学会生字,读通课文;理解词语,读懂课文;体会情感,读好课文”的步骤,抓住这段文字中的“最、愈、品格、灵魂、骨气、秉性”等词语,理解“不管……从来……”“无论……总要……”等句式,通过多种形式地读、充分地说和仿写句子等形式理解梅花精神,学习和积累语言。
  二、 品味物象,触摸乡土情结
  理解外祖父的中国情怀,可以加深对梅花精神的领悟。因为在外祖父的心中,梅花是最能代表中国人的秉性的,梅花是与故国紧紧相连的。文章的首末两段都写到了作者每每看到梅花便想起外祖父,在老人的心目中梅花就是故国,外祖父是牵挂故国的万千游子的代表。接下来,作者通过五件事情写出了外祖父对故国的思念——吟诗落泪、珍爱墨梅图、临别痛哭、赠送墨梅图、赠送梅花手绢等。“一切景语皆情语”。无论是在首末两端的呼应文字中,还是在五件事情里对外祖父言谈的叙述中,除了一些关键词句需要特别关注外,最重要的是抓住其中最能反映中国文化的物象,来理解外祖父的故土情结。外祖父身在海外,但他的生活方式始终是中国式的,他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对故国的思念投射在日常生活用品——古玩、杭白绸、梨花木交椅上;他对故国的向往,对中华文明的认同,寄托在唐诗宋词和墨梅图等书画作品中。“每逢佳节倍思亲”——亲情;“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友情;“自在飞花花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难忘的生活记忆。在引导学生理解词句的基础上,进一步启发学生发现这些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物象,理解外祖父对这些物象的念念不忘,正表达了他的家国情怀。
  三、 品鉴词曲,拓展精神内涵
  中华文化中对故国的情怀,往往用艺术化的形式,用具象的事物来表现。传统的“礼”也总能在这些人生伦理的艺术化形式中,寻觅到其深深的印痕。在学生通过语言、物象理解梅花精神、感受外祖父的故国情怀的基础上,可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在学习总结阶段,播放罗大佑谱曲并演唱的余光中的《乡愁四韵》,提醒学生诗中出现的四个意象——酒一样的长江水、血一样的海棠红、信一样的雪花白,母亲一样的蜡梅香,这四种意象分别代表着乡愁的滋味、乡愁的烧痛、乡愁的等待、乡土的芬芳。隽永深沉的诗,舒缓深情的曲,歌者的浅吟低唱,浓淡相宜的画面,一下子把学生带到思乡的情境中,学生被独具魅力的艺术形象吸引。“幽芳缕缕牵魂魄,犹是思归故乡人”,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工具性和人文性合一是语文教学的理想目标。在凭借教材学习语文、培养人文精神的过程中,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带领学生一起走向教材,把握其精神内核,实现教者、学者、作者心灵的契合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单位:安徽省马鞍山市西湖花园小学)
其他文献
2014年5月27日、28日,在百年老校--南京市珠江路小学,举行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立项课题“以‘语文素养-养成’为核心的小学语文课程深度开发研究”子课题交流研
悯农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丰年事若何  有一类诗,刚接触时感到质木无文,平淡无奇,反复涵泳,却发现它自有一种发人深省的艺术力量。李绅的《悯农》就是这样的作品。  诗的一、二两句,以“一粒粟”和“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的景象,“春”和“秋”,写出了季节的转换。“种”和“收”写出了农民劳作的艰辛与不易。  我们都知道:秋天虽然是收获的季节,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一、 善待错误,营造和谐课堂  【案例1】教师在复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指名一位同学上黑板默写诗歌,但是该同学将“独在异乡为异客”中的“异”字写成了“导”字,全班哄堂大笑。教师等大家安静下来后说道:“我知道你会写,愿意重写一次吗?”本来小姑娘满脸通红,低着头,很不好意思,听了老师的话,她又上来重写了一遍,完全正确,小姑娘写完后,全班同学鼓起掌来。  【思考】小女孩写错了,全班哄堂大笑的关键时
随着学生认识汉字的增多,带来的问题是错别字急剧增加,许多形近字、同音字混淆不清。一旦错别字出现后,即便纠正过了,订正了多次,依旧会反复出现。这种现象让学生苦恼,也让教师苦恼。其实,出现这样的现象是很正常的,如果教师采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教学和指导,自觉地把识字教学纳入整个教学的范畴,重视抓好“会写”字的教学,就会帮助学生减少错别字的出现,即使出现了,也能得到及时纠正。  一、 课前自主学  只有通过自
Systematic Functional Grammar always acts as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linguistic schools.Though much work about discourse analysis has been done before,littl
期刊
“三德”建设在实践中要注意做到掌握关系,增强针对性,强化可操作性,注重实效性。 In the course of “three virtues” construction,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masteri
摘 要: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等方法,探析了静宁县体育特长生的个性特点、思想道德品质和文化知识学习等问题,发现静宁县体育特长生文化知识素养偏低、自觉性和自制性相对薄弱、辨别是非的能力欠缺等问题。提出引导他们对文化知识的学习、加强思想品德的教育、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循循善诱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手段,从而更好地促进体育特长生文化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体育特长生;文化素养;现状调查  1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