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君备舟舆 早作古纳行

来源 :骏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jiao6103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谈起额尔古纳的草原,人们瞬间就可以在脑海中刻出一副马背民族的画面,“随水草放牧,以穹庐为舍,东开向日,食肉饮酪”,在那野阔草平、苍茫浩荡之处,不时传来声声马嘶,悠游雪白的羊群在长生天赐予的青青草场上打转,四周是保护领地的蒙獒,大胆的少女拿着鞭儿追逐着情郎。但不管如何想象,如若不亲身去领略一下真正翠色欲流的草原,任谁也猜不出额尔古纳长林丰草的风情,体味不到那马背上驰骋千里的畅快、撒野狂奔的放纵。
  1
  额尔古纳是蒙古语“捧呈、递献”之意。在额尔古纳2.84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有沃野千里的大草原,绵延不绝的原始森林,千年流淌的额尔古纳河和涵养水源、滋养万物的大湿地景观;蜿蜒崎岖、逶迤不绝的柏油盘山道;梦舞白纱、曼妙挺拔的野生白桦林;冬暖夏凉、欧派典雅的百年木刻楞;温暖洁白的俄罗斯式炉台;飘香四季的列巴和奶茶……额尔古纳这里样样都有,而你缺少的只是一张车票、一脚油门,和敲开那一市一镇的自在寻访。
  历史如丝线勉力前行,穿过时光之廊,直指成吉思汗鞍马文化的浑蒙岁月。沿着神圣的“敖包”指向,就能感受到马背上的民族在放歌吟唱着自己的骄傲,策马飞奔而去时,会发现千年民族的崇拜与信仰在这一碧千里的草原上奔腾不已,大草原下面深藏的物华天宝的游牧民族史诗以及古老文化与历史的波澜,由此被掀动。
  2
  历史上,额尔古纳河流域是蒙古族发祥地之一,曾被誉为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后花园,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曾在这里秣马厉兵叱咤风云过。自从1689年中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发源自大兴安岭西麓的额尔古纳河就成为中俄界河,在漫长的国境线上,见证了多少战争风雨与岁月沧桑。额尔古纳河不舍昼夜地在草原上千回百转,放眼望去,它从遥远的天际蜿蜒而来,河床如斧凿刀砍,涓涓流水滋润着金城千里的大地,曲曲折折地镌刻在莽莽无垠的草原上,铿锵的节奏和跌宕的旋律击破草原的静谧和空旷。
  额尔古纳河在茵草间恣意流淌着,嫩草在泽霖甘润之下,混合着天然的香气在广袤无边的草甸上肆意繁衍,在无数个水草丰美随风摆动的季节里,整个草原都浸染了那里的日丽风清而更显璀璨。额尔古纳河作为蒙古族的摇篮和母亲,滋润了两岸的土地,茂密的森林,肥沃的良田,优良的牧场,是古往今来令人向往的福地,是承载着额尔古纳人心灵和精神的家园。额尔古纳河边,没有其他城市的无序喧嚣,没有闹市的“浮尘”,更像是“云自无心水自闲”,可以洗尘,亦可以洗心。
  3
  出了额尔古纳市区,就会被融入一望无际的绿海碧波,昂然站记,那是广大、那是茂盛、那是浓重,那是亘古以来没有被开发耕种过的草原,没有被划归私有、按人的意愿改变过形态的草原。没有高山,没有树木,没有房屋,只有蓝天、绿草和缓缓起伏的原野。逐水草而居的牧民们就以草原为家,在马背上度过他们的一生,是草原养育了勤劳的他们,也锻炼出一代代“天之骄子”。游牧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成为了这片北国土地上的绝唱文明遗迹,每一寸草地都是历史的守望者。
  在这片千古未辟的圣土上,浓厚深情的歌声在暮色苍茫的原野上飘荡,浮云飘动,草原明暗变幻,河床里冲凉的牛群、马群随之时隐时现。这场景,让人捉摸不定,仿佛造化之外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在牵引着草原,更似乎能听到绿草在拔节生长,骏马长嘶,吟咏着草原不尽的生命。草原无言。而在草原深处,旱獭窜进窜出自由自在。这天人合一的境地,让人其情悠悠,其樂融融,让人思潮翻卷,生出缕缕绵长的诗情。正如呼伦贝尔诗人七角马在《草原哟草原》中抒发的真情:“草原,海的胸怀、绿波潮起潮落……”草原绵延不息的生命,驰骋了人们无尽的想象,耳旁分明有人在吟唱:“城市不是我的家,我的家乡在草原。”
  4
  满眼绿净的室韦牧场,无人的主路、堆砌的草垛、占道为王的牛羊,的确让人有一种“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游牧情怀。黄昏时刻,室韦的一切都浸染在温暖柔美的橙黄色中,炊烟袅袅,宁静自在,珍珠般的牛羊点点,一条条银色彩带蜿蜒曲折镶嵌在绿毯里……这里是现代人不经意撒手失去而又千方百计觅回的理想家园。
  室韦边界,这里是真正蒙古民族的起源地,也是我国俄罗斯族的民族乡。这片小镇上世代传承着少数民族文化,正是这种性格孕育的灵魂,成为室韦独树一帜的魅力所在。以额尔古纳河为界,通过长长的步道,沿河搭建着一处表演用的舞台,界碑处,曾经的某一时刻,这里是两国物物交换的贸易之所,昔日繁华热闹的景象虽已不复存在,但依然不难想象。
  额尔古纳河奔腾不息,见证着中俄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而河畔的室韦俄罗斯族民族乡正在诠释着这伟大友谊的内涵和外延。这里的血脉中遗留着俄罗斯人的蓝色虹膜,但在言语上已夹杂着地道的中国北方话,细细盘算下,这些混血遗民在这条满洲里到漠河的生活带上,已经生活了百年之久。室韦将一幅幅自然生态与现代景观、远古文化与现代文明、民族文化与异域风情交融,也早已将这北部边陲的浓重历史印记、这种资源和文化转化成走向文明、走向富裕的经济载体。
  5
  茫茫草原、滚滚青云之间,路似乎可以通向天边,视线不再有任何阻隔,双眼被不同的绿色占据。青山碧水清凉的气息、雨后的万道霞光、横跨天际的道道彩虹和俄罗斯风情的木刻楞,这是恩和赠予大家的礼物。恩和俄罗斯族社群的形成可以追溯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三四十年代,中国以山东河北为主的“闯关东”移民流,与沙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奉行“边区俄罗斯化”的移民流在额尔古纳河相遇,于是两个不同民族的移民开始联姻,在这片肥沃的河滩上造就了俄罗斯族独特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风情独具的木刻楞,就是现在华俄后裔的繁衍之地。
  那一排排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是赤橙黄绿青蓝紫的建筑,令人迷惑是置身境内还是在境外。原汁原味的木刻楞房子,饰之以各种木板花纹,每家的窗框、屋顶与木栅栏刷着不同颜色,却不约而同地在前院种满了各色鲜花,还搭有秋千,完全是一场色彩的盛宴。这些木刻楞精工细琢,素朴、沉稳、庄重,渗透着无声的言语,如品味了一杯陈酿,持久香浓。
  6
  一路北上,来到“素晖射流濑,翠色绵森林”的莫尔道嘎。观林海,听林涛,养眼、洗肺,净心灵,扩胸襟,荣获国家第一批特色小镇殊荣的莫尔道嘎是绝佳去处。莫尔道嘎,蒙古语“战马出征”之意,一个充满激情与野性的名字。这里南邻呼伦贝尔大草原,北接中俄额尔古纳界河,保存着我国最后一片寒温带明亮针叶始林景观。弥漫在森林间的沉寂与神秘,蜿蜒缠绕,远方雾霭晨晨,醉了眼睛,醉了心尖。多少个世纪以来,森林始终滋润着人们的乡愁与诗心,为艺术提供了深沉、宁静的心理背景,这就是为什么索尔·贝娄会说“艺术从森林开始”。正所谓“水清石出直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在森林任何一个无人知晓的角落,都会有风吹落潮湿的种子,鸟儿自由自在的互相呼唤嬉闹着。季节更替,在森林到处荡漾的,是人的自由意志。
  走进额尔古纳,倾听放牧人高亢嘹亮、悠扬深远的天籁之音;登上高高的亚洲第一湿地,感受厚重拙朴的远古遗风;走过边际华丽地毯般的麦浪和油菜花,步入森林领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体味绿色净土、草原的默默,不在乎游者的赞叹亦或忘却,年复一年地用旺盛的生命力和坦诚的奉献去印证大自然的宏大与深长……正如达斡尔族诗人晶达的诗句,真切地表达了额尔古纳人内心的期盼:“一丝线,就牵引我的命运。我并不在乎你的手是冰冷是温暖,只愿被你紧紧抓牢……”额尔古纳在向文明富裕跨越的同时,也在把民族文化传承、弘扬、发展,宛如漫山遍野的映山红,春光无限,魅力无限!
其他文献
午夜在一個叫心坎的地方  你走下笔端  在一枚素笺上播种  女人在幽梦里提水  浸润一粒种子  植根何处 省略纠结  安暖的臂弯 厚实的肩膀  亦可大漠长空 清风怨月  接地气的土壤 还需和一把锄头商榷  男人的鼾声里碾出麦场  聆听石磙子的咿呀呓语  稻谷玉米高粱织就了青色的网  笼不拄星光的轻吟浅唱  和着马蹄哒哒唱响丰收的诗语  此时我最需要那只土碗  盛满爱恋的眼神  那味道 像你的秀发一
期刊
一次采风之行,偶然间在上库力农场一队旅游点后面的山上发现一处敖包。晨雾浩淼如烟笼罩着半山,山水相映,敖包上挂着的艳丽丝带迎风飘扬,阳光冲破晨雾洒向山腰,更显得这敖包圣洁端庄,又好像在喃喃诉说着什么。我心驰神往地朝敖包走去,像个虔诚的信徒一样从左至右绕了敖包三圈。这时,看到远处有一位放羊的老爷爷赶着羊群过来了,我想向他打听一下,这里为什么会有一个单独的敖包。我快步下山向老爷爷的羊群跑去。相机和背包在
期刊
第一只狗  它来的时候还是个婴儿。我也是。父亲将我从睡梦中摇醒,父亲将它递到我面前说,这是你的狗。我很诧异,我不记得我曾经有过一只狗。父亲说,这是给你要的狗,它刚出生没几天,以后它就是你的了。父亲说你们握握手吧,我伸手接住了它毛茸茸的大爪子。  它是我人生的第一个责任。  我没有能力照顾它。我需要在一个长长的梦里将我的前世今生做个了断。我蜷缩在一具幼小而孱弱的身体里,重新轮回到这个人世耗尽了我所有
期刊
这是第几次回到故乡,我已经记不清了。掐指算算,自打离开这儿四十多年,最少应该有十余次了。早些年,老母亲还在,平均每两三年总要回来一次,不为别,只为看看年迈的老母亲。尽管那个时候我定居在珠海,离家乡有几千公里的路程,而且那个时候的交通也没有现在这么方便;但我每年夏季还是要千里迢迢的赶回去住上一段时间,以宽慰老母亲那拳拳的思儿之心。  我出生在内蒙古额尔古纳市,即我国版图“鸡冠子”的顶端、中俄界河——
期刊
我的欢乐在高处的阁楼  我的欢乐,  在高处的阁楼,  别人谁也不来,  只有大个子到阁楼。  美女,要知道,  门口有人守护。  但他挡不住,  好汉的路。  我撒开双脚直奔阁楼,  去会心上人……  最好是夜里,  今晚夜深沉!  然后他两条快腿,  带我去荒野远方。  摆脱人们追赶,  解除心头紧张。  我将同爱人一起生活,  全不顾困苦岁月难忍……  最好是夜里,  今晚夜深沉!  最好是
期刊
初曰春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全国公安文联创作室副主任、全国公安影视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发表各类体裁文学作品二百余万字,参与创作多部影视剧,出版小说集《我说红烧,你说肉》。曾获冰心散文奖、金盾文学奖等多个奖项。  米晓琳  洪佳尧要晾网。  这消息早就传开了,可米晓琳是最后一个知道的。为此,她在手机上设置了黑名单,她的想法很简单,甭管电话还是微信,洪佳尧别指望能联系到她。令人气愤的是,整整三天下来,
期刊
王杜鹃回到小镇时是个阳光明媚的春天,姑娘們已经穿起了裙子,小风刮来,裙裾飘飘,将大街装点得五彩缤纷。她一从车站走出来,就迫不及待地抬起了眼睛。但是她的视线所及,却是一派陌生,只有那些槐树还似三十年前,街头、路边,远远近近,到处都是。槐花正在大放,一束一束、一簇一簇,都雪似的白。槐花的浓香跑进她的鼻孔内,让她知道自己真得回到了故地。  镇子就叫槐树镇。  三十年前,她曾经在镇上生活过五年。  那时候
期刊
细雨还未到达  二月窗正缺新叶  淘气堡里  细眉细眼的小男孩绕过栏杆  喊我妈妈  一个春天便没收住  笑着聚拢来  岁月  风只够吹过一条河  从黑头到白发  来过的女人  描眉画唇  栽花种草  这些可以融入大背景  也能进入小时代  春  从《诗经》里重塑肉身  多像一个怀揣三月的女子  除了愛她眉色夭夭  同时也可以爱她的纤纤素手  三千秀发  绿罗裙下的小脚  把所有能爱的事物  一一
期刊
一  风从时光的垛口一路向北,掠过一群群燕子,一群群牛羊,一群群褴褛的目光,而后,停下脚步,把夕阳逼进弧形的地平线,任身后的所有细细碎碎,变成一团团灰蓝色的追忆。  我被风掳掠已久,一瓣瓣粉红色的心莲,在颠沛流离当中,一遍遍盛开,一次次凋零。  二  草原接纳了我,拥抱了我,也把裸露的原根,失意的伤感,饥渴的胸膛,毫无征兆地搡进我的怀里,如同,把一寸寸肝肠嵌进我的肉体和灵魂,让我难以逃脱,难以割舍
期刊
春,沸腾的鄉村  偌大的调色盘  雨 渲染色彩  风 轻轻一拨  山 涌动了  林 涟漪了  田 喘息了  畦 泛绿了  河 弹弦了  野 点缀了  胜过宋诗的  万紫千红  松 挤出芽苞  柳 纤手素腰  农人脚步  蹚出诗行  轻风温柔  炊烟萦绕  犁擦亮  牛抵槽  乡醒了  羊咩犬吠  村活了  人欢马叫  夏,出嫁的山姑  山姑待嫁  浓妆艳抹  比春  三分靓  比春  四分丽  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