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在教材的基础上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宽阔的天空,让学生在翱翔的过程中促使自己识字能力、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提高,为其日后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为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但要讲授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思想,还要注重课外阅读的渗透与实施,借此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加语文知识的储备,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此,本文对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展开深入的探究和分析。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语文教学;重要性
引言:
语文作为小学教育的核心课程,不仅是其他课程的主力军,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使用被动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而课外阅读的渗透与实施,能够打破应试教育的束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语文的认知,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在阅读水平得到有效提升的同时,还能够为写作奠定基础。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意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并以此为契机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活动。
一、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他们的智力与心智还没有发育成熟,极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无法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开展课外阅读,不但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还能规范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对《爱的教育》进行阅读时,学生可以感受到书中浓浓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情谊以及乡国之感,直击心灵,在增加学生情感体验的同时,也为其日后的人际交往奠定基础。此外,有效的课外阅读还能使学生对不懂的汉字进行学习,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让学生在对人物性格进行感受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自身的情感,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二)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
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与实施,能够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丰富课堂教学容量,带给学生不一样的学习体验。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对《鲁滨孙漂流记》进行课外阅读时,学生在阅读中能够感受到鲁滨孙的孤独无助,还能够体会到当他发现野人时内心的恐惧,更加能够感受到他与星期五的欢乐时光,学生在书籍的海洋中徜徉,不仅能够产生学习的兴趣,还能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
二、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的有效策略
(一)联系课文内容,合理选择课外阅读材料
课外阅读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涵盖了不同种类、不同属性的课外读物,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想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体现得淋漓尽致,就要以课文内容为基础,合理选择课外阅读材料,保证学生能够在巩固课内学习内容的同时进行适当的课外知识拓展,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也就是说,教师要在深入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为学生筛选有效的课外阅读材料,例如,教师在《负荆请罪》教学中,教学任务结束后,可以引导学生对《史记》进行阅读,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对廉颇和蔺相如发生的故事进行详细了解,使学生将课文内容与课外阅读材料进行紧密的结合,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加强学生的思想感悟。
(二)选择适合小学生的阅读材料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智力与思维能力还处于发展初期,他们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有限,教师在选择阅读材料时,要考虑学生的发展特征,合理选择阅读材料。这就需要教师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阅读内容,提升其阅读兴趣。例如,对于1~2年级低年段的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识字能力有限,又对枯燥的文字阅读不感兴趣,那么教师就可以为其选择故事类的带有拼音标注的课外读物,比如《伊索寓言》《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三毛流浪记》等,在阅读趣味故事的过程中掌握故事蕴含的哲理,加强学生对汉字的认识。对于3~4年级中年段的学生,教师可以选择《英雄人物故事》《中华上下五千年》《红岩》等内涵丰富的记事类文章,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一定的写作素材,提升学生的知识储备。对于5~6年级高年段的学生,教师可以推荐其阅读《红楼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三国演义》《城南旧事》等名家名篇,让学生感受作品中的文学内涵,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能够为其初中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
(三)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学生阅读能力的养成,不但能够提升他们的阅读效率,还能够增强其对文章的理解和掌握,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与理解能力。为此,在实际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需要教授学生相应的阅读技巧,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针对阅读中优美的语句,教师需要让学生对其进行摘记,以方便在写作中进行应用;对于故事类的阅读内容,教师需要让学生通读全文,掌握文章的大概意思,了解人物发生的故事。此外,学生还需要在阅读过程中标记出不懂的知识点,合理分析人物的情感,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避免学生阅读过程中的盲目性,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相应的杂志、书刊,如《经典美文》《文学品析》《读者》《意林》等。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是举足轻重的,对于学生来说,课外阅读能够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并且在阅读过程中,他们能够增加知识储备,开阔眼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科素养,为日后的写作及学习奠定基础,进而实现全面发展。对于教师而言,课外阅读的开展,能够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有效性的同时,还能够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实现语文学科在小学教育中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郑芳龄.课外阅读与小学语文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5,15(10):133-135.
[2]冯裕藜.让课外阅读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助推器”[J].教育导刊,2014,20(06):192-195.
[3]蔣莹茹.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助推作用[J].作文成功之路,2016,22(07):164-166.
[4]陈卫.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科普童话,2016,19(07):252-255.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语文教学;重要性
引言:
语文作为小学教育的核心课程,不仅是其他课程的主力军,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使用被动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而课外阅读的渗透与实施,能够打破应试教育的束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语文的认知,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在阅读水平得到有效提升的同时,还能够为写作奠定基础。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意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并以此为契机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活动。
一、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他们的智力与心智还没有发育成熟,极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无法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开展课外阅读,不但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还能规范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对《爱的教育》进行阅读时,学生可以感受到书中浓浓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情谊以及乡国之感,直击心灵,在增加学生情感体验的同时,也为其日后的人际交往奠定基础。此外,有效的课外阅读还能使学生对不懂的汉字进行学习,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让学生在对人物性格进行感受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自身的情感,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二)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
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与实施,能够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丰富课堂教学容量,带给学生不一样的学习体验。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对《鲁滨孙漂流记》进行课外阅读时,学生在阅读中能够感受到鲁滨孙的孤独无助,还能够体会到当他发现野人时内心的恐惧,更加能够感受到他与星期五的欢乐时光,学生在书籍的海洋中徜徉,不仅能够产生学习的兴趣,还能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
二、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的有效策略
(一)联系课文内容,合理选择课外阅读材料
课外阅读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涵盖了不同种类、不同属性的课外读物,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想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体现得淋漓尽致,就要以课文内容为基础,合理选择课外阅读材料,保证学生能够在巩固课内学习内容的同时进行适当的课外知识拓展,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也就是说,教师要在深入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为学生筛选有效的课外阅读材料,例如,教师在《负荆请罪》教学中,教学任务结束后,可以引导学生对《史记》进行阅读,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对廉颇和蔺相如发生的故事进行详细了解,使学生将课文内容与课外阅读材料进行紧密的结合,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加强学生的思想感悟。
(二)选择适合小学生的阅读材料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智力与思维能力还处于发展初期,他们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有限,教师在选择阅读材料时,要考虑学生的发展特征,合理选择阅读材料。这就需要教师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阅读内容,提升其阅读兴趣。例如,对于1~2年级低年段的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识字能力有限,又对枯燥的文字阅读不感兴趣,那么教师就可以为其选择故事类的带有拼音标注的课外读物,比如《伊索寓言》《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三毛流浪记》等,在阅读趣味故事的过程中掌握故事蕴含的哲理,加强学生对汉字的认识。对于3~4年级中年段的学生,教师可以选择《英雄人物故事》《中华上下五千年》《红岩》等内涵丰富的记事类文章,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一定的写作素材,提升学生的知识储备。对于5~6年级高年段的学生,教师可以推荐其阅读《红楼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三国演义》《城南旧事》等名家名篇,让学生感受作品中的文学内涵,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能够为其初中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
(三)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学生阅读能力的养成,不但能够提升他们的阅读效率,还能够增强其对文章的理解和掌握,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与理解能力。为此,在实际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需要教授学生相应的阅读技巧,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针对阅读中优美的语句,教师需要让学生对其进行摘记,以方便在写作中进行应用;对于故事类的阅读内容,教师需要让学生通读全文,掌握文章的大概意思,了解人物发生的故事。此外,学生还需要在阅读过程中标记出不懂的知识点,合理分析人物的情感,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避免学生阅读过程中的盲目性,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相应的杂志、书刊,如《经典美文》《文学品析》《读者》《意林》等。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是举足轻重的,对于学生来说,课外阅读能够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并且在阅读过程中,他们能够增加知识储备,开阔眼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科素养,为日后的写作及学习奠定基础,进而实现全面发展。对于教师而言,课外阅读的开展,能够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有效性的同时,还能够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实现语文学科在小学教育中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郑芳龄.课外阅读与小学语文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5,15(10):133-135.
[2]冯裕藜.让课外阅读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助推器”[J].教育导刊,2014,20(06):192-195.
[3]蔣莹茹.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助推作用[J].作文成功之路,2016,22(07):164-166.
[4]陈卫.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科普童话,2016,19(07):252-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