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才就是入迷”。入迷才有所成就,才有所创造;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门扉,进入知识的宝库,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要入迷,首先要有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瑞士著名的教育家皮亚杰认为“所有智力方面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而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主要靠老师有目的地激发和培养。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根据儿童心理特征和数学教材的特点积极诱发和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我认为可以围绕儿童的好奇、好动、好胜的心理特征来激发和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好奇是小学生求知欲望的基础。根据儿童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在教学中就要善于创设问题的情境,引起学生的疑惑,激发学生的兴趣。每进行一个新的内容教学之前,教师结合教材特点,或趣题、或故事、或悬念、或质疑,使学生感到新鲜,觉得稀奇,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例如在教学根据物体的体积求重量的应用题前,教师可以这样引入:“我们今天学习一个新的本领一个物体不用称,我们可以算出它有多重”。在学习正比例应用题时,我们可以制造悬念:一颗大树不用量,可以测出它有多高。这样一来学生顿觉新鲜,兴趣盎然,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然后出示例题。学生就会对这种类型的题感兴趣,也会为获得新的本领享受到乐趣。
二.活跃气氛,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度
好动是小学生的又一心理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尽力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做一做,想一想,手脑并用做到多种分析器官参加活动,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度。设法使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接受外部传来的信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例如,教学圆的周长时,可以让学生动手量一量自己制作的圆的直径和周长,从而找出同一圆的直径与周长的关系。在教学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时可以让学生做一做排水求体积的实验的等等。这样,学生就会很有兴趣地进行操作和思考,即掌握了知识又发展了思维。
三.巧编题型,提高做数学练习的兴趣
要使数学知识转化为技能,需要经过一定的练习。但重复单调的练习,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产生厌倦感。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教材的内容,精心设计练习力求题型新颖,形式多样,从而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
根据儿童好胜的心理特征,在练习中采取“看谁算的又对又快”,“算式题计算接力赛”等等方法都是常用的,也是可取的。我觉得采用“谁能猜透老师的心思”的练习方法收效甚佳。例如,我在进行求圆柱体的表面积的练习时,出示一组算式题:
1) 3.14×32
2) 3.14×(9.42÷3.14÷2)
3) 3.14×5×2
4) 12.56×6+3.14×(6÷2)
等,让学生猜出老师的意图。学生显得十分活跃,有的说老师要指名板演。有的说是要根据式子说出已知什么,为什么?有的说是要根据式子编出文字题和应用题。然后教师肯定其中一种意见并将其进行下去,这样学生就会在情绪高昂的气氛中进行练习。这样的练习既有趣,又能较好地收到把知识转化为技能的效果。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因。有了浓厚的兴趣,就能变压力为动力,变苦恼为享受,便会产生高涨的积极性和坚强的意志力。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想方设法运用各种手段和条件,促使学生学得主动、积极、扎实和有趣。
(作者通联:333100江西省鄱阳县鄱阳镇马家冲小学)
一.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好奇是小学生求知欲望的基础。根据儿童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在教学中就要善于创设问题的情境,引起学生的疑惑,激发学生的兴趣。每进行一个新的内容教学之前,教师结合教材特点,或趣题、或故事、或悬念、或质疑,使学生感到新鲜,觉得稀奇,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例如在教学根据物体的体积求重量的应用题前,教师可以这样引入:“我们今天学习一个新的本领一个物体不用称,我们可以算出它有多重”。在学习正比例应用题时,我们可以制造悬念:一颗大树不用量,可以测出它有多高。这样一来学生顿觉新鲜,兴趣盎然,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然后出示例题。学生就会对这种类型的题感兴趣,也会为获得新的本领享受到乐趣。
二.活跃气氛,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度
好动是小学生的又一心理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尽力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做一做,想一想,手脑并用做到多种分析器官参加活动,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度。设法使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接受外部传来的信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例如,教学圆的周长时,可以让学生动手量一量自己制作的圆的直径和周长,从而找出同一圆的直径与周长的关系。在教学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时可以让学生做一做排水求体积的实验的等等。这样,学生就会很有兴趣地进行操作和思考,即掌握了知识又发展了思维。
三.巧编题型,提高做数学练习的兴趣
要使数学知识转化为技能,需要经过一定的练习。但重复单调的练习,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产生厌倦感。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教材的内容,精心设计练习力求题型新颖,形式多样,从而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
根据儿童好胜的心理特征,在练习中采取“看谁算的又对又快”,“算式题计算接力赛”等等方法都是常用的,也是可取的。我觉得采用“谁能猜透老师的心思”的练习方法收效甚佳。例如,我在进行求圆柱体的表面积的练习时,出示一组算式题:
1) 3.14×32
2) 3.14×(9.42÷3.14÷2)
3) 3.14×5×2
4) 12.56×6+3.14×(6÷2)
等,让学生猜出老师的意图。学生显得十分活跃,有的说老师要指名板演。有的说是要根据式子说出已知什么,为什么?有的说是要根据式子编出文字题和应用题。然后教师肯定其中一种意见并将其进行下去,这样学生就会在情绪高昂的气氛中进行练习。这样的练习既有趣,又能较好地收到把知识转化为技能的效果。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因。有了浓厚的兴趣,就能变压力为动力,变苦恼为享受,便会产生高涨的积极性和坚强的意志力。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想方设法运用各种手段和条件,促使学生学得主动、积极、扎实和有趣。
(作者通联:333100江西省鄱阳县鄱阳镇马家冲小学)